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
近日,平湖市當湖街道老舊小區嘉和花苑裡,首臺加裝電梯啟用。住戶郭中良成了首批告別「爬樓難」的受益者之一。「上下樓一鍵直達,再也不用氣喘籲籲爬樓梯了!」郭中良說。
像郭中良這樣受益的,平湖今年有100多戶。作為2020年平湖民生共享工程中的一項,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只是平湖著力解決百姓關注的「關鍵小事」的一個縮影。自2017年起,平湖將民生事業列為一項系統工程,以抓工程的方式抓民生事項建設,不斷促進民生領域供給服務精準化、精細化、精品化。3年間,共列出民生共享項目227個,完成率達99.6%。
如何讓「零敲碎打」的民生項目精準落地?連日來,記者蹲點平湖,探究民生共享工程的各個環節,解讀民生共享工程如何真正讓百姓共享。
項目如何選定
問計於民徵集線索
這兩天,家住鍾埭街道西林寺新村的王秀珍特別開心:「自從用上管道天然氣,再也不擔心煤氣罐半道『罷工』了。」王秀珍所在的小區是平湖主城區典型的老小區。由於規劃建設早、基礎設施老舊,這裡的住戶一直使用煤氣罐,上下樓全靠扛。
隨著城市發展的不斷提速,在平湖,像西林寺新村一樣的老舊小區對品質提升的呼聲日漸強烈。2018年,平湖開展大走訪、大排查,上萬黨員幹部進村入戶後發現,老舊小區改造的需求尤其強烈。為此,經廣泛徵求群眾意見,邀請相關部門、行業專家評估,平湖將全市91個老舊小區標準化改造,分3年列入民生共享工程,涉及基礎設施完善、景觀綠化優化等內容。
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縣級市,平湖去年GDP達765.8億元。為讓百姓共享發展紅利,市委市政府每年推進的民生項目眾多,涉及民生項目的財政支出更是同比呈兩位數增長。
「以往民生實事項目『自上而下』決定和推動,群眾的訴求期盼,很難有效地表達和實現。」平湖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何春風說。為此,平湖先為民生項目定好「標尺」:堅持突出民生、普惠共享,量力而行、先急後緩,可評可檢、注重績效等。
「標尺」確定後,再徵集項目。每年10月,平湖市民生共享工程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向社會公開徵集線索,同時對市長熱線、代表委員提出的議案提案以及信訪件等進行整理,綜合後確定來年的民生共享工程備選項目。「今年我們還第一次給離退休幹部發函徵詢,收到了200餘條建議。」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沈海良說。
備選項目確定後再甄選。2021年的備選項目已徵集到400餘個,這些備選項目還得經過市級機關部門、鎮街道、代表委員座談等多輪意見徵求。最終,經市委常委會通過,能入選的項目約有3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