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亮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線上...

2020-12-22 湘湘愛旅行

中國張掖網訊(本網記者 邢琪琦 劉磊)北京時間7月16日23時,為慶祝15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的加入,和1個現有成員擴園項目的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聯合舉辦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線上歡迎儀式,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作為新晉級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參加儀式。

歡迎儀式開幕式後,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主席、教科文組織代表、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理事會主席致歡迎辭,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分别致辭。其中,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工作人員進行會上交流發言,為各成員單位詳細介紹了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的基本情況。

據悉,2020年7月7日,張掖地質公園成功晉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境內,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為中心,總面積1289.71平方千米。公園地處青藏高原向內蒙古高原過渡的第一階梯分界處、祁連山主脈北坡的中段,處於祁連山向河西走廊的過渡帶。西南部的九個泉蛇綠巖套是5億年前洋殼的重要物質構成,真實地記錄了古祁連洋演化為祁連山的歷程;彩色丘陵猶如飄灑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多彩絲綢,其色彩之多變、造型之奇特、規模之宏大,為世界地學奇觀之一;獨特的窗欞狀——宮殿式丹霞是中國北方丹霞的典型代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橫貫公園,滋養著公園以裕固族為代表的多民族居民和多樣的動植物群;祁連山山前豐富的新構造遺蹟記錄了6500萬年以來青藏高原的隆升歷程。珍貴而優美的地質遺蹟、脆弱且多樣的生態景觀、悠久並獨特的民族風情,彼此滲透交融,造就了張掖地質公園豐富多彩的資源稟賦,譜寫著新時代新絲綢之路上張掖精彩的華章。

