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狂賺4.5億,卻被疑收智商稅!「盲盒王」老闆身價或超百億

2020-12-22 騰訊網

文 | 楊萬裡

俊男俏女們玩潮流玩具——「盲盒」正「助攻」一家公司闖關資本市場。

11月22日晚間,港交所文件顯示,泡泡瑪特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這意味著,泡泡瑪特距離上市更近了一步。

泡泡瑪特曾於2017年登陸新三板,在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超4千萬。從2015年開始,泡泡瑪特轉戰IP運營並引入「盲盒」。此後,泡泡瑪特業績大幅飆升,被外界稱為「盲盒王」。到了2019年4月,泡泡瑪特從新三板完成退市,市值定格在20億元人民幣。

金融市場猶如一個神奇的魔術師,揮一揮魔棒,化腐朽為神奇。

據媒體報導,泡泡瑪特上一輪融資估值為25億美元(約合164億元),相比新三板摘牌市值增幅達720%。隨著估值攀升,持56.33%股權的王寧夫婦身價已突破90億元。

不過,泡泡瑪特從宣布IPO開始,一直被市場爭議。

樂觀方認為,潮流玩具市場有成長空間。但謹慎方擔憂兩個問題,一方面,泡泡瑪特被質疑收割智商稅;另一方面,泡泡瑪特依賴「賣IP」的商業模式能否延續也存在不確定性。泡泡瑪特的IP體系與迪士尼的IP體系相比有差距。另外,若獨家或非獨家IP授權協議到期,將面臨無法繼續獲得授權的風險。

淨利兩年暴增280倍

2019年從新三板摘牌時,泡泡瑪特對外稱,「退市是根據公司的業務發展計劃作出的商業及戰略決策,且泡泡瑪特董事希望通過港交所獲得更多接觸國際及市場的機會」。

如今,泡泡瑪特闖關港股,這背後是亮眼業績在做支撐。

數據顯示,泡泡瑪特的總收入從2017年的1.58億人民幣增長至2019年的16.83億人民幣,增幅超10倍。同期,泡泡瑪特淨利潤156.9萬元飆升至4.51億元,增幅超280倍。

此外,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可見盈利能力較強。

泡泡瑪特迅速壯大的原因來自於IP運營+「盲盒」玩法。

一方面,泡泡瑪特強調IP才是自己業務的核心。招股書顯示,公司現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olly」這一IP。2019年,基於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帶來了4.56億元收入,佔總收入比重達27.1%。此前的2017年和2018年,「Molly」分別佔總收入比重為25.9%、41.6%。

另一方面,「盲盒」類似於抽獎,不確定的刺激加強了消費者購買慾望。同時,泡泡瑪特還搭建了盲盒產品的交流平臺,可以進行交換,這就帶來了更多的投機需求。

盲盒的生意還性感嗎?

泡泡瑪特聯合創始人司德曾表示,潮流玩具沒有內容,沒有價值觀,但可以把你的感情放到玩具裡。

泡泡瑪特描繪的「故事」雖然性感,卻引起了不少爭議。

樂觀方認為,潮流玩具市場有成長空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全球潮玩市場規模將達到448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一位副總裁在一次演講中也表示,未來兩三年,潮流玩具在線上渠道可能會有7倍的成長。

值得關注的是,港股公司承興國際控股曾於2017年收購「超級英雄之父」斯坦·李創立的POW!娛樂公司,擁有了超過250個原創IP。

依靠「賣IP」,承興國際控股一年曾掙29億港元。反映到二級市場上,該公司在2017至2019年期間,股價一度漲幅超200%。承興國際控股的例子也折射出,資本市場對「賣IP」公司有認可。

但是,外界也存在不同聲音。

一方面,有觀點質疑泡泡瑪特的「盲盒」收割智商稅。

援引媒體報導,泡泡瑪特旗下一款產品--「潘神聖誕隱藏款」售價59元,後來價格漲至2350元,溢價38.8倍。之前,網傳00後瘋狂「炒鞋」至幾千元,投機熱潮過後,有人投資虧損超50%。同理,「盲盒」裡面的玩偶一個是否真值幾千元,價值有待評估。

