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獨家創作者被侵權率高達92.9%,反映了什麼?

2020-12-19 澎湃新聞

短視頻獨家創作者被侵權率高達92.9%,反映了什麼?

2020-12-1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看懂君 看懂經濟

《2020中國網絡短視頻版權監測報告》日前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12426版權監測中心接受權利人及監管部門委託,對10萬多名原創短視頻作者、國家版權局預警名單及重點影視綜等作品的片段短視頻進行監測,覆蓋作品量超過1000萬件,累計監測到3009.52萬條疑似侵權短視頻。其中,獨家原創作者被侵權率高達92.9%,非獨家作者被侵權率為65.7%。

1.短視頻盜版猖獗現象背後反映出了哪些問題?

2.被模仿、被抄襲,該如何保護原創者的權益?

3.短視頻被抄襲了,怎麼辦,該怎麼去維權?

4.版權是否會成為短視頻的「短板」?

對此,「看懂經濟」邀請了幾名看懂小程序專家對此話題進行了深度解讀。

田國興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教授

短視頻是移動網際網路和軟體技術高度發達的產物,作為集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為一體的短視頻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傳播中被侵權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網際網路大眾的著作權意思弱,網民總覺得移動網際網路上的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很少考慮侵權的問題,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便捷性,網際網路速度快、效率高,只是隨意輕敲鍵盤就可以完成傳輸,隨時隨地都可以拿來使用;二是短視頻遭到侵權後主張權利的數量少,以至於大家覺得保護短視頻的著作權缺乏必要性;三是科技的發展使短視頻的創作、錄製相對比較簡單,對於他人創作的同樣主題的短視頻採取拿來主義,沒有必要再重複創作。種種以上原因導致短視頻的侵權泛濫。

對此,首先,應當加強著作權保護意思,強調短視頻的權利性,甚至有必要在每一個創作的短視頻中標上「侵權必究」的字樣,提示隨意傳播者的法律責任,營造一種人人尊重短視頻著作權的現象;其次,對於肆無忌憚的侵權現象要進行制裁,可以通過對網際網路傳輸進行必要的限制,直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其三,可以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設立訴訟或者仲裁機構,方便快捷受理侵權爭議,高效率解決短視頻侵權問題。

王權

知名財經戰略專家、高級經濟師

該報告認為當前各大平臺的版權審核過濾、為原創作者提供的保護機制參差不齊,加上相關行業標準缺失,是目前短視頻盜版數量大的主要原因。1.我個人認為這種盜版猖獗現象反映出了三個問題,一個是各大平臺的版權審核還是比較大而化之,往往不能以一種嚴陣以待的態度,發揮「篩子」和「過濾器」的作用;二是相關行業制度標準缺失,造成實踐層面莫衷一是,各行其道;三是版權保護意識淡漠,很多人並沒有樹立相關的尊重智慧財產權的理念和建立相關法律意識。2.一旦發生被抄襲模仿等問題,我個人認為原創者應當積極聯繫相關發布方,溝通解決方式方法,必要時需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3.短視頻創作本質上是一種流動狀態的作品,經過二次創作或者多次創作後,極有可能更改了字幕或者同期聲,但是依然沿用原先的畫面,這樣的情況在運用法律維權時候需要保留好充分的證據。4.有些時候,僅僅只是創意上的類似,但是在字幕與畫面以及旁白上都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創意的極大雷同也往往很難找到比較硬的依據,因為藝術作品往往是見仁見智,特別是在內容層面,主觀化的,充滿想像力的東西往往較多,所以版權保護確實是短視頻的「短板」。但是只要抓住實打實的內容層面的真憑實據,還是可以很好判斷的。

向凱

劇作家、導演、獨立電影人、上海

1、短視頻盜版猖獗是短視頻進入的門檻低,城市白領到鄉村青年,大人拍小孩拍,有職業的拍無職業的也在拍,很多人都不懂原創,也根本不知道版權意識,誰就模仿誰,當然還有很多是故意讓人模仿賺取流量,也根本不在乎版權。

2、原創作者如何保護利益,應該明確告知該作品為原創,嚴謹模仿抄襲,模仿抄襲法律必究。一旦原創被模仿抄襲後應立即發出律師函告知停止侵權,情形嚴重的應當收集好證據立即提前訴訟。

