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心生篆刻——慈禧太后書畫上的閒章

2020-12-16 唐山文化旅遊

古心生篆刻——

慈禧太后書畫上的閒章

正文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景區清東陵內的普陀峪定東陵(慈禧陵),舉辦「翰墨留香」慈禧太后精品文物展,其中展出了慈禧的兩幅繪畫精品,其中一幅為「羅浮真影」。

羅浮真影:中堂絹畫,畫面為梅花,有枝幹,樹上有兩隻鳥,上書:羅浮真影,光緒丙午季冬下浣御筆。上部蓋有:慈禧皇太后之寶。另外有三個小閒章:大雅齋、與物皆春、日報平安。畫心外有紅色邊,紅色燕帶兩條,兩個木質軸頭。黃色扎帶。

欣賞

問 題1

羅浮山在哪裡?

羅浮山,素有嶺南第一山之稱,秦漢以來號稱仙山,史學家司馬遷把羅浮山比作"粵嶽",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道教稱它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與南海縣境內的西樵山並稱為南粵二樵, 故它又有東樵山之稱。是中國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嶺南第一山"。

問 題2

三枚閒章在哪裡?

01

大雅齋

大雅齋,這本是圓明園內的一處建築名稱,位於"天地一家春"的西間,是供慈禧繪畫習字的自用畫室。大雅齋原本是慈禧的堂號,和道光皇帝的「慎德堂」一樣,屬於私人的專用,不管是專屬的瓷器還是書畫,如果印「大雅齋」一定是慈禧的心愛之物,很少示人的。瓷器上的鈐印"大雅齋"是慈禧的私人堂款。因此,大雅齋瓷器被看做燒造的慈禧太后專用瓷。清吳士鑑《清官詞》有詞云:「大雅齋中寫折枝,丹青鉤勒仿箏熙。江南供奉雖承旨,不及滇南女畫師」。其後有注云:「內廷如意館畫工,皆蘇州人。光緒間,昆明繆素筠女史嘉惠,丁畫花卉,承直二十餘年。每當拈豪染翰,孝欽並坐指示之,眷遇始終不衰。大雅齋,孝欽自署齋名也」。孝欽即指慈禧太后。吳士鑑在這裡提到「大雅齋」是慈禧自用的齋堂室名,是一處供慈禧皇太后繪畫的地方。

請看

一般的瓷器上的「大雅齋」都是橫版的。

但是這幅畫上是豎版的

這枚「大雅齋」的印章用篆文雕刻,外圍雕刻兩條向上的五爪升龍形象,頂置一顆火焰寶珠,章面雕刻非常精美,印章外圍有龍紋花紋雕刻,外圍的龍紋是皇家的私章很少用到的。這是仿雍正的'為君難」和乾隆皇帝的「敬勝怠」雙螭龍捧印而製作的。因此也成為慈禧太后私章中的精品。

雍正和乾隆的私章欣賞

02

與物皆春

春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古人覺得春是充滿生機的季節。所以,與人為善,於物為春。可以理解為:對人對物,都要對對方和善,給對方以春天般的溫暖。事實上是道家與世無爭的一種表現,也是君子在了解萬物運轉之道後,對什麼都可以坦然面對的表現。慈禧太后這枚私章描述的意境就是自己的對一切事物的態度。

03

日報平安

中國古語講:春風頻動處 日日報平安 。唐代的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意思是古寺中的和尚每日報告竹子在平安生長。借的寓意就是希望每日平安的意思,慈禧太后享受到最頂級的富貴,她也希望自己的這樣的富貴的日子能長久平安下去。

丹青詩韻詩為畫

水墨形精形寫神

輪廓線條渾厚體

淡濃明暗底功臻

慈禧的繪畫和擘窠大字是非常珍貴的,這些精美的文物都在定東陵(慈禧陵)展出,帶著你的獵奇心快快來參觀吧。

小知識

什麼是閒章?

