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 | 花276元4連抽,盲盒是「智商稅」嗎?聽聽玩家怎麼說

2020-12-14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攝影報導

今(11)日,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在引發眾人關注的同時,也有人稱,在這背後離不開眾多盲盒玩家貢獻的真金白銀。盲盒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收藏?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璞小姐最愛的盲盒娃娃

與幸運相隨的盲盒

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於盲盒還不太了解。簡單來說,盲盒裡面裝的大多是動漫、影視周邊,或設計師特地設計出來的玩偶。因為銷售時不拆封,玩家只有購買後打開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存在。

而盲盒的概念,有說法稱,起源是日本的福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和其模式類似的還有扭蛋,而在一些網路遊戲中,同樣存在類似概念,如《DOTA2》裡玩家購買鑰匙,對應可以開出不同英雄的裝備。

市民璞小姐今年29歲,從事服裝設計行業。她介紹,自己和盲盒結緣是在2016年。「當時在南坪萬達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茉莉(記者註:盲盒玩偶的名字)娃娃塑像,那個造型是她手持畫筆、畫板,看起來特別的萌。」璞小姐說,因為自己也學習美術專業,生活中也一直很喜歡畫畫。看到茉莉時,感覺似乎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瞬間就產生了想買下同款的衝動。當然,在花費69元購買一個盲盒後,璞小姐並沒如願就開出同款造型,但也讓自己覺得心情大好,她就這樣成為了盲盒玩家。

▲璞小姐最愛的盲盒娃娃

2019年又被業界成為「盲盒元年」,這也是璞小姐購買盲盒最多的一年,伴隨著自己擁有的盲盒越來越多,煩惱也隨著而來。

「有一次我連續開了兩個盲盒,都是已經有的造型,瞬間就感覺自己運氣很不好,就很生氣。於是又買了兩個,終於開了一個新的造型。」璞小姐說,那一次體驗算是自己開盲盒以來,運氣最差的一次。算起來就是花了4個69元,共計276元,只開出一個新的造型,可以說是體驗相當不好。慢慢的,她購買盲盒也趨於理性,同時也開始和其他玩家互換盲盒。

▲璞小姐和她部分的盲盒

商家、閒魚可交換盲盒

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她收藏了冰雪奇緣、海賊王、初音未來的盲盒,但最終沒有一個系列收集齊,就選擇了放棄,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自己心心念念一直開不出來的盲盒,在網上20元就可以買到同款,那種感覺就像自己被騙了一樣……」王女士說,最終她沒有選擇在網上購買補全差的盲盒,而是選擇了「退坑」。

作為一種收集類的娛樂方式,玩家們面對手中重複的盲盒,主要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通過網上和其他玩家交易、交換補全自己所缺;另一種則是盲盒商家為了增加玩家黏度,提供交換服務。時代天街一盲盒商家介紹,他會向玩家提供一個登記簿,通過IP進行分類,玩家就可以分類進行交換。如果雙方時間不好協調,那麼就提供代存服務,通過手機號確定玩家信息,然後完成交換,以上服務均免費。

該盲盒商家也透露:「其實我們也不希望玩家連續開出重複的盲盒,這種情況是個人都會影響心情。一般來說,我知道玩家連續開出兩個重複的,會建議他下次再來開,如果玩家某一次太背了,說不定就不再來買了……」

記者登錄閒魚搜索發現,有許多玩家都在上面銷售盲盒,根據造型的稀缺性決定價格,普通款一般在30元左右,比玩家購買時接近便宜一半。此外,盲盒玩家們也會通過微信、QQ群對盲盒進行交換、交易,而一些隱藏版的盲盒,價格可以高達上千元一個。

馬上就是「雙12」了,記者也從網絡平臺查詢到,一些銷售盲盒的商家為玩家提供了更精確的服務:批量購買12個盲盒後,可以更換重複的普通款盲盒,保證玩家購買的不重複。

▲二手交易平臺上大量玩家交換、交易盲盒

玩家希望被公平對待

璞小姐說,現在自己已經將重複的盲盒都送給了朋友或者是素未蒙面的玩家,只有在很個別的情況才會購買盲盒。對於「浪費錢」、「交智商稅」的說法,她有自己的看法:「我在玩盲盒的大多數時候,還是開心的,比如剛好抽到想抽的招財貓,雖然自己並沒有發財,但那種吉利的寓意會讓自己開心很久。」

