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事件警鐘長鳴:「原油寶們」的命運將會如何?

2021-01-07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鄧雅蔓) 2020年最後一個月,「原油寶」事件迎來監管層的「一錘定音」,但這不是事件的最終結局。

12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公告稱,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罰。

從事件處罰金額來看,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其中,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

除直接罰款外,銀保監會還暫停了中國銀行相關業務、相關分支機構準入事項,責令中國銀行依法依規全面梳理相關人員責任並嚴肅問責和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對有關問題進行整改。

當日,中國銀行在官網對此作出回應稱,堅決接受處罰,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針對銀保監會提出的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

至此,從4月負油價爆發伊始、橫跨8個月時間的「原油寶」事件暫時告一段落。整體而言,「原油寶」投資者和中國銀行雙方皆因此事蒙受一定損失,也給銀行大宗商品類理財產品的敲響了一次長鳴的警鐘。

監管重錘之下,「原油寶們」的命運將會如何?

雖然處罰結果落幕,但「原油寶」事件的餘震還未過去。

11月27日下午,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行六大商業銀行相繼發布公告稱,自11月28日起,暫停帳戶貴金屬交易等業務客戶籤約開戶,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

它們在公告中給出了一致的理由:受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影響,貴金屬市場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加劇,考慮到個人客戶交易類貴金屬業務風險上升,故暫停新開交易帳戶。

「比起投資收益,從監管的角度來看,防範風險是更重要的。」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一般會希望有更多的投資收益以及有更多的產品可以投資,但監管層考慮的更多,比如,在人民幣還沒有完全國際化這個大環境下,如何對衝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產生的影響等。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把時間回撥到4月,彼時,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快速波動跌落,抄底原油的聲音充斥在各大投資平臺,部分投資者就在此時參與了包括「原油寶」在內的銀行紙原油類理財產品交易。

他們沒有人能想到,美油居然跌破底盤,並迎來史上首次負值:-37.63美元/桶。4月21日,在美油跌破0美元/桶之際,包括建行、中行等多家商業銀行紛紛向「紙原油」投資者做出風險警示,而中行卻遲了一步,且在4月22日美油跌破20%警戒線時,沒有採取自動平倉措施,直接導致投資者蒙受更大的經濟損失。

由於國際石油、黃金等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巨大不確定性,無論是「對標」國際原油價格來賺取收益的紙原油,還是「對標」國際黃金價格來賺取收益的紙黃金等理財產品,本身都具有不確定的風險。

如今,原油價格已回歸45美元/桶附近,以黃金為首的貴金屬交易卻迎來了價格波動。為了避免「原油寶」類似事件重現,六大商業銀行做出暫停帳戶貴金屬交易等業務客戶籤約開戶的措施,也就不再顯得奇怪。

警鐘長鳴:暫停是解決之道嗎?產品設計或亟待調整

「』原油寶』事件爆發後,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產品設計是有缺陷的。」洪灝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原油寶」事件之所以發生,一是體現了銀行參與國際期貨市場的交易經驗不足,比如未能考慮到負油價的發生等,二也體現了銀行理財產品的設計經驗不足。

他還表示,畢竟有過這一次的前車之鑑,銀行在產品設計上肯定會重新去考慮,並透露未來銀行方可能會設計新的大宗商品理財產品結構,減少風險承擔的同時,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其中。

暫停業務交易並不能讓風險就此消失。銀保監會在針對「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的公告中,在第一方面就提到了關於「原油寶」產品自身的風險: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

此外,銀保監會還提到另外三方面:風險管理不審慎,包括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等;內控管理不健全,包括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履職不足、全行內控合規檢查未涵蓋全球市場部對私產品銷售管理等;四是銷售管理不合規,包括個別客戶年齡不滿足準入要求、部分宣傳銷售文本內容存在誇大或者片面宣傳、採取贈送實物等方式銷售產品等。

我們可以在銀保監會的公告全文中窺得一絲「原油寶們」的未來,公告至少兩處提到了「從嚴」,第一處是表示對中行違規行為從嚴處罰,第二個則是明確從嚴監管,包括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加強合規建設,持續提高業務經營的專業性、審慎性,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等。

