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2020-12-14 鼓鼓gugu

來臺灣玩,第一站一般都是臺北,那就應該去一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應該算是基隆市的、還是新北市的、應該不會算是臺北市的。我們從臺北去只要坐巴士即可。好像挺遠的,大約要坐一個多小時。乘上車子時天氣還可以,一會就下起了大雨,狂風暴雨中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玩興大減,還要穿雨衣玩,雨傘根本沒用,經常是雨橫著過來了,被灌個落湯雞,有機會晴空萬裡的時候一定再來一次。

這個就是景區大門,公園不大,隨便看看,1小時最多了,如果你慢慢欣賞慢慢體驗,應該也就2小時差不多了。

傾盆大雨,大家都穿起了雨衣,北臺灣,雨水比較多,特別奇葩的是九份,他們說一年365天,300天下雨。

如果藍天白雲,這裡一定非常漂亮,不過,我看別人的照片,都是灰濛濛的,還真沒見過藍天白雲下的野柳地質公園。說明這裡雨天多,能不能碰上好天氣那就要看人品了。

野柳地質公園為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再加上周圍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等多元地貌,讓野柳成為深具教育、觀光與遊憩功能的著名旅遊景點

雖然野柳地質公園不大,但還是非常值得來的,如果你覺得只玩一小時,還要從臺北特意往返不划算,那可以先玩野柳風景區,結束後去九份,再從九份回臺北。

我們就是早上一早從臺北出發來野柳風景區,結束後坐車到基隆,再換車到九份,晚上回臺北。

如果你覺得九份玩半天不過癮,可以在九份住一晚,吃吃美食,看看夜景,第2天接著玩,下午再回臺北或者去別處。

從野柳地質公園到基隆是往東走,也可以往西走再往南,順便到臺北的淡水玩一下,晚上到北投泡個溫泉,最後回酒店,完成一天的行程。

相關焦點

  • 走進著名的野柳地質公園
    昨天晚上臺灣很多地方下了雪,新聞裡多是臺灣民眾賞雪玩雪的報導。今天集合的時間是9:30,時間充裕,我和大明收拾好行李就出去了。今天是臺灣行的最後一個景點——野柳,昨天因天氣原因野柳暫停開放,小婷還說不知今天開放與否。結果我們的好運氣又一次降臨,野柳今天正常開放!
  • 臺北野柳地質公園憑藉著一堆石頭圈粉無數,拍張照片還要排長隊
    不知道你上次去臺北是如何玩的,是探索了美食,還是逛了公園。今天在這裡給你推薦臺北另外一個地方,它就是臺北野柳地質公園,來這裡走一圈你會有一種感覺,世界最頂級的藝術家和大自然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大自然的手真的是太巧妙了。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野柳」在我腦海中的大名鼎鼎,源於十數年前在諸多雜誌刊物中所見到的「女王頭」,去年5月在中國臺灣省環島自駕之旅的規劃中,野柳地質公園早已納入了遊覽計劃。烏龜精中劍後元氣大傷,之後每當天氣惡劣時,野柳岬便會冒起一股股白煙,據說這是半死的野柳龜喘息之故……我們來說說野柳地質公園吧,據地質科學資料記載:野柳地質公園中的地質主要由沙巖構層,為第三紀中新世的大寮層,大約在2200萬年前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
  • 再不去臺北野柳玩 「女王頭」就要斷掉了
    如果你去野柳玩,把這三塊石拍了,回家後你就有值得炫耀一下的資本了。     先介紹一下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的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公園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豆腐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溝等綿延羅列的奇特地質景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 我的遊記:野柳的女王頭
    臺灣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景觀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野柳地質公園位於新北市萬裡區。女王頭野柳地質公園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其最出名的是女王頭,俏皮的公主等自然形成的景觀。
  • 陸客不來臺灣野柳女王頭也悽涼,業者憶當年盛況
    新北市萬裡野柳地質公園因造山運動、風化、海蝕等作用,巖層推擠出褶皺,形成獨特地質奇觀,其中「女王頭」曾是陸客最愛拍照留念的地方,如今陸客不來,疫情又不斷擴散,外籍人士不能入臺,公園人潮不再,讓脖子變細的「女王頭」也倍感悽涼。
  • 臺灣-臺北(旅遊攻略)
    黃金瀑布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地址:臺灣新北市瑞芳區金水公路黃金瀑布位於金瓜石往水湳洞的公路邊,一般瀑布是水流行進間因地勢落差而造成,黃金瀑布卻是地下伏流湧出地面,前後都見不到溪流。流水的大小、走向還會因為雨量的多寡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大雨過後,水量豐沛非常壯觀九份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地址:臺灣新北市瑞芳區九份環山面海,擁有變化多端的山海美景,保有純樸的舊日生活風貌。九份櫛次鱗比的房屋順應山勢,狹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階,高高低低,彎彎曲曲,行走時,感覺像是走在屋頂上。