璞小姐看來,大多數人都願意為自己的愛好買單,而盲盒也其中一種愛好。之所以會遭到一些非議,可能是因為盲盒是一個相對新鮮的事物,而IP價值、幸運成分等外因給它格外賦予了太多額外價值,因此不被一些人理解。

▲資深盲盒玩家的收藏成果(受訪者供圖)

就和所有興趣愛好一樣,只要其存在一天,就會有玩家不斷的「入坑」、「退坑」,讀者朋友們,對於盲盒,你選擇「入坑」還是「退坑」呢?

相關焦點

  • 慢生活|花276元4連抽,盲盒是「智商稅」嗎?聽聽玩家怎麼說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璞小姐最愛的盲盒娃娃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於盲盒還不太了解。簡單來說,盲盒裡面裝的大多是動漫、影視周邊,或設計師特地設計出來的玩偶。因為銷售時不拆封,玩家只有購買後打開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存在。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1個新造型,玩盲盒是交「智商稅」?
    盲盒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收藏?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盲盒是什麼?  盲盒指的是一種外包裝沒有對內部的東西進行標註的盒子,只有購買打開之後才能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因此,盲盒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很多小孩和部分成人會比較喜歡。
  • 盲盒玩家是交 「智商稅」嗎?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盲盒之所以吸引人,因為玩家只有購買後打開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存在。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與幸運相隨的盲盒   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
  • 花276元4連抽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盲盒之所以吸引人,因為玩家只有購買後打開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存在。
  • 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還是為了開心?
    盲盒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收藏?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
  • 花幾百塊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別盲目消費適度娛樂就好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盲盒是什麼?盲盒指的是一種外包裝沒有對內部的東西進行標註的盒子,只有購買打開之後才能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因此,盲盒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很多小孩和部分成人會比較喜歡。盲盒的來源?
  • 在線抽盲盒:抽了個 「智商稅」
    這對於很多盲盒玩家而言似乎真的是一個 「好消息」。「你知道嗎,我手裡光是畢奇的馬戲團系列,就有將近 80 只重複款。」為了籌集資金抽取泡泡瑪特剛剛推出的 「Q 版哈利波特」盲盒公仔,廣州玩家 「素素」最近忙著整理手中多餘的盲盒公仔,準備陸續發布到二手電商平臺上出售。
  • 在線抽盲盒:抽了個「智商稅」
    這對於很多盲盒玩家而言似乎真的是一個「好消息」,「你知道嗎,我手裡光是畢奇的馬戲團系列,就有將近80隻重複款。」為了籌集資金抽取泡泡瑪特剛剛推出的「Q版哈利波特」盲盒公仔,廣州玩家「素素」最近忙著整理手中多餘的盲盒公仔,準備陸續發布到二手電商平臺上出售。但是看到二手電商平臺上已經有大量玩家在出售舊款閒置公仔,她意識到想在短期內出售多餘的款式並不容易。
  • 在線抽盲盒:抽了個「智商稅」|二手電商平臺|泡泡瑪特|素素
