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西逃的慈禧太后,缺吃少穿又狼狽,為什麼還能平安到達西安?

2020-12-25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51期:

八國聯軍終於攻進了北京城,猶豫再三,慈禧太后決定「西狩」,於是帶著光緒帝及一些重要人員,倉皇西逃。

雖然慈禧西逃的舉動稱之為「西狩」,但也不過是美名其曰了,當然這麼稱呼的並非慈禧獨一家:

造成北宋滅亡的「靖康之變」,被擄走的徽、欽二帝,在當時也是美名其曰為「北狩」;一戰終結了明朝精英部隊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也被擄走,在當時同樣稱他在「北狩」;即使是幾十年前的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慈禧太后的老公鹹豐皇帝,也是以同樣的理由,跑北邊去「北巡」了。

只不過,鹹豐帝和慈禧太后並不是被擄走的而已……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51期:慈禧西逃真的很狼狽嗎,為什麼剛逃時僅有數十人,卻能安然無恙?

一、

在慈禧太后西逃的前一天,曾叫來光緒帝的愛妃,也就是珍妃,倆人有一番爭論,最後珍妃被投入了井中。

關於珍妃之死,本來我(楊角風)想單獨寫一期,但在構思的時候,發現並沒有什麼好說的。不管她是不是真的不遵守宮規,還是真的有賣官鬻爵,或者是支持光緒帝變法,甚至頂撞太后,不讓她帶走光緒帝等……

不管她該不該死,總之,她被慈禧太后下令投入井中之事,是確鑿無疑的,反正是死了,現場也有很多目擊證人。

實際上,究竟逃還是不逃,慈禧太后一直猶豫不決,要知道當年鹹豐帝要逃,慈禧還拉著他不讓逃呢:

「當皇上之將行也,貴妃力阻,言『皇上在京可以震懾一切,聖駕若行,則恐宗廟無主,恐為夷人蹋毀。昔周室東遷,天子蒙塵,永為後世之羞。今若遽棄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但這次輪到自己當家做主了,她開始猶豫起來,這一猶豫就猶豫到了一九零零年陰曆七月二十一日。

這天早上,慈禧太后早早就醒了,雖說是醒了,實際上一夜沒睡,她雖然知道義和團不可靠,但也沒想到洋人會真的打進紫禁城來。

直到一顆炮彈落到了樂壽堂西偏殿的房頂上,把正要吃早飯的慈禧太后嚇了一跳,李蓮英連禮儀都顧不上了,跪地直求:

「老佛爺快起駕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二、

慈禧太后一看,再不走,真的就來不及了,於是一狠心,把自己珍愛的指甲剪了,換上了一套農村老太太的衣服,並派人馬上去找光緒帝。

光緒帝不明情理,還穿著黃袍馬褂,戴著瓜皮帽呢,慈禧太后趕緊讓人把光緒帝扒了,換上了一套跑堂小夥計的衣服。

就這樣,一行人上路了……

那麼最開始的時候,慈禧太后一共帶了多少人逃跑呢?

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幾個人,分別是光緒帝、隆裕皇后、瑾妃、三格格、四格格、大阿哥溥儁、溥倫、還有李蓮英、崔玉貴、以及部分貼身丫環。

當然,這麼多人跑路,總得帶點兒侍衛的,但要知道他們是喬裝打扮逃跑,本就是假裝是逃難的老百姓的,帶的人多了,還怎麼輕易逃出去?

所以,最開始,慈禧太后一行人並不多,從神武門出來的時候,也只有三輛馬車,其中慈禧太后跟貼身丫環一輛,大阿哥駕車;光緒帝坐在中間的那輛馬車上,由溥倫駕車;其餘那些人都裝到最後一輛馬車上去,估計是太監駕車。再有其餘的便衣侍衛什麼的,全都一路小跑跟著,人數不會太多,不然根本跑不動。

