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達人蝶舞:歷史上黃初平身份及行蹤,你了解多少
文/歷史達人蝶舞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小編歷史達人蝶舞每天為大家帶來各種歷史小知識,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歷史上黃初平身份及行蹤,你了解多少呢?
從目前所知資料和口碑傳說看,很難理出一條主線索。據說黃初平出身貧困,八歲或十五歲上山放羊,遇到葛洪仙翁,受到指點,人道修煉,其的師承,尚待記載資料的發現而加以考訂。修煉之處有三說:一是其牧羊之處便是赤松山,所以得道成仙后,便以此山名號為赤松子;二是仙翁將其引人巖洞,但不知何處巖洞,何以稱為赤松子;三是葛洪指點迷津,親自帶其人赤松山修煉道術,以其處為名號。
黃初平修煉四十年後得道成仙,大概這一段時間他一直處在靜修狀態之中,故其行蹤基本上沒有什麼載述。較為著名的就是「叱羊傳晉代,騎鶴到南天」,即修煉成仙時,其兄黃初起找到他,詢問羊群,滿山石塊盡變成羊。後來如何,無直接的史料記載。據說清朝時,有黃大仙木雕像飄至廣東惠來,當地人立一簡易小廟奉祀,稱為「水流仙」。現在惠來葵峰龍藏洞赤松觀實際上是近年所建成的,所奉主要是宋禪祖師。
1915年有信徒將廣東南海西樵山黃大仙香火拈往香港灣仔開壇,1921年在香港九龍創立黃大仙觀。但不知何典何據,石坊正中題「金華分跡」,表示是從浙江金華分支出來的道觀。也正因為如此,香港黃大仙觀以黃初平為黃大仙。時通常認四、黃大仙應為黃野人辨述黃大仙之所以為道教廣大信徒所崇奉,特別是在港澳臺及海外其他地方,就在於廣大善男信女都認為黃大仙十分靈驗。道教神仙信仰,與其他宗教神靈崇拜有一點不同之處。一般宗教有固定的神靈,排位和信奉也是相應固定的,道教卻有所不同,除了全都供奉三清天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護教王靈官、慈航道人、觀音菩薩、鬥姥、太歲、關聖帝君、財神等之外,其餘的便有所區別,崇奉道教中的某一神仙。其中在南方道教中較普遍的是八仙中的純陽真人呂洞賓和黃大仙。
呂洞賓的身世和傳說雖然也是錯綜複雜的,但其畢竟只歸結到一個人身有三人之說。因而,對目前所知的史料記載和口碑傳說等分析辨異,儘可能與原型接近,對於道教信徒和中國道教也可提供一些參考。不過,不論什麼宗教,都有許多久傳而為人所信的人、物、事,其中不少是很難確切考證的。但是,可以做一些初步的梳理,有利於今後進一步深人探討,也有利於宗教本身發揚優良的傳統。
王野人之說,以嘉靖《惠州府志》引錄唐代李翱之言及編志者所評,應與黃大仙沒有關係。只是此志尚遺留一問題,有待他人解決。因為其中記載稱:「仙去者,必別有一王野人,而舊志遂附之洪弟子,愚竅疑焉,故著之以俟知者。」此說是否言之有理,可不必置論,唐代王野人並非黃大仙,則基本可以確定。黃大仙則不一樣了,如上所述,為是十五歲時。是否有確切議之,朝廷未有能辨而聞子上以正之者,泯泯棼棼,相仍百世良右慨夫洪惟我朝定製,去其舊號,止稱「南海之神」,古之謬,惜其夫人之諡,任言責者,忽諸尤未革之也,此又不一未辨之矣!夫以海而稱其為神,蓋以聖,不可知而名矣,豈常人所可得知其妙耶?予既次第一新之制而復辨之,以正言所有未盡者,敘思作歌,形容神妙曰。明憲宗祭祀南海神,表明自己是「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明憲宗是一位極其迷信的皇帝。他在位時,四處祭神,在求神保佑的同時,又在顯示其「真龍天子」的權威。
僅左數第三行起首「皇帝」兩字頂一二格;左數第四行「南海之神」四字起首空兩格;四字後空一格;左數第五行「我民……」起首空三格。以上可見,明憲宗自命是「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其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南海之神」是其太祖皇帝朱元璋所封之神,其地位卻不及「皇帝」高;由於南海神威靈顯著、法力無邊,為了表示「皇帝」與「我民」對「神」之尊崇,故特於「南海之神」後空一格,「我民……」起首空三格。《成化壬寅年重修南海神祠記》御祭碑,全碑中左數第十一行、二十二行、二十三行起首的「朝」字頂格,其餘各行起首都空一格。以暗示「一朝之主」皇帝」之位是至高無上的。
今天的歷史小知識到這裡就結束了!小編歷史達人蝶舞希望各位讀者在一天辛苦工作之後,看到這篇文章可以緩解你一天的疲勞,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讓我們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