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氣球》上映,一個保險套引發家庭危機,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

2020-12-21 樂活小夕夕

中國西藏,某鄉衛生所。

藏族女人阿姐卓嘎,怯生生地走進診室。

坐診的男醫生問她:你哪裡不舒服呀?

卓嘎臉一紅:不方便給你說,是女人的病。

男醫生無奈道:這都什麼年代了,還這麼保守…

正好一名女醫生進來了,一聽就懂了,把卓嘎拉到沒人的地方問:啥事兒?

卓嘎這才吞吞吐吐地說:我想做結紮手術,結紮了省事,不用再提心弔膽的。

女醫生笑了:不是給你們免費發了安全套了嗎?也很省事啊,怎麼不用啊?

卓嘎臉又紅了:用完了…

醫生笑著說:你家那口子是只種羊嗎?發了那麼多還不夠!

卓嘎不好意思地笑著,壓低聲音說:他這兩年變得差不多和年輕時一樣了,沒個夠,我也不知道怎麼了…

說來,卓嘎和達傑結婚也十來年了,生了三個兒子,最大的兒子都已上初中了。

雖然家裡條件差一點,但兩口子一直恩愛如初,是別人眼中的模範夫妻。

夫妻二人感情好,但是有一件事挺鬧心,上回倆人在床上,達傑翻遍了抽屜,翻遍了枕頭底下,翻遍了所有能翻的地方,也沒有翻到安全套。

急著

但還是完事兒後 ,達傑再騎著他那輛破摩託車出門了。

路上,他遠遠看見兩個小兒子,各自牽著一個氣球似的奇形怪狀的玩意兒在玩。

走近一瞧,達傑氣不打一處來,不就是家裡最後那兩個安全套麼?

結果就因為小小一個普通的安全套,將他們生活捲入了一系列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

家裡三個孩子,已經是很重的負擔,多生一個,還算是超生,得交罰款。

就因為被孩子拿去玩家裡最後的保險套,卓嘎懷孕了

女醫生對卓嘎說的:咱女人又不是為生孩子才來世上的,過去的女人生五六個那麼辛苦,幹嘛呀,我就一個孩子,除了自己輕鬆,孩子還能受到好的教育。

卓嘎思前想後,打算拿掉肚子裡的孩子。

但是達傑不同意了,一向和睦的夫妻倆,就這樣在床上爭吵起來,情急之下,丈夫生平第一次,扇了她一巴掌。

在片中,「信仰與現實的抉擇」的主題,最終落腳在女性生育權這一全球性話題上;索朗旺姆飾演的卓嘎,成為一切壓力、衝突、矛盾的聚焦點。

丈夫的軟硬兼施,兒子的苦心相勸,親情的羈絆,信仰的裹挾…

卓嘎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的身體,自己根本做不了主。

電影《氣球》是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最新力作,改編自他本人的同名小說。

早在上映之前,作品已經走過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內外權威電影節,更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等多項重磅提名及獎項。

《氣球》海報靈感緣起於多年前萬瑪才旦在北京求學,路過中關村,看到空中飄過一隻紅氣球,覺得氣球飄在天空中是太適合電影的意象。當時他已經寫了許多小說,對他來說,創作可以緣起於多種多樣的靈感,有時候是生活中的一段小對話,有時候是急切表達的一些想法,也有的時候,就只是一個意象、一個畫面。「氣球」是個好意象,能承載童真,承載對遙遠的嚮往,以及一戳就破碎的脆弱。許多導演都拍過氣球,侯孝賢有《紅氣球之旅》,帕納西有《白氣球》,萬瑪才旦把紅白氣球的意象結合在一起,催生出一部電影。

