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磨蹭,家長試試給他明確「最近發展區」,比催促更管用

2020-12-22 好媽媽郝女士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現在許多孩子做事沒有目標,喜歡拖拖拉拉的,像寫作業就很經常磨蹭,削個鉛筆能削小半個鐘,橡皮擦也可以玩得不亦樂乎,就是寫作業不肯寫。

為此家長們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讓孩子變得有動機和動力。比如說,告訴孩子完成某件事後就可以吃到好吃的,或者可以去遊樂場玩,又或者可以買自己喜歡的玩具。

總之都是為了吸引孩子迅速地不拖拉地完成父母的要求,俗話說得好,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拖拉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壞習慣,父母要用最有效的方式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習慣,那麼一味地及與短期獎勵是否能達到這種效果呢?

------題記

01先看個案例分析

鄰居家小李的孩子小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小李總是用這些短期利益來刺激孩子,讓小紅迅速完成父母要求的任務,可隨著孩子長大,對獎勵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對父母的獎勵感到不滿足,從而又陷入拖延的死循環。

不僅如此,當小紅在學校做作業並沒有獎勵時,她變得更加拖拖拉拉。這讓小李感到非常疑惑,怎麼以前有用的方法現在卻不管用了呢?怎麼在家有用的方法在學校卻被打回原形了呢?

孩子的拖延問題一度讓小李陷入苦惱之中。孩子拖延究竟是為什麼嗎?家長們又能如何改變孩子呢?不如一起來了解「最近發展區」理論吧!

02什麼是發展區理論?

「最近發展區」理論將孩子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孩子現有的發展階段,也就是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即孩子現有的發展能力。

另一個階段是孩子潛在能力能夠達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孩子通過後天的不斷鍛鍊與加強,以及在第一個階段基礎上難度的擴展與增加後能夠達到的發展階段,是孩子潛在能力能夠達到的階段。

也就是說兩個階段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了。而引申到育兒上,例如寫作業這種問題,就是要替孩子儘快明確問題和目標,快速發展到下一個發展階段了。

03家長應該如何為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

常言道,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溝通能夠解決許多問題,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如此。

1. 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與想法

家長們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標籤,要學會客觀公正地去看待孩子,將孩子看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客觀地分析孩子內心的情緒與想法,真心地接納孩子的想法,不要先入為主,否則孩子會對家長接下來討論的話題產生厭惡與不耐煩。

接納孩子的情緒與想法不僅是對接下來的溝通有幫助,更是尊重孩子的表現,孩子感受到尊重後就會放下之前與家長之間發生的不愉快,從而才能進行一次平等愉快的聊天。

2. 其次要學會用語言反映孩子的情緒與想法

有研究表明,倘若一個人可以用語言來表述內心的情緒,那麼情緒將會減輕許多。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可以用語言去問、去描述,不斷地貼近孩子內心的情緒,從而解決孩子內心的不愉快。

比如說,孩子今天沒考好回到家悶悶不樂,家長可以問一句:「寶寶今天怎麼不開心啊?」

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顧慮與想法,父母和孩子不斷溝通一起解決,孩子才會對父母產生信任,願意傾訴,願意依靠,共同進步。

3. 最後和孩子一起討論將要制定的目標

經過以上對孩子內心的安撫與溝通後,這一步將變得和諧溫馨,並且事半功倍。明白孩子內心想要什麼,聽取孩子內心的想法,與孩子一起討論,不斷磨合。

一步步地制定將來的目標,千萬不要制定過大過空的目標,要制定切合實際,可行的計劃與步驟,越具體越好,越詳細越容易實施。

家長們永遠要記得,先共情再共事,才可能事半功倍。先做好前面兩步,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的想法,與孩子達成共情與互相信任的狀態後,再共同規劃孩子未來的人生以及更深層次的交流。

04總結

孩子拖延的本質其實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標,也不明白自己的潛力所在,所以才會感到迷茫不知道該怎麼做,從而拖拖拉拉不想面對現實,家長們不妨試試「發展區理論」,幫助孩子制定目標,學會合理規劃時間。

