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像著「業障」是一個東西,反正很厲害的,我拿它沒辦法,它老是控制我,覺得像個魔鬼一樣在後邊控制自己,那個魔鬼叫業障。常聽人說「可我這人我感覺業障重,」好就這句話,使得你沒答案了,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業障這個詞兒,你是從佛教學得,可是學來的詞語反而把你搞糊塗了,你要不學可能你都很清楚,知道怎麼辦。現在學佛往往有這個誤區,你不學的時候還明白呢,一學,越學越糊塗,為什麼?
其實我們講的障礙分為三種,叫煩惱障、業障和報障。什麼叫障礙呀?也就是你現在不是想解脫想成佛嗎,你看你成不了,這就叫障,障礙你嘛;你想快樂不能快樂,這就是障礙你;你想往生極樂,生不了,這個就是障礙;我們想了生脫死,了不了,這就是障礙;我們修行想進步,進步不了,這就是障礙。那佛陀說,有三種障,也就是有三種東西能障礙你解脫成佛,障礙你清淨快樂。
煩惱
第一、煩惱,煩惱在佛教就是做壞事的動機的意思,也就是天天想著:不行,我得做點兒壞事兒,我看他不順眼,我生他的氣,這個就叫煩惱。用佛教的詞語來講呢,煩惱主要是五大類,貪嗔痴慢疑,貪就是不該你得的東西你想得到,所以貪對應的行為就是偷。第二是嗔,就是仇恨,仇視一切,看誰都不順眼,對了,對了,現在看誰都不順眼,看誰都覺得討厭,這屬於什麼呀?屬於嗔,嗔恨,也就咱們平常講的仇視一切,這一個能障礙你成佛。
就咱們不要說,將來障礙你成佛了,就現在,當你嗔恨一起的時候,你心裡還快樂嗎?馬上不快樂了,對不對,當下就在障礙你呀。貪心一起,你馬上也不快樂了,比如你想偷人東西,心跳就加快了啊,手都開始哆嗦,哎呀,怎麼偷呀?看看有人沒人呀,你看,你馬上就不快樂了,這不障礙你成就了嗎?這還是你現在呢,將來那?你偷完之後人家能放過你呀?你更不自在,將來還障礙你吶。仇恨也是,仇恨一起,心裡不痛快,現在障礙你,你仇視別人把別人打了,別人要來找你麻煩,你更不快樂,更影響你。
所以人動錯一個念頭也許現在一直到將來無量時間裡都障礙自己,你就知道這件事兒的可怕了吧。但是這個業障要想去掉還很好去,它就是個念頭,對不對,看到一個東西,不是自己的非得想得到,這一念叫貪。看到一個人,看他不順眼,想殺他,揍他一頓,偷偷的給他下個絆子,這就是嗔,就是一個念頭,放下,不做就完了,放下就是一念,這一念與所對應的一系列行為都不做了,多簡單。
還有愚痴,愚痴特指的是不思考解脫的問題,什麼有佛沒佛,什麼有沒有淨土,能不能解脫呀?我不管那回事兒,這才叫愚痴。我也說愚痴最好斷,你只要想來學佛,這都是智慧了,就沒愚痴了。在佛教講愚痴特指的喜歡學外道,講佛法他不喜歡,一講外道可激動,這就叫愚痴。所以真正的愚痴的是那些外道邪師,外道邪法。
慢就是覺得自己了不起,看誰都不順眼,覺得自己學得好,看誰都比不上自己,這叫傲慢。疑就是,也是特指的就是修行方面,比如講這些真理,你不相信,或者遇到一個好的佛法,你有點兒懷疑,到底能不能修成。或者懷疑這個師父行不行呀,或者懷疑這個法對不對,懷疑自己能不能成,這些懷疑,障礙自己。就是這五大類,貪嗔痴慢疑,就叫煩惱,你只要產生這些煩惱,你就當下不會快樂自在,將來呢?還要受惡報,很痛苦,所以要把煩惱去掉,那這就叫去掉了煩惱障,這就叫去煩惱障。
業障
第二個叫業障,什麼叫業障呢?先講什麼叫業,也是行為造作,所以我一直說,業是個動詞呀,就是你現在做的事兒,你正在做的事兒,比如我們現在正在聽法,這件事兒,你這個行為,聽我講話的這個行為,叫什麼呀?這叫業,明白了嗎?誰都有業,你說話,這叫語業;你做的,這叫身業;那我什麼都不幹,我在這想點兒事吧,那叫意業;沒完了吧,對,你永遠躲不過去,這個業誰也躲不過,為什麼呢?有人說,那佛還有業呢,佛當然有業呀,業是行為。
你們以後如果遇到這些詞,實在腦筋轉不過來彎,你就換個詞語,把業換成行為,或者換成造,換成做,行不行。業障就是你現在的某些行為障礙你解脫,障礙你成佛,這就叫業障。或者你現在做了一件,你正在做的這件事兒,你正在做的這件事兒影響你成就,這叫業障。如果你這個業沒有影響你解脫呢?那就不叫業障了。所以不見得任何業都叫業障,你換個詞兒不要再說業障了,就叫行為的障礙。