3、短視頻被抄襲了應立即向平臺舉報投訴侵權行為,造成嚴重後果的立即保留證據向法院起訴侵權人和平臺第三方監管不力。

4、版權不是短視頻的短板,可以向知識產權局備案獲取版權備案號,受到國家版權局的監管和維護原創作者的版權利益。

原標題:《短視頻獨家創作者被侵權率高達92.9%,反映出了哪些問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短視頻,獨家,創作者,侵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網絡短視頻版權監測報告:熱門影視劇等成侵權熱點
    :熱門影視劇、體育賽事等成短視頻侵權熱點  中新網上海11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2020年,原創短視頻結合網絡直播打賞、網絡直播帶貨等模式,已成為網絡流量主流來源之一。  記者30日從12426版權監測中心獲悉,該中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短視頻版權監測報告》從短視頻行業趨勢及監管動態、短視頻版權監測、短視頻侵權風險、短視頻版權保護技術等多個角度展示了中國網絡短視頻產業發展及版權保護現狀及面臨的問題。熱門影視劇、綜藝節目、體育賽事成為短視頻侵權的熱點。侵權連結主要來源於新聞資訊類平臺、綜合視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三類網絡平臺。
  • 快手、秒拍們掀起短視頻「絞殺戰」,內容創作者們如何活下來?
    從今日頭條公布的《2017年短視頻創作者商業變現報告》中,47.9%的短視頻團隊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餘。讓人唏噓的是平臺貼補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佔到了72.58%。從盈利團隊的分布來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團隊盈利的水平直線升高。
  • 酷開系統8發布 為短視頻創作者提供大屏端新陣地
    原標題:酷開系統8發布 為短視頻創作者提供大屏端新陣地   起於PC端、爆發於移動端的短視頻,在經過多輪淘汰和洗牌後,如今已形成抖快雙寡頭的行業格局。
  • 獨家籤約16位趕海創作者,西瓜視頻看準了網友的獵奇心理
    無論是從流量角度考慮,還是從將來作者個人IP化、風格化開發的潛力去評估,這批趕海創作者對於任何新視頻平臺而言都必然會是一座富礦。 「搶灘」成功的是西瓜視頻。 3月5日,西瓜宣布籤約全網頭部16位趕海創作者,打造「趕海英雄團」,而後這些趕海創作者將在西瓜視頻上獨家更新內容。
  • 對話克勞銳CEO張宇彤:短視頻內容創作者「破圈」求變,核心原點是...
    克勞銳CEO張宇彤在會上表示,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短視頻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8.18億,且前三個季度的用戶增長已經達到了5.8%,另外,粉絲數大於1萬的創作者有900多萬,同比去年增長64%,且日均產出內容數量達3750多萬條。張宇彤指出, 「用戶年齡圈層不斷擴大,開始向兩端拓寬」是今年短視頻行業的發展特點。
  • 短視頻戰爭:2021
    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也在繼續加碼對於短視頻的投入,不論是對創作者的追逐,還是天文數字般的巨量現金和流量投入,抑或是提出新的命題、概念,無一例外,都昭示著短視頻在2020年的火熱,也預告著它在2021年仍是網際網路公司們競爭的主舞臺。
  • 快手創作者學院舉辦首期線下活動 探尋短視頻2020新玩法
    過去兩年,隨著短視頻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文本,以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經歷了爆發性增長。隨著用戶規模不斷擴大,平臺與優質內容生產者、機構之間如何建立更良性的互動連接,如何推動優質創作者快速成長,成為每個平臺的必修課。1月4日下午,快手創作者學院舉辦了成立後的首期線下活動。
  • 以知識為矛,好看視頻重構短視頻價值體系
    發布會上,在好看視頻宣布將投入10億分成補貼泛知識領域創作者之時,好看視頻創作者中心總經理範晉帥如此強調。不難從中感受到好看視頻扶持泛知識短視頻內容與創作者的力度與決心。 將時間往回撥三年,會發現好看視頻已經逐漸為泛知識類創作者們構建出了一座自由生長的花園。
  • 年度回顧:短視頻大逃殺
    三、創作者的窘境另一個問題是,今天從事內容創作者多如恆河沙礫,真正賺錢的人卻寥寥可數。從今日頭條公布的《2017 年短視頻創作者商業變現報告》中,47.9% 的短視頻團隊不能盈利,而 30.25% 的是略有盈餘。讓人唏噓的是平臺貼補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佔到了 72.58%。從盈利團隊的分布來看,5 人以下的接近了 80%,但 50 人以上的團隊盈利的水平直線升高。
  • 好看視頻全新升級,要做save time的短視頻