「盲盒」本質是玩的一種營銷手段,投機氣味濃厚。一味地投入金錢去購買盲盒,或者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花高價購買盲盒,若將其視為保值升值的手段,也可能面臨被收割、套路的風險。

進一步看,泡泡瑪特並非「盲盒」市場中唯一參與者。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按零售價值計算,前五大品牌分別佔中國潮玩零售市場份額的8.5%、7.7%、3.3%、1.7%及1.6%。市場排名第一的是泡泡瑪特,但未形成壟斷優勢。

我們也關注到,像IP小站、奧飛娛樂(A股上市公司)、旺旺、晨光、瑞幸咖啡不同程度地參與「盲盒」市場。例如,奧飛娛樂在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透露,「公司目前正在與其他的頭部IP洽談,擬與「陰陽師」IP一同作為盲盒的主打產品」。

隨著參與者陸續增多,這將加劇「盲盒」市場競爭。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

另一方面,泡泡瑪特依賴「賣IP」的商業模式能否延續也存在不確定性。

泡泡瑪特的IP體系與迪士尼的IP體系相比有差距。迪士尼具有可持續變現的IP+持續創造新IP的能力,從最開始的公主系列到後來的漫威宇宙系列,迪士尼的競爭實力有目共睹。

然而,泡泡瑪特的IP形象單一問題突出,例如「Molly」對泡泡瑪特的業績影響較大。該公司在招股書中一度披露,公司並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現有水平,如果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則將面臨沒有替代品的困境。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泡泡瑪特自主IP開發能力不足,是制約泡泡瑪特發展的核心要素,一旦更受歡迎的獨家或非獨家IP授權協議到期,則將面臨無法繼續獲得授權的風險。

老闆身價或超百億

據媒體報導,泡泡瑪特Pre-IPO輪融資估值為25億美元。若按此計算,持56.33%股權的王寧夫婦身價已突破90億元。

還有消息稱,市場給泡泡瑪特預估的最高估值為60億美元(約合394億元)。若按此計算,王寧夫婦身價或超百億。

回顧王寧創業歷史,可謂一波三折。

熟悉日本文化的王寧第一次創業選擇了「格子店」項目,即搞一間商鋪,然後客人在店裡租一個格子用來寄賣物品。但因為該模式在國內不適應,第一次創業很快失敗。

第二次創業,王寧選擇開一家零售店。2010年那一年,王寧拉來一群朋友,在北京中關村附近一座購物中心開設了第一家Pop Mart商店。起初,泡泡瑪特銷售化妝品、服裝、生活用品、文具、玩具等。即使努力管理庫存、員工和客服,公司依然難達到收支平衡。

就在彷徨之際,王寧發現玩具是最暢銷的品類。從2014年開始,泡泡瑪特逐漸停止了銷售其他產品,轉而專注玩具。

主賣玩具後三年,泡泡瑪特仍處於轉型期。在2014年至2016年,該公司連續三年虧損超4千萬。

直到2016年,王寧將香港藝術家王信明(Kenny Wong)拉了進來,泡泡瑪特的銷售額開始快速增長。王信明的代表作品正是一個名叫Molly的娃娃。

王寧曾在演講時表示,Molly之所以火,一是它是超級IP;二是消費者有滿足感,即每當去買娃娃的時候,就感覺自己無比富有;三是Molly塑造一個價值觀。

消費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包括柴米油鹽、酒、零食等;另一種是精神上的消費。

泡泡瑪特聰明地利用了人的情緒價值,讓消費者產生精神寄託,從而實現公司業績迅速增長。但是,泡泡瑪特的「故事」能否在資本市場長期立足,仍有待觀察!