制定合理的時間管理表格,明白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且需要自己的規劃以及一次次的選擇,從而不斷挖掘孩子的潛能,從而幫助孩子進步,共同打造美好未來!(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家長試試這5個方法,以後再也不用催了
    很多家長朋友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自家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拖拖拉拉,自己好說歹說,打也打,罵也罵,但就是不管用,好不容易願意寫作業了,一會渴了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總之就是磨蹭,不想好好寫作業,面對著這樣的情況,家長該怎麼辦呢?
  • 孩子拖拉磨蹭、時間觀念差?家長試試「3招」,比不停催促管用
    當孩子也被拖延症纏身的時候,家長才知道拖延症的利害關係會帶來多嚴重的後果,孩子學習不上進,做事情沒效率,專注力不夠……作為父母也只能是干著急。「我家孩子拖拉磨蹭、時間觀念極其差」聽過不少家長抱怨自家孩子拖延症嚴重,暑期作業總是拖拉到開學前,交代的事情也總不會立即去執行,這讓家長十分地擔憂,特別是孩子在學習上的拖延。
  • 孩子拖拉、磨蹭沒「時間觀念」?家長試試這3招,比不斷催促管用
    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做什麼都拖拉、磨蹭,幾乎每天都在考驗父母的耐心。尤其是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後表現得特別明顯。因為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生活除了白天、晚上,孩子對時間都沒有概念。而上學之後需要孩子按照學校的時間生活,所以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現象就顯露出來了。
  •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讓孩子做出改變?
    文|靜若樹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的重要原因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他會認為作業多久完成都可以,所以一邊寫一邊玩,磨蹭拖拉是常有的事。家長可以這樣給孩子說:孩子,你今天的作業看起來可不少呢,如果換成我來寫的話,30分鐘內我肯定完不成。如果你要能在30分鐘內完成,更能證明你是一個有本事的孩子,更能證明你聰明,優秀,比媽媽爸爸能力強,我會為你感到自豪!
  • 孩子寫作業磨蹭氣死人,家長喊破嗓子不頂用?不如試試五個小妙招
    ——高士其孩子對於母親來說,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孩子在給家庭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會給一些父母帶來負擔,有的孩子天生乖巧,但是有的孩子卻很難管教。拿每次放學寫作業這件事來說,就足夠讓一些家長頭疼了,有些孩子就算扯破嗓子去管,最後也不能去乖乖地寫作業。很多家長表示萬般無奈,究竟怎樣去做,才能讓孩子快速地進入寫作業狀態呢?
  • 家長面對孩子寫作業磨蹭時,嘗試這種有效方法,讓孩子愛上寫字
    因此導致這個孩子每天晚上幾乎到半夜才去睡覺,這件事情在剛開始發生的時候,鄰居還以為就是孩子覺著寫作業有困難,所以才會磨蹭到這麼晚,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後,鄰居發現這一件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這麼簡單,事實也並不是自己所想的這樣。後來他特意觀察了孩子幾個晚上,發現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特別磨蹭。
  • 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
    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今天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孩子寫作業孩子寫作業磨蹭,有很多家長都會著急的跳腳,但是,無論我們做家長的怎麼著急,我們也需要明白,教育孩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著急,家長越急孩子就越不著急。
  • 專治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這些小妙招簡單易行!(家長轉發收藏)
    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回到家後不愛寫作業,怎麼催都不管用。老師布置的作業又多,孩子每天都寫到晚上十點多,正常休息時間都沒有了。我們家長也跟著熬夜,一天天的太痛苦了。原因在於,孩子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只是機械的一遍遍催促孩子趕緊寫作業,陪同他完成作業,不但不會改變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的毛病,反而會讓孩子養成沒有人監督就更無法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如何讓孩子自覺自愿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呢?不妨試試這幾個小妙招。
  • 孩子總是磨蹭拖拉,討價還價,試試這招管用
    文丨養育男孩,魚爸很多媽媽說孩子做事磨蹭,沒有一點時間觀念,有沒有什麼好辦法?這些年,我也經常會跟小小魚打拉鋸戰。有一些好的經驗,卻有被他氣得炸裂的體會。今天就分享一篇隨筆,談談這個磨蹭問題。最後往往是強硬關機,讓孩子睡覺。或者發脾氣吼一通,嚇得他們放棄討價還價的想法,然後乖乖就範。如果一直這樣,只會形成這個「惡性循環」:父母催促,孩子磨蹭著,一動不動,跟你索求時間;再次催促,孩子再次磨蹭著,跟你討價還價,最後你發脾氣,孩子開始龜速行動。
  • 孩子寫作業磨蹭?先別焦慮,試過這個方法沒?
