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食品品類進入發展快車道,王家渡食品引領行業發展

2020-12-19 第一食品資訊

後疫情時代,餐飲食品概念逐漸興起。針對餐飲食品,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聯合王家渡食品、復星星元、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舉辦「首屆餐飲食品發展趨勢論壇」,旨在持續推動餐飲食品品類健康發展。

論壇上,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任偉維結合四川食品行業現狀圍繞「餐飲食品」這一主題做了分享。他認為:「川菜、川味作為四川代表性特色已經逐漸融入食品工業化,但標準化程度還遠遠不夠,需要協會、研發專家和餐飲企業一起共同努力,推動更多川菜成為標準化餐飲食品,讓世界嘗到川味,愛上川味。

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任偉維

食品和餐飲不斷融合是未來的趨勢

在談及餐飲食品品類發展前景時,復星星元資本投資執行總經理孫東霞分享說:「餐飲食品化,食品餐飲化,食品和餐飲不斷融合是未來的趨勢。餐飲食品化主要是為了解決餐飲標準化、過度依賴門店廚師手藝、門店成本過高、運營管理效率不高等難題。小吃領域的絕味、周黑鴨,火鍋領域的海底撈火鍋底料、自熱小火鍋,正餐領域的眉州東坡旗下王家渡食品方便菜、採用低溫慢煮工藝的王家渡午餐肉、王家渡川味香腸等都是餐飲食品的典型代表。」

火鍋領域海底撈的食品板塊已經成長為千億市值食品企業的代表,正餐領域的眉州東坡也走在了餐飲食品化的前列,餐飲食品是未來餐飲和食品融合的新物種,王家渡食品是眉州東坡在餐飲食品領域的成果。

復星星元資本投資執行總經理孫東霞

疫情催化推動餐飲食品進入發展快車道,消費者對餐飲食品需求升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消費者對方便速食食品需求劇增,Z時代年輕消費者與精緻媽媽成為主要貢獻人群,這類人群對產品品質、儀式感需求均有提升。疫情催化推動餐飲食品進入發展快車道,據王家渡食品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1-9月銷售額同比增長525%。

Z時代年輕消費群體帶動核心銷售增長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消費者對食品需求的升級,驅動食品供應鏈升級

由簡單解決溫飽問題到吃得衛生、吃得營養健康,再到今天吃到有溫度的美食,消費者對飲食的消費在持續升級。消費者對飲食理念升級,拉動食品產業鏈升級,推動食品產品升級,驅動食品產業智能供應鏈升級。

京東雲智能供應鏈體系,利用人工智慧算法實現高靈敏性、高柔性、高可靠性的現代智能供應鏈,降本增效,促進餐飲食品品類的創新升級。

資本賦能,助力餐飲食品發展

隨著餐飲食品上下遊打通,並不斷優化,餐飲及食品企業正在走向規模化、大數據化與資本化的發展趨勢。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尋找適合自身中長期戰略的資本策略是有意願走向資本市場的餐飲及食品企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併購與融資諮詢業務主管合伙人武建勇先生認為:「資本賦能是資本戰略,是股權激勵,透過資本方倒逼運營管理,規範運營,提升運營效率和資本管理能力。資本賦能是基於良好運營的基礎上所作的賦能。」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武建勇

餐飲食品行業持續發展,餐飲食品的食品安全變得尤為重要

隨著行業發展,智能供應鏈發展、資本助推,餐飲食品行業持續擴大,餐飲食品的食品安全變得尤為重要。

餐飲食品在標準化生產過程中兩個過程至關重要:一是餐廳廚師烹飪的菜品經過再次研發轉化成為可標準化生產的餐飲食品,即菜品標準化。另一個是中央廚房/工廠不斷探索鑽研,能攻克餐飲食品標準化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餐飲食品標準化是一種創新,是基於食品安全與質量的設計創新,這主要發生在菜品標準化的階段。菜品標準化的過程挑戰很多,有原料標準的統一、原料穩定供應、工藝與設備創新以及評估方法等。解決挑戰,工藝技術很重要,但同時食品安全與質量的設計也不能忽視。好的設計,能夠有效降低問題發生的風險,確保食品安全與品質穩定。所以,菜品標準化要對原料、供應商、工廠布局、工藝流程、設備設施進行風險評估,將食品安全質量理念與管控要求設計融入到管理流程和產品操作規程中。