相關焦點

  • 盲盒上市來了:泡泡瑪特1年狂賺4.5億,兩年淨利激增近300倍
    來自: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 1年狂賺4.5億,兩年淨利激增近300倍! 一年賺4.5億,兩年間淨利潤激增近300倍 今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泡泡瑪特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本次赴港IPO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至3億美元,摩根史坦利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 河南第二大富豪:87年,狂賺500億!
    2020年12月11日,他帶著創辦了10年的泡泡瑪特,在香港成功上市了。 開盤當日,泡泡瑪特股價暴漲100%,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作為創始人,王寧和妻子持有49.8%的股價,個人身價暴漲500億元。 年紀輕輕,王寧的財富在河南省排名第二,成為了河南最年輕的超級富豪。
  • 盲盒玩家是交 「智商稅」嗎?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盲盒之所以吸引人,因為玩家只有購買後打開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存在。
  • 33歲晉升河南第二大富豪,87年的他如何狂賺500億?
    2020年12月11日,他帶著創辦了10年的泡泡瑪特,在香港成功上市了。 開盤當日,泡泡瑪特股價暴漲100%,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作為創始人,王寧和妻子持有49.8%的股價,個人身價暴漲500億元。 年紀輕輕,王寧的財富在河南省排名第二,成為了河南最年輕的超級富豪。
  • 行業增速超晶片,85後創始人身價破200億!盲盒第一...
    泡泡瑪特一年賺4.5億,創始人身價暴增至20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作為中國潮流玩具文化的開拓者,公司擁有強大的IP創作及運營能力以及全渠道銷售及經銷網絡和粘性極高的粉絲群據公司招股書,中國潮玩行業市場愈加集中,2019年行業前五大參與者共佔22.8%市場份額,泡泡瑪特系行業龍頭。2019年,按照零售價值計算,中國潮玩行業前五大市場參與者分別佔據8.5%、7.7%、3.3%、1.7%、1.6%市場份額,泡泡瑪特位居第一。
  • 行業增速超晶片 85後創始人身價破200億!盲盒第...
    泡泡瑪特一年賺4.5億,創始人身價暴增至20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作為中國潮流玩具文化的開拓者,公司擁有強大的IP創作及運營能力以及全渠道銷售及經銷網絡和粘性極高的粉絲群。據公司招股書,中國潮玩行業市場愈加集中,2019年行業前五大參與者共佔22.8%市場份額,泡泡瑪特系行業龍頭。2019年,按照零售價值計算,中國潮玩行業前五大市場參與者分別佔據8.5%、7.7%、3.3%、1.7%、1.6%市場份額,泡泡瑪特位居第一。泡泡瑪特早在十年前就成立,營業初期不溫不火。
  • 又一品牌早變「貼牌貨」,一年狂賺12億,多少人交過「智商稅」?
    成立於1997年的南極人,其實最早是以生產內衣為主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品牌卻逐漸「變了味」。以前只是生產內衣,後來旗下的產品包括內衣、母嬰、汽車配飾、保溫杯以及家電等多種品類。簡單點來說,任何你能想到的領域都能看到南極人的身影。
  • 北美票房收3683萬,碟片卻狂轟1.1億美元,李連杰轟動好萊塢賺翻
    2000年《致命羅密歐》大獲成功賺翻,這才有了李連杰在法國拍戲華納高層飛過去下跪說「你是我爺爺,來幫我拍電影」這段插曲!李連杰在好萊塢票房成績是馬馬虎虎,但他厲害的地方是線下碟片市場,他主演的每部電影都是大賺。98年拍《致命武器4》他片酬只有50萬美元,2000年《致命羅密歐》片酬240萬美元,到了2001年《龍之吻》片酬暴漲到750萬美元外加分紅。
  • 當你還在買盲盒時,有人已經靠它賺了4.5個億,秘訣都在這裡
    評論贈書:沒有故事的生活潮玩藝術新品牌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4.5億?(互動平臺:「第一財經資訊」微信公眾號 )2019年8月,天貓發布了首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盲盒(手辦)已經成為 95 後玩家增長最快燒錢最多的愛好。去年有近 20 萬消費者在盲盒上花費超過 2 萬元,其中最硬核的玩家一年壕擲百萬。
