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到,小心觀賞魚疾病的死灰復燃

2020-12-19 水族圈裡賣藝的老青年

過了一個輕鬆愉快地五一假期,老青年翻看日曆發現不知不覺中2020年的夏至已到。對於觀賞魚來說,這個階段往往是大多數品種的魚兒發情繁殖的時期,讓魚兒在自己的魚缸中開枝散葉往往都會帶給大家一定的滿足感。但是這個季節也最容易爆發疾病,當滿懷的希望遇到惱人的疾病的時候,往往會給魚友帶來沉重的打擊。

老青年和很多水族同好們一樣,在這個春夏交替的季節中特備註意魚缸的水體環境。因為絕大多數的魚病都是由於水體環境所致,這句話有些老生常談,但是卻是我一直強調的重點中的重點。結合這些天來與網友的交流中發現觀賞魚爆發疾病的情況,今天咱們就聊一聊在春末夏初的時候我們該注意哪些觀賞魚疾病的爆發以及防治方法。

這個階段最容易爆發的三種疾病是白點病、水黴病以及出血病。

1、白點病

眾所周知,白點病是由於小瓜蟲引起的外寄感染類疾病。白點病大部分原因是由於投餵不潔活食攜帶的小瓜蟲引起的,它們可以寄生在魚體體表的各處,大多數是寄生在體表,魚鰭等處,甚至可以寄生在魚鰓和口腔內。小瓜蟲的寄生卵囊呈現白色,所以我們觀察發病的魚體可見多處的不規則分布的小白點,也就是俗稱的白點病。

通常輕微感染白點病的觀賞魚的病死率不大,表現多為通常食欲不振,如果通過及時治療會很快痊癒。但是在缺乏或不當治療條件下,嚴重感染的情況下會引起組織充血,繼發細菌或黴菌感染,這種情況下極其容易造成魚缸內大批魚兒死亡。

一般來說魚兒感染小瓜蟲的時候通常在魚體和魚身上出現少量的小白點,魚兒開始遊動能力減弱,部分魚兒出現呆滯的情況,但大多數魚兒會偶有用魚體蹭缸等動作。極早發現魚兒的這些症狀對於治療白點病來說至關重要。

在治療方法上,由於常規魚藥只能殺死活體成蟲,而對於寄生在魚體體表的卵囊幼蟲來說殺滅效果並不好。一般來說,通過升溫來促進卵囊中的小瓜蟲幼蟲發育成熟脫離魚體,即可減輕魚兒的負擔。但是一定要配合用藥來殺滅成蟲,否則成蟲在魚缸中繁殖會繼發感染其他健康的魚兒。

對於殺滅小瓜蟲的藥物老青年建議沒有豐富治療經驗的魚友們還是去水族店或者網上去購買正規的水族藥品,那些劍走偏鋒採用敵百蟲、孔雀石綠等來殺蟲的方法需要嚴格的濃度控制,只適合一些民間高人,一旦把握不好很容易把魚兒毒死。

2、水黴病

水黴病在這個季節是僅次於白點病爆發的疾病。魚兒為什麼會產生水黴病,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懶!這個懶涵蓋的內容比較多,懶得換水,懶得維護,懶得動腦…… 甚至可以逆向追溯到最初的魚缸過濾的選擇和設計上!

雖然這麼多「懶」的因素導致最終的水黴的結果,實際上如果能夠在日常維護中做到一個「勤」字就能擺脫水黴的困擾。大多數黴菌感染都是由於水質敗壞所引起,而一個魚缸中一旦養了魚,之前的缸體大小、過濾設計、濾材選擇等等再去改動的餘地已經不多,如果我們不能堅持勤奮地換水來維護水質,尤其是有著明顯缺陷的水體環境對於觀賞魚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生存挑戰的惡魔之地,魚兒不患病幾乎不可能。

