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原局勢趨緊,雖說各種牽引式火炮、輪式卡車炮和大口徑火箭彈齊備,但是主戰坦克在高海拔地區依然不可獲卻。雖然不能大規模使用,但畢竟在二線地區需要保有一定實力的裝甲預備隊反突擊。
那麼媒體這次也公開報導了走進內蒙一機的主戰坦克生產車間,其中關於15式主戰坦克炮塔的焊接和吊裝部分,也是不多見的坦克製造詳細流程。可以看出國內製造水平的進步,以及15式坦克的電子信息化的先進程度。
其中15式主戰坦克的炮塔複雜的楔形幾何形狀,採用的就是特種裝甲鋼。不僅可以保證作為輕型坦克的15式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同時精心設計的楔形角度炮盾部分,也可以增強坦克的防穿甲能力。當然這種特種裝甲鋼,用人工焊接起來效率太低,而且大多是不規則異形焊縫,且焊縫處於不同平面之間,所以現在採用的是機器人焊接。
這種焊接機械臂是三維多角度轉動的,可以自由焊接多個幾何斜面,保證在不同的角度下焊接出的效果相同,而且焊縫可以達到最優秀的焊接工人的水平。極大的提高了製造效率,和成品質量,也是15式楔形焊接炮塔性能的一重保障。而最後的內部結構則由專業的焊接師傅進行精確加工,畢竟內部空間人工更好操作,而且炮塔內部還涉及到安裝複雜的觀瞄電子設備,人工補正也和機器焊接形成互相配合。
另外15式炮塔在在設計製造時就預留了大量明顯的螺栓結構,可以很方便的布置複合裝甲,這樣可以進一步提供15式坦克的防護能力。當然也有軍迷稱15式的防禦似乎不足,但畢竟是30噸的輕型坦克,主要用途不是硬剛,而是機動性。因為在高海拔的地區,打不過可以機動,而對方的就算火力強、防禦力高,不能機動就是固定炮塔,那麼多單兵武器、末敏彈遠火你覺得還不夠嗎?機動遊擊的老傳統切不可忘了!
將炮塔焊接好後,配合炮塔座圈就可以開始和車體吊裝組合到一起。這是炮塔上已經預裝了不少觀瞄設備,包括車長周實觀察設備,各種紅外和光學通道以及遙控武器站等等。這個其實有點類似於艦艇的預舾裝,視頻中提到的這個叫做「裝測一體化」技術,是國內坦克製造隨著科技和工藝的進步,誕生出的新技術。可以保證裝配和測試同時展開,大幅度的減少了炮塔的製造時間,提供了整體的製造裝配效率。
最後我們也在視頻中看到一輛完整的坦克走出了工廠,鑑證了15式的生產的細節的全過程。當然此刻還不是交付的最後階段,每一輛走下生產線的坦克都需要自行開到試驗場進行綜合測試。這個過程可以檢驗坦克的機動、射擊、爬坡涉水等更方面測試,以實戰化考核檢驗是否達到生產要求。這個部分主要由試車班測試,在底盤、傳動、火炮都沒有問題後,才能最終走向交付列裝。
總體而言,內蒙一機現在的在特種作戰車輛方面,不僅為國內提供了優秀的作戰裝備,也打造了一批全球知名的陸戰武器。既滿足了國內需求,也利用技術為國產武器打開了市場,贏得了世界級的聲譽。作為國內最大的坦克整車生產基地,內蒙一機未來還會拿出更多的先進裝備,這個位於北疆的主戰坦克超級工廠,之後或許將成為執世界坦克之牛耳的頂級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