    這對於很多盲盒玩家而言似乎真的是一個「好消息」,「你知道嗎,我手裡光是畢奇的馬戲團系列,就有將近80隻重複款。」為了籌集資金抽取泡泡瑪特剛剛推出的「Q版哈利波特」盲盒公仔,廣州玩家「素素」最近忙著整理手中多餘的盲盒公仔,準備陸續發布到二手電商平臺上出售。但是看到二手電商平臺上已經有大量玩家在出售舊款閒置公仔,她意識到想在短期內出售多餘的款式並不容易。
  • 3500元的戴森新款直發器,是「智商稅」嗎?
    戴森直發器與捲髮棒不光賣點有不少重合地方,連「吐槽點」都驚人相似。據了解,該款黑科技直發器售價約為3500元。因而此次的直發器,還未正式開賣,就已被部分人貼上「智商稅」標籤,認為該產品品質與價格不相匹配。戴森是來收智商稅的嗎?
  • 盲盒:收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發展到現在,盲盒文化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很多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被掏空錢包的年輕人依舊深深地陷在商家的套路中,無法自拔。盲盒中禮品大多以PVC材質的玩偶手辦為主,這類的商品的市場價大約在19~49元,但是將商品放置到盲盒中,盲盒價格大約在39~99元,價格增幅在一倍以上,大量的盲盒商家爭鋒上線,強佔盲盒市場。
  • 彩票之後,又一「智商稅」行業來了,有人花70萬,只為「拆盒子」
    很多商家精準的發掘出了人的這種心理,推出了很多產品,抓住了大家想要「獵奇」「探險」的心思,讓很多自制力不強的年輕人慾罷不能,例如火遍全國的「盲盒」了,很多人覺得這又是一個收「智商稅」的產品。在人流量較多的步行街,我們經常看到類似「盲盒」類的產品,花上幾元幾十元錢就可以買到一份「禮物」,裡面有什麼誰都不知道,只有打開才能知曉。
  • 收藏難度漸高 盲盒是「小愛好」還是「智商稅」?
    在眾多消費者眼中,盲盒是一種具有「上癮性」的產品,為了能夠抽中自己喜愛的款式或湊齊一個系列,玩家們往往會一次又一次地「砸錢」。那盲盒究竟是「小愛好」還是「智商稅」?「盲盒經濟」背後又藏著怎樣的隱憂?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此開展了採訪調查。
  • 中國人的智商稅大賞!你生活中存在的那些「誘餌」
    簡單來說,就是花冤枉錢,買沒卵用的東西。關於「智商稅」這個說法,最早出現在2013年,也正是中國網際網路瘋狂崛起的年代。但其實,早在電視時代,智商稅就已經滲透在許多老百姓的生活當中。而智商稅最沉重的代價,則莫過於借百萬元買彩票導致家庭矛盾而後殺妻的悲慘事件了……
  • 三萬多的定製iPhone真的是「智商稅」嗎?聽聽手機店老闆怎麼說!
    如今手機越賣越貴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筆者還記得幾年前旗艦機的售價普遍在4000-5000元左右,如今不賣到6000往上,都不好意思叫旗艦機。不僅如此,很多手機品牌都推出了萬元機型,比如華為和三星的摺疊屏,iPhone的頂級旗艦Pro Max系列,以及像8848、三星W系列等土豪機型等等。
  • 1年狂賺4.5億,卻被疑收智商稅!「盲盒王」老闆身價或超百億
    泡泡瑪特曾於2017年登陸新三板,在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超4千萬。從2015年開始,泡泡瑪特轉戰IP運營並引入「盲盒」。此後,泡泡瑪特業績大幅飆升,被外界稱為「盲盒王」。到了2019年4月,泡泡瑪特從新三板完成退市,市值定格在20億元人民幣。 金融市場猶如一個神奇的魔術師,揮一揮魔棒,化腐朽為神奇。
  • 這些智商稅你玩過嗎?
    盲盒僅僅是智商稅? 隨著盲盒經濟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商品入駐,在每個商場的角落都會發現購買盲盒的機器,多種產品的介入,很多網友們都分享自己購買盲盒的經歷並且稱自己交了智商稅,29塊錢的盲盒開出一個皮套,還有開出幾塊錢的東西,更有些盲盒打著90%中蘋果手機的名號,最後只能開出幾塊錢的東西,開出來的東西千奇百怪,都是沒有用的小產品,而且與上面的90%中獎嚴重不符,消費者也只能有苦說不出
  • 抽盲盒為啥能讓我快樂?花1500元摸清其中秘密,阿狸的快樂無窮盡
    你玩過盲盒嗎?有一種說法是盲盒是由日本扭蛋的進化而來的。實際上,它不必追溯到日本,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盲盒抽取所帶來的快樂,就像瘋狂買乾脆麵而只為得到袋中的卡片一樣。這種方式吸引了幾代年輕人入坑。但是如何最大化這種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