印章,除了能代表徵信作用的官印、私印外,其他一切作用於收藏書畫的「收藏印」,起首、押角用的「齋館印」,以及利用諺語、格言、警句、成語、詩詞佳句刻制的印章,都稱做「閒章」或者成為「私章」。清代皇帝的閒章,可以說是皇帝閒章的登峰造極時代,為了統治中原的需要,他們對漢族儒家經典的索求和對漢族文化藝術的模仿,都達到一定水平,皇帝都刻有大量御用閒章。

來源:清東陵景區

嚴正聲明

相關焦點

  • 李應忠:論中國書畫的獨特符號——篆刻藝術
    中國篆刻歷史上的第一個藝術高峰,中國的篆刻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起源於殷商,在中國的篆刻史上,有兩個藝術高峰,其中一個就是秦漢時期,這一時期的印章是一種實用工具,「私憑文書官憑印」,說明了印章的重要性和地位。
  • 為齊白石背書的「省部級」高官:慈禧太后紅人、文壇領袖樊樊山
    貳 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齊白石見到樊時,他正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樊増祥(1846—1931年)是湖北恩施人,字嘉父,別字樊山,晚號天琴老人,世人多按其別字稱他為樊樊山。樊樊山的貴人是張之洞。16日,慈禧向列強宣戰,21日,清廷正式宣戰。此後不到一個月,八國聯軍佔領了天津,又一個月後,8月15日,北京淪陷,慈禧太后與光緒逃往西安。在八國聯軍進逼津京之際,樊樊山被召進京,以道府在武衛軍任事。他權衡局勢,密奏慈禧,力請移避「長安」,並且提前趕回西安,在他經營多年的這片地方準備接駕。
  • 溥儀為什麼能當上皇帝?是因為慈禧太后對榮祿的真情實意
    慈禧太后為什麼立溥儀為皇帝,不是因為她妹妹醇親王嫡福晉,她妹妹醇親王嫡福晉不是溥儀的親祖母,溥儀的親祖母是醇親王的側福晉劉佳氏。那是不是慈禧太后和妹夫醇親王關係好,才立了妹夫的後代才皇帝呢?不是,更不是因為醇親王的緣故。
  • 慈禧太后其人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稱聖母皇太后,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後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 慈禧太后:權傾天下,卻是一個可憐的母親
    就連慈安太后也很滿意這個「淑靜短慧」、「動必以禮」的姑娘但是慈禧太后很不喜歡阿魯特氏,因為她是之前的政敵顧命八大臣之一端華的外孫女! 慈禧太后相中的是侍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而且當時阿魯特氏已經19歲了,比同治還大兩歲,在當時已經算是「剩女」了。富察氏當時才14歲,在慈禧看來還有著年輕的優勢。
  • 武則天和慈禧太后,她們二人有什麼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武則天確實是我國第一位女皇帝,她建立了南周王朝,即使只經歷過她一世,但也是一個王朝,歷史也有記載,而慈禧太后只是一位清朝末年時期的統治者。並沒有成王成帝。武則天的稱號是帝,而慈禧則是後,這兩個字眼,就能夠說明兩個人不是一個量級上的,在歷史上記載中,武則天的身份是高於慈禧的。
  • 清風頌廉——錢塘書畫研究社舉辦「廉政書畫篆刻作品展」
    清風頌廉——錢塘書畫研究社舉辦「廉政書畫篆刻作品展」 2020-12-18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喬家借給慈禧太后十萬兩,慈禧:要什麼賞賜?喬家:只要4個字
    當年慈禧太后賜此牌匾給喬家,為的是褒獎喬家護駕的功勞,也表示喬家大院乃是富貴之邸。慈禧是晚清的實際掌權者,喬家只不過是「四民」之末的商人,為何能讓慈禧太后親自賜匾? 一行人到達懷來縣後,縣令吳永作為曾國藩的孫女婿,還是盡了君臣之禮,好生招待了他們。沿途的官員自身難保,對於慈禧太后的出逃只是表示觀望的態度,正所謂「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慈禧太后也只能接受這一現實。或許慈禧太后命不該絕,在她最落魄的時候,山西的喬家出手借了10萬兩銀子給慈禧救急。
  • 慈禧太后明明是女的,光緒皇帝卻喊她「親爸爸」,這是為何?
    慈禧太后明明是女的,光緒皇帝卻喊她「親爸爸」,這是為何? 在許多電影、戲劇和電視劇裡(比如走向共和),大家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光緒皇帝每次見到慈禧太后,就立即下跪請安,並以「親爸爸」稱呼她。 慈禧太后明明是女的,光緒皇帝卻喊她「親爸爸」,這是為何?