    自從孩子上了小學,家長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感受: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有的孩子,不寫作業什麼事兒都沒有,一寫作業,各種屎尿屁就突然噴湧而出了,恨不得跑八百趟廁所。一入廁所深似海,從此不見他出來。這個時候家長就會不斷地催促,直到發火,他才不緊不慢地蹭到書桌前。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磨蹭真相竟然是這樣……(深度好文)
    不管多大年紀的孩子都會磨蹭這是人的天性很心疼這位小朋友,但對這位媽媽的煩惱我更有同感。因為經常被人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長成兩種極端性人格:第一,過分依賴型比如催做作業這件事。如果孩子在一邊做,家長在一邊指手畫腳,其實孩子會非常緊張,作業越做越慢。最終你不得不親自上陣,直接幫他做,或者手把手教他怎麼做出來。結果是什麼?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鄰居老李家的孩子就是這樣,每天早上的時候,都能聽到老李和他老婆扯著嗓門催促著孩子,但到了最後孩子還是會踩著點出門。 這也就容易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家長因為孩子的磨蹭,著急的焦頭爛額。 但孩子因為沒有時間概念,所以會覺得家長的著急很無釐頭,甚至認為家長是故意催促自己。
  • 孩子做事很磨蹭,家長不要試著催促孩子,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引言孩子在小的時候,對於時間是沒有具體的概念的,所以他們做事會做得很慢,也就是家長眼裡認為的磨蹭。因此很多家長只是會單方面的催促孩子,通過這樣的方法希望能讓孩子改掉磨蹭的習慣,但很少有用。案例小楊的孩子小光從小做事情就很磨蹭,吃飯能吃一個小時還沒吃完,平常出門本來只要十分鐘,這孩子非得花半個小時才能出門。儘管每次小楊都會催促孩子做事情趕緊點,甚至幫著孩子把事情做快點,時間長了小光不僅沒有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反而還變本加厲了,比如吃飯非要小楊幫他夾好菜才肯吃,不然還是會吃得很慢。
  • 奇點大學「家長talk」|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前段時間,我家孩子做作業越來越磨蹭,急得我直上火,可是越說他,他反而寫得越慢,每次孩子寫作業,家裡都像戰場。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那麼,我是怎麼改變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呢?我用了以下辦法:找原因:孩子寫作業拖拉是因為作業不會做?還是作業多做不完?我分析,按照以往孩子的能力,作業應該不算多,而且每次基本都能做對。我排除了「不會做」和「作業多」這兩個原因,我想應該是我自己的原因,就是我的方法可能孩子不喜歡,也許是他寫完作業後,我繼續給他安排其他的學習,讓他覺得早點寫完作業也沒有用。
  • 孩子寫作業「磨洋工」,越催越磨蹭?家長這做好4點,能事半功倍
    因為家長在看到孩子磨磨蹭蹭寫作業的時候,就選擇陪讀或者乾脆盯著他,只要他一走神就立馬提醒。可是在這樣催促下完成的作業,可能速度達到了但質量就不一定了。而且在家長盯著寫作業的過程中,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源動力是家長而自身,這樣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依賴性。
  • 孩子做事太磨蹭,家長別急著催,試試這三個技巧吧
    總有家長抱怨孩子做事情磨蹭,明明很簡單的作業,他們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離上課只剩不到半個小時,可孩子叫了無數遍還在賴床。碰上這樣磨蹭的孩子,想必家長也會時常被氣到無語。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有時間觀念呢?光靠催促是沒有用的,家長可以試試這些小妙招。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磨蹭的真相是父母沒做3件事……(深度好文)
    孩子2.5-3歲,時間觀念才開始發展。育兒師和孩子聊了一會兒後,告訴父母說:他不是磨蹭,而是不會。這時候,爸媽不用再一遍遍催促孩子,按照規定的時間,到點就出門。那麼父母也不需要說服孩子一定先寫作業再吃飯,尊重孩子的排序就好。
  • 孩子拖拉磨蹭幾個原因,除了催促還有更好的辦法。從小養成是根本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也經歷過家長催促的時候,那種感覺就是心裡著急可就是做不好。這個時候父母不耐煩的語氣和表情,對孩子內心是一種壓力,可能會讓他們本來想要做好的事情更做不好了。真正的評判標準是同齡孩子的速度和節奏,所以家長可以在下一次想要說孩子慢的時候,先停下來想一想,以他的年紀和閱歷做成這樣是不是正常的,尊重他們的節奏,說不定還能發現孩子比別人做事情都快。允許孩子比大人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就斥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了,只是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而已。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有時候,你在旁邊急得直跳腳,可孩子卻仍然不緊不慢的,總會讓家長心裡不由得無名火起。孩子的拖延讓不僅孩子做不好事情,同時也分分鐘都在考驗著家長的忍耐力,但是我們要明白,孩子磨蹭和拖延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要從家長自身找原因。01.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呢?
  • 8成小學生曾被爹媽催促 有人夢見爸爸臉上全是嘴
    原標題:被催男孩:夢裡夢見我爸臉上全是嘴本報訊(華商晨報記者 楊曉明)「快點起床啦」「趕緊寫作業」「別磨蹭了,行不,該出門啦」……開學之後,這些「磨蹭-催促」模式成了不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生活主旋律。「實在看不慣他磨蹭,又實在控制不住情緒。」市民文女士坦言,「在我們家這已經成為一個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