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某鄉衛生所。
藏族女人阿姐卓嘎,怯生生地走進診室。
坐診的男醫生問她:你哪裡不舒服呀?
卓嘎臉一紅:不方便給你說,是女人的病。
男醫生無奈道:這都什麼年代了,還這麼保守…
正好一名女醫生進來了,一聽就懂了,把卓嘎拉到沒人的地方問:啥事兒?
卓嘎這才吞吞吐吐地說:我想做結紮手術,結紮了省事,不用再提心弔膽的。
女醫生笑了:不是給你們免費發了安全套了嗎?也很省事啊,怎麼不用啊?
卓嘎臉又紅了:用完了…
醫生笑著說:你家那口子是只種羊嗎?發了那麼多還不夠!
卓嘎不好意思地笑著,壓低聲音說:他這兩年變得差不多和年輕時一樣了,沒個夠,我也不知道怎麼了…
說來,卓嘎和達傑結婚也十來年了,生了三個兒子,最大的兒子都已上初中了。
雖然家裡條件差一點,但兩口子一直恩愛如初,是別人眼中的模範夫妻。
夫妻二人感情好,但是有一件事挺鬧心,上回倆人在床上,達傑翻遍了抽屜,翻遍了枕頭底下,翻遍了所有能翻的地方,也沒有翻到安全套。
急著
但還是完事兒後 ,達傑再騎著他那輛破摩託車出門了。
路上,他遠遠看見兩個小兒子,各自牽著一個氣球似的奇形怪狀的玩意兒在玩。
走近一瞧,達傑氣不打一處來,不就是家裡最後那兩個安全套麼?
結果就因為小小一個普通的安全套,將他們生活捲入了一系列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
家裡三個孩子,已經是很重的負擔,多生一個,還算是超生,得交罰款。
就因為被孩子拿去玩家裡最後的保險套,卓嘎懷孕了
女醫生對卓嘎說的:咱女人又不是為生孩子才來世上的,過去的女人生五六個那麼辛苦,幹嘛呀,我就一個孩子,除了自己輕鬆,孩子還能受到好的教育。
卓嘎思前想後,打算拿掉肚子裡的孩子。
但是達傑不同意了,一向和睦的夫妻倆,就這樣在床上爭吵起來,情急之下,丈夫生平第一次,扇了她一巴掌。
在片中,「信仰與現實的抉擇」的主題,最終落腳在女性生育權這一全球性話題上;索朗旺姆飾演的卓嘎,成為一切壓力、衝突、矛盾的聚焦點。
丈夫的軟硬兼施,兒子的苦心相勸,親情的羈絆,信仰的裹挾…
卓嘎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的身體,自己根本做不了主。
電影《氣球》是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最新力作,改編自他本人的同名小說。
早在上映之前,作品已經走過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內外權威電影節,更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等多項重磅提名及獎項。
《氣球》海報靈感緣起於多年前萬瑪才旦在北京求學,路過中關村,看到空中飄過一隻紅氣球,覺得氣球飄在天空中是太適合電影的意象。當時他已經寫了許多小說,對他來說,創作可以緣起於多種多樣的靈感,有時候是生活中的一段小對話,有時候是急切表達的一些想法,也有的時候,就只是一個意象、一個畫面。「氣球」是個好意象,能承載童真,承載對遙遠的嚮往,以及一戳就破碎的脆弱。許多導演都拍過氣球,侯孝賢有《紅氣球之旅》,帕納西有《白氣球》,萬瑪才旦把紅白氣球的意象結合在一起,催生出一部電影。
《氣球》院線熱映中
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