《氣球》院線熱映中

強烈推薦

相關焦點

  • 《氣球》: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
    這紅氣球不光代表著被吹成氣球的保險套和卓嘎因懷孕而挺起的肚子,也代表著一個個生活在藏區的藏地人民們,在各自的生活中搖曳著的人們,卓嘎對是否應該留下孩子的矛盾,達傑對妻子和父親的選擇,卓瑪對前任的固執,姜洋對是否繼續上學的徘徊,他們不斷成長卻又不斷自我否定,不斷尋覓生活真正的意義所在。
  • 萬瑪才旦電影《氣球》發終極預告 11月20日全國上映
    是為了更好的家庭生活選擇節育,還是為了讓死去的爺爺輪迴轉世成功而選擇生育第4個孩子,母親卓嘎進退兩難;本來恩愛的夫妻和睦的家庭,因一隻保險套遭遇了尷尬的兩難挑戰。在電影《氣球》中,一個普通家庭面臨的真實困境,被升華為關於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的哲學思辨。通俗易懂略帶黑色幽默的故事背後,是值得仔細咂摸的人性深度,萬瑪才旦導演的才華在《氣球》中被彰顯的淋漓盡致。
  • 萬瑪才旦《氣球》上映 朱婧汐《生生不息》演繹生死輪迴
    而MV中,生死輪迴的信仰與現實欲望之間的矛盾衝突,被展現的細緻動人。《氣球》中,現實與夢境交相輝映,圓滿了對人性的深思,而流行音樂與藏地文化碰撞出的跨界火花,則為更多觀眾打開了一扇了解優秀藏地電影的新大門。
  • 一個保險套引發的電影排片僅1.2%,徐崢呼籲給藝術電影多些空間
    一部新片上映排片率不足2%,只有1.2%,這樣的排片率就是再好的電影也無法獲得好的票房成績。2020年11月20日由萬瑪才旦執導的電影《氣球》上映,6天過去,這部電影只收穫了460多萬的票房,這不免讓導演心寒。
  • 電影《氣球》發布生死輪迴版海報
    生死輪迴中的矛盾與迷惘,傳統信仰與現代生活的衝突與融合,讓《氣球》成為一部兼具電影藝術美感、藏地文化底蘊與人文哲思的高口碑人文佳片,被不少資深影迷列為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影片。 20世紀90年代,達傑(金巴 飾)一家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飾)意外懷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誠、思想傳統的達傑堅信孩子是去世的父親靈魂輪迴轉世,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和壓力,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恩愛的夫妻倆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我省導演萬瑪才旦的高口碑電影新作《氣球》將在2020年11月20日...
    今日,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發布定檔海報,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定檔海報上,紅色氣球象徵著包容、圓滿、盈潤、孕育、生機,仿佛代表著鮮活的塵世生命欲望,與電影中被孩子們玩鬧間吹起的保險套白色氣球,形成了寓意豐富且深刻的意象解讀空間。欲望似被信仰所束縛,在矛盾與對立中,氣生氣滅如生命始終。
  • 一隻保險套引發的意外事件
    人們紛紛說,這是他們看過的「萬瑪才旦最好的電影」,「萬瑪才旦用情最深的電影」。《氣球》劇照《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把保險套吹成氣球,曾經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的經典橋段。有人說,姜文給了保險套「氣球」以生命,萬瑪才旦則為保險套「氣球」賦予了靈魂。
  • 萬瑪才旦《氣球》明年日本上映 日版海報畫風清新
    萬瑪才旦《氣球》明年日本上映 日版海報畫風清新 時間:2020.10.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電影手冊》評《氣球》
    《氣球》前幾分鐘是一個模糊但卻並不抽象的畫面,兩個男人在談論孩子們手裡的玩具是什麼。鏡頭拉遠,於是發現之前的畫面正是透過這個玩具——一個「氣球」拍攝的,而這個氣球是一個被吹起來的保險套。萬瑪才旦新片的開頭以一種令人驚嘆的畫面質感揭示了影片的主題。《氣球》 劇照和萬瑪才旦最近兩部在法國上映的影片《塔洛》(2018)和《撞死了一隻羊》(2020)相同,《氣球》也是由導演的短篇小說改編的,而小說集將於2021年在法國出版。
  • 《氣球》中國文藝片為什麼會洩氣?
    此外,《氣球》的拍攝手法頗為獨特,唯美的畫面令人神往,影片的主題圍繞女性、信仰和現實的衝突徐徐展開。如此背景,令很多人對影片充滿期待,但尷尬的是,影片上映之後,排片率長期低於1%,以至於很多觀眾要去非常遠的地方才能看到《氣球》。一些著名的影評人氣不過,開始在微博上發聲,連一向淡泊明志的萬瑪才旦也轉發了相關微博,但即便這麼鬧騰,《氣球》的排片率也僅有1.4%.
  • 曾入圍坎城電影節,為什麼《氣球》是11月最不容錯過的電影?
    同萬瑪才旦以往的藏族題材電影相比,這一次《氣球》是一部不同的作品,它從簡單的藏族家庭生活出發,將藏族女性的生活心酸刻畫得極盡真實。1一隻保險套打破了平靜生活《氣球》由知名導演萬瑪才旦執導,改編自萬瑪才旦本人的同名小說,電影經歷了劇本到小說,再到劇本的創作歷程。影片將時間設定在上世紀末計劃生育剛剛推行的時期,以西藏為背景,講述了一段靈魂與現實的緊張關係。
