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對喜歡二次元動漫的漫友們來說並不陌生,它裡面常常裝有動漫的周邊。由於盒子外表都沒有內裡物品的標註,所有只有當漫友打開盲盒的時候,才能得知究竟買到了什麼動漫周邊。
這樣如同猜謎一樣的模式,讓很多95後漫友感到激動和上癮。
95後漫友買盲盒是在交智商稅嗎?
很多人對95後漫友這樣的不理性消費嗤之以鼻,認為買盲盒是在交智商稅。
因為,一個盲盒少則幾十塊,多則近百塊,甚至上千塊,可是在拆開盲盒之前,漫友卻並不能知道它裡面裝的是心裡想要的「隱藏款」,還是已經擁有的「重複款」,這樣的消費不理智,是在交智商稅。
不少盲盒裡的動漫周邊,若是擺在櫥櫃裡,三十塊或許都沒有漫友買,可是一旦裝在盲盒裡的話,就會變成驚喜。
盲盒的設計,的確讓年輕人感到激動和上癮。
很多盲盒都具有成套的屬性,漫友往往會為了湊齊一個系列,就會不斷消費和購買。
95後漫友買盲盒,就像在賭一樣:
若是開到了心儀的動漫周邊,那麼心理就會得到滿足。若是沒有開出想要的,那麼便會心有不甘繼續買下一個。盲盒用不算太貴的價,掏空了漫友的錢包。在95後漫友消費榜單上,有二十萬人每年花兩萬買盲盒。
正是由於這種情況,95後漫友買盲盒被認為是在交智商稅。
雖然古語有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可是只有買盲盒的人,才清楚盲盒的魅力和作用。
因為在很多買盲盒的95後漫友心裡,認為錢財有價快樂無價。
盲盒沒有衣服、鞋子、包包等物品貴,但是幾十塊買的盲盒,卻能收穫非常大的快樂。若是能夠開出隱藏款,那麼一天的壓力都會煙消雲散,讓內心得到無可比擬的快樂。
80後漫友也曾沉迷「盲盒」。
雖然在80後漫友們小時候沒有盲盒這種商品,可是卻有類似的東西。
很多80後漫友小時候吃乾脆麵,並不是為了吃麵,而是為了集齊水滸人物角色卡片。
其實這樣的行為,也是一種盲盒的形式:
80後漫友們當時也不知道乾脆麵裡裝得究竟是已經擁有的卡片,還是未曾擁有的稀有卡片,但卻選擇義無反顧的消費。
後記
很多95後的漫友如今已經走上社會,成為了上班族。由於剛剛步入社會,所以內心充滿了壓力和迷茫。
盲盒的出現,成為這些迷茫漫友們的一種解壓方式。
雖然如此,不過盲盒確實讓很多人感到不值。
買乾脆麵收集卡片,就算拆出了重複款,至少還能吃麵,可是盲盒卻不能這樣。
不少盲盒裡的動漫周邊產品,市場價只有二十塊左右,裝在盲盒裡之後,卻會按照盲盒的三四十塊的統一價售出。或許,這也是很多人認為買盲盒是在教智商稅的原因吧。
不過,不少盲盒裡的動漫周邊產品,除了買盲盒之外,並不能從其它渠道獲得。
所以為了湊齊一整套的話,即使意識到是在交智商稅,也不得不繼續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