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家欣
編輯|李春暉
茨維塔耶娃的詩說:「野獸需要窩,朝聖人需要路,死人需要靈柩。人人有自己需要的物」。早年群眾包括網易自己對LOFTER的定義,就是文青的場所。
但不知何時起,原本供文藝青年談詩論畫的興趣社區,已經變成了腐女的山頭。LOFTER在大眾市場的冷門,反而讓一些小眾內容得以存活、聚集,也讓其愛好者有了偏安一隅的棲息之所。
而在網際網路上,只要聚集了人的地方,就有變現的機會,尤其是垂直人群。在LOFTER最新更新的版本中,已經上線了打賞功能,用戶開始能用真金白銀愛的供養。
雖然該功能