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刺激性因素,導致新到觀賞魚疾病多多,解除這些刺激就能治病

2020-12-1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為什麼剛買的觀賞魚,在購買之前狀態非常好,怎麼看怎麼順眼。

尅是只要一到我們的魚缸後,立馬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然後在一周的時間內,狀態越來越差、每況愈下,最後展現出來的就是一幅半死不活的狀態。

這不是很奇怪嗎?

其實呢,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多情況下是來源於各種各樣的刺激。

一、旅途刺激可能是最嚴重的的,有可能直接器官衰竭,或者半衰,觀賞魚進入魚缸很快玩完

關於這個問題,也是談過很多遍的,因為觀賞魚在旅途中,尤其是遠途運輸,其中我們不可知的變數太多,包括了水溫上的各種過山車刺激,以及高密度、長時間運輸,觀賞魚的各種排洩物,全部在包裝袋中根本無法去除,都會導致觀賞魚的各種中毒現象發生。

比較嚴重的就是開袋即死,還有一些半死不活的,可能在入缸幾天之內,也就一命嗚呼了,這些現象我們還是儘量從根上去避免為佳。

二、水質刺激,大部分的觀賞魚體表都會有嚴重反應,之後就是很多常見毛病頻發

除了旅途刺激之外,就是一個水質刺激,也就是魚缸使用了過度的新水養魚,導致觀賞魚的體表嚴重受損,繼而分泌大量黏液,水質更加無法處理,觀賞魚就開始患上各種疾病。

三、巨大的溫差刺激,不是說,冬季購買冷水魚就不會死的

很多魚友認為,冬季購買冷水魚最為適合,因為冷水魚根本不怕低溫,即使長途運輸的水溫在零度左右,冷水魚也絕對凍不死,而且也看不出來有任何的疾病。

事實確實如此,但是,這個事情並不是對魚友有利,而是對商家有利,因為,不管怎麼發魚,包裝密度多大,反正觀賞魚到了魚友手中,絕對死不了,保活,也不會立刻看到有什麼疾病。

但是,如果我們室內的溫度太高,或者水溫很高的話,這樣的高溫刺激,冷水魚照死不誤,或者很快就開始發病。

道理我也說過很多次了,並不是說低度溫差觀賞魚不適應,如果溫度過高的溫差也是一樣的。

我們比如說清道夫,本身在十度左右的水溫中,我們感覺不太好,怕把它凍死,然後迅速給它扔到34度水溫的其他魚缸內,十有八九,大部分的清道夫立刻側翻水面,有的就會很快死去。

所以說,如果室外溫度過低,魚缸水溫過高,一定要分階段過溫,先讓觀賞魚連同袋子,待在室內一段時間,有一個緩衝期,然後再放到魚缸內過溫,這樣就可以避免較大溫差的水溫刺激。

四、打鬥、壓抑,極度恐懼的刺激,觀賞魚絕對會暴斃

還有的魚友反應,自己的觀賞魚入缸後極度驚慌失措,比如說,虎魚和已有的龍魚混養,突然入缸的虎魚,可能會立刻趴缸拒食、體色暗淡或者發黑,尤其是個體差異巨大的,這些都是因為極度恐懼所致。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尤其是在這個時期,我們再去把魚撈出來看看、單獨下點藥、隨便開關燈,這條魚幾乎就廢掉了。

還有就是受到原有居民的集體攻擊或群毆,那麼,受傷的觀賞魚,活下來的概率就更小了。

如果魚主人毫無徵兆的突然來到魚缸前,或者突然開關燈,觀賞魚有可能瘋狂撞缸,然後暴斃。

怎麼辦?怎麼穩定觀賞魚的情緒?

自己去想吧,無外乎什麼什麼和什麼……

五、來自於其他觀賞魚的病菌刺激,也就是串菌,這是魚主人拉郎配的結果

因為如果我們不去胡亂混養的話,觀賞魚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串菌的問題,所以說,這也算是一種刺激,是魚主人拉郎配,強壓在觀賞魚身上的刺激,本來人家活得很好,而且體質強壯。

