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簡史:1793—1794,雅各賓派恐怖統治與羅伯斯庇爾專政

2020-12-15 私房大歷史

上期內容回顧:法國大革命簡史:1791—1793,國民公會和吉倫特黨執政

1793年

6月2日以後,吉倫特黨中的溫和派被囚禁在巴黎,其他人則四散逃亡,聚集在卡爾瓦多斯郡的岡城,把它作為反對山嶽黨的中心,發動了暴亂,建立了軍隊。同時,裡昂、馬賽等多郡響應了暴亂。保王黨伺機而動,逐漸奪取了反叛諸郡的領導權,使反叛的性質發生了變化。

法國軍隊在邊境接連遭遇失敗,皮埃爾元帥在布陝城下陣亡,瓦郎西安、孔代和美因茲相繼失陷,軍隊甚至退到巴黎前面最後一個退守陣地,法國陷入從未有過的危機。

英國政府宣布封鎖法國所有港口,沒收駛往法國運送糧食的中立國船隻,企圖通過使法國全境陷入絕境。

6月6日以後,旺代叛軍完全控制本郡後,向共和地區發動進攻,猛力攻克索謬爾。隨後渡過羅亞爾河,進攻南特,但在戰鬥中敗北,兵員損失慘重,其統帥卡特利諾戰死。南特戰役成為旺代叛軍得勢和外侵行動的終結,保王黨於是再次渡過羅亞爾河,放棄索謬爾,退回到原來的營地,擊敗前來追擊的共和軍隊。

6月24日,《1793年憲法》得到國民公會通過後,被提交給了初級議會同意。它確立了純粹的群眾政權:它不僅承認人民是一切權力的源泉,而且也把一切權力交給人民行使。由於這部憲法規定由群眾執政,把政權機構完全分散,以致在任何時代也不能付諸實施,在全面作戰時期更不能實施。山嶽黨所需要的不是極端的民主,而是最嚴格的獨裁。憲法於是剛被制定,便予以擱置。

7月13日,吉倫特黨支持者夏洛特·科黛刺殺馬拉。

馬拉之死

7月17日,國民公會頒布土地法令,沒收逃亡貴族土地,把土地分成小塊出售,購地款在10年內付清;農村公有地按當地人口分配;無條件地廢除貴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權利。

8月23日,國民公會頒布全國總動員令,使法國成了一座大軍營;對軍隊進行整編,使共和國擁有14個軍,兵額達到120萬。

8月23日以後,軍事形勢得到全面扭轉,法國轉敗為勝:

在對內戰爭中,共和軍隊擊敗吉倫特黨叛軍,收復卡爾瓦多斯郡,從前擁護吉倫特黨的階級趁機承認錯誤,改變立場,表示擁護山嶽黨;保王黨叛軍也接連戰敗,卡爾託將軍收復馬賽和土倫,克勒曼將軍收復裡昂,勒舍爾將軍收復旺代。

在對外戰爭中,儒爾當將軍在瓦迪尼大敗反法聯軍,解除莫伯日之圍後,率領北路軍展開了反攻;奧什和皮什格魯率領摩澤爾方面軍、克勒曼將軍率領阿爾卑斯方面軍也同時展開反攻,使反法聯軍處處敗退,到處受制。

在戰爭期間,救國委員會實行了最殘酷的大舉殺戮,先後派遣科洛·德布瓦、富歇和庫東到裡昂,巴拉斯和弗雷隆到土倫,大肆槍殺居民,毀壞建築物。只有岡城、馬賽、波爾多因為沒有勾結外國,叛亂的嚴重程度略有不同,殺人不那樣普遍,也不那樣殘酷。

9月17日,國民公會頒布了可怕的懲治嫌疑犯條例,使資產階級、中產者、商人成了罪犯的淵。

10月10日,國民公會宣布組建成立革命政府:國民公會下設救國委員會,救國委員會又下設治安委員會實行實際統治。羅伯斯庇爾安排自己的黨羽在兩委員會擔任重要職位,獲得獨裁統治權。