那佛教說業障主要有五大類,就是殺盜淫妄酒,細分無量百千了,大體上分就這五大類,簡單了吧。比如說,你殺人殺動物,這不行,這件事兒叫業障;偷盜,這件事兒叫業障;邪淫這件事兒叫業障;妄語這件事兒叫業障;飲酒這件事兒叫業障;都是這個行為這件事兒,才叫業障。那你現在有沒有這些行為呀?有這些不良的行為沒有呀?要有就叫業障,要沒有這些障礙,就沒有業障。
業障很容易去的,你現在想殺人,不殺了,哎,業障消除;想偷盜,突然知道偷盜不對,我不偷了,這就叫消了業障。其實就改變行為,所以消業障,就叫改變行為,很簡單了吧。你們理解的業障是這個意思嗎?學佛本來很美好的,別搞的那麼糾結,本來也很快樂的,別自虐好不好。嗯,你沒有殺人就沒有殺人這個業障啊,你幹嘛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呢?
造惡業也是需要膽量的,你敢造惡業嗎?叫你殺個人你敢不敢?叫你搶銀行你敢不敢?你都沒那個膽,你別老是說自己業障重了,我覺得好像你在誇自己一樣,是不是?你本來又沒有那個膽,你幹嘛非得說自己業障重啊。都不知道這個業障是什麼,就假設是反正背著一樣東西,那個東西在我後背上我天天背著它,我背著那個業障。業障是個動詞,是個行為,不是一樣東西,你不可能背著它。
報障
三種障礙,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也就是煩惱就是念頭的障礙,業是行為的障礙,報障是結果已經引起的那個後果對你的障礙,這就好理解了吧。所以這三個正好是三個時間段,你現在規劃要做一件壞事兒,這就叫煩惱,真做了這件事就叫業,造完這個業倒黴了,受報了,這就叫報。正好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你先想好怎麼做,然後真去做了,做完之後有個結果,這個就叫煩惱,業和報。明白這個就知道什麼叫業障了嘛,就你現在的某些行為不對,你這個行為叫你不得解脫。
什麼叫報障呢?你前世做的壞事現在得的果報叫報障,這個報障不好改,比如說,我們前世可能誹謗過佛,你看現在我們就遇不到釋迦牟尼佛了,這就是惡報。我們前世的業障形成今世的惡報,但是呢我們犯的還不太重,最起碼我們還可以在釋迦牟尼佛的遺教當中再修行,那就說明過去誹謗佛教的業障還不是特別重,如果很重的人他就遇不到佛教了,你看,只要現在那些聽聞不到佛教的人,那就說明在學佛這個事情上他的果報重,果報深重。
還有一些人呢,生來殘疾,想學佛學不了,比如說,精神病,精神病不能學佛,精神病不教,精神病是八難之一,是學佛的八種災難,沒辦法學了。正常的時候學佛,等精神病了再學,已經沒機會了。像這個精神病,或者六根不全,或者生活太辛苦,想學佛沒時間,光為了衣食忙碌,這也都叫罪報、果報深重,這叫報障。
你們明白了就知道怎麼去這三種障了嗎?不起貪嗔痴慢疑這些惡念,就叫去掉了煩惱障,不起殺盜淫妄酒這些不好的行為,就叫去掉了業障,報障不好弄了哈,報障不好弄。怎麼去報障呢?還得從前邊這一個去煩惱障和業障來轉變這個報障。報障已經成結果了,不太好轉,也不是一點不能轉。你像有些人六根不全,你說六根不全我也得努力地種點善根,也能學一點,但是很難,啊!不能說一點機會沒有,報障要精進努力也能改一些。
但是要真正地想把那個報障去掉的話,還得是從去煩惱,改變自己的行為入手,那你可能下輩子再轉世就沒有這個障礙了。我們經常講,「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業障是可以消,業不可消。「業」是行為,行為怎麼消啊?你要已經形成的行為怎麼消啊,除非是你現在想做還沒做的行為你說我消掉,這個是可以的。你說已經這個行為我做過了,我要把這個行為消掉,那怎麼消。但很多人理解的消業就是我過去做的,師父,來,你教我念個咒,我消了。沒錯,我殺了人,你念吧,沒殺;偷了東西,沒偷,師父給我消了。這都是迷信,不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