  • 萬瑪才旦《氣球》正在熱映 大咖明星齊推薦助力文藝電影突圍
    一家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飾)意外懷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誠、思想傳統的達傑堅信孩子是去世的父親靈魂輪迴轉世,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和壓力,原本恩愛的夫妻倆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迅速降溫的周末,一起躲進電影院看《氣球》吧!|周五福利日
    在近期新片中,《氣球》是我個人期待已久的電影,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今天正式上映。 電影《氣球》講述了達傑(金巴 飾)一家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飾)意外懷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誠、思想傳統的達傑堅信孩子是去世的父親靈魂輪迴轉世,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和壓力,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恩愛的夫妻倆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氣球》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它來自一位藏族導演
    這是靈感的吉光片羽,萬瑪才旦稱之為「一個本能的意象」。它最終成為電影《氣球》的結尾:當藏民家庭的困擾尚未得到解答,父親與孩子一起,平靜地目送高飛的氣球。11月20日,《氣球》在電影院上映。而生活矛盾背後的根本癥結,則關乎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信仰與現實的矛盾。氣球意象聽起來輕盈美妙,但故事卻是沉重而糾結的。不僅有紅氣球,還有白氣球,也就是吹脹的保險套——兩個小兒子淘氣,把衛生所發放的保險套當做氣球玩兒,使得妻子卓嘎再度懷孕。卓嘎想去墮胎,但卻身不由己——因為從上師到丈夫、大兒子,甚至卓嘎自己,都認為這個未出生的孩子是爺爺的轉世。
  • 「氣球」發布藏語片尾曲「度母讚歌」
    直面信仰與現實的抉擇困境 度脫苦難的靈魂洗禮 電影《氣球》由《塔洛》《撞死了一隻羊》原班人馬製作,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達傑(金巴 飾)一家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
  • 《氣球》:有些氣球會隨風飄走,但有些人始終被禁錮在原地
    最近上映了一部電影,由藏族導演萬瑪才旦執導,講述了一個關於「氣球」的故事。這裡的氣球其實暗指保險套,但對經世事的孩子們而言,吹氣後則是一個好玩的氣球。時代新舊的交替、信仰的碰撞以及生活的摩擦,都隨著這個氣球暴露出來,不禁讓人們陷入思考,它就是新電影《氣球》。電影的海報也很有內涵,男主達傑趴在摩託車上,似乎在焦慮地思考,摩託車後座上則站著他的妻子,系在車把上的大紅氣球正好與女主的肚子重疊,暗示故事的懷孕情節與主要矛盾。電影還有幾款別的海報,都有類似的內涵,喜歡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 《氣球》因一隻保險套引出女性困局,生殖崇拜背後,請對孩子負責
    故事也正是開始在這樣的背景下,衛生所下發的保險套被貪玩的孩子們當成了氣球,父親看見除了覺得害臊而戳破,也絲毫不會因為這點變故影響到自己想要釋放的欲望。於是我們看見了一個被動承受生育代價的母親在一個家庭的無能為力,以及在另一條故事線裡,因為被男友拋棄而只能選擇出家為尼的妹妹,是如何一步步淪為犧牲品的悲劇。
  • 排片僅1%,高口碑電影《氣球》為何沒「飛」起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5日電(任思雨)最近,康巴小夥兒丁真一夜之間擁有了無數粉絲,但是,另一部講述藏地故事的電影《氣球》卻遇到了沒被多少人看到的窘境。11月20日,電影《氣球》正式上映,豆瓣評分7.9,首日排片佔比為2.4%,但接下來的兩天便跌至1.0%,截至目前票房累計400餘萬。
  • 藏族人類學者談《氣球》:去東方化的真正「藏族電影」
    2020年11月20日,萬瑪才旦的新片《氣球》上映時,西寧的一個朋友給我發微信,催我在電影下線前去看。我問他為什麼喜歡這部電影。他在語音中用藏語答道:「就是感覺非常真實,演員的一言一行、流利的安多方言交流、穿著等都非常藏族!你在非藏人導演的涉藏影片中看不到如此程度的真實性。」
  • 由保險套開始故事有講究,萬瑪才旦《氣球》道出女性困境丨揭秘
    影片依然是萬瑪才旦導演一直堅持的藏地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90年代,兩個藏族孩子將父母的保險套當氣球玩耍,母親卓嘎意外懷孕,爺爺突然去世,卓嘎肚子裡的孩子被認為是突然去世的爺爺的轉世,在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下,孩子到底「生還是不生」,一家人陷入了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