之所以帶這些人跑路,也是有原因的: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自不必說,隆裕皇后是慈禧的外甥女,瑾妃是光緒帝僅剩的一個妃子了;溥儁是大阿哥,當初慈禧太后冊封的,也就是光緒帝的接班人;三格格、四格格是慶親王奕劻的兩個女兒,平時跟慈禧太后關係最好;溥倫的地位是僅次於溥儁的,也曾經是皇位候選人。

三、

這支隊伍先跑到了頤和園,各種王爺及宗親都在那等著呢,開了個小會後,慈禧太后迅速制定了逃跑策略:

由崔玉貴打前站,前面摸路,自己帶著皇上啊,妃子啊,格格啊走中間,其他的端王啊,慶王啊,你們帶著頤和園的親兵斷後,防止洋人追上來。

官兵都去斷後了,那誰來保護慈禧太后呢?

不急,除了慈禧太后提前挑選的一些精壯侍衛以外,還有一支民間力量,稱為李家鏢局。

之所以選擇鏢局跟著,一方面鏢局的人常年走這條路,不僅知道最短最快的路線,而且黑白通吃,省去了不少麻煩。其次,宮裡的那些侍衛都被八旗子弟佔據了,功夫不行,而且太顯眼,用鏢局的人,不會輕易暴露目標。