10月16日,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被處死。

10月24日,國民公會宣布廢除基督教曆法,改用全新的共和曆紀元,這種紀元改變了年份的劃分,改變了日和月的名稱,用旬代替星期,規定休息日不在星期日,而在每旬的第十天。新紀元始自共和國奠定之日,即1792年9月22日。

10月31日,囚禁在巴黎的21名吉倫特黨成員被處死。此後,不斷有吉倫特黨成員遭到逮捕,並被處死。

11月8日,羅蘭夫人被處決。

11月10日,巴伊被處死。

11月12月,奧爾良公爵被處死。

11月29日,巴納夫被處死。

斷頭臺

12月,山嶽黨內部由於對革命發展方向的見解不同,正式分裂為三派:

兩委員會派,在政治上主張堅決實行獨裁統治,在信仰上主張崇拜最高主宰。這一派掌握著救國委員會和治安委員會。主要人物有羅伯斯庇爾、聖茹斯特、卡爾諾、巴雷爾、庫東、康邦、科洛-德布瓦、俾約-瓦倫等。

市政自治派,在政治上主張建立最大限度的地方民主政治,在信仰上主張無神論。這一派掌握著巴黎公社和各區革命委員會。主要人物有埃貝爾、肖梅特、隆森、阿納卡西斯·克洛斯等。

溫和派,主張革命勝利後恢復法制,恢復國民公會的獨立自主,停止革命法庭的行動,釋放全部嫌疑犯,削弱各委員會的權力或解散各委員會。主要人物有丹東、菲利波、卡米爾·德穆蘭、法布爾·德格蘭丁、拉克魯瓦、韋斯特曼等。

1794年

3月14日,埃貝爾及其派別成員被救國委員會逮捕。

3月24日,埃貝爾及其派別成員被處決,各區革命委員會受到削弱。

3月30日,丹東及其派別成員被救國委員會逮捕。

4月5日,丹東及其派別成員被處決,羅伯斯庇爾實現了獨裁統治的目的。

花月18日,5月7日,羅伯斯庇爾在國民公會頒布法令,確認了最高主宰的存在。

月3日,5月22日,拉德米拉爾秘密刺殺羅伯斯庇爾不成,改為刺殺科洛-德布瓦,又不成。拉德米拉爾遭到逮捕被處死。

牧月4日,5月23日,塞西爾·雷諾秘密刺殺羅伯斯庇爾被發覺,遭到逮捕被處死,其全家也受到連累。

牧月16日,6月4日,羅伯斯庇爾被選為國民公會議長。

牧月20日,6月8日,羅伯斯庇爾在巴黎主持了慶祝新信仰的儀式。

牧月22日,6月10日,羅伯斯庇爾強迫國民公會通過牧月22日法令。該法令取消了辯護人和預審制,將審判工作進行簡化;又規定對一切反對共和國的敵人只使用一種刑罰,即為死刑。從此以後,成批的人被送上了斷頭臺,每天有將近五十人被處死,恐怖統治至此達到了巔峰。

羅伯斯庇爾

獲月8日,6月26日以後,聖茹斯特指揮法軍在弗勒魯斯大敗反法聯軍,法軍從此掌握戰場主動權,對反法聯軍展開追擊。次月10日,儒爾當將軍攻佔布魯塞爾。27日攻佔安特衛普,英軍被迫從海上撤回本土。法軍趁勝追擊,渡過萊茵河,攻佔了斯拜爾和沃爾姆斯,並於冬天開始圍攻荷蘭。

7月,兩委員會派為了爭奪統治權,發生了分裂:

一方以羅伯斯庇爾、聖茹斯特和庫東三人為中心,其成員包括科芬納爾、昂裡奧、勒巴等。兩委員會派發生分裂後,羅伯斯庇爾脫離了委員會,轉而以雅各賓俱樂部和巴黎公社為自己的據點。

