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事件後續:中行理財產品募集失敗率上升,監管回應又有新進展

2020-12-24 界面新聞

記者 | 張曉雲 鄒璐徽

中行原油寶和解協商尚未結束。

界面新聞獲悉,自4月23日爆發原油寶事件後,中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募集失敗率上升,共有7隻產品未達到募集成立條件而募集失敗。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5月7日、5月8日中行面向投資者的公告顯示,「中銀平穩理財計劃-智薈系列」201472、201474、201458、201459期產品於2020年5月4日至2020年5月6日/2020年5月5日至2020年5月7日期間發售,因未達到募集成立條件而募集失敗。認購資金已於募集失敗當日返還客戶帳戶。

4月28日、5月6日面向投資者的公告也顯示,「中銀平穩理財計劃-智薈系列」201309、201374、201375期產品於2020年4月24日至2020年4月27日/2020年4月28日至2020年5月5日期間發售,因未達到募集成立條件而募集失敗。認購資金已於募集失敗當日返還客戶帳戶。

據了解,中銀平穩理財計劃於2019年4月4日起在全國面向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發售,主要投資於長期市場公開信用評級在AA-及以上評級的超短期融資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期限不超過1年的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少量投資於貨幣市場投資工具。該產品以穩健的策略降低投資風險,同時爭取獲得比較平穩的高收益。投資期限為3個月至1年,以1年為主。

此前,該產品偶爾也會因為未達到募集成立條件而募集失敗,但未出現如此密集的情況。

此外,界面新聞從投資者處獲悉,5月7日,投資者收到了抬頭為上海銀保監局的《上海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補正告知書》。

該文件表示已收悉投資者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的舉報材料,根據《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處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投資者在收到告知書的60天內,補充提供中行上海分行違反相關銀行保險監管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其他規範性文件行為的具體實施及相關證明材料,我局將在收到完整材料後依法辦理。

4月29日,上海銀保監局曾向該位投資者出具一份《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轉送告知書》,彼時,該份文件曾表示,投訴人與中國銀行原油寶業務糾紛等問題,屬於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法應當與中行上海市分行協商解決,糾紛材料已經轉送給中國銀行分行辦理。

需要注意的是,兩份文件的公章並不一樣,前者為「舉報專用章」,後者為「投訴專用章」。

某資深監管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舉報與投訴為不同的渠道,舉報是信訪渠道,投訴是消保渠道。舉報,應該針對反映銀保監會系統幹部或者監管工作的問題,投訴,則應該針對反映銀行保險機構的問題。

此外,兩份文件的收悉日期均為4月23日,由此可以推測,該投資者應於同一天寄送材料,在4月29日收到了消保渠道的反饋,在5月7日收到了信訪渠道的反饋。

至於這份文件是否代表銀保監會已經受理,需要參考2020年1月銀保監會印發的《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處理辦法》(以下簡稱為《舉報辦法》)。

《舉報辦法》明確了受理與不受理的條件,舉報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予以受理:舉報事項屬於本機構的監管職責範圍;有明確的被舉報人;有銀行保險違法行為的具體事實,及相關的證明材料。

