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教師成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學校骨幹教師的引領、輻射、示範作用,成都市磨子橋小學分校每年都開展「向幸福出發」師徒結對活動。近日,學校開展了2020—2021學年度上期「師父展示課」風採競賽活動。學校校長陳世連,副校長李素英、李沛倫、王建國出席活動。本次活動呈現11節精彩的課例,涵蓋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科學、信息技術七個學科。
語文組教師李霞執教《繪本猜猜猜》,以「猜」字貫穿整堂課,引導學生在認真觀察、靜心思考、充分想像的基礎上,通過看圖文、書名的方法猜故事,用《誰的腳踏車》《跑跑鎮》《膽小如鼠的巨人》和《膽大包天的睡鼠》四個有趣的繪本故事營造了輕鬆的學習氛圍;李顏執教《寓言中的對比》,帶領學生共讀三篇寓言故事,用群文閱讀的比對讀議,引導學生發現三則寓言故事在角色、故事、對比點、寓言四方面的異同點,進而感悟對比的作用;張炯執教《小兔運南瓜》,通過「動腦星」「說話星」「自信星」的星級點評方式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通過出示四把「金鑰匙」,教會學生看圖講故事,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數學組教師胡文斕執教《前後》,通過故事引入,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親身體驗物體的前後位置,從中感悟物體位置關係的相對性。英語組教師袁方執教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Unit 4《Choosing a gift》第一課時,從非常貼近學生生活的購物話題「shopping」入手,談論為好朋友選禮物的經歷,迅速吸引課堂注意力,學生參與度高,聽、說、讀、寫活動銜接自如,做到了以生為主;何情執教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Unit 2《A good friend》第三課時,以「分角色朗讀故事」作為引入點,並鼓勵學生嘗試針對圖片提問。
科學組教師黃豔執教《自製汽水》,採用STEM教學形式,寓教於樂,引導學生多次探索確定最終實驗方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美術組教師尹達利執教《消失的老花磚》,通過學生討論、師生互動的方式,共同探究花磚向心、離心的製作方式以及花紋特點,學生利用不織布、麻繩、KT板、鏡片、宣紙等材料,設計製作出屬於自己的花磚;李博帶來一堂《製作MV》課程,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分別從聲音、圖片、角色三大板塊進行教學,讓學生釐清了歌曲與角色聲的概念,激發創作欲望。
體育組老師聶凱執教二年級體育常規課,以加強學生隊列基礎動作中的原地轉法、原地踏步、緊急集合為中心,與學校體育「10+30」模式融合,通過設置指定區域與物體,讓孩子們運用慢速跑、快速跑、單腳跳、蹲跳等方式開展遊戲,達到鍛鍊目標。馬經緯與六年級的同學們共同呈現了一節以核心體能鍛鍊為中心的趣味課堂,通過半蹲推動籃球、拱橋推球等遊戲對抗賽和奔跑五子棋遊戲,培養了同學們的協作能力,鍛鍊體能。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風採競賽活動讓大家感受到各學科知識的魅力,看到學校老師的教學風採。「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在穩紮穩打中綻放光彩,為孩子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鑄造幸福童年。(宋得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