王家渡食品公司深耕餐飲食品,致力於中餐標準化的研究與探索

王家渡餐飲食品,已經發展10年。在過去的10年中,王家渡秉承模擬手工,國標生產的原則,一方面傳承傳統的烹飪技藝做食品標準化,一方面嚴格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執行。在解決標準化,提升運營效率的基礎上,從消費者端出發,發揮餐飲+食品的優勢,高度還原廚師手藝。

王家渡餐飲食品原型菜挑選標準高,成品產品還原程度高。是因為依託於集團總部——眉州東坡餐飲的廚師資源,及王家渡食品的專業研發團隊。

以美味為基礎的餐飲食品,是消費者心之所向。王家渡在轉化過程中堅持保持廚房生產的特色,保留廚房烹飪的味道。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還原流程及標準。

菜品的味道與炒菜的油溫,食材及調味料的投入量以及投入順序都有密切關係。為了高度還原菜品現場炒制的味道,王家渡餐飲食品每一款標準化生產的產品,均要經過七大核心過程點:

1、原型菜選擇。眉州東坡餐廳,擁有3000名廚師,每一道菜均有菜品CEO,並且眉州東坡集團每年舉辦廚藝大賽評選。獲獎產品才有資格作為產品原型。

2、烹飪過程拆分,收集數據炒制過程。數據收集從菜品食材選擇,切菜方法,油溫,用量,順序等細節環節入手

3、數據分析,匹配設備及標準。數據經過分析後,進行原材料,溫度,順序,工藝,設備匹配,環境溫度等多個維度拆分,並最終匹配國家標準

4、多維度重組數據,固定參數

5、反向推導,通過小樣營養成分表,基於健康需求反向推導重組

6、標準化量產

7、成品原樣追蹤。與原型菜對比跟蹤,持續優化

產品上市後,王家渡食品根據外部市場環境,持續快速迭代,針對B端客戶,王家渡有一整套解決方案式服務模式。通過與客戶高頻次互動,了解客戶菜單,後廚設備等細節,針對客戶需求提出整套解決方案,滿足客戶需求。目前已經服務於上海全家、康師傅、田老師、和府撈麵、頭一號等餐飲客戶。

針對C端王家渡產品均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通過研究消費者食用場景,不斷與消費者互動溝通,持續優化產品。 產品覆蓋山姆會員店、伊藤洋華堂、沃爾瑪、家樂福、全家、羅森、7-11等線下零售渠道,線上京東、天貓、拼多多均有旗艦店。