另一方為兩委員會中的主要成員,其成員包括救國委員會中的主要委員科洛-德布瓦、俾約-瓦倫、巴雷爾以及治安委員會中的主要委員瓦迪埃、阿馬爾、等。

熱月8日,7月26日,羅伯斯庇爾在國民公會發表演講,提議改組兩委員會,清洗其成員,國民公會對他的講詞拒絕印發,並交給兩委員會審查。晚間時分,羅伯斯庇爾來到雅各賓俱樂部,對雅各賓派進行鼓動,並布置人馬準備第二天的武裝暴亂。與此同時,兩委員會為了自保,和國民公會中的各派別進行聯合,決定一致對付羅伯斯庇爾。

熱月9日,7月27日,羅伯斯庇爾及其同道再次來到國民公會,他們的發言不停地被中斷,受到了代表們的猛烈攻擊。國民公會當場逮捕羅伯斯庇爾兄弟、聖茹斯特、庫東和巴勒,又逮捕了武裝部隊總司令昂裡奧,分開予以監押。晚間時分,巴黎公社發動暴動,將羅伯斯庇爾等都營救出來,昂裡奧命令炮兵對準國民公會開炮,炮兵予以拒絕,巴黎公社不得不改變策略,爭取各區群眾的支持。最終,各區群眾擁護國民公會,國民公會得以集結力量包圍市政廳,暴動者見無望,倒戈相向,用手槍打中了羅伯斯庇爾的下顎;用手槍自殺;小羅伯斯庇爾從四層樓上跳下,摔斷一條腿;庫東藏在一張桌子底下;聖茹斯特等待著被捕;科芬納爾大罵昂裡奧卑怯無能,把他從窗口扔到陰溝裡去,自己逃跑了。國民公會順利衝進市政廳,對羅伯斯庇爾等重要人物進行逮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熱月10日,7月28日,羅伯斯庇爾兄弟、聖茹斯特、昂裡奧、庫東等被處死,恐怖統治結束。