這一路上也確實很慘,由於之前的敗軍一遍又一遍搜刮百姓,沿途百姓要麼都跑光了,要麼也是窮得叮噹響,根本拿不出來吃的,就算有銀子也買不到食物。

慈禧太后算是受老罪了,頭兩天基本沒怎麼吃東西,幾個太監跟宮女跑人家玉米地裡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進城,慈禧西逃,路上吃缸豆靠嚼玉米杆解渴!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城,農曆七月二十一(8月15日),六十六歲的慈禧帶著光緒帝、隆裕皇后開始出逃,直到九月初四到達西安,耗時兩個多月,這就是史稱「慈禧西行」的重大歷史事件。農曆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凌晨,天還沒有亮,一顆流彈划過天空落入了樂壽堂的屋頂上,此時此刻的慈禧太后是再也坐不住了,穿上農婦的粗布衣服,剪掉宮裡標誌性的長指甲,梳了個漢人的髮型,帶著光緒、隆裕皇后、大阿哥溥儁【jùn】分乘三輛馬車,從神武門出,一路經過德勝門、頤和園,直奔居庸關。臨行之前她還命令太監把珍妃推入了井內!
  • 為什麼八國聯軍進城,慈禧太后非逃到西安呢,別的地方不能去嗎?
    慈禧作為當時的一國之主,獨攬朝政大權,在義和團在北京攻打各使館的時候,慈禧太后是十分支持的,原因很簡單這些人打的旗號是——扶清滅洋,這正合慈禧的心意,一來不用受洋人之要挾,二來或許可能威懾當時在中國境內的洋人,可謂是一舉兩得之計,可慈禧的算盤完全打錯了,她沒有想到八國聯軍會發動侵華戰爭
  • 慈禧狼狽西逃時,陝西女首富周瑩慷慨解囊,她後來得到了什麼回報
    山西與陝西是領居,並且距離北京較近,1900年,八國聯軍逼近,慈禧太后倉皇帶著光緒帝西逃,身上便沒有帶足夠的銀兩,逃去陝西西安前期,慈禧太后還要享受和宮廷中一般的規格,因此所帶銀兩很快就被揮霍了,就不得不熬上一段時間的苦日子,這時候,慈禧也顧不上體面不體面的了。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慈禧真的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嗎?
    但她直到生命最後時刻,還能牢牢把持清王朝大權。轟轟烈烈的反清運動,也大多是在她身後才鬧得風起雲湧。以這個意義說,這位老太后簡直是「威懾力十足」嘛。不少近代題材的影視劇裡,也跟著各種塗金,給慈禧太后增加了不少「英明睿智女強人」的人設,「慈禧不死清朝亡不亡」的討論,也在「票友」間十分火熱。
  • 慈禧在新鄉的五天四夜(上)
    農曆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1901年9月7日)上午11時30分,在北京東交民巷的西班牙使館,隨著大清王朝全權代表奕劻和李鴻章以及英、美、日、俄、法、德、意、奧、比、西、荷等十一國代表分別在和約上簽字,史稱「辛丑條約「。慈禧太后為處理去年庚子事變引發的爭端,持續了將近一年的談判終於宣告結束了。1901年農曆八月二十四日,兩宮從西安起駕返回北京。
  • 慈禧1902年西逃回京時的照片曝光:場面混亂不堪,大臣痛哭跪迎
    1900年8月14日,就在八國聯軍快要攻入紫禁城時,慈禧倉皇帶著光緒皇帝、隆裕皇后等皇室成員逃到西安。(本組圖片為慈禧1902年西逃回京時的真實場景) 【1902年,慈禧西逃回京】慈禧逃到西安後,命令李鴻章等人與八國聯軍談判
  • 從朝鮮狼狽回逃的袁世凱,為何還能在晚清政壇迅速崛起?
    出賣變法派,袁為自己鋪平仕途1898年百日維新中,康有為等為了儘快實現自己的改革理想,將鬥爭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西太后,在這一目標刺激下,變法派戰將之一譚嗣同前往袁的住所同其談判,希望他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軍隊殺死西太后和榮祿等阻礙變法的人物。而後來發生的事也如我們所知,袁世凱向榮祿告密,變法派在京師的力量也幾乎被一網打盡。
  • 慈禧太后是光緒的養母,為什麼光緒皇帝要叫慈禧「親爸爸」呢?
    慈禧是清朝皇室女人中稱呼最多的女人,如:鹹豐帝的蘭貴人、懿貴妃,同治帝母親,西太后,光緒帝的養母(親爸爸),老佛爺……在男權社會中,光緒皇帝叫慈禧「親爸爸」是暗示慈禧地位尊貴,有吹捧慈禧把她比作男性皇帝之意,慈禧特別喜歡光緒這樣稱呼自己。
  • 慈禧西逃時向喬家借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題四個字就行
    歷朝歷代的女性政治家中,早期有漢朝呂雉,近代有清末慈禧,都曾經執掌朝野,權傾一時。然而清朝的沒落腐朽,與慈禧這位統治者也關係甚大,其愛好奢靡、專斷獨判也常常受人詬病。尤其是慈禧在西逃之時,依舊不改其奢靡習性,開口便向當時的晉商喬家借了10萬兩白銀。
  • 慈禧西逃,喬家出資10萬兩,慈禧問要何封賞?喬家只求4個字!
    慈禧西逃,喬家出資10萬兩,慈禧問要何封賞?喬家只求4個字 ,但是慈禧一點信心都沒有,連戰鬥的勇氣都不敢,最後導致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洗劫了北京城,慈禧就帶著光緒帝和一眾大臣開始往西逃竄,最後到了山西。