    圍繞著save time的構想,今年來百度對短視頻業務進行了多次大的布局與調整:上半年好看視頻發布了「未來計劃」,以1000億流量扶持8大垂類泛知識創作者;在百度於9月投資了短視頻MCN重慶牧雲文化後,好看視頻又在10月與開心麻花籤約、聯手打造優質IP;不久前,百度則正式宣布將好看視頻與全民小視頻整合為短視頻業務部……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能創造更優質的短視頻內容生態。
  • 2020,巨人們的短視頻戰爭史
    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也在繼續加碼對於短視頻的投入,不論是對創作者的追逐,還是天文數字般的巨量現金和流量投入,抑或是提出新的命題、概念,無一例外,都昭示著短視頻在2020年的火熱,也預告著它在2021年仍是網際網路公司們競爭的主舞臺。
  • 保持沉澱、勇於轉型,讓短視頻成為連接創作者與世界的橋梁
    視頻創作風潮興起以來,湧現了很多優秀的創作者,他們用作品創造了很多流行語、熱門梗甚至衍生出亞文化現象,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沒有在創作之路上一直走下去,消失在觀眾的視野中。
  • 快手創作者學院首期線下活動:解密2020短視頻玩法
    在如何挖掘短視頻玩法上,快手一直在摸索,快手創作者學院1月4日舉辦的線下活動就是一次集體學習,這次活動是快手創作者學院成立後的首期線下活動,快手高管、快手紅人、機構代表等分享了未來對運營層面、創作經驗、達人篩選機制等心得。
  • 短視頻時代,還是內容為王嗎?
    隨著新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無論是公眾號還是微博知乎還是豆瓣再到現在越來越火爆的短視頻大部分都是面向讀者需求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經變得越來越沒耐心人們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碎片化打開一篇文章,看了兩三行沒意思,就會關掉刷到一條短視頻,如果開頭不吸引人,就會划走所以,內容為王仍然是這個時代的主流內容為王,在短視頻領域到底意味著什麼?
  • 匠心打造優質內容 知識短視頻進入品質價值時代
    發揮原創勢能打造50+精品知識短視頻IP  在網易新聞「知識公路」,用戶既能暢遊宇宙,探索在太空中太空人都吃什麼美食、載人航空器如何發射登月,也可以回到中華文明,看看故宮裡氣勢恢宏的建築有哪些文化內涵、中國的大江大河有哪些精彩故事;既能眼觀全球股市,洞悉哪位商界大佬又上演了「下周回國」的鬧劇,還能滿足小眾隱秘的好奇心,了解讓明星們防不勝防的狗仔隊們是如何工作的
  • 2020,巨人們的短視頻戰爭史-虎嗅網
    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也在繼續加碼對於短視頻的投入,不論是對創作者的追逐,還是天文數字般的巨量現金和流量投入,抑或是提出新的命題、概念,無一例外,都昭示著短視頻在2020年的火熱,也預告著它在2021年仍是網際網路公司們競爭的主舞臺。
  • YouTube模式背後:愛奇藝「隨刻」靠什麼打動創作者?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葛宏也曾在採訪中提到,最開始不會想到會有德國小哥這樣的海外作者來到隨刻,他說,「但當真正做的時候會發現,我們基於原創IP的短視頻二次創作和消費,以及通過這個原創IP給創作者帶來的賦能,對這些創作者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愛奇藝本身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使得它能夠持續產出原創爆款IP內容。
  • 抖音上線創作者服務中心,要幫助一千萬創作者在抖音上賺到錢
    8月24日,抖音在首屆創作者大會上宣布正式上線創作者服務中心,抖音市場總經理支穎表示,將為創作者提供數據看板功能,讓創作者及時掌握作品的反饋,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內容創作的優化。抖音還推出「創作者成長計劃」,通過優化流量扶持,提供更多創作工具,更完善的服務後臺等方式,在未來一年,幫助一千萬創作者在抖音上賺到錢。
  • 短視頻裡有「鬼」
    就像當年的網劇、網大一樣,短視頻正成為恐怖內容生存的新夾縫,一大批創作者依仗題材紅利迅速崛起。接過日本著名恐怖系列劇《世界奇妙物語》的槍,短視頻博主「奇妙博物館」以膠水、娃娃、行李箱為引,在奇幻設定下探討人性和欲望。短短數月,抖音粉絲量便突破千萬,躋身頭部網紅行列。其成功並非個例。
  • 騰訊視頻首推中視頻戰略2650萬現金激勵優秀創作者
    為提升內容創作者積極性,騰訊視頻更以2650萬現金(人民幣含稅)對網絡電影、紀錄片、知識付費領域的優秀創作者進行了激勵;公布了「2020騰訊視頻百大短視頻創作者」榜單、並為優質創作者頒獎。現場,騰訊視頻還發布了《2020騰訊視頻年度指數報告》,以反映用戶真實需求的數據為基礎,多角度呈現了2020年的視頻生態圖景,切實實現了對行業的風向引流與務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