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心經》這3句話,才是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

2020-12-10 水往雲來

佛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話題,包含了做人的哲理,修行的指導,同時,也講述了不同世界的構成以及眾生不同的特點。

《地藏經》中,提到了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其性剛強,難調難伏。」為此,無數的大菩薩,為了救度眾生,紛紛來到這個世間,拔救眾生,令無量眾生們,早得解脫。

除了《地藏經》中提到的地藏菩薩,在地獄中救度眾生外,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以及未來會下世度人的彌勒菩薩。

其中,以觀世音菩薩,最為人們熟悉與喜愛。因為她救苦尋聲,以各種身相,救度身處危難中的眾生,不辭辛勞。可以說,觀世音菩薩,是人們心目中「大慈大悲」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也叫觀自在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度人的方法很多,比如念誦大悲咒,念誦六字大明咒,甚至只要你相信,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即可達到修行的目的。可以說,修持這些方法,能令眾生得以救度,脫離苦海。

而在諸多的佛經中,有一部經,是觀自在菩薩,為了開示佛法的精髓,對舍利子所宣說的佛經。這部佛經,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心經》篇幅短小,極易極易,方便人們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環境,進行念誦加持。雖然此經短小,但它是佛經三藏十二部中《般若部經》的核心。要讀懂它,著實不易。

《心經》中,有3句話,只要理解了這3句話,才是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即便你只能參透其中一句話,也會功德無量。

