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

2020-12-06 雅痞鮮師

氣球

Balloon

電影《氣球》經歷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節等多個電影節的展映後,屢獲殊榮,廣受讚譽,如期而至。氣球是一種經常被符號化的表達,時而演繹自由,時而詮釋歡樂,而本部影片也延續帶有萬瑪才旦獨特的導演色彩,在藏區的語言環境之中,關注最普通的人的故事,將一些不為人知的普通人的故事,一點點地用自己的視角記錄、呈現出來。

《氣球》改編自萬瑪才旦的同名作品,電影本身的故事並不複雜。影片將故事的核心,集中在傳統信仰與現代文明的衝擊之下人物的命運選擇上,以女主人公卓嘎的意外懷孕作為主要衝突點,講述了青海藏區牧民達傑一家的故事。

文化與信仰的不同給藏地人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但在《氣球》中,這層面紗卻漸漸被導演掀開,向我們娓娓道來藏區人物的真實生活。

電影的主人公卓嘎即使羞於談性,但依舊心有渴望,在談及精力充足的丈夫時,臉上也總是帶著羞澀;卓嘎的妹妹,一名正值芳齡的女孩,因為一段失敗的愛情,竟不惜剃髮為尼,不再為愛欲牽動,但即使是這樣的女孩在看到前任後也內心不曾平靜,她一切的舉動都在訴說著她未曾放下這段感情,訴說著她對愛情的嚮往。

而這就是影片的精彩所在,藏區有著極其濃厚的藏地文化和宗教信仰,所以在這種環境下薰陶成長的人們,自然在性話題方面有些躡手躡腳,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思想漂泊的漩渦。在觀影的過程中,總會讓人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不過導演所選擇的拍攝手法卻為故事的講述增色不少,氣球的隱喻也使故事的各個情節環環相扣,觀眾一點一點地被故事所說服,也對故事中的人物也多了些感同身受。

說到《氣球》的拍攝手法,不得不提下導演這次所採用的大量長鏡頭跟拍。在長鏡頭的展現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凸顯地如此生動:長鏡頭下展現出的達傑,是在追逐羊群時的勇猛與熱烈,帶有野性的荷爾蒙呼之欲出;在送葬爺爺時,各大僧人圍聚在狹小的房間中,暖黃色的蠟燭搖曳在他們臉上,家人們在一旁都雖沒有大哭大鬧,但卻多了幾分克制,用一種隱忍的方式去送別親人;在卓嘎將妹妹前任送來的圖書扔進火裡時,妹妹在那一剎那的反應竟是不顧一切的將手伸進火內,不畏炙熱只為拿回那僅有的依戀。在這些在長時間跟拍鏡頭的展現下,我們很難去定義演員的表演,卻能熱切地感受到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除此之外,整個影片為了能與主題相映襯,在畫面色彩上也偏冷色調。影片從頭至尾都用清冷的色彩與藏區經典色系形成對比,用這份冷靜彰顯出更多的暗潮洶湧。正是在這種色彩選擇的襯託下,影片中的幾段超現實片段才能更加突出,兩個孩子拿著哥哥背上的痣在草原上奔跑的片段以及影片結尾在空中飄搖的紅氣球才會讓人如此印象深刻。

這紅氣球不光代表著被吹成氣球的保險套和卓嘎因懷孕而挺起的肚子,也代表著一個個生活在藏區的藏地人民們,在各自的生活中搖曳著的人們,卓嘎對是否應該留下孩子的矛盾,達傑對妻子和父親的選擇,卓瑪對前任的固執,姜洋對是否繼續上學的徘徊,他們不斷成長卻又不斷自我否定,不斷尋覓生活真正的意義所在。

藏地人民的生活,與輪迴轉世的命運緊密相連,因這獨特的宗教信仰,而擁有不同的生活形態:孩童背上長痣,被長輩說是奶奶轉世留給他的記號;老人死去後,家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安葬,而是向上師請教老人轉世的去處;甚至丈夫強迫妻子生下孩子,就是奢望能為死去的親人前世接環……

萬瑪才旦用自己的視角去講述了一個藏族女人乃至藏地人民的命運,這個看上去是講述藏區家庭和生育、生命和信仰的故事,實際上卻是萬瑪才旦一直探討的傳統和現代兩種觀念碰撞的主題,如何通過自己的方式尋找到生活的答案才是他們所探討的問題。片中所述的困境雖然被放在了特殊的背景裡,但這份迷茫與自我懷疑是所有人都可能遭遇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信仰,這份信仰不一定是像影片中一樣帶有宗教意味的,但它都有很大的概率會和你的現實人生相撞,令人不得不面對如何抉擇的難題。所以在我看來,它不僅是一部類型電影,它更像是一部普世電影,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觀影,照應到內心的種種困惑。