只是因為各種上述原因的綜合刺激,導致體質下降,我們再在這個時候,去胡亂混養,那麼觀賞魚很容易就會出現各種細菌交叉感染了,這個責任,不在觀賞魚,全在我們自己。

由此可見,大多數觀賞魚的疾病,都是源於上述的各種刺激所得,未必一定是觀賞魚的原有疾病,想要它們健康安好,就要想辦法避免這些刺激的發生,而不是一味地只會去下藥。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飼養的觀賞魚,反覆出現同樣疾病,治好了還能再犯?
    某位魚友我們已經交往了很長時間,他的地圖魚就是我幫助挑選的,花色很好,到現在我還眼饞呢。他就跟我說,自己的一缸觀賞魚,有鸚鵡魚、地圖魚,總是會反反覆覆患上水黴病,好像是一更換新水他們立刻就好,過幾天之後,身體就會出現所謂的黴變,這是為什麼呢?
  • 究竟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導致觀賞魚生病?面對魚病我們不能大意
    很多新魚友遇到這種悄況時,即使感到異常也不會採取行動,通常會繼續觀察一段時間。但是,如果疾病是由於細菌的寄生引起的 ,那麼不及時處理,不止是魚的狀況迅速惡化,而且整個水族箱都會受到汙染。如果水族箱遭到汙染,會很迅速地傳染給其他的魚,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 小型熱帶觀賞魚的疾病是不是很難治?是的,會有很多難題
    一、實在是難以提前觀察到疾病前兆,除非是有一定的養功無論是燈科魚還是卵胎生觀賞魚,斑馬魚、孔雀魚、瑪麗、紅綠燈之類的,這些小型魚,由於其個體太小,幾乎是很難觀察到病態的。二、飼養容器過小、治病容器過小,水溫水質根本無法保證這也是我們給這些小型觀賞魚治病的一個大忌,很多魚友都是選擇一個,最大不過三四十釐米的小魚缸,飼養一群小型觀賞魚,哪怕這個魚缸的設備全部齊全。可想而知,我們給它們治病的時候,可能整上一個比飼養它們的魚缸,還要大的容器嗎?
  • 觀賞魚生病,一般都跟這四方面因素有關,飼養觀賞魚要避開這些坑
    今天跟大家說說一般情況下致使觀賞魚發病的四方面因素,以及在日常管理中的注意事項。本文大約3200字左右,耐心才能看完哦。下面是今天的正文。觀賞魚生活在條件可控的水環境中,體態優美,惹人喜愛。由於其特別嬌貴,如果管理不科學,極易患病,造成死亡。因此,觀賞魚的疾病防治要特別重視。
  • 為什麼同樣使用加溫療法,有些觀賞魚一命嗚呼,而有的疾病痊癒?
    即使是我們排除了藥物的因素,對於白點和水黴,這兩種觀賞魚最為常見的疾病治療,也可以通過適當提高水溫來有效治療,因為小瓜蟲和魚體白毛都是在低溫情況下比較容易發作,高溫環境下不太容易發生。那麼,為什麼同樣的使用加溫療法,有些魚友可以利用的很好,觀賞魚幾乎是不用過度下藥或者完全不用藥的情況下就可痊癒,而有些魚友輕易地就把自己的觀賞魚給治死了呢,一定是我們加溫的速度過快,導致觀賞魚的機體不適應嗎?那也未必都是。
  • 夏至已到,小心觀賞魚疾病的死灰復燃
    過了一個輕鬆愉快地五一假期,老青年翻看日曆發現不知不覺中2020年的夏至已到。對於觀賞魚來說,這個階段往往是大多數品種的魚兒發情繁殖的時期,讓魚兒在自己的魚缸中開枝散葉往往都會帶給大家一定的滿足感。但是這個季節也最容易爆發疾病,當滿懷的希望遇到惱人的疾病的時候,往往會給魚友帶來沉重的打擊。
  • 魚缸裡有幾條魚都看不清楚,還在詢問,觀賞魚到底患了什麼疾病?
    觀賞魚疾病和水質雖然互為因果,但最終的原因,大部分還是在水質我們說,觀賞魚的疾病與水質是互為因果的。也就是說,只要觀賞魚過度壓抑或者有病,這個魚缸水質就有可能渾濁不清,尤其是剛剛購買的觀賞魚,一次性入缸的數量過多。
  • 觀賞魚春季疾病防治措施
    但是在享受春日時光的同時,春天對於廣大觀賞魚愛好者們來說,又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季節,隨著溫度變暖,各種疾病開始侵蝕魚兒們的健康,讓魚兒們飽受威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這個草長鶯飛的季節,我們該如何做好觀賞魚疾病的預防。
  • 新魚友不給觀賞魚用藥,魚會活更久,用藥的觀賞魚死亡率大幅提升
    原因很簡單,觀賞魚本來沒有病,反而被我們折騰成藥物中毒了,一旦觀賞魚已經中毒,很多新魚友只會把它當成疾病來治,最後就會越治越糟糕。由檢疫變成了治病,由治病變成了致死。很多的新魚友就是按照上述的套路,一步不落的把自己的整缸觀賞魚送給了上帝。
  • 常見的各種觀賞魚藥物,它們主要針對的,有哪些觀賞魚病?
