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武漢市肺科醫院的張和武教授已經治癒新冠肺炎,恢復健康。張教授82歲,屬於非常易被病毒攻擊的人群。
但好在張教授有常年運動的習慣,每天晨跑5公裡,在運動場上耍雙槓、練倒立,免疫力很強。配合著正確的醫療手段,最終打敗了新冠肺炎。看來,運動對於抵抗病毒的作用非常顯著。
高齡衝在抗議前線的醫務工作者,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鐘南山院士。7月2日,中國籃協主席姚明特別感謝鍾南山院士和夫人對CBA複賽的支持,送上特別定製的36號球衣。
鍾院士能與CBA結緣,是因為他的妻子李少芬曾是女籃國家隊隊員,現廣州市籃球協會顧問。
鍾院士的女兒鍾惟月也是優秀的遊泳運動員,曾經獲得世界短池遊泳錦標賽100米蝶泳的冠軍。
而1936年出生,今年已經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年輕的時候,也接受過系統的體育訓練,差點兒成為職業運動員。
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400米欄比賽,以54秒6打破了男子組全國紀錄。可以說,鍾院士一家都是運動員出身,運動早早融入了他的血液。
雖然身體很好,但由於年齡和工作過於繁忙,2004年時,鍾南山院士得了心肌梗死,並安裝了支架。從那時起,他開始有意識的規律運動,以便更好的工作。
每周他都會抽出2-3天的時間進行鍛鍊。慢跑半小時,拉力器訓練,單槓和仰臥起坐是他最常進行的項目。
為了更方便的運動,他為自己置辦了很多健身器材,家裡活像一個mini健身房。
他也非常喜歡遊泳和打籃球,看看鐘院士發達有型的肌肉,在球場上和一群年輕的小夥子比也不覺得違和。
多年保持著運動的習慣,使張教授和鍾院士的身體非常強壯,即使高齡也仍然能工作在前線。不得不承認,運動對人的健康幫助非常大。
01運動的必要性
1.運動可以幫助骨骼、肌肉生長,改善心肺功能。青少年時期經常運動,長高的機率比不常運動的人更大,身體協調性和柔韌度也會很好。
2.運動會提高人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思維方式也更加敏捷。
鍾南山院士在採訪中說過,因為常年運動,高齡的他並不覺得日常工作中記憶力有什麼影響。
3.運動可以減肥。現在肥胖已成為世界性難題,導致肥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坐式生活方式。經常運動,增加人的消耗,減少肥胖的機率。
4.運動可以降低慢性病的風險,很多身體瘦弱的人內臟脂肪含量非常高,患有很多慢性病。
這些慢性病在年輕的時候並不會過於威脅生命安全,但是年長後,就會湧現很多問題,導致壽命減短,經常鍛鍊可以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
5.運動可以放鬆心情,緩解壓力,減少抑鬱、焦慮情緒,還可以改善睡眠質量。
6.很多運動都需要團隊配合,經常運動可以提高溝通和協作能力。
02運動的那些事兒
1.只要堅持運動就一定能長壽?
其實,堅持運動並不一定能長壽。人的壽命與基因、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都有很大關係,運動只是其中一個部分。
但是只要運動的方式正確和運動量合理,對健康就有正向幫助。壽命在原本基礎上會有一定程度增加,還能讓生活質量顯著升高。
2.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嗎?
運動對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也是正向的,當免疫力低下時身體很容易生病,但堅持運動就可以將薄弱的免疫系統提升到合適的範圍。
需要強調的是,免疫力不是越強大越好,過敏就是免疫力非常高的體現。所以準確的說,運動可以將免疫系統調節到身體需要的平衡狀態。
不要在危難來臨之前才想起來運動的重要性,我們要儘自己所能,日常堅持運動。讓運動幫助我們擁有強壯的體魄和更高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