「原油寶」事件的發生令人唏噓,但慶幸的是,事後的處罰不是唯一結局,在撕開銀行大宗商品類理財產品風險口子的同時,它也打開了一扇「痛定思痛,規避系統性風險」的大門。

相關焦點

  • 「原油寶事件」警鐘長鳴,7家銀行同時按下這一業務暫停鍵!後...
    「原油寶」事件成前車之鑑,銀行風險意識增強有市場人士表示,多家銀行同時宣布暫停新客戶開立貴金屬交易帳戶,可見經歷今年4月份「原油寶」事件後,銀行風險意識增強。今年4月20日左右,中國銀行陷入「原油寶事件」風波。
  • 中行「原油寶」事件處罰落定:重罰5050萬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備受市場關注的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理結果落定。12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的處罰通報。銀保監會表示,近期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原油寶」」事件繼續發酵,中國銀行遭專家質疑
    中行「原油寶」事件繼續發酵。4月29日晚,中國銀行發布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稱會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並全面梳理審視產品設計、業務策略和風險管控等環節和流程,深入查找問題、隱患。同時宣布已委託律師正式向CME發函,敦促其調查4月21日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原因。
  • 原油寶事件真相是什麼?
    2020年,我們經歷了很多次未曾見過,在美股出現史詩級熔斷後,原油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 負值」,以至於近期,「負油價」、「倒欠」、「原油寶踩雷」等關鍵詞頻上熱搜,大瓜一個接著一個。
  • 中國銀行「原油寶」 原來是這麼回事……
    來源:新華財經4月22日,中行原油寶事件成為爆炸性新聞。「一夜倒欠銀行500多萬元」「全世界都跑了,就中行沒跑」不斷刷屏。事件的簡要經過是,4月20日晚,中行原油寶美國原油2005合約出現負值結算價,部分原油寶客戶不但虧掉了本金,還要向中行補交保證金。一些原油寶客戶表示,中行原油寶產品設計和風控有問題,將提起訴訟。真相到底如何?
  • 中國銀行原油寶爆倉真相:美國華爾街的把戲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最近幾天熱度仍未消散,持續霸佔各大媒體頭條。原油5月期貨合約芝加哥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同時暫停原油寶新開倉交易。消息傳出,金融市場一片譁然,使用中國銀行原油寶進行原油投資的投資者們損失慘重,不僅把自己的虧本金虧光,還倒欠銀行一大筆錢。
  • 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被罰5050萬
    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被罰5050萬 2020-12-0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印度也爆出原油寶事件!有品種會重蹈覆轍?
    來源:期貨日報歷史性的負油價出現後,印度也爆出了原油寶事件!印度多種商品交易所(MCX)成為事件的主角。在4月20日美油期貨暴跌後,MCX同樣以每桶-2884盧比(約為-37.63美元,約合-268人民幣)的價格來進行平倉。
  • 中行在原油寶事件中扮演什麼角色 ,是否該負責?
    中行在原油寶事件中扮演什麼角色 ,是否該負責? 開偉觀察 | 2020-07-22 14:41:42 4月22日中國銀行(3.430,0.00,0.00%)(維權)宣布原油寶產品根據國際市場負37.63美元/桶的官方結算價定價。
  • 中行原油寶究竟咋回事?
    這個原油寶翻車事件緣自於4月20日發生的一起金融血案,當時凌晨兩點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CME)的美國WTI原油05期貨合約急跌300%,連0美元/桶的價位都跌破,最終結算價錄得-37.63美元/桶。所以說這次原油寶大面積穿倉事件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註定要創造歷史(PS:感覺2020年金融圈總是在創造歷史)。
  • 原油寶後續出爐,但教訓永不停止
    原油寶那事兒終於蓋棺定論了。 12月5日,中國銀保監會在官網發布了對原油寶事件的處理。 換言之,「原油寶」是一款掛鈎國際貿易的高風險產品。 而中國銀行不僅沒有將之如實告訴投資者們,反而把它推薦給投資小白,導致原油期貨暴跌時,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賠得血本無歸的。
  •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罰結果,罰款5050萬元!
    來源:防騙大數據在七個多月後,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波的處罰結果正式出爐。2020年4月21日,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遭遇了「黑天鵝」事件——負油價,導致6萬餘戶客戶「穿倉」,引發糾紛。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涉及到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一是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等;二是風險管理不審慎,包括市場風險限額設置存在缺陷、市場風險限額調整和超限操作不規範、交易系統功能存在缺陷未按要求及時整改等;三是內控管理不健全,包括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合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履職不足、
  • 「原油寶」處罰結果來了
    原油作為一種經濟商品,受創更甚。4月22日,中行原油寶事件成為爆炸性新聞。「一夜倒欠銀行500多萬元」!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負油價之殤:「捅破」一紙原油寶
    2020年5月6日,有媒體引述原油寶投資者的話稱,收到中國銀行來電通知,願意就原油寶承擔客戶負價虧損,並將根據客戶具體情況,在保證金20%以下給予差異化補償。不過,這樣的和解方案,很多投資者並不滿意。5月6日晚上,一封寫給中國銀行總行、落款「原油寶穿倉事件受害人」的公開信在微博上熱傳。
  • 中行啟動系列人事變動 「原油寶」事件或為動因之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行啟動系列人事變動 「原油寶」事件或為動因之一12月16日,有獨家消息稱,中行副行長孫煜,及多個部門、省分行領導崗位調整。銀行知情人士透露,王衛東此次變動是受「原油寶」事件影響。「原油寶」事件銀保監會的問責最後定在了對部門總經理一級上,並對中行全球金融市場交易部兩任總經理甄梅、王衛東分別處以警告,並罰款50萬元。巧合的是,王衛東此前也身居過中銀香港總裁之職。
  • 水落石出,中國銀行原油寶的終極真相
    自2020年4月21日以來,網際網路上充斥著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的分析。 自2020年1月以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原油價格已從每桶60美元的高點下跌至今年3月的每桶20美元。最近,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接受了資本主義市場的教育,4月21日收於-37美元。
  • 「原油寶」後記:真能一罰解千愁嗎?
    雖然事已過去半年,但當時「原油寶」事件發生後的轟動效應依然歷歷在目。今天西瓜君就帶大家復盤整個原油寶事件的始末,一起來看看這5050萬罰款多嗎?罰了是否有效?一.中行「原油寶」事件始末北京時間2020年4月20日晚,對於投資中行「原油寶」產品的國內投資者來說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 擔心「原油寶事件」重現,超10家銀行暫停貴金屬交易開戶
    原油寶的教訓:加強對貴金屬交易監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的教訓促使了對於貴金屬交易的強監管。公開資料顯示,「原油寶」是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鈎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中國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
  • 「原油寶」風險事件調查結果出爐!銀保監會開出5050萬元大罰單!
    原標題:「原油寶」風險事件調查結果出爐!銀保監會開出5050萬元大罰單!   相關信息顯示,近期,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江蘇法院一審審結3件涉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民事訴訟案件
    中新網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申冉)12月31日,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對2件涉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民事訴訟案件一審公開宣判,判決由中國銀行承擔原告全部穿倉損失和20%的本金損失,返還扣劃的原告帳戶中保證金餘額,並支付相應資金佔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