    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我們目前能夠治療的魚病,也就是各種體表外傷、細菌感染之類的,再就是一些體內、體外的寄生蟲,還有就是一個觀賞魚的腸炎或者說是內寄,至於說很多病毒性的疾病,交叉感染所帶來的嚴重疾病。像是比較嚴重的各種觀賞魚腹水、炸鱗、鰓病、頭洞、敗血病之類的,只要是嚴重到一定的程度,我們想也別想了,根本沒有那種藥物的,即使有,也都是烈性的。死魚肯定是排在了第一位的,治病反而成了其次。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前言】現在養寵物已經非常流行,特別是宅家的朋友們都喜歡養一些小動物,這其中就包括養觀賞魚。養魚的魚友們漸漸地多了起來,有時候我們的不經意間的失誤就會導致觀賞魚生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友都能從容面對魚的疾病。
  • 這兩種藥物,針對觀賞魚的體表疾病問題,療效還是很好的
    之所以尋找的原因,就是因為鹽浴治好了他的觀賞魚病。在實際操作中,我也會經常性用到這種手法,特別是在觀賞魚遭遇到各種體表問題或者小外寄等等,我使用的鹽量其實是很大的,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到五的濃度。具體原理就是因為滲透壓的改變,會導致水腫部位的水分外流,炎症部位消腫以後,組織液無機鹽和魚的免疫抗炎物濃度就會上升,只要不是病入膏肓的觀賞魚,都是可以通過鹽浴自行恢復的。還有一個因素目前我還不是太確定,那就是直接消滅炎症帶來的大量黏膜組織。
  • 新魚友們如果遇到,觀賞魚有下列疾病,我們可以順其自然了
    我們素未蒙面,也不是在害新魚友,更不會害他們的觀賞魚,為什麼他們還是聽不進去呢?養魚老道認為,極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很多新魚友是一步錯、步步錯。比如說,你說的那些操作手法我都知道,下次我可能就會改正,但是目前的情況怎麼辦?
  • 高溫環境下,觀賞魚易爆發五種疾病,也會與水質有關
    除了上述的兩種夏季不易爆發的觀賞魚疾病以外,剩下來的還有五種觀賞魚疾病,我們一定要注意:第一個較大方面的觀賞魚患病原因,仍然是由於水質過老、或者水質太差,引起的下列三種疾病一、觀賞魚的體表紅血絲或者說痘瘡之類的輕微病症
  • 某些觀賞魚病,可通過換水緩解或治癒,有些則會適得其反
    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幾乎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疾病,問題都是出在了魚缸的水質上,如果我們不能夠有效地掌控魚缸的水質管理,那麼觀賞魚患病的概率一定會大大的提高,因此在觀賞魚遭遇到很多疾病的時候,換水問題就成了重中之重。
  • 首先要排查觀賞魚的問題
    二、單個魚有病,保水,整缸魚有病,保魚或者放棄第二點就是我們所購買的觀賞魚本身就有病,本身有病再受到了新水的不斷刺激,繼而導致疾病開始大量的爆發,所以水質根本沒有辦法去調理了。即使是我們經常所遭遇到的由於溫差原因而導致的白點病,看似好像只是小瓜蟲附著在觀賞魚的身上,並不會對魚缸水質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好像是只有水黴病才會比較汙染魚缸的水質。
  • 什麼是治療各種觀賞魚病的特效藥?
    而我們魚缸的水質即使再好,觀賞魚也會有患病的可能,首先還是要在觀賞魚的狀態上反應出來,這些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也說過了,無外乎觀賞魚食欲不振、體色暗淡、不能正常巡遊,甚至於不再打鬥嬉戲,這些情況有的是因為我們投餵不當,有的是因為觀賞魚的各種外傷和心理壓抑。
  • 只要給觀賞魚換水,就一定會出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長時間不換水,基本上可以代表長時間不清理魚缸,突然間的大動作,觀賞魚絕對害怕,極度恐懼,因此,動作一定要輕,這是很多觀賞魚疾病的來源很多新魚友的做法就是,從來不會去清理魚缸壁或者魚缸底部的雜物,或者清洗過濾棉,只有等到想起來給觀賞魚大換水的時候,一併把所有工作一起做完。
  • 金魚這種普通疾病,很多魚友都把它當魚病來治,其實也可自愈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其實不但是金魚,只要是牽扯到觀賞魚的自身身體不平衡問題,而導致的水面失漂或者沉頭等現象,大多數都不能算作是觀賞的疾病,當然問題尤為突出的還是各種金魚。
  • 出現厭食情緒的觀賞魚,根本沒有幾個品種,其他全是以下因素造成
    新魚到家厭食純屬正常,這個雖然原因也有很多,大部分時間是需要等待即可,要有耐心的關於新魚到家為什麼不攝食的諸多因素,我的其他文章中都有,不再過多提及,無外乎各種不適應症,包括了不適應水質、水溫、環境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