【來源:中國張掖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圓滿完成第三次中評估
    央廣網昆明8月1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通訊員陳文玲)7月29日至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對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進行第三次中評估。來自挪威和希臘的地質專家英格堡愛麗絲·克萊普、伊利亞斯·瓦利亞科斯稱讚石林是一個模範的世界地質公園,值得其它世界地質公園學習和借鑑,應當積極分享成功經驗,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作出更大貢獻。
  • 密探世界級地質公園!在地質中了解不一樣的湘西
    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上,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佔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
  •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和龍目島世界地質公園聯合舉辦「 2020年國際減災日系列合作交流活動」
    為做好地質防災減災科普,促進旅遊可持續發展,應印度尼西亞林賈尼-龍目島世界地質公園邀請,10月12日-13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和龍目島世界地質公園同時聯合舉行2020年國際減災日系列合作交流活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搶千張免費門票 遊全國13家地質公園
    」,海南日報記者日前從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口園區管理處(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管理處)獲悉,公園應廣東丹霞山和浙江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邀請,參與了2020年世界地球日「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友好姊妹公園互展互動」活動。
  • 濰坊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在博物館廣場揭牌開園
    原標題: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開園  5月5日上午,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暴龍館)廣場上,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以「走進白堊紀,探秘諸城龍」為主題的恐龍文化展正式拉開帷幕。  據悉,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包括恐龍博物館、暴龍館、恐龍澗化石長廊和龍立方「兩館一廊一立方」等恐龍文化旅遊區。
  •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實現語音智能化導覽
    團結報訊(葉慶子)近日,隨著湘西州民族文化景區景點智能導覽牌在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安裝到位,該博物館正式步入了遊覽智能化階段,實現了「一(手)機在手 ,隨心暢遊」。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永順縣芙蓉鎮,建築面積為4876平方米,館內分為「金釘子」、「紅石林」、「礦產資源」、「歷史文化」等9個廳,擁有礦物化石和文化類展品200多件。該館全方位、立體化介紹湘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與特點,多角度展示湘西的地質地貌景觀、民族人文景觀和生物多樣性,是我州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來臺灣玩,第一站一般都是臺北,那就應該去一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應該算是基隆市的、還是新北市的、應該不會算是臺北市的。我們從臺北去只要坐巴士即可。好像挺遠的,大約要坐一個多小時。乘上車子時天氣還可以,一會就下起了大雨,狂風暴雨中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玩興大減,還要穿雨衣玩,雨傘根本沒用,經常是雨橫著過來了,被灌個落湯雞,有機會晴空萬裡的時候一定再來一次。這個就是景區大門,公園不大,隨便看看,1小時最多了,如果你慢慢欣賞慢慢體驗,應該也就2小時差不多了。
  • 帶上這份超全攻略即刻出發來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浪
    9月23日,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在芙蓉鎮揭碑,神秘湘西再添世界級金字旅遊招牌。湘西古老神秘的歷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淳樸熱情的山民在這個秋天開始造夢,帶著湘西全域旅遊「十大」美景、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十大」美景向世界張開懷抱,笑納天下遊人。 弦動別心曲,葉落知深秋。
  • 閉園40天的雁世山景區重新開放,全民免票,還是世界地質公園
    #雁蕩山免門票#經過了近40天的閉園,世界地質公園不要說到了景區再說啊,因為景區的遊客服務中心原則上是不提供線下窗口購票服務的。特別是周末,如果預約人滿了(每天限4000人),哪麼,對不起。你只能遠眺雁蕩山了!好了,你可以出發了!抵達前如果想先了解一下雁蕩山,你也可以再看一會!
  • 蘭州將建恐龍地質公園,地址在這裡→
    11月17日,記者從蘭州市紅古區了解到,日前,蘭州市紅古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集中審議了《甘肅紅古恐龍(省級)地質公園總體規劃》,初步確定了「兩園四心六區」的地質公園空間布局,在規劃理念上貫穿了紅古「西龍東鳳」的構思與定位,體現「龍鳳呈祥」的美好寓意。
  • 來攝影者的天堂,體會西北風情,一覽張掖地質博物館
    一個連博物館絕緣體都忍不住誇讚的博物館——張掖地質博物館對於一個對歷史沒愛好,不愛學習不愛讀書的直女來說,博物館一直都是跟對於不信佛的人來說寺廟一樣的存在,它就在那裡,而我永遠也不會去。然而我被打臉了…西北環線旅遊以後,架不住小夥伴非要來看看張掖地質博物館。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峰談黃山申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絲綢之路」系列跨境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總協調人景峰博士,當年全程參與了黃山申遺工作,30年過去了,他仍在致力於遺產保護事業。我本人1989年初入職國家教委(現教育部),接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黃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申遺。當時的主管部門是國家建設部,我所在的中國教科文全國委員會負責協調對外申報和審核最後的英文文本。黃山是中國自1985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後組織的第二批申遺項目。
  • 來山東,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地質探索之旅!
    這裡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鴨嘴龍化石骨架,填補亞洲空白的大型角龍化石骨架,以及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肉食恐龍暴龍的化石骨架。諸城規模龐大的恐龍化石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執行局專家譽為「舉世罕見的地質奇觀」。
  • 湘西州開展4.22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
    紅網時刻湘西4月22日訊(通訊員 葉慶子)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為進一步提高公眾珍惜自然資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意識和宣傳湘西地質公園,湘西州在湘西地質公園採取多種形式,開展為期十天的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今年地球日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河南省 信陽市 商城縣 金剛臺(貓耳峰)國家級地質公園
    金剛臺國家地質公園貓耳峰景區是一座集地質地貌,亞熱帶風光,生物寶庫,紅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型地質公園。走進這裡,既可以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瑰麗美景,遊覽生態茶園,又能瞻仰紅色革命遺址,遙想「八月桂花遍地開」的火紅年代。貓耳峰景區主峰海拔1584m,為大別山豫內最高峰。
  •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譽「東南第一山」,還是世界地質公園
    2019年4月,它列入了世界地質公園名單, 繼黃山天柱山之後,是省內的第三個世界地質公園, 而且是我們國家佛教名山中唯一的世界地質公園, 這座山最豐富的名字當然是佛教文化, 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佛教的聖地,可以說從山麓到天台峰,幾乎擴展到名寺。
  • 四川的一處公園,被稱為「地質科學迷宮」,是國家級地質公園
    對四川眾多的公園來說,許多公園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並且,隨著當地城市的不斷發展,旅遊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中國的公園景點雖然沒有那麼高,但也很容易被忽視,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四川是我國風景名勝區最多的省份之一,並且隨著對當地生態環境的重視,從公園的發展來看,其產生的旅遊魅力和價值自然也很高,因此,我先來了解一下四川那些被人們遺忘的公園,值得一看,可惜很多人還不習慣。
  • 福建平和靈通山國家地質公園
    本報記者 劉銘明 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靈通山位於平和縣境內西南部,規劃面積約32.32平方公裡(其中地質公園面積約7.46平方公裡),整個靈通山脈橫跨大溪鎮、安厚鎮,千米以上山峰有36座,主峰海拔1281米。
  • 奇山異水之中國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有許多有趣而獨特的自然景觀,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就是其中之一。最近的人類定居點是位於甘肅省的敦煌,位於公園東南180公裡處。 這位著名的地理學家和記者填補了世界地圖上的許多空白。在他第一次去羅布泊沙漠的時候,他注意到沙漠表面有高高低低平行排列的狹窄溝壑。
  • 甘肅一公園走紅,被人稱「世界級」公園,景點數量高達 577處
    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有許多大自然孕育的美麗風景,許多著名的山川,豐富的河流。然而,這些景點已經成為人們放鬆和娛樂的好地方。在甘肅,有一個五彩繽紛的地質公園,它是經過幾千年的地殼運動演變而來的。有577種不同的壯麗景觀,無論是地理區域還是連綿起伏的山脈,都堪稱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