也就是說,銀保監會是否受理需要投資者在寄送文件之後才能有定論。在收到完整材料的15天內,銀保監會將決定是否受理,並書面告知舉報人。

目前,中行正在全面推進協商進度。

為推進和解進度,中行分支行似乎壓力頗大,部分投資者反映,晚十點仍收到工作人員的致電,以及中行工作人員登門拜訪。

此外,據新浪報導,中行某分行內部員工一度表示,願意自己出錢彌補其總行方案外虧損的部分。

(記者郝昕瑤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最新進展!中行原油寶事件獲突破,與超八成客戶完成和解
    中行原油寶事件的處置有了最新進展!據央行旗下金融時報最新報導,中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啟動與客戶和解工作以來,通過多種途徑與絕大多數客戶進行了溝通聯繫。截至目前,已與超過80%的客戶完成了和解籤約。
  • 原油寶迷霧:中行是誰的做市商?由誰來監管?
    有網友評論說:簡直就是韭菜連根拔起了。目前,多位投資者向媒體反映,4月23日凌晨,中國銀行從相關投資者「原油寶」帳戶裡劃轉了全部本金和保證金,但未劃轉關聯帳戶資金。而與李女士有同樣困惑的投資人不在少數:為什麼理財產品會虧到負數?如果是期貨交易,為什麼開單門檻這麼低?一時間,紙原油產品陷入屬性疑雲。
  • 「原油寶」事件警鐘長鳴:「原油寶們」的命運將會如何?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鄧雅蔓) 2020年最後一個月,「原油寶」事件迎來監管層的「一錘定音」,但這不是事件的最終結局。12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公告稱,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罰。從事件處罰金額來看,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
  • 銀保監對「原油寶」連開5張罰單 中行最新回應來了
    中行被重罰5050萬 銀保監對「原油寶」連開5張罰單 相關業務遭暫停 人事也有調整!中行最新回應來了來源:券商中國中行「原油寶」事件又有最新進展,監管祭出重拳嚴處罰。12月5日,銀保監會一連發布5張大罰單,直指中行「原油寶」一事。
  • 中行「原油寶」事件處罰落定:重罰5050萬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備受市場關注的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理結果落定。12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的處罰通報。銀保監會表示,近期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中行在原油寶事件中扮演什麼角色 ,是否該負責?
    三是並無具體的法律依據認定中行這項產品違反了投資者適當性要求。投資者都是成年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包括創業、買房、買股票等等,當投資者投資受損時再來指責銀行允許自己參加投資,這是有違人之常理的。儘管投資者在此次事件中有自己盲目參與投資、尤其是抄底的過失,應為自己的行為「買單」,那麼在這次原油寶期貨巨虧中,中國銀行到底有沒有責任,又到底要承擔多大的責任?
  • 中行啟動系列人事變動 「原油寶」事件或為動因之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行啟動系列人事變動 「原油寶」事件或為動因之一12月16日,有獨家消息稱,中行副行長孫煜,及多個部門、省分行領導崗位調整。銀行知情人士透露,王衛東此次變動是受「原油寶」事件影響。「原油寶」事件銀保監會的問責最後定在了對部門總經理一級上,並對中行全球金融市場交易部兩任總經理甄梅、王衛東分別處以警告,並罰款50萬元。巧合的是,王衛東此前也身居過中銀香港總裁之職。
  • 中行原油寶火過羅志祥?20萬億理財起波瀾,170億份ETF異動!三大預警...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原油合約出現負值之後,4月21日白天,規模共計約170億份的三類ETF出現了放量異動。A股銀行板塊在4月20日之後蒸發1200億。與此同時,規模約20萬億的銀行理財市場亦出現波瀾,有投資者向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報料稱,原油寶一事引發同行業「怒罵」,此後理財產品如何銷售顯然已成問題。而且在原油寶出事當天,就有人贖回理財產品。
  • 「原油寶」大結局?中行負擔穿倉損失+20%保證金!帶你完整深扒...
    伴隨事件的持續發酵,圍繞原油寶產品設計、銷售、投資者適當性、風險提示和移倉處置各環節的一系列問題成為探討焦點,中行的態度也開始發生轉變。那麼,原油寶事件因何而起?在國內銀行發售的超過22萬億元非保本理財產品中,它是否僅為個例?大資管時代,維繫著億萬家庭財產安全的財富管理行業和投資者自身,又應該從中吸取怎樣的教訓?
  • 中行原油寶究竟咋回事?
    點擊播放 GIF 0.0M真相究竟原油寶是期貨還是理財產品,中行又需要在此次事件負上什麼樣的責任?由上面的話我們可以知道,原油寶是一個類期貨的理財產品,有強制平倉制度,但是不帶槓桿,價格參考布倫特原油與WTI原油,實質上是將在美國針對專業投資機構的大宗商品(1手合約1000桶原油),切割成適合散戶韭菜投資的小宗商品(1手合約1桶原油)。考慮到油價最近漲跌幅上10%是近期經常發生的事,所以說即使不帶槓桿,原油寶的風險比起股票亦不遑多讓。
  • 原油寶揭開銀行「類期貨」業務冰山一角 中行、興業等多家...