其實老青年最想說的是在養魚之前最好想好自己所要養的觀賞魚品種,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所需的水體環境等各種條件,再根據這些條件來設計魚缸大小和過濾形式,選擇適合的濾材以及燈具等等,這樣操作下來會省去後期維護中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可惜有太多的魚友都是後知後覺甚至渾然不知!還是那句話,當腦力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我們只能靠體力來解決。

水黴病通常是由於真菌類致病菌感染魚體的組織,易發部位多為魚鰭以及受傷的體表部位,形成灰白色薄膜狀或者棉絮狀的贅生菌絲覆蓋物。引起水黴病的病原體種類因為菌種的不同而引起的症狀也會有一定的差異,也就衍生出了民間所謂的白毛病、水棉病、腐皮病等等,其實這些症狀都是屬於真菌類感染,在治療方向上我們一定不要弄錯。

水黴病的治療相對於白點病來說就沒那麼簡單了,而且由於黴菌的超強的聲粗能力和對藥物的耐受力,往往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和全範圍的治療。藥物選擇上建議採用殺滅真菌類的水族藥物+常規殺菌消毒藥物(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即可。記住單純使用殺滅細菌類藥物對於水黴病沒有效果!民間常用土方法是甲基藍或者土黴素藥浴,由於這兩種物質一個屬於工業染料一個屬於常規藥物且藥性溫和,比較適合一些想挑戰常規的魚友,即便經驗不是很豐富的新手使用也不容易出現意外。

3、出血病

引起出血病的情況有很多種,但是在這個季節的出血病和小瓜蟲一樣大多數是因為外寄感染所引起的。造成魚兒出血病的原因是投餵活食中存在車輪蟲等外寄生蟲引起魚體的出血症狀。

這裡以車輪蟲為例(為什麼舉車輪蟲為例?是因為很多撈淡水水蚤餵魚的玩家經常會遇到這種狀況),如果在魚缸中發現投餵的魚蟲中有如碟帽形狀大小和水蚤相似的小蟲一定要小心!它們在水中運動方式很特別,運動猶如轉動的車輪一樣螺旋旋轉,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車輪蟲。

車輪蟲可以是大多數魚兒的食物,但是它也不是完全任人魚肉的傢伙,它在水中會尋找機會吸附在魚體上。而且一旦吸附上之後就會刺破魚體表皮引起組織充血發炎,在魚體的尾部、魚鰭等處較為明顯,充血的部位就像是出血一樣,也就是俗稱的出血病。

雖然這種出血病看似很嚇人,實際上只需要簡單的殺蟲藥物即可做到藥到病除。因為車輪蟲主要是成蟲寄生在魚體組織,而且雖然它們能利用口器將身體深入到寄生魚體的組織內部,但是由於它們沒有像小瓜蟲那樣的囊膜保護,所以一般採用連續三天的外寄殺蟲藥物就能夠做到藥到病除。

