真假「大潤發」:社區裡開了大潤發?濟南這10家都是假的
大眾網訊 「大潤發怎麼也開起小的社區店了?」從2016年下半年至今,不少濟南市民發現家門口開了家社區超市,還掛上了「大潤發」的牌子,但在這裡卻無法使用大潤發超市的會員卡,買的東西也不能在其他大潤發店正常退換。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大潤發」的商標權利人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相關法律事務負責人表示,這些超市是惡意假冒「大潤發」商標和名稱的山寨大潤發超市。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共有10家這樣的「李鬼」大潤發,它們因涉嫌商標侵權已陸續遭到正牌大潤發起訴……
據悉,去年底,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已作出終審判決要求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包含「大潤發」字號的企業名稱,但山寨大潤發超市的加盟至今仍未停止。
小區旁來了「大潤發」便利店
很多市民分不清,店員自己也迷糊
家住濟南市歷城區上海花園小區的馬女士發現,今年小區西邊新開了一家大潤發惠民超市。超市在地下,雖然沒有洪樓大潤發體量大,但比不少便利店面積大,可選擇的產品更多,自打開業後,生意不錯。馬女士說,店員告訴她,這個店是連鎖的,在西邊有幾家店。「我理解可能是大潤發有股份,不然名字裡怎麼會有大潤發?」
6日下午,記者來到辛祝路與祝甸路交叉口西北角的這家大潤發惠民超市,正值下班客流量較多的時間,人流不斷。超市負責人稱,這家超市是今年4月開業的,和大潤發超市沒有關係。
「它的名字有大潤發啊,怎麼會沒關係呢?」正在購物的靳先生說,自己經常來這家超市,其中很大程度是因為大潤發的名字。「大潤發比較平價,是一般老百姓逛的超市,同樣的東西會便宜一些,要是別的超市我不一定會過來。」靳先生說。
濟南市區不僅有這一家大潤發惠民超市。記者隨機詢問了6位購物的市民,3位年紀較大的認為這就是大潤發,3位較年輕的則表示這不是大潤發超市,但可能是大潤發的子公司開的。「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名字裡有大潤發,應該是一個公司。但是肯定和大潤發超市不是一個超市,規模小太多了,名字也不一樣。」其中一位年輕市民說。
一名店員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叫投資公司。「這個名字就是隨便起的,老闆是個體戶,就用了大潤發的名字。」該店員也坦言,有不少顧客認為超市就是大潤發。「
社區超市掛「大潤發」牌
營業員稱進貨渠道與大潤發一致
日前,記者在槐蔭區龍騰小區東、天橋區萬盛小區北、歷下區燕山新居地下一層等地看到,這些超市被冠以「大潤發惠民店」、「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等不同名稱,但都把「大潤發」3個字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此外,在購物車、購物籃、價格標籤、會員卡、購物袋等處也都使用「大潤發」的字樣。
位於萬盛小區北邊的一家「山寨大潤發」超市,儘管8月15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判令該超市停止商標侵權並賠償10萬元,但記者9月6日探訪時發現,該超市仍掛著顯眼的「大潤發」標牌。「我們與他們(正牌大潤發)不是同一家店,但屬於同一家公司旗下,進貨渠道等都是一樣的。」該超市一名收銀員說。
對此,大潤發超市相關負責人左春華表示,這種說法涉嫌誤導欺騙顧客,所有正牌大潤發均屬於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而這些「山寨大潤發」加盟的是「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
「正牌大潤發在濟南目前只有5家超市,分別為歷下大潤發、歷城大潤發、山水大潤發、天橋大潤發和省博大潤發(還有一家匯隆廣場店未開業編者注)。」左春華說,分辨真假大潤發有個最簡單的辦法,正牌大潤發的面積通常在2萬至2.5萬平方米之間,而「山寨大潤發」一般達不到這個體量。
一年多開了十家,都被訴商標侵權
大潤發真的開便利店了嗎?7日,負責處理大潤發超市法律事務的律師徐以寶說,這些超市都是山寨的,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是「大潤發」註冊商標的專用權人,大潤發目前沒有開設大潤發惠民或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等便利店。今年大潤發已經在濟南發現了十家山寨大潤發超市,而且多數與名為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的企業籤訂過授權加盟協議。
