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認真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建立健全全民國防教育機制,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軍精神,雙擁傳統不斷發揚光大,為達州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宣漢縣革命烈士陵園是目前達州規模較大的烈士陵園,2017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由紀念館、瞻仰廣場、英名牆、主體浮雕牆等組成,能夠滿足1500餘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及紀念活動需要。陵園建成以來,每逢天氣晴好,都會有一群退役軍人志願者前來清掃陵園,他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追思。
退役軍人 蘇克猛:我們這個團隊有70多個人,大家都經常自願來參加這樣的清掃活動,因為我們不能忘記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退役軍人 趙晚祥:我作為一名退役軍人 ,一定要傳承革命先烈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到退伍不褪色、若有戰、召必回。
一枝一葉總關情,滿懷熱忱酬功勳。在達州,革命烈士總是受到最真誠和實在的關愛。今年56歲的汪真月家住宣漢縣城,10年前,她的丈夫,退役軍人程遠眀在廣州打工時,因抓捕小偷不幸犧牲,被廣州市評為「見義勇為英雄」。10年來,英雄並沒有被遺忘,汪真月和兒子一直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溫暖。
烈士家屬 汪真月:我們兩娘母每個月一共4000多塊錢的生活補助,兒子高考考大學加了分,加了20分,還有就是每一年過年過節,政府都給我們送慰問品、慰問金。政府對我們很好,對我們多大的幫助,現在我們無憂無慮。
宣漢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股股長 崔吉勝: 一些重大的節日,尤其是烈士公祭日,我們都要去對烈屬進行看望和慰問。如果烈屬有什麼一些困難,向我們退役軍人事務局提出之後,我們會協調各方力量去幫助他們。
自去年8月份以來,宣漢縣組織專人對全縣所有烈士信息進行了收集、整理,目前,已將8147名烈士的信息錄入全國烈士英名錄資料庫。每逢烈士公祭日,對全縣烈士遺屬進行走訪慰問,2019年,共對37名烈士發放慰問金共18500元。
宣漢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 王勇: 我們將進一步做好全縣烈士紀念設施的摸排管理力度,常態化開展宣傳紀念活動,走訪慰問烈軍屬活動,評選先進典型活動,傳承我縣先烈遺志,弘揚英烈精神。
近年來,達州通過神劍園、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巴山紅軍公園等一批紅色教育基地,全方位展示達州紅色文化,銘記紅軍的豐功偉績;全市6所烈士陵園修葺一新,1.8萬烈士英魂安息有所;常態化組織黨、政、軍、民、學等各界代表開展清明祭掃、「9.30」烈士公祭日活動,雙擁傳統不斷發揚光大,紅軍精神代代星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