王家渡食品將在餐飲食品的賽道上持續發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美味、健康、便捷的餐飲食品。為更多餐飲企業客戶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為餐飲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速凍食品行業發展現狀
    2 適應餐飲行業需求的新興品類成為行業增長極目前我國的速凍面米製品主要集中在速凍水餃、湯圓、麵點等傳統產品,其中湯圓和水餃是最主要的兩大品類。隨著速凍面米製品在餐飲行業的廣泛使用和企業創新力度的加大,速凍面米製品的品類也呈現多樣化的態勢。
  • 食品供應鏈巨頭進入七分熟餐食超市,搜食兔將引領行業高速發展
    任何一個行業當參與的人發生變化了,其原有的平衡勢必會遭到破壞,而總體實力都會在優勝劣汰的規則中得到印證,強者在競爭中取勝,弱者淘汰,正如食品供應鏈巨頭搜食兔殺去七分熟餐食超市一樣,其行業內重新洗牌在所難免,而洗牌過後的狀態與格局與搜食兔的自身實力有著絕對的聯繫。
  • 《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發布 促進自熱方便食品行業規範發展
    由此可見,主打方便快捷的自熱方便食品已經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生活中的選擇。在市場急速擴張時,自熱食品生產廠商卻良莠不齊,由於自熱食品發熱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爆炸事件也時有發生,引發消費者投訴。為解決這一掣肘行業發展的短板,規範自熱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8月11日,自嗨鍋品牌參與起草的《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在京發布,並將於2020年9月5日正式實施。
  • 凍乾食品大咖齊聚漳州 共商行業發展大計
    峰會以「創新引領」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互動交流、產銷對接、直播帶貨和產業考察等活動,邀請地方政府、凍乾食品領域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機械設備廠家等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凍乾食品產業發展趨勢、創新模式,助力行業走健康可持性發展之路。漳州市副市長蘭萬安、中國食品報社副社長李紅文出席峰會並致辭。
  • 消費品品類速覽:烘焙食品市場什麼樣?
    烘焙食品一般指以麵粉、酵母等為原料,添加油脂/乳品/雞蛋等,經烘烤/焙烤,使澱粉糊化、蛋白質變性後,達到熟化目的和更好口感而成的食品。麵包、蛋糕、糕點、餅乾、曲奇、甜點、麻花、月餅等,都可以納入。由於有些接近現做餐飲,有些業態過於零散,這裡主要探討麵包、蛋糕。正如《青山資本2020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中提到,烘焙食品核心品類市場規模近2500億。
  • 2019年我國食品行業消費規模逐年擴大 餐飲業發展為主要推動力
    資料來源:pexels一、行業主要產業政策及法律法規食品行業主要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二、行業基本概況食品行業以農產品和食品加工產業鏈為基礎,主要加工環節包括農產品初加工、 精深加工、油脂科技工藝等,主要產品包括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 等,產業鏈下遊為商業零售業、餐飲服務業
  • 2020年中國有機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有機食品深加工成...
    原標題:2020年中國有機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有機食品深加工成趨勢【組圖】   有機食品,又稱為生態食品,是一種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
  • 百強渠道精英共聚共推嬰童食品發展,2600+渠道助陣細分行業盛宴!
    他們具備操作零輔食品類的優秀經驗; 他們是最具實力的標杆渠道; 他們多年如一日深耕零輔食; 他們引領當地的細分品類發展;
  • 安井食品:規模與渠道優勢突出的行業龍頭,全國化及品類擴張助力成長
    中國速凍食品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行業空間已超過千億。2011年我國速凍食品產量約為505.8萬噸;2018年約為1035萬噸,人均消費量約為10.6千克,人均消費額達82.37元,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生活節奏加快,國內速凍食品人均消費量及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安井食品投資價值分析:有望持續領跑速凍行業
    賽道高成長背後,對比食品加工業較為成熟的日本,我們認為中國速凍行業未來仍具備較大擴容空間:原因一:日本速凍食品行業興起於上世紀 70 年代末,受益於日本經濟的較高速發展及餐飲連鎖化的興起,往後 20 年行業消費量保持了 8%的較高複合增速。截至 2017 年,日本速凍食品消費量已達 286 萬噸,人均消費量約 22.5kg。