「大潤發已經對濟南的全部山寨大潤發超市提起訴訟,除了其中一起訴訟得到判決,其他九起仍在處理當中。」濟南第一家大潤發惠民超市2016年出現,在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山寨大潤發在濟南又開起了九家,而在這一時間段內,大潤發對山寨大潤發的訴訟一直未停止。
徐以寶提供的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起訴濟南市天橋區亮發超市侵害商標專用權,8月15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濟南市天橋區亮發超市立即停止侵犯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大潤發」註冊商標專用權,並賠償10萬元。
山寨大潤發公司沒有表態
經營者打算聯合起來繼續上訴
「不只在濟南,2016年下半年我們在全國各地都發現了『山寨大潤發』的蹤影,均為這個『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的加盟店,濟南的『山寨大潤發』共有10家。」大潤發代理律師徐先生表示,2016年12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就對「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其停止商標侵害並依法賠償,「2017年3月,我們開始陸續對各地的『山寨大潤發』提起訴訟。」
經查詢獲悉,濟南這些「山寨大潤發」在工商部門的註冊名稱各有不同,分別為「濟南市天橋區亮發超市」、「濟南槐蔭瞿葉超市」等,但對外都使用「大潤發」的標識。「目前並沒有明文規定超市名稱必須與工商註冊一致。」萬盛街一「山寨大潤發」的經營者王先生在接受電話採訪時承認,自己的確抱著傍名牌、打擦邊球的心理,現在覺得當初的想法是錯誤的。他不斷強調,自己也是一名受害者。
「當初雖然知道『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並不是正牌大潤發的母公司,但這家公司商標字號、手續、執照等都齊全,我們覺得不會有什麼問題。」王先生說,自己交了5年的加盟費共4萬元,據了解濟南還有其他超市一口氣交了8年或10年的加盟費。「現在法院的判決下來要我們賠償,可『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沒有任何表態,也沒給我們回復,這部分加盟費的損失又怎麼算?」王先生表示,自己打算聯合其他幾家「山寨大潤發」繼續上訴,「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不應置身案外。
●記者調查
李鬼公司據稱瀕臨破產但「改頭換面」仍在山寨
日前,記者通過「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網站上的聯繫電話,聯繫到一位自稱該公司離職人員的人士。據該人士稱,公司的董事長名為鄧曉亮,如今連他也聯繫不上。「我們從去年下半年就不開展業務了,現在公司好像在走破產程序。」該人士表示,情況自己並不很清楚,如果曾加盟公司的店主想討回加盟費,最好諮詢律師。
隨後,記者撥打網上公開的鄧曉亮的電話,兩個手機號碼均顯示為空號。然而,通過「大潤發投資公司」網站上公布的QQ號,記者聯繫到一名自稱來自香港蘇爾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人士,其表示公司從事大潤發、世紀華聯、好又多等超市品牌授權加盟,擁有錫園大潤發等商標註冊證。「以前我們做了不少大潤發惠民超市,現在已經不做了,升級為了錫園大潤發。想加盟需要籤10年合同,交15萬元,後期還會有銷售返點。」該人士還表示,加盟大潤發營業面積最好在5000平方米以上。
當記者詢問該公司是否與「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有關係時,該人士矢口否認,然而其公布的手機號卻與後者網站上一致。記者換號碼再次聯繫該手機號,該人士又表示,自己沒聽說過香港蘇爾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之後掛斷了電話。
「不管是『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離職人員的私下行為,還是公司『改頭換面』,只要有人繼續山寨,我們就要追究到底。」大潤發代理律師徐先生說。
(大眾網據齊魯晚報、濟南時報系列稿件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