影片結尾那飄搖在空中的紅氣球,也像是人們想要得到答案。達傑從鎮上給兩個小兒子買來紅氣球,其中一個破掉,另一個在被爭奪中飛向天空。

由此,抬頭凝望氣球的眾人們——妻子卓嘎、丈夫達傑、妹妹卓瑪、哥哥江洋、醫生周措——組成電影裡的一組特寫肖像,在觀望氣球的同時他們也被氣球所觀望,沒人知道氣球飄往哪裡,一如他們腳下共有的土地,他們在此生活,也將被帶往未知的未來。我們終究還是會發覺,文化的差異帶不走人們情感的共通,信仰的不同抹不滅人們內心共同的慾火。人生或長或短,起起伏伏,不妨坦蕩些,不妨勇敢些。

電影|書評|視頻剪輯|音頻

希望我們都不要喪失對美好的熱情與期待,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電影《氣球》上映,一個保險套引發家庭危機,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
    路上,他遠遠看見兩個小兒子,各自牽著一個氣球似的奇形怪狀的玩意兒在玩。走近一瞧,達傑氣不打一處來,不就是家裡最後那兩個安全套麼?結果就因為小小一個普通的安全套,將他們生活捲入了一系列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家裡三個孩子,已經是很重的負擔,多生一個,還算是超生,得交罰款。
  • 萬瑪才旦《氣球》上映 朱婧汐《生生不息》演繹生死輪迴
    而MV中,生死輪迴的信仰與現實欲望之間的矛盾衝突,被展現的細緻動人。《氣球》中,現實與夢境交相輝映,圓滿了對人性的深思,而流行音樂與藏地文化碰撞出的跨界火花,則為更多觀眾打開了一扇了解優秀藏地電影的新大門。
  • 「氣球」發布藏語片尾曲「度母讚歌」
    直面信仰與現實的抉擇困境 度脫苦難的靈魂洗禮 電影《氣球》由《塔洛》《撞死了一隻羊》原班人馬製作,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達傑(金巴 飾)一家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
  • 《氣球》導演萬瑪才旦:電影的本質是一場夢
    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的時候,中關村上空偶然飄過的一個紅色的氣球,給導演萬瑪才旦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氣球一直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意象,這激發了他的創作欲望和衝動。經過幾年時間的醞釀,並與自己最為熟悉的藏族文化及真實生活意象相結合,就有了《氣球》這部令人回味悠長的作品。
  • 迅速降溫的周末,一起躲進電影院看《氣球》吧!|周五福利日
    電影《氣球》講述了達傑(金巴 飾)一家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飾)意外懷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誠、思想傳統的達傑堅信孩子是去世的父親靈魂輪迴轉世,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和壓力,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恩愛的夫妻倆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我省導演萬瑪才旦的高口碑電影新作《氣球》將在2020年11月20日...
    今日,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發布定檔海報,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定檔海報上,紅色氣球象徵著包容、圓滿、盈潤、孕育、生機,仿佛代表著鮮活的塵世生命欲望,與電影中被孩子們玩鬧間吹起的保險套白色氣球,形成了寓意豐富且深刻的意象解讀空間。欲望似被信仰所束縛,在矛盾與對立中,氣生氣滅如生命始終。
  • 萬瑪才旦電影《氣球》發終極預告 11月20日全國上映
    在電影《氣球》中,一個普通家庭面臨的真實困境,被升華為關於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的哲學思辨。通俗易懂略帶黑色幽默的故事背後,是值得仔細咂摸的人性深度,萬瑪才旦導演的才華在《氣球》中被彰顯的淋漓盡致。這部屢獲殊榮的電影佳作,更得到了電影界、文化界等社會各界意見領袖的一致讚揚,被稱為萬瑪才旦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
  • 《氣球》中國文藝片為什麼會洩氣?
    此外,《氣球》的拍攝手法頗為獨特,唯美的畫面令人神往,影片的主題圍繞女性、信仰和現實的衝突徐徐展開。如此背景,令很多人對影片充滿期待,但尷尬的是,影片上映之後,排片率長期低於1%,以至於很多觀眾要去非常遠的地方才能看到《氣球》。一些著名的影評人氣不過,開始在微博上發聲,連一向淡泊明志的萬瑪才旦也轉發了相關微博,但即便這麼鬧騰,《氣球》的排片率也僅有1.4%.
  • 萬瑪才旦「氣球」再曝藏語推廣曲「飛」
    在MV中,導演萬瑪才旦攜手全體主創及幕後團隊,精雕細琢,眾志成城克服重重困難,只為了將心中那隻紅色氣球完美地放飛在大銀幕上。 這隻承載著信仰、輪迴、生命、自由、夢想的「氣球」,也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喜愛藝術電影的影迷觀眾們的大力支持。如果你「想追尋最真實的自己」,「解脫枯燥乏味的生活,獲得生命的燦爛」,不妨走進電影院,與《氣球》一起「從此刻飛翔」。
