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餐飲食品概念逐漸興起。針對餐飲食品,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聯合王家渡食品、復星星元、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舉辦「首屆餐飲食品發展趨勢論壇」,旨在持續推動餐飲食品品類健康發展。
論壇上,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任偉維結合四川食品行業現狀圍繞「餐飲食品」這一主題做了分享。他認為:「川菜、川味作為四川代表性特色已經逐漸融入食品工業化,但標準化程度還遠遠不夠,需要協會、研發專家和餐飲企業一起共同努力,推動更多川菜成為標準化餐飲食品,讓世界嘗到川味,愛上川味。
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任偉維
食品和餐飲不斷融合是未來的趨勢
在談及餐飲食品品類發展前景時,復星星元資本投資執行總經理孫東霞分享說:「餐飲食品化,食品餐飲化,食品和餐飲不斷融合是未來的趨勢。餐飲食品化主要是為了解決餐飲標準化、過度依賴門店廚師手藝、門店成本過高、運營管理效率不高等難題。小吃領域的絕味、周黑鴨,火鍋領域的海底撈火鍋底料、自熱小火鍋,正餐領域的眉州東坡旗下王家渡食品方便菜、採用低溫慢煮工藝的王家渡午餐肉、王家渡川味香腸等都是餐飲食品的典型代表。」
火鍋領域海底撈的食品板塊已經成長為千億市值食品企業的代表,正餐領域的眉州東坡也走在了餐飲食品化的前列,餐飲食品是未來餐飲和食品融合的新物種,王家渡食品是眉州東坡在餐飲食品領域的成果。
復星星元資本投資執行總經理孫東霞
疫情催化推動餐飲食品進入發展快車道,消費者對餐飲食品需求升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消費者對方便速食食品需求劇增,Z時代年輕消費者與精緻媽媽成為主要貢獻人群,這類人群對產品品質、儀式感需求均有提升。疫情催化推動餐飲食品進入發展快車道,據王家渡食品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1-9月銷售額同比增長525%。
Z時代年輕消費群體帶動核心銷售增長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消費者對食品需求的升級,驅動食品供應鏈升級
由簡單解決溫飽問題到吃得衛生、吃得營養健康,再到今天吃到有溫度的美食,消費者對飲食的消費在持續升級。消費者對飲食理念升級,拉動食品產業鏈升級,推動食品產品升級,驅動食品產業智能供應鏈升級。
京東雲智能供應鏈體系,利用人工智慧算法實現高靈敏性、高柔性、高可靠性的現代智能供應鏈,降本增效,促進餐飲食品品類的創新升級。
資本賦能,助力餐飲食品發展
隨著餐飲食品上下遊打通,並不斷優化,餐飲及食品企業正在走向規模化、大數據化與資本化的發展趨勢。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尋找適合自身中長期戰略的資本策略是有意願走向資本市場的餐飲及食品企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併購與融資諮詢業務主管合伙人武建勇先生認為:「資本賦能是資本戰略,是股權激勵,透過資本方倒逼運營管理,規範運營,提升運營效率和資本管理能力。資本賦能是基於良好運營的基礎上所作的賦能。」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武建勇
餐飲食品行業持續發展,餐飲食品的食品安全變得尤為重要
隨著行業發展,智能供應鏈發展、資本助推,餐飲食品行業持續擴大,餐飲食品的食品安全變得尤為重要。
餐飲食品在標準化生產過程中兩個過程至關重要:一是餐廳廚師烹飪的菜品經過再次研發轉化成為可標準化生產的餐飲食品,即菜品標準化。另一個是中央廚房/工廠不斷探索鑽研,能攻克餐飲食品標準化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餐飲食品標準化是一種創新,是基於食品安全與質量的設計創新,這主要發生在菜品標準化的階段。菜品標準化的過程挑戰很多,有原料標準的統一、原料穩定供應、工藝與設備創新以及評估方法等。解決挑戰,工藝技術很重要,但同時食品安全與質量的設計也不能忽視。好的設計,能夠有效降低問題發生的風險,確保食品安全與品質穩定。所以,菜品標準化要對原料、供應商、工廠布局、工藝流程、設備設施進行風險評估,將食品安全質量理念與管控要求設計融入到管理流程和產品操作規程中。
王家渡食品公司深耕餐飲食品,致力於中餐標準化的研究與探索
王家渡餐飲食品,已經發展10年。在過去的10年中,王家渡秉承模擬手工,國標生產的原則,一方面傳承傳統的烹飪技藝做食品標準化,一方面嚴格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執行。在解決標準化,提升運營效率的基礎上,從消費者端出發,發揮餐飲+食品的優勢,高度還原廚師手藝。
王家渡餐飲食品原型菜挑選標準高,成品產品還原程度高。是因為依託於集團總部——眉州東坡餐飲的廚師資源,及王家渡食品的專業研發團隊。
以美味為基礎的餐飲食品,是消費者心之所向。王家渡在轉化過程中堅持保持廚房生產的特色,保留廚房烹飪的味道。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還原流程及標準。
菜品的味道與炒菜的油溫,食材及調味料的投入量以及投入順序都有密切關係。為了高度還原菜品現場炒制的味道,王家渡餐飲食品每一款標準化生產的產品,均要經過七大核心過程點:
1、原型菜選擇。眉州東坡餐廳,擁有3000名廚師,每一道菜均有菜品CEO,並且眉州東坡集團每年舉辦廚藝大賽評選。獲獎產品才有資格作為產品原型。
2、烹飪過程拆分,收集數據炒制過程。數據收集從菜品食材選擇,切菜方法,油溫,用量,順序等細節環節入手
3、數據分析,匹配設備及標準。數據經過分析後,進行原材料,溫度,順序,工藝,設備匹配,環境溫度等多個維度拆分,並最終匹配國家標準
4、多維度重組數據,固定參數
5、反向推導,通過小樣營養成分表,基於健康需求反向推導重組
6、標準化量產
7、成品原樣追蹤。與原型菜對比跟蹤,持續優化
產品上市後,王家渡食品根據外部市場環境,持續快速迭代,針對B端客戶,王家渡有一整套解決方案式服務模式。通過與客戶高頻次互動,了解客戶菜單,後廚設備等細節,針對客戶需求提出整套解決方案,滿足客戶需求。目前已經服務於上海全家、康師傅、田老師、和府撈麵、頭一號等餐飲客戶。
針對C端王家渡產品均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通過研究消費者食用場景,不斷與消費者互動溝通,持續優化產品。 產品覆蓋山姆會員店、伊藤洋華堂、沃爾瑪、家樂福、全家、羅森、7-11等線下零售渠道,線上京東、天貓、拼多多均有旗艦店。
王家渡食品將在餐飲食品的賽道上持續發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美味、健康、便捷的餐飲食品。為更多餐飲企業客戶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為餐飲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