  • 慈禧太后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到底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光緒皇帝在戊戌變法過程中,一度想搬倒軟禁或除掉慈禧,所以慈禧在翻盤之後不僅反過來囚禁了光緒皇帝,還想廢掉他。為此慈禧選定了端親王載漪的次子,也就是她的侄外孫的侄外孫溥俊來接光緒的位置,甚至登基日期、年號都準備的妥妥的,就等著徵求了地方實權派和外國列強的意見。
  • 慈禧逃命時吃了一隻雞,卻為何花了5000兩白銀?大清不亡都沒道理
    首先來看下慈禧的穿著打扮,她和大部分女人一樣也是非常在意的衣品的,在上朝之前的她會先仔細的在鏡子前進行打扮,比如拍脂粉、脖子上戴著極為民貴的碧玉朝珠,手指上套著金鏨古錢紋護甲套;她穿的衣服是那種當時清朝最為珍貴的綢緞,甚至有史料記載慈禧每件衣服只會穿一次,然後就扔掉,一般也會賞給別人。
  • 目中無人的慈禧太后,為何哭著跪拜一個老和尚?
    光緒二十六年,外敵侵略北京,京城大亂,皇帝、太后、大臣、太監、宮女逃難長安(今西安),慶親王聞虛雲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請虛雲老和尚伴駕西行,以保平安。當時正值伏天8月,腐爛的屍體臭氣燻天,瘟疫流行長安。虛雲老和尚立即奏請皇上,親諭禁止活人吃死人,並發動所有富戶,捐出存糧開辦施粥廠救濟災民。事前有好心人私下勸阻:『大災大難不同尋常,眾生共業不可違,萬一乞雪不靈,龍顏大怒,判你個欺君之罪,拉出去砍頭,豈不適得其反?但求無過,你還是一走了之為好』。
  • 晚清廢帝風波,為什麼權勢滔天的慈禧太后,也沒能廢掉光緒帝?
    按理說,光緒帝要「維新變法」,要使得清朝更加強大,西方列強應該反對他才是,為什麼這時候卻蹦出來支持他呢?而慈禧太后最終沒有廢掉光緒帝,真的僅僅是西方列強反對嗎?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6期:晚清廢黜光緒帝風波,為何雷聲大雨點小,真的僅僅是列強反對嗎?
  • 光緒和慈禧逃往西安,半路各出一個謎語,可他們都互相猜錯了謎底
    清朝的紫禁城裡,慈禧太后閒來無事就會和宮女太監猜謎語,而且她每次都能猜對,但後來她和光緒皇帝在逃亡西安的路上,光緒出的謎語時她卻猜不出來了。不僅如此,慈禧出的簡單謎語光緒皇帝也猜不對。究竟是什麼謎語呢?他們為何都猜不出來呢?如果您也感到好奇,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 慈禧太后為懲治偷賣自己字畫的胞弟桂祥,使出了一個怪招,桂祥被治...
    有人說慈禧太后一輩子沒有幹過一件好事,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慈禧太后至少幹過2.5件好事。第一件好事是什麼?是慈禧太后被八國聯軍狂「扁」了一頓後,她痛定思痛,下了勸禁纏足的諭旨,旨意上這樣寫道:漢人婦女率多纏足,由來已久,有傷造物之和,嗣後縉紳之家,務當婉切疏浚溝通,使之家喻戶曉,以期漸除積習。可以說迫害婦女成百上千年的陋習,是在慈禧太后的諭旨下達後,開始逐漸革除的。這是慈禧幹的第一件好事。
  • 古心生篆刻——慈禧太后書畫上的閒章
    古心生篆刻——慈禧太后書畫上的閒章正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景區清東陵內的普陀峪定東陵(慈禧陵),舉辦「翰墨留香」慈禧太后精品文物展,其中展出了慈禧的兩幅繪畫精品上部蓋有:慈禧皇太后之寶。另外有三個小閒章:大雅齋、與物皆春、日報平安。畫心外有紅色邊,紅色燕帶兩條,兩個木質軸頭。黃色扎帶。欣賞問 題1羅浮山在哪裡?
  •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生育呢?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生育呢?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同治13年的時候,同治皇帝駕崩,年僅19歲,而這個時候,有一個尷尬的事實:同治皇帝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這該怎麼辦呢?
  • 溥儀為什麼能當上皇帝?是因為慈禧太后對榮祿的真情實意
    慈禧太后為什麼立溥儀為皇帝,不是因為她妹妹醇親王嫡福晉,她妹妹醇親王嫡福晉不是溥儀的親祖母,溥儀的親祖母是醇親王的側福晉劉佳氏。那是不是慈禧太后和妹夫醇親王關係好,才立了妹夫的後代才皇帝呢?不是,更不是因為醇親王的緣故。
  • 為齊白石背書的「省部級」高官:慈禧太后紅人、文壇領袖樊樊山
    樊増祥這樣的文壇名仕、「省部級」高官,為什麼會與齊白石剛一結識,便如此竭力幫助他?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到達西安時已是陰曆十二月底。此時在陝的湖南籍文人圈子中,除了夏壽田和郭葆生外,另一位王闓運的弟子——「鐵匠」張仲颺也在西安。在這年春節之前,齊白石通過夏壽田的引薦,見到了時任陝西臬臺(音:nie)的樊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