  • 萬瑪才旦《氣球》正在熱映 大咖明星齊推薦助力文藝電影突圍
    一家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飾)意外懷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誠、思想傳統的達傑堅信孩子是去世的父親靈魂輪迴轉世,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和壓力,原本恩愛的夫妻倆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電影《氣球》發布生死輪迴版海報
    生死輪迴中的矛盾與迷惘,傳統信仰與現代生活的衝突與融合,讓《氣球》成為一部兼具電影藝術美感、藏地文化底蘊與人文哲思的高口碑人文佳片,被不少資深影迷列為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影片。 多元意象豐富解讀 獨具藏地文化底蘊的人文佳片電影《氣球》由《塔洛》《撞死了一隻羊》原班人馬製作,講述了靈魂與現實的緊張關係。
  • 萬瑪才旦《氣球》明年日本上映 日版海報畫風清新
    萬瑪才旦《氣球》明年日本上映 日版海報畫風清新 時間:2020.10.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電影:《氣球》關於女性覺醒和回歸自我的故事
    #高分電影推薦#電影《氣球》,今日起飛,這是萬瑪才旦的第七部電影,內容含量確實很高,正如影片的宣傳海報中所突顯的——現實、自由、輪迴、信仰、欲望、抉擇,甚至還有更多沒有標註出來的。套套與氣球,人與羊,大人與小孩,女人與尼姑,在所有對立或相似的關係裡,講述了一個關於女性覺醒和回歸自我的故事。開放式的結局,大公色氣球飛上天越飄越遠,所有人身處不同環境的人逐一望向遠去漸沒的氣球,就好像望向自由。
  • 《氣球》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它來自一位藏族導演
    而生活矛盾背後的根本癥結,則關乎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信仰與現實的矛盾。氣球意象聽起來輕盈美妙,但故事卻是沉重而糾結的。不僅有紅氣球,還有白氣球,也就是吹脹的保險套——兩個小兒子淘氣,把衛生所發放的保險套當做氣球玩兒,使得妻子卓嘎再度懷孕。卓嘎想去墮胎,但卻身不由己——因為從上師到丈夫、大兒子,甚至卓嘎自己,都認為這個未出生的孩子是爺爺的轉世。
  • 萬瑪才旦:《氣球》和答案在風中飄
    藝術家陳丹青在電影資料館的《氣球》映後活動上說,萬瑪才旦一直在敘述小人小事,每一部都是小人物的命運。但是同時每一部電影都不一樣,每一部電影的角色都很好,故事也沒有那麼曲折,但是你看上去都是非常感動。 只不過,在這種看似有共通性的背後,是藏人普遍信仰佛教的現實,即便是某種現代性意識的萌發,其背後也必然受到信仰的牽絆。
  • 11.19本周推薦《除暴》《海獸之子》《末日逃生》《 氣球》
    吳彥祖+王千源組合千萬不能錯過,還有唯美的《海獸之子》,享譽海內外的高口碑高期待電影《氣球》,更多好片等你來看。 氣球
  • 曾入圍坎城電影節,為什麼《氣球》是11月最不容錯過的電影?
    男主人公達傑一家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這是有少許劇透但不影響觀影,放心下滑的分界線——一個保險套是全片故事的開端。面對已經有三個兒子的沉重生活負擔,以及超生會罰款的政策現實,卓嘎考慮拿掉肚子裡的小孩。偏偏這時候,達傑的父親去世,時間的巧合讓思想傳統的達傑堅信,孩子是去世父親的靈魂輪迴轉世。這讓卓嘎想拿掉孩子的願望,不再僅局限於個人的考量,而是要面對更多有關信仰的拷問和家庭的責任。
  • 藏族人類學者談《氣球》:去東方化的真正「藏族電影」
    在《氣球》中,符號與文本是達傑家的羊群,以及不同的人如何與他們互動、感知它們的方式。當達傑從朋友那裡借來只慾火動蕩的種羊給自家母羊配種時,卓嘎說那隻種羊跟達傑很像。達傑似乎同意這樣的觀點。當種羊給母羊配種時,達傑自己的性慾也成比增長。這時卓嘎的兩個兒子偷走了他們僅有的一個保險套當作氣球玩。達傑慾火難耐,沒有了保險套竟無意中使卓嘎懷孕。
  • 《氣球》:有些氣球會隨風飄走,但有些人始終被禁錮在原地
    最近上映了一部電影,由藏族導演萬瑪才旦執導,講述了一個關於「氣球」的故事。這裡的氣球其實暗指保險套,但對經世事的孩子們而言,吹氣後則是一個好玩的氣球。時代新舊的交替、信仰的碰撞以及生活的摩擦,都隨著這個氣球暴露出來,不禁讓人們陷入思考,它就是新電影《氣球》。電影的海報也很有內涵,男主達傑趴在摩託車上,似乎在焦慮地思考,摩託車後座上則站著他的妻子,系在車把上的大紅氣球正好與女主的肚子重疊,暗示故事的懷孕情節與主要矛盾。電影還有幾款別的海報,都有類似的內涵,喜歡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 《大魚海棠》:理想與現實的抉擇
    三個主角:椿、湫和鯤,他們在面臨各自的問題時,每個人做出的抉擇都不同。似乎每個人都對,又似乎每個人都錯。在我看來,鯤選擇救那條海豚、椿選擇違背規則養小魚、湫為了救椿用自己的命與靈婆交易,都是最理想化的選擇。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他們都選擇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