相關焦點

  • 觀賞魚春季疾病防治措施
    但是在享受春日時光的同時,春天對於廣大觀賞魚愛好者們來說,又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季節,隨著溫度變暖,各種疾病開始侵蝕魚兒們的健康,讓魚兒們飽受威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這個草長鶯飛的季節,我們該如何做好觀賞魚疾病的預防。
  • 觀賞魚疾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三分養,七分管」助力養好觀賞魚
    今天跟大家說說預防觀賞魚生病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對魚友們有所幫助。下面是今天的正文。預防觀賞魚生病的原則觀賞魚生活在水中,一旦發病,不像陸上動物那樣容易觀察、診斷和治療,當魚病嚴重時很難治癒。若暴發流行病,用藥物也難以奏效,有些魚病到目前還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辦法。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前言】現在養寵物已經非常流行,特別是宅家的朋友們都喜歡養一些小動物,這其中就包括養觀賞魚。養魚的魚友們漸漸地多了起來,有時候我們的不經意間的失誤就會導致觀賞魚生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友都能從容面對魚的疾病。
  • 五大刺激性因素,導致新到觀賞魚疾病多多,解除這些刺激就能治病
    二、水質刺激,大部分的觀賞魚體表都會有嚴重反應,之後就是很多常見毛病頻發除了旅途刺激之外,就是一個水質刺激,也就是魚缸使用了過度的新水養魚,導致觀賞魚的體表嚴重受損,繼而分泌大量黏液,水質更加無法處理,觀賞魚就開始患上各種疾病。
  • 幾種特殊觀賞魚的體表疾病治療,有些需要動手術的,不要怕麻煩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大部分的觀賞魚體表疾病,也就是一些簡單的擦碰傷,我們說塗點消炎藥物、換換水、升升溫,基本上有個三五次,它也就好了,這個不足為懼。
  • 高溫環境下,觀賞魚易爆發五種疾病,也會與水質有關
    但是,這並不代表上述兩種的疾病,在某種程度上根本不會爆發,如果在如此高溫的環境中,觀賞魚的白點、水黴病還會時常出現,那麼,我們首先應該懷疑的就是:這種體質的觀賞魚,到底值不值得我們來飼養?除了上述的兩種夏季不易爆發的觀賞魚疾病以外,剩下來的還有五種觀賞魚疾病,我們一定要注意:第一個較大方面的觀賞魚患病原因,仍然是由於水質過老、或者水質太差,引起的下列三種疾病一、觀賞魚的體表紅血絲或者說痘瘡之類的輕微病症
  • 為什麼飼養的觀賞魚,反覆出現同樣疾病,治好了還能再犯?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任何一缸觀賞魚患上了某種疾病後,應該只會出現三種結果,那就是:治好了,治死了,或者久治不愈。某位魚友我們已經交往了很長時間,他的地圖魚就是我幫助挑選的,花色很好,到現在我還眼饞呢。他就跟我說,自己的一缸觀賞魚,有鸚鵡魚、地圖魚,總是會反反覆覆患上水黴病,好像是一更換新水他們立刻就好,過幾天之後,身體就會出現所謂的黴變,這是為什麼呢?
  • 小型熱帶觀賞魚的疾病是不是很難治?是的,會有很多難題
    對了,說個題外話,很多魚友問到了我的羅漢魚投餵的是什麼魚飼料?呵呵,錦鯉飼料,一樣餵的,因為它們的體色和發頭基本已經固定了,什麼飼料都可以喂,而且我也不是完全以飼料為主的,所以說沒有什麼問題。一、實在是難以提前觀察到疾病前兆,除非是有一定的養功無論是燈科魚還是卵胎生觀賞魚,斑馬魚、孔雀魚、瑪麗、紅綠燈之類的,這些小型魚,由於其個體太小,幾乎是很難觀察到病態的。
  • 為什麼同樣使用加溫療法,有些觀賞魚一命嗚呼,而有的疾病痊癒?
    加溫療法,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治療觀賞魚病的老三樣方法之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水、升溫、加鹽,大部分觀賞魚疾病或者說是需要藥物來治療觀賞魚的某些疾病,都需要我們在水溫問題上加以配合的,這個操作不但是可以加速觀賞魚的新陳代謝,也會促進觀賞魚對於藥物的吸收。
  • 觀賞魚的常見疾病與治療方法
    觀賞魚的病類 1.由有生命的動物或植物引起。由病毒、真菌、細菌以及單細胞藻類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稱微生物魚病。由於微生物魚病大多發病急、傳播快、發病率與死亡率較高,有較強的傳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稱之為傳染性魚病。
