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藍光眼鏡!抗疲勞,可以;防近視,不行
「媽,我眼睛疼!」「媽,我手疼!」「媽,我脖子疼!」
如果你在家裡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你的媽媽一定會快步走到你身邊,急切地對你說,「讓你玩電腦,讓你玩手機!一天到晚不睡覺,就知道玩電腦玩手機!」
電腦和手機一直是家庭關係中的「雷區」,但長時間的居家生活讓學生們不得不每天面對著電腦和手機屏幕線上學習。出於對孩子眼睛的擔心,在無法停止上網課的情況下,許多人將目光投向了防藍光眼鏡。
↑ 防藍光眼鏡。受訪者供圖
線上教學帶動防藍光眼鏡大賣
近日,「帶貨女王」薇婭在直播中帶來了一款防藍光眼鏡,上架一分多鐘,主打的黑色款就被拍完。根據直播中的介紹,這款防藍光眼鏡可以阻擋60%的有害藍光,緩解眼部疲勞和壓力,而且有專門的兒童款,5歲以上的兒童可以佩戴。
在被稱為「全球每2人戴的眼鏡就有1人鏡片產自丹陽」的全球最大鏡片生產基地江蘇丹陽,防藍光眼鏡在復工復產後需求量大增,銷售同比增長103%。還有眼鏡廠商表示,新零售渠道不僅沒有下降,一季度還同比增長了400%。
記者在購物網站上搜索「防藍光眼鏡」,發現銷量排名靠前的賣家月售能達到兩萬至四萬,其中價格最低的只要6.9元,活動期間甚至能達到「首單0.9元」,價格高的則為一千到三千多元不等。
記者詢問了幾家銷量較好的店家,客服均表示最近購買防藍光眼鏡的人多了很多。
在店家宣傳頁上可以看到,防藍光眼鏡的主打功能以防輻射、防藍光為主,能阻擋30%-70%不等的藍光,原理是「鏡片阻隔了電子產品屏幕發出的刺眼的有害光,眼睛就沒那麼容易疲勞,看電腦手機就會更舒服」,也有部分店家提到了防近視的功效。
在一家線下眼鏡店,銷售員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尤其是「五一」假期中,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諮詢防藍光眼鏡:「普通防藍光的每天能賣出去十幾到幾十副。但現在小孩很多都已經近視了,家長會帶他們再來配個帶度數的防藍光鏡片,看電腦戴防藍光的,平時就戴普通的。」
「藍光」為何要防?
「買了,還是近視了,在家4個月起碼增加了50度。」「買了,而且我媽還給我加了個護眼儀。」微博上,不少網友表示爸媽也為自己安排上了防藍光眼鏡。但眼鏡效果如何,評論裡卻是兩極分化。
↑ 居家上網課的學生在線學習交通安全常識。太谷交警供圖
「戴上這個,看啥東西都有顏色,感覺整個視野都變綠了,我就懶得帶了。」「我買的防藍光眼鏡發黃,導致看啥東西都發黃,甚至鏡片一反光,朋友說我臉都黃了。」
防藍光眼鏡的外觀特徵非常明顯,它的鏡片非純透明,而是呈現出一種黃色,鏡片上反射的光是紫色的,普通鏡片則是綠色的。因此,不少人反映戴上防藍光眼鏡看東西會發黃,長時間的視覺色差難免會帶來不適,甚至有頭暈的感覺。
但同時,也有很多人覺得防藍光眼鏡是有效的。
「我沒研究過這個,但是體感來說真的很不錯,每天看手機電腦至少十二小時,不戴眼鏡就會很乾澀賊難受。」「對於長期用眼的人來說,工作時手機電腦每天都不知道要盯多久,也做不到平衡、多休息,防藍光眼鏡確實有用啊。」
那麼所謂的「防藍光」,原理是什麼?