相關焦點

  • 理解了《金剛經》這4句話,就掌握了它的精髓,功德無量
    《金剛經》內有四句話概括了整篇內容的精髓,哪怕參透一句都會功德無量。01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看起來似乎很難理解,但是我們只要找到一個關鍵詞就能迎刃而解,「有為法」也即有所作為
  • 悟透《心經》中這句話,希望你能洞悉人生的實質,不再執迷不悟
    說到修心,不得不提到《心經》,短短260字,卻囊括了般若法門的諸多經義,堪稱是大乘佛教的精髓,字字珠璣,每一個字都含有大智慧,大哲學。佛對《心經》的評價是:「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有許多人或許會認為空就是沒有,四大皆空,萬法皆空,事實上這世間的一切都是虛無的,追求到頭都是白費力氣。其實這種理解就是執著於「無」了,「空」不是虛無,「空」是虛空實體,又是諸法實相。佛說:「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
  • 《心經》的咒是什麼?就是結尾的這18個字,如何理解?
    其實就是經書中結尾的這18個字:「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關於這18個字,從文字上不難理解,以至很多人都把它給忽略了。但作為修行之人,對於這個咒並不是了解就行了,更重要的心行,因此,發願心行才是這個咒的真正要求。
  • 如何正確理解《心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
    雖然很多人未聞佛法,也不曾接觸過《心經》,但是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大家定然是時常聽聞,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佛家,都廣為流傳,各種書籍和影視劇中都有出現過,即使不了解佛學的人,對這句話也大多是耳熟能詳的。
  • 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易經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功效,其實就是「心易」,心中有易,並且做事情隨著自己的心,用心來運營一切情感,使它們趨於合理化,這便是心易最高的境界。
  • 《心經》:核心思想就是這兩句話,越讀越開悟
    而心經是整個般若部經之首。雖然研究心經的人數不勝數,但是能夠真正讀懂心經的人卻是不多,真正知道心經核心內容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在佛陀認為這世間的萬物卻是緣起性空,和物質的表相沒有任何的關係。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呢?人們在娑婆世界因為物質身體的緣故,視覺和思維受到了限制,導致認識物質時候容易形成一種慣性的思維。比如認為太初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是自然的物理現象,不會認為是緣起性空。看到水就感覺水是柔軟的,水的形態就是那樣,一旦水發生了改變,就認為這個不是水。
  • 傅青主寫《心經》,把楷書寫出味道,才有意思
    什麼樣的楷書才算是好的?就大多數書法愛好者而言,楷書的最高水準應該還是唐楷。唐代的那些楷書名家,不管是歐陽詢、顏真卿,還是柳公權等人,都代表著書法史上楷書的最高水準,同時也是大家取法學習的首選。唐楷為什麼好?
  • 《心經》居然如此神奇,只要經常這樣做,違緣就會日益減少
    「般若波羅蜜多」是佛法的精髓,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精髓,其全文短短260字就闡釋了佛法的「空性」和「般若」,將《大般若經》的要義盡攝無遺,因此,讀誦《心經》就等於讀誦《大般若經》。
  • 《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看不懂《心經》,但是很喜歡研究它。甚至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想弄明白其中的一句話。對於不修行的人來說,要真正地弄明白,確實很難。因為佛經本身就是指導人們用以修行的。只有修行的人,才能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因緣下,明白它其中的真正涵義。
  • 要讀懂《心經》,你必須得明白這3點
    《心經》、《金剛經》這麼高級的佛經,講的恰恰卻是破除思考。如果你在學習破除思考的過程中,還在不斷的思考,那樣實現不了你的目的。學習不重要,學習是個偽命題,你覺得自己不會,其實你本來就知道。應該是你受到啟發,你在理解,那就應該更多的是接納和理解。
  •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緣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論,但是什麼是緣起性空,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們經常聽到、見到一些大德居士,以及專家學者也都來講「緣起性空」,但是有一些人講的並不清楚,甚至於會讓別人產生誤解。
  • 讀《心經》:關於修養心性,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心經》這部簡短卻不簡單的經文,就是這樣一部提供了對治心情絕佳方案的經典。傳說中,只要讀一讀《心經》,心情立刻轉變為喜悅、吉祥,因為有佛菩薩的加持。這樣的傳說,對於信佛的人來說非常有效,因為信心大。信心的力量是無窮的,由此,讀《心經》,可以轉變心情。
  • 《心經》:心經9遍念誦
    心經是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去修行念誦的一本經書,而且有些師兄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選擇每天念誦九遍,那麼師兄知道心經9遍念誦的方法是什麼嗎?只有正確的念誦,師兄才能夠知道念心經的作用,和心經中有什麼含義。念心經的方法:1:念誦萬遍心經念誦的次數越多越好,最好是萬遍以上。必須每天念誦,念誦時間可在晚上睡覺之前。個人早晚活動的最佳搭配是:清早鍛鍊身體,晚間念誦心經。如果每天念十遍,連續念誦三年可達萬遍。
  • 《心經》:心經咒語的作用有哪些
    《心經》是佛法經論中一部文字簡短精煉、含義深厚的一部經典。自古以來,這部經書一直在佛法界中廣泛流傳。現在很多人都在念心經,念誦心經沒有時間限制,晚上讀心經也是可以的。而且《心經》只用了260個字就包含了大般若經的精華,可謂是字字珠璣。
  • 《心經》到底在講什麼
    《心經》到底在講什麼?也就是說它的宗旨要點是什麼?《心經》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我們來看一下:第一,講《心經》中的蘊處界這三科的基本含義。第二,講《心經》的三科理論的宗旨。第四,講怎麼樣來理解《心經》中反反覆覆出現的「空」和「無「的意思。一、蘊處界三科理論《心經》中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簡稱為蘊處界,合稱為三科。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在佛門中是一部重要經典,它的每一句經文都蘊含著深厚的智慧,並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為此,不少人選擇誦這部經。雖然心經已成為常誦的一部經,但對剛接觸這部經的人來說並不知道如何誦才好。為此就想知道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那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 《心經》解釋: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有好處嗎
    《心經》是非常經典的經文,也是佛弟子必修的經文,修持《心經》的方式可以是抄寫,也可以是念誦,不管是念誦還是抄寫《心經》的好處都是很多的。能夠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更是有巨大的好處。《心經》是從600卷《大般若經》中選出來的。
  • 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真正理解了這句話,人生會一帆風順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經歷了世事滄桑,對這一點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但是,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該人生悲觀了呢?當然不是,正因為此,我們才更因該對未來充滿希望,以為有希望才會有動力,有希望,希望之光才能夠幫助我們走出黑暗,奔向黎明。這實際上就是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
  • 《魔道祖師》藍湛的這句話很火,可是它真正的含義,只有粉絲才懂
    最近魔道祖師裡面的: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這句話就經常出現,成為了某些明星粉絲用來評論的話。但是它原本的含義,他們真的明白嗎?(本文為清風動漫獨家首發,請勿抄襲洗稿)畫師:臍帶老妖未知全貌,不予置評現在已經成了不少人勸誡別人的話,而它本來的意思,是藍忘機用來約束自我的,出自魔道祖師第30章。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