  • 魚缸裡有幾條魚都看不清楚,還在詢問,觀賞魚到底患了什麼疾病?
    經常有魚友發來圖片,連魚缸裡有幾條魚我都看不清楚了,還在那裡不斷詢問,我的觀賞魚到底患了什麼疾病?並不是魚友們的手機像素不好,而是因為水質極近渾濁,所以,魚缸裡有幾條魚根本就看不清楚,我很懷疑某些魚友,是怎麼看清自己的觀賞魚有病的呢?
  • 不會觀察觀賞魚的正確姿態,什麼疾病也發現不了,如何觀察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很多新魚友之所以觀察自己的觀賞魚不到位,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根本不了解觀賞魚的一個正確姿態,到底是什麼樣子?
  • 新魚友們如果遇到,觀賞魚有下列疾病,我們可以順其自然了
    這確實是個世紀性難題,想要把這些問題處理好,對於部分觀賞魚的疾病處理問題,我認為最終還是要靠兩個字:捨得。在混養的觀賞魚缸裡,我們經常會發現一種情況,比如說其他觀賞魚都很好,只有一種觀賞魚陸續患病,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孔雀魚、紅綠燈魚或者藍曼龍魚、紅箭魚身上,不管它們病的有多重,其他品種的觀賞魚總能安然無恙。
  • 新魚友不給觀賞魚用藥,魚會活更久,用藥的觀賞魚死亡率大幅提升
    我這裡所指的是所有的觀賞魚病,我們加在一起看概率,經過養魚老道和諸多新魚友,經過了兩年多的交流和探討的經驗來看:如果新魚友們不去胡亂下藥,觀賞魚的疾病治癒率可能會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我們能夠把握住這幾個原則,大部分觀賞魚的初期、中期疾病都可以被有效治癒。
  • 這兩種藥物,針對觀賞魚的體表疾病問題,療效還是很好的
    之所以尋找的原因,就是因為鹽浴治好了他的觀賞魚病。在實際操作中,我也會經常性用到這種手法,特別是在觀賞魚遭遇到各種體表問題或者小外寄等等,我使用的鹽量其實是很大的,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到五的濃度。實踐出真知,我認為,鹽應該是治療各種魚病炎症最高效的了。因為任何藥物想要穿透魚的體表黏膜防禦體系,進入到炎症部位,都是有難度的,但是鹽就沒有這個障礙。
  • 三個治療觀賞魚疾病的小案例,兩缸治癒,一缸基本全部陣亡
    除了某些病情比較重的或者太小的,我們都難以下手的觀賞魚以外,有些患病觀賞魚,我們還是可以適當做以治療的。比如說近期就有三位魚友,遭遇到觀賞魚不同的疾病,其中兩位魚友都把自己的觀賞魚給治好了,只有一位魚友把自己的觀賞魚越治越重,估計想要全部存活的概率已經是很渺茫了。
  • 觀賞魚白點病不可怕,關鍵這兩步要做到位
    最近冬春季節交替是我們觀賞魚容易生白點病的一個高峰期。最近在跟不少魚友溝通的過程中,發覺有的已經中招了,就連一些比較有飼養經驗的魚友,家裡的觀賞魚都有一些不小心染上白點病的。其實咱們觀賞魚的疾病大部分都是防勝於治,那麼白點病也不例外。
  • 常見的各種觀賞魚藥物,它們主要針對的,有哪些觀賞魚病?
    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我們目前能夠治療的魚病,也就是各種體表外傷、細菌感染之類的,再就是一些體內、體外的寄生蟲,還有就是一個觀賞魚的腸炎或者說是內寄,至於說很多病毒性的疾病,交叉感染所帶來的嚴重疾病。同時二者也可以作為很多觀賞魚入缸初期的體表檢疫,特別是冷水魚經常會用到,上述的疾病,其實濃鹽水也可以做到的,但看我們的治療濃度和時間了。
  • 如果觀賞魚生病了,應該怎麼辦?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朋友都喜歡在家裡養上一缸觀賞魚來給家裡增光,雖然觀賞魚種類繁多,有些品種的魚比較抗疾病,但在養殖過程中還是不能避免一些問題,那麼在養殖觀賞魚的過程中,當魚生病後該如何處理呢?
  • 觀賞魚生病,一般都跟這四方面因素有關,飼養觀賞魚要避開這些坑
    觀賞魚生活在條件可控的水環境中,體態優美,惹人喜愛。由於其特別嬌貴,如果管理不科學,極易患病,造成死亡。因此,觀賞魚的疾病防治要特別重視。觀賞魚疾病的發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條件。同種或不同種的觀賞魚類,由於它們的魚齡、性別、其免疫能力差異很大,發病原因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