    來源:東方財富網中行原油寶事件爆發後,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銀行在投資者適當性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其產品設計、移倉制度暗藏風險。無論是國內、還是英美的原油期貨,門檻均較高,開戶時需有「雙錄」等手續,而原油寶的交易門檻則較低,有違證監會體系下的風控和投資者適當性原則。
  • 「原油寶」風險事件調查結果出爐!銀保監會開出5050萬元大罰單!
    相關信息顯示,近期,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銀保監會對「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要求中國銀行依法依規解決問題,與客戶平等協商,及時回應關切,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 獨家|中行「原油寶」和解協議曝光 有投資者已籤署 有維權群開始清人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中行"原油寶"事件臨近尾聲。財聯社記者今日獲悉,已有投資者與中行籤署和解協議;也有投資者接到中行工作人員電話,要求投資者前往中行網點協商「原油寶」解決方案,但中行的相關人員並未在電話中透露和解內容,並要求投資者一定要面談。
  • 負油價之殤:「捅破」一紙原油寶
    在說明中,中國銀行表示「針對『原油寶』產品掛鈎WTI5月合約負結算價格事宜,中行持續與市場相關機構溝通,就4月20日市場異常表現進行交涉……一直在積極傾聽大家心聲和市場關切,全面審視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環節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2020年5月5日,中國銀行回應「原油寶」產品客戶訴求,已經研究提出了回應客戶訴求的意見。中行保留依法向外部相關機構追索的權利。
  • 「原油寶」第一案開庭!中行已吃5050萬元罰單
    作者:金融機構部編輯:繆凌雲來源:獨角金融12月24日上午,備受關注的中行「原油寶」第一案在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次案件,是原油寶投資人與中國銀行金融衍生品種交易糾紛一案;由於此次是原油寶事件發生後的首次開庭,因此也被稱為原油寶事件「第一案」。
  • 中行原油寶「第一案」判了:「判決如此之快出乎所有人意料」
    (小塵4x/圖)2020年最後一天,歷經240餘天的撕扯後,中國銀行原油寶「第一案」一槌定音。江蘇南京鼓樓法院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布,一審公開審理的3件涉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民事訴訟案,已全部結案。鼓樓法院的判決結果多了一項相應資金佔用費,但有多少未被提及。2020年4月,海外極端負油價導致中國銀行旗下「原油寶」理財產品大面積爆倉。據媒體報導,6萬餘中行客戶共損失保證金42億元,還「倒欠」中行保證金逾58億元。中行與投資人由此展開漫長的拉鋸戰。中行一度提出,免除投資人爆倉金額,再賠付20%本金,但仍有投資人拒絕接受,並選擇起訴中行。
  • 中行原油寶「七宗罪」:交易記錄消失...
    有投資者在微博上曝出一份中國銀行追加交割款的簡訊,「我行原油寶產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已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軋差或移倉。請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另據調查,中行還推出了期金寶、兩金寶等一大批各種「寶」家族的理財產品,其中部分產品為「仿製」的黃金期權等高端理財產品。
  • 投資原油寶虧到「倒貼」:金融機構要當好期貨「守門人」|新京報快評
    「原油寶」事件提醒:無論是投資者準入把控、風控處理機制還是善後處理機制,中行恐怕都有值得反思之處。▲原油寶百萬虧損者:睡一覺錢賠光 工作人員曾說產品適合投資小白。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文 | 畢舸WTI原油跌入負值,牽連中行理財產品原油寶「爆雷」事件有了新進展。據新京報報導,一些投資者指責中行在宣傳產品時隱瞞了產品高風險的特點,沒有及時移倉、平倉,還凍結帳戶導致投資者不能安全逃離。對此,中國銀行發布了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
  • 中國銀行原油寶爆倉真相:美國華爾街的把戲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最近幾天熱度仍未消散,持續霸佔各大媒體頭條。原油5月期貨合約芝加哥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同時暫停原油寶新開倉交易。消息傳出,金融市場一片譁然,使用中國銀行原油寶進行原油投資的投資者們損失慘重,不僅把自己的虧本金虧光,還倒欠銀行一大筆錢。
  •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罰結果,罰款5050萬元!
    來源:防騙大數據在七個多月後,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波的處罰結果正式出爐。2020年4月21日,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遭遇了「黑天鵝」事件——負油價,導致6萬餘戶客戶「穿倉」,引發糾紛。據了解,10月5日,銀保監會經就處罰結果通知了中行,12月5日,監管處罰決議正式公布。據銀保監會信息,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該行法定代表人是現任董事長劉連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