根據「科普中國」的介紹,藍光普遍存在於自然光和白光中,人眼所看到的自然光線(白光)分別由紅光、橙光、黃光、綠光、藍光、靛光、紫光這些不同顏色的光譜組成,不同的波長在視覺上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之所以藍光要被我們「防」,主要是因為光的能量與其波長成反比,波長越長的光能量越小,波長越短的光能量越大。目前,類似電腦、手機等帶有電子屏幕的產品,使用LED等材料製作的顯示屏發出的光主要以紅、綠、藍3種顏色為主,且藍光佔了主要部分。
藍光的波長約在380-500納米之間,比起紅、綠光,藍光有更大的能量,能穿透眼球的全部結構,進入眼底,可對眼睛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但藍光不等於藍光危害。波長在445~500納米左右的藍光對人體是有益處的,有調整生物節律的作用,睡眠、情緒、記憶力等都與之相關。
我們通常說會對眼睛構成損害的藍光泛指高能短波藍光HEV光線,波長在385-445納米之間,接觸久了會對人眼視網膜造成光化學損傷,導致白內障以及視網膜的黃斑病變等眼部疾病。
抗疲勞,可以;防近視,不可以
長時間接觸藍光確實有害,有害藍光也確實應該防。那麼防藍光眼鏡到底有沒有用?
「合格的防藍光眼鏡可以抵禦有害藍光,改善視疲勞、眼睛乾澀、看東西不舒服等不適症狀,但一定要選擇正規合格的產品。同時,並沒有證據支持它能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北京愛爾眼鏡配鏡中心主任郝晶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 資料圖:中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檢查視力。韋亮 攝
據介紹,目前市面上的防藍光眼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膜層防藍光,屬於反射型防藍光,藍光照到鏡片上反射出去;另一種是片基防藍光,屬於材料吸收型,其使用的特殊材料可以將有害藍光吸收。
但目前,市面上的許多防藍光鏡片並沒有防護效果。中消協曾發布的一份配裝眼鏡比較試驗報告顯示,一款所謂的「防藍光鏡片」在進行比較試驗時被發現藍光性能超標;武漢市質監局也曾公布對防藍光眼鏡片實施風險監測的抽檢結果,在標識為「防藍光眼鏡」的30批次被檢樣品中,有一半沒有防藍光效果。
對此,郝晶晶也提醒消費者,購買時要選擇符合國家檢測標準的專業品牌,以國標檢測數據為準,不要聽信商家誇張的宣傳。
防藍光眼鏡該怎麼選?
市面上有一些防藍光眼鏡阻隔了80%以上的藍光,反而會矯枉過正。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與安全防護實驗室主任蔡建奇曾表示,有的「防藍光眼鏡」看上去顏色很黃,但顏色偏黃的高阻斷率鏡片不但不會保護眼睛,還會造成色偏,加劇視疲勞,甚至還可能增強近視誘發的風險。
郝晶晶也表示,不建議孩子佩戴太黃的防藍光鏡片:「防藍光鏡片不是越黃越好,太黃的鏡片就很有可能把有益藍光也給防掉。」
一般來說,防藍光鏡片阻隔30%以上的藍光是比較科學的,能夠保留有益藍光。
有類似「防藍光」原理的還有電子設備的護眼模式。某從事電子設備研發工作的工程師告訴記者,護眼模式是調節屏幕三基色中藍光的亮度,開了會泛黃,不過作用其實不大。手機傷眼和頻閃等其他因素也有很大關係,過濾掉藍光也會對觀感有影響。「所以追求護眼模式還不如來個素質高點的屏幕,以及少看會手機,比防藍光管用多了。」
郝晶晶表示,比起寄希望於各種防藍光設備來防近視,養成健康合理的用眼習慣以及保持充足的戶外運動更重要:「孩子在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坐姿和閱讀光線,同時,戶外運動時間儘量要長,最好是每天能有2小時以上。」
另外,郝晶晶還提到了一個國際上公認的「20-20-20」法則,同樣有助於保護視力:每看電子屏幕20分鐘,眼睛就離開屏幕,看至少20英尺(大約6米)遠的地方,至少20秒。(左宇坤)
[責編:戴蓉]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