  • 全球食品飲料行業盛會FBIC2020報名進入倒計時
    」中,我們看到了全球食品飲料行業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感受著生機勃勃的中國本土創新力。野獸生活創始人&CEO 07/29 餐飲&烘焙          09:00-09:30     美團點評:疫情新常態下的餐飲新趨勢                             白秀峰 美團點評餐飲行業參謀長
  • 熱烈祝賀:新東方食品有限公司榮獲河南省餐飲行業百強!
    熱烈祝賀:新東方食品有限公司榮獲河南省餐飲行業百強!據悉,此次出席大會的全省各地市代表及行業精英近1200餘人,創參會人數和規模歷屆之最,"加強團結、克服困難、堅定信念、共謀發展"是本屆會議的主題。
  • 速凍食品行業研究兼安井三全比較
    速凍食品細分品類的成長路徑不同,水餃湯圓作為中華傳統飲食代表,全國化較早;火鍋料、米麵製品由於地域性特徵,成長路徑為:某一地區的特色餐飲—流動人口或網紅餐飲推動全國化-從餐飲走向家庭餐桌,加速零售渠道滲透。
  • 品牌餐飲企業預包裝食品零售狀況研究報告
    而預包裝食品的產品和消費之間存在比較遠的空間距離,預包裝食品在消費過程中對於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比較少,更為靈活,空間更大。從商業角度來看,餐飲行業與預包裝食品行業的贏利模式也完全不同。餐飲行業以餐廳產品及服務為核心,注重單店盈利,以此為基礎進行複製、擴張;而預包裝食品則需要不斷拓展各種渠道,在市場上進行推廣,從而推動產品的銷售,以規模上的銷量來追求企業利潤。
  • 2021中國餐飲創新發展高峰論壇6月23日盛大開幕
    誠邀單位:亞洲國際餐飲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冷凍冷藏食品專業委員會、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重慶市烹飪協會、上海市食品學會、上海蔬菜食用菌行業協會、四川省火鍋協會、上海日用品行業協會、上海酒店用品協會、山東省廚具協會、各地食品協會   論壇背景   中國餐飲業規模當前位列世界第二位,區域特色美食
  • 羅雲波:健康意識提升與「數位化」發展將為食品行業創造新的增長點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羅雲波在發言時表示,後疫情時代,整個市場環境和消費心理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者乃至全社會對於公共健康的意識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科技發展給食品安全提供了新思路,通過自主創新和「數位化」帶動產業升級,可為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
  • 食品行業深度報告:新鮮時代已來,聚焦四大主線
    復盤美日食品工業,看中國新鮮時代到來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變化,進而帶來需求更迭,是食品行業發展的核心引擎;食 品加工技術的發展則滿足並引領消費需求變遷,是食品行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 聚焦產品和價值創新 驅動中國方便食品行業發展
    會議發布了《食品工業發展報告(2018年度)》、《2018-2019年度中國方便食品行業五大創新趨勢》,揭曉了「天貓方便美食節-限時嗨購」活動以及最受歡迎的方便食品公眾評選結果。各顯神通 龍頭企業聚焦價值創新中國方便麵行業憑什麼在3年跌宕後重獲市場江山,是市場環境再次發生變化,還是自身蛻變重塑增長動力?
  • 安井食品董事長劉鳴鳴:速凍食品行業仍處於景氣增長的時期
    「目前來看,速凍食品行業仍處於景氣增長的時期。」這是劉鳴鳴對於速凍食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回顧速凍食品行業發展歷程,劉鳴鳴向記者表示,速凍食品行業於90年代初開始在中國出現,目前已發展將近30年。對比日本,當前我國餐飲渠道佔比還非常低,未來需求大;另一方面,火鍋、小吃、團餐及連鎖餐飲高景氣直接加速速凍食品行業需求;此外,冷鏈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將擴大下遊市場需求,帶動速凍食品行業的發展。多家研究機構也認為未來速凍食品行業仍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
  • 山海食品「十年磨一劍」,助力川調行業疫後破僵局
    川調產業是成都乃至四川的優勢產業。據數據表明,近年來成都食品產業每年平均增速在10%左右,而川調行業每年增長高達20%。對此,成都還提出「打造川菜行業高地」的理念,這意味著川調行業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按下了暫停鍵,更是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浪潮般的衝擊考驗,一切歸零,一切重啟。作為四川的優勢行業,四川調味品行業在疫情之後應該如何再整旗鼓,破冰重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