相關焦點

  • 法國大革命中衣著代表立場
    羅伯斯庇爾油畫羅伯斯庇爾本身就是一個堅定擁護利用節日推動革命事業的人。1794年他就在國民議會上提出了一個關於舉行一系列公共節日的法令草案,建議以制度化的形式在新的曆法中規定每旬的最後一天舉行一個不同的節日。1794年6月8日在巴黎舉行的最高主宰節(Festival of the Supreme Being)反映出羅伯斯庇爾在國家節日合法化和政權神聖化上的嘗試,他希望用一種革命國家的神聖儀式系統來取代教會和君主政權的儀式。
  • 將法國政治「攪成一鍋粥」的雅各賓派,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在雅各賓派上臺之前,控制法國政治的派系是吉倫特派。該派系在推翻了君主制並處死了法王路易十六後不但沒有進一步鞏固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反而將矛頭對準了法國百姓。面對法國百姓的訴求,吉倫特派採取了嚴厲的鎮壓手段,導致該派系在極短時間內就失去了百姓的支持。
  • 法國美女刺殺大革命領袖馬拉,真相耐人尋味,刺殺現場成就名畫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巴士底獄被攻陷了。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此舉招來了全歐洲封建君主的憤怒與指責。這些國家的君主組成了反法聯軍,發誓一定要撲滅法囯大革命,為路易十六報仇雪恨。
  • 「斷頭臺髮型」:法國女性短髮的潮流開端,源於砍去頭顱的斷頭臺
    在以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為代表的雅各賓派取得執掌權後,一方面平定吉倫特派在許多地區煽動的武裝叛亂,另一方面大規模處決反對自己主張的教會人群,貴族,還有吉倫特派人,也就是歷史學家將其定義的:「雅各賓專政」。
  • 尋訪法國大革命遺蹟:最宏偉的「實驗劇目」
    1793年1月21日,巴黎革命廣場,上午10點鐘。「我是無辜的。」巴黎國民衛隊隊長桑泰爾(Santerre)下令擊鼓,鼓聲淹沒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最後的呼聲,鍘刀落下了。 「死亡是不朽的開端。」一年之後的7月26日,革命家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在他的最後一次演講中這樣宣稱。
  • 法國政治風雲中「斷頭臺」隱喻
    候濤【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持續的法國「黃背心」運動依然沒有平息,憤怒的「黃背心」們在法國街頭豎起多座斷頭臺,以表達他們對馬克龍當局的不滿。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大行其道的斷頭臺,曾見證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和革命領袖羅伯斯庇爾等歷史人物的最後一刻。
  • 為何歷史學家如此難以解釋法國大革命?
    如何解釋法國大革命一直是歷史學的難題,不同流派的歷史學家給出了不同解釋,但是沒有一種解釋是完美的。面對法國大革命,歷史學家給過什麼解釋?法國大革命中最受爭議的恐怖統治,又是如何出現的?以下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法國大革命思想史》,略有刪減。
  • 大革命後的法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政局的激蕩變化
    1795年,拿破崙·波拿馬發動了霧月政變,將法國的政權握於手中,進行軍事獨裁統治。1804年,拿破崙權傾一時,建立起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將法國重新帶入了君主專制的社會裡。代表著法國大革命開端的三級會議熱月政變前後的法國社會法國大革命後期,
  • 楊靖︱法國大革命的「厭女症」
    法國歷史學家埃馬紐埃爾·德·瓦雷基耶爾的近著《審判王后:1793年10月14-16日》在很大程度上可謂填補了這一空白。 對王后之死,革命者無不拍手稱快,而一班文人雅士卻為之痛心疾首。英國著名作家霍拉斯·沃爾波爾盛讚王后「亭亭玉立時,她是美的塑像;翩翩起舞時,她是優雅的化身」。言下之意,不勝唏噓。
  • 從法國大革命到9·11,「恐怖主義」由誰定義?
    羅伯斯庇爾本人的確曾使用「恐怖」(terreur)一詞來表達他的革命和執政理念。1794年2月,羅伯斯庇爾在國民公會的一次演講中談到,革命的最終目的是人人都能在正義法律的統治之下,和平地享受自由和平等。
  • 我們欠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10件事
    共和國法國對此採取了大規模徵兵制,稱為集體圍堤,這使整個法國人民可以在戰爭努力的支配下。法國軍隊從1793年的64.5萬人增加到1794年的150多萬人。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大規模軍隊並不是作為臣民以君主的名義戰鬥的——到那時君主制已經廢除,國王已經被斷頭臺——而是作為公民為法國自己戰鬥,作為一個國家。
  • 拿破崙:強悍的軍事實力,獨權統治15年,卻沒有真正地把控法國
    法國的霧月革命是拿破崙走上法國政壇的重要事件,拿破崙通過這場事件掌握了法國的軍政大權,同時也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勝利果實,而這場霧月革命在爆發之前,國家剛經歷完法國大革命,因此,君主制度被廢除,法國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
  • 拿破崙:強悍的軍事實力,獨權統治15年,最後卻沒有真正地把控法國
    法國的霧月革命是拿破崙走上法國政壇的重要事件,拿破崙通過這場事件掌握了法國的軍政大權,同時也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勝利果實,而這場霧月革命在爆發之前,國家剛經歷完法國大革命,因此,君主制度被廢除,法國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
  • 《馬拉之死》——法國大革命最著名的繪畫
    《馬拉之死》於 1793年完成,即法國大革命爆發四年後。就像大衛在這十年中創造的大部分繪畫作品一樣,《馬拉之死》是一部政治性的作品,涉及當時發生的的重大事件。而當時正是發生了一件轟動的大事,1793年7月13日夜晚,法國大革命激進派的代表人物——保爾·馬拉遇刺身亡,他是法國大革命的關鍵人物,也是大衛的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