  • 海浪留在大地上的作品——野柳
    野柳位於新北市萬裡鄉野柳村,是一伸入海中的山岬,長約1700米,所以稱為野柳岬、野柳鼻或野柳半島。又因其開關,遙望如一對海龜,蹣跚離岸,翹首拱背而欲遊,故也有野柳龜之稱。
  • 臺灣悠遊卡妙用多多 逛夜市買蚵仔煎
    臺灣夜市是陸客必去之地。然而你在夜市是否有遇到這樣的尷尬:想吃蚵仔煎、臭豆腐或者甜不辣,卻只有1000元面值(新臺幣,下同)的大鈔。這種尷尬不會再有了,19日悠遊卡開始進駐夜市,只要「嗶」一聲就能輕鬆結帳。「一卡在手,悠遊全臺」是悠遊卡的宣言,它還有什麼奇妙用處?
  • 臺灣遊記:臺北是臺灣最重要的城市,體會臺北的風土人情
    臺北是臺灣最重要的城市。說來慚愧,這次臺灣旅行前後在臺北總共停留了不到36小時,還有好幾個小時在購物。給臺北留的時間太少了,少到還沒認清這個城市的模樣。走馬觀花的看了101大樓、臺北故宮、士林官邸、國父紀念館,外加一個饒河街夜市。第一天晚上8點多登上了101大樓,領略臺北的夜景。
  •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亮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線上...
    中國張掖網訊(本網記者 邢琪琦 劉磊)北京時間7月16日23時,為慶祝15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的加入,和1個現有成員擴園項目的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聯合舉辦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線上歡迎儀式,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作為新晉級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參加儀式
  • 土地的故事 臺東地質公園 之二
    由於位處地質作用頻繁而明顯的東亞島弧上,臺灣島嶼可說是鮮活的地質現象大熔爐,尤其以海岸線為精彩熱區。臺東富岡地質公園,主體是一處長約4公裡的巖塊,在島嶼造山運動過程中,混入了上周文章提及的利吉混同地層中,而且還發生了頭下腳上的倒轉情況,也就是原本在底部的巖層被翻轉到了上部。
  • 蘇花公路,臺灣最美「死亡公路」(圖)
    對於臺灣民眾來講,這條公路,可謂是「愛恨交織」,因為它是一條可以沿路觀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號稱臺灣境內最美的「景觀公路」,卻也是一條每逢大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沿途可看海景峭壁一邊是蔚藍、浩瀚的太平洋,另一邊是峭壁懸崖,蘇花公路沿途風光秀麗,沿線景點眾多。最著名的景點是清水斷崖,其中斷崖峰頂之清水山海拔2407米,斷崖之北端「臺九線」168公裡處為太魯閣公園北界。
  • 臺灣自駕旅行之二:美噠噠的臺灣公路怎麼去穿越?
    臺灣的公路美噠噠此次臺灣自駕訪茶的路線絕大部分是臺灣著名的景觀公路。第一天從臺北到花蓮必經臺9線之一段—蘇花公路,起於東臺灣宜蘭縣的蘇澳鎮,終點為花蓮縣太魯閣大山的谷口。花東縱谷 池上花海第四天和第五天兩天時間全都留給臺灣唯一的熱帶度假勝地—墾丁國家公園,環繞恆春半島的臺26線風光旖旎,走幾次都不會產生視覺疲勞。
  •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和龍目島世界地質公園聯合舉辦「 2020年國際減災日系列合作交流活動」
    為做好地質防災減災科普,促進旅遊可持續發展,應印度尼西亞林賈尼-龍目島世界地質公園邀請,10月12日-13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和龍目島世界地質公園同時聯合舉行2020年國際減災日系列合作交流活動。
  • 河南省 信陽市 商城縣 金剛臺(貓耳峰)國家級地質公園
    金剛臺國家地質公園貓耳峰景區是一座集地質地貌,亞熱帶風光,生物寶庫,紅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型地質公園。走進這裡,既可以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瑰麗美景,遊覽生態茶園,又能瞻仰紅色革命遺址,遙想「八月桂花遍地開」的火紅年代。貓耳峰景區主峰海拔1584m,為大別山豫內最高峰。
  • 四川的一處公園,被稱為「地質科學迷宮」,是國家級地質公園
    對四川眾多的公園來說,許多公園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並且,隨著當地城市的不斷發展,旅遊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中國的公園景點雖然沒有那麼高,但也很容易被忽視,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四川是我國風景名勝區最多的省份之一,並且隨著對當地生態環境的重視,從公園的發展來看,其產生的旅遊魅力和價值自然也很高,因此,我先來了解一下四川那些被人們遺忘的公園,值得一看,可惜很多人還不習慣。
  • 密探世界級地質公園!在地質中了解不一樣的湘西
    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上,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佔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