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灌籃高手》在中國影響力之大無需贅言,對很多80後和90後來說,如果要選出一部漫畫來詮釋我們的青春,恐怕沒有哪部作品比《灌籃高手》更加合適了。而在日本本土,籃球運動的普及率要遠低於足球和棒球等運動,甚至被視為冷門項目,那麼《灌籃高手》這部神作在日本國內是否同樣擁有很高熱度呢?
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 BAAD - スラムダンク テーマソング集
1990年,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的作品《灌籃高手》在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第42期開始連載。
這部以不良少年「櫻木花道」為主人公,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熱血漫畫,迅速席捲全日本,那個失戀50次的紅頭髮男孩,帶著一群揮灑汗水和淚水的籃球少年,走進了太多人的生活。
90年代初,籃球在日本並沒有什麼人氣,但隨著《灌籃高手》故事的深入,籃球一躍成為日本當時最熱門的體育運動之一。
人們之所以對於《灌籃高手》情有獨鍾,根本原因是因為這部漫畫讓大家在年少時有了一個夢想。
即便這個夢想有些遙不可及,但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所付出的熱血青春,是所有人的人生財富。
1996年6月17日,《周刊少年JUMP》第27期,全部31卷、共276話的《灌籃高手》在這一天宣告完結。
櫻木花道所在的湘北,以絕殺的方式驚天逆轉山王工業,就在「制霸全國」的曙光出現之際,他們卻慘敗給愛和學院,從而被淘汰出局。
櫻木花道絕殺山王工業一瞬間
這樣一種戛然而止的大結局,讓所有《灌籃高手》的粉絲們都留下了巨大遺憾,井上雄彥讓很多人明白——
人生並不完美。
但是,《灌籃高手》留下的數據,以及給日本、中國乃至全世界帶來的影響力,卻是完美的。
近日,日本媒體從四個方面總結了,《灌籃高手》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
1
「超高的銷售量」
《灌籃高手》在《周刊少年JUMP》1990年42期至1996年27期上連載,單行本在17個國家和地區發行,與《足球小將》和《棒球英豪》合稱為日本運動漫畫三大巔峰之作。
6年間,《灌籃高手》與《龍珠》等漫畫共同締造了《少年JUMP》650萬冊銷量神話,足足領先第二名兩百多萬冊。
2004年8月,《灌籃高手》在日本國內發行突破一億冊(包括重製完全版),是集英社創社以來繼《烏龍派出所》、《龍珠》、《海賊王》之後第四部發行量超過一億冊的漫畫。
根據日本媒體的統計,時至今日,《灌籃高手》漫畫總發行量超過了1億2000萬本,位居歷史第五,同時也是日本漫畫銷量史上卷均第二高的作品(僅次於《海賊王》)。
另外,在日本漫畫歷史銷量總榜Top10裡,《灌籃高手》是銷量過億的漫畫中卷數最少的,只有31卷,同時也是唯一的體育題材漫畫。
受NBA影響,井上雄彥創造《灌籃高手》
2
「作為文化受到好評」
1994年,《灌籃高手》獲日本第40屆小學館漫畫獎,該獎的獲獎作品多出自主辦方小學館、及小學館附屬一橋集團系列發表作品,只存在少數頒獎給外社作品的情況,而《灌籃高手》作為集英社的作品,獲得了該獎項。
2006年,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日本媒體藝術100選」評選活動中,《灌籃高手》獲得漫畫類第1名,獲得該評價表示該漫畫是國家認可的能夠代表日本文化的漫畫作品。
在其他文化類別中獲得No.1的作品也都是能代表日本文化的名作,比如《太陽之塔》(藝術類)、《柔軟的戰車》(娛樂類)、《新世紀福音戰士》(動畫類)。
日本方面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由漫畫家、評論家、書店店員、讀者共808人組成的調查團,評選出日本經典名作漫畫排行前150位,結果《灌籃高手》榮膺綜合類及90年代部門的第1名。
3
「促進籃球人口增長」
上圖為日本籃球協會發表的籃球運動登陸者數據。
可以看到,日本的籃球人口在1990年極速增加,在1995年突破100萬人。
在1996年《灌籃高手》連載結束後又出現下滑。想來應該是有許多人受到《灌籃高手》的影響,憧憬著流川楓和三井壽等角色。
4
「過於有趣」
產經、朝日、每日、讀賣、日經和東京新聞共6家新聞刊登了《灌籃高手》的廣告,各新聞刊登了不同人物的插畫。
據廣告代理相關人員透露,六家新聞的廣告費用定價約為1億6000萬日元(約1000萬人民幣)考慮到和業務種類和過去的實績,廣告費用實際上已經很便宜了,但確實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2004年12月3日,為了感謝《灌籃高手》總銷售突破一億冊,井上雄彥於《灌籃高手》故事背景所在的日本神奈川縣立三崎高中廢校舍,舉辦3日限定的「灌籃高手售出一億冊紀念FINAL EVENT」活動。
他花了四天時間用粉筆畫遍23塊教室的黑板,描述《灌籃高手》結束之後,全國大賽十天之後的情形與各個角色的去向與發展。
《毒舌糾察隊》是朝日電視臺每周四的23點15分至周五凌晨15分播放的談話類綜藝節目,除了搞笑藝人之外,還有偶像、演員等各種類型的來賓登場。
在2004下半年,隨著搞笑風潮的興起,節目開始一次邀請數組受歡迎的新進藝人,收視目標改為鎖定喜歡搞笑藝人演出的觀眾。現在將類似「ガンダム芸人」(高達藝人)這樣擁有某個共同特徵的藝人聚集起來,組成一期節目的企劃特別受觀眾歡迎。
該節目收視率號稱「業界第一名」,非常受觀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