  • 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同治13年的時候,同治皇帝駕崩,年僅19歲,而這個時候,有一個尷尬的事實:同治皇帝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這該怎麼辦呢?為了更好的把握朝政,慈禧太后想了一個辦法,讓自己家族生的孩子來當下一任皇帝,便選擇了醇親王的次子載恬來繼承皇帝位,年僅4歲的載恬便成為了後來的光緒皇帝。
  • 慈禧太后高清老照片:面部細微表情都看得清,圖7是她發跡的地方
    自從進了儲秀宮後,慈禧太后從此平步青雲,鹹豐四年晉封為懿嬪;鹹豐六年生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鹹豐七年又晉封為懿貴妃。圖:慈禧太后高清照,不怒自威。在目前存世的慈禧太后照片中,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所有照片都是全身照。之所以這樣,是慈禧太后認為拍照就要拍全身照,否則不吉利。
  • 清朝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年過半百眉清目秀,氣場強大不怒自威!
    綠袖芳菲尋清史,紙上研磨似茶香。乘葉扁舟入江湖,艄公烏篷迎來走。圖為一組清朝慈禧太后的真實生活舊照,雖然彼時的慈禧太后已經到了年過半百的餘暮高齡,但是眉清目秀的她看起來依舊很美。特別是其不怒自威的氣場,更是強大到讓人不敢靠前。
  • 慈禧第五世代孫女,還原慈禧年輕時的容貌,原來慈禧如此美麗
    中國歷史上經歷了許多個朝代,有眾多位皇帝,大多都是以勤政或懶政腐敗而被後人所熟知。相信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清朝歷史上的慈禧太后。要知道,古代不僅以男子為尊,規定女子不得涉政,且光是後宮佳麗就無數,是什麼能讓慈禧太后深得其丈夫鹹豐皇帝的寵愛,甚至最後獨攬大權,掌控朝政?
  • 慈禧太后,為何如此痛恨自己的兒媳婦?真是因為兒媳婦的一句話嗎
    清同治十一年,17歲的同治皇帝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大婚時刻,但在選擇皇后人選的問題上,兩宮皇太后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慈安太后建議同治皇帝選擇自己的姑表外甥女阿魯特氏,而慈禧太后則看中了出身高貴、外貌俏麗、賢明聰慧的富察氏。
  • 慈禧太后是光緒的養母,為什麼光緒皇帝要叫慈禧「親爸爸」呢?
    慈禧是清朝皇室女人中稱呼最多的女人,如:鹹豐帝的蘭貴人、懿貴妃,同治帝母親,西太后,光緒帝的養母(親爸爸),老佛爺……在男權社會中,光緒皇帝叫慈禧「親爸爸」是暗示慈禧地位尊貴,有吹捧慈禧把她比作男性皇帝之意,慈禧特別喜歡光緒這樣稱呼自己。
  • 鹹豐帝死後慈禧太后害死麗妃?其實她待遇很好,僅次於兩宮太后
    在許多野史、小說和影視劇中,鹹豐帝最寵愛的就是麗妃他他拉氏,而麗妃也倚仗生育大公主和鹹豐帝的寵愛,對懿貴妃多有不敬,二人在爭奪鹹豐帝的寵愛和後宮的權勢鬥爭中打得不可開交,但是鹹豐帝死後,懿貴妃母以子貴成為了聖母皇太后,麗妃失去了鹹豐帝的庇護,自然要遭受到慈禧太后的反撲和報復。可是歷史上的麗妃真的如此悲慘嗎?
  • 慈禧在新鄉的五天四夜(上)
    農曆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1901年9月7日)上午11時30分,在北京東交民巷的西班牙使館,隨著大清王朝全權代表奕劻和李鴻章以及英、美、日、俄、法、德、意、奧、比、西、荷等十一國代表分別在和約上簽字,史稱「辛丑條約「。慈禧太后為處理去年庚子事變引發的爭端,持續了將近一年的談判終於宣告結束了。1901年農曆八月二十四日,兩宮從西安起駕返回北京。
  • 李蓮英長期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太監呢?
    慈禧太后畫像插圖 李蓮英深得慈禧太后喜愛,長期伴隨在她身邊 此後在長達四十多年的時間裡,慈禧成為晚清時期的實際掌權者
  • 自稱婦道人家的慈禧太后,是如何從幕後走到臺前的?
    慈禧太后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為數不多的女性當政者。她雖沒有像武則天那樣當上皇帝,但是作為在同治、光緒期間的實際當家人,掌權大清朝長達半個世紀,在封建王朝中算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