  • 盲盒:收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近兩年來,盲盒文化逐漸流行,風靡年輕一代,成為不少年輕人娛樂、尋找刺激的方式之一,有著瀟灑的年輕人加入,盲盒文化有著勢不可擋之勢。,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發展到現在,盲盒文化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很多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被掏空錢包的年輕人依舊深深地陷在商家的套路中,無法自拔。盲盒中禮品大多以PVC材質的玩偶手辦為主,這類的商品的市場價大約在19~49元,但是將商品放置到盲盒中,盲盒價格大約在39~99元,價格增幅在一倍以上,大量的盲盒商家爭鋒上線,強佔盲盒市場。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此後,泡泡瑪特漲幅有所回落。截至發稿,泡泡瑪特股價漲幅為82.08%,報價70.1港元,目前總市值為968億港元。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此後,泡泡瑪特漲幅有所回落。截至發稿,泡泡瑪特股價漲幅為82.08%,報價70.1港元,目前總市值為968億港元。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 85後...
    截至發稿,泡泡瑪特股價漲幅為82.08%,報價70.1港元,目前總市值為968億港元。   85後創業賣盲盒,1年淨利潤4.5億  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接近500億港元。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亦成為贏家。  而且有意思的是,這家瞄準年輕人的公司,其管理層也非常年輕,公司的一位副總裁劉冉僅32歲,營運長司德也只有31歲。
  • 智商稅大王杜國楹,有多少人的青春被這個男人包辦了
    收智商稅的人很多,但能橫跨幾代人就很少了,而杜國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他推出背背佳之後,滿世界打廣告。當時在各大衛視及央視,全都在每天循環播放他的廣告。廣告詞也非常地誘人:矯正坐姿,矯正視力,讓孩子贏得未來。聽到這個廣告詞,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來說,簡直太有衝擊力了。
  • 日本另類生財之道,男子靠放屁成大師狂賺4.5億日元
    日本社會對一些特殊的行業尤其是演藝界有著非常高的寬容度,因此在螢屏上經常會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奇人趣事,比如放屁,這在大多數人看來是件又尷尬又讓人生厭的事情,但在日本,卻有人將放屁作為一技之長成為電視上的常客,而且還曾經靠放屁一次狂賺4.5億日元(近3000萬元人民幣)。
  • 「盲盒第一股」上市破千億,33歲創始人真靠收智商稅發家?
    它首次將盲盒玩法引入中國,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引發空前的「盲盒熱」,讓大家心甘情願掏空錢包。而就在今天,泡泡瑪特成功上市,坐穩了「盲盒第一股」的位置。這不是泡泡瑪特第一次在資本市場攪起風浪。此前,它曾於2017年2月26日在內地新三板掛牌上市。約兩年後,它帶著20億市值退出新三板,繼而籌劃轉戰港股市場。
  • 泡泡瑪特一年賺4.5億,盲盒成了「印鈔機」?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分別實現營收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2018年、2019年的營收同比分別增長225.4%、227.2%。同時,2017年至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6.9萬元、9952.1萬元、4.5億元,三年時間利潤暴漲289倍。
  • NBA球隊老闆總資產排行榜!蔡崇信143億第三,1年賺384億最瘋狂
    蔡崇信143億第三,1年賺384億最瘋狂。 第18名:勇士老闆喬拉科布(總資產12億美金)。勇士隊十年前市值只有4.5億美金,但是因為近十年他們瘋狂的造星計劃,創造了5年5次總決賽3冠軍2亞軍的成績,勇士隊大量吸粉,同時球隊市值暴漲最多。喬拉科布身價暴漲。 第17名:公牛老闆傑裡-萊因斯多夫(總資產15億美元)
  • 又一新興行業崛起,有人說是交「智商稅」,有人卻靠它年入16億
    盲盒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有人說是交「智商稅」,年入16億元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是越來越好,我國也是提倡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一個個小小的行業也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盲盒我相信年輕人們應該都知道是什麼,就是包裝盒的外觀看起來都一樣,但是拆出來的內部是不太一樣的。「泡泡瑪特」的盲盒在中國的市場是非常火的,泡泡瑪特在2020年12月11日成功上市,在上市的第一天,它的市值就翻了一倍,市值直接高達1100億港元。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數值誕生,人們開始發覺這是不是又是一個新興的賺錢的產業。
  • 中年人看不懂,年輕人搶不停,這門生意是收割智商稅麼?
    不過與一般玩具不同,泡泡瑪特以盲盒形式銷售自己的產品。所謂盲盒,從字面上就能理解,只有買之前看不到,買之後才知道買到哪款。這種開盲盒的愉悅程度,我這種非玩家,最多能理解到與「拆快遞」感覺差不離的程度。Molly的形象被包裝成盲盒,分成了4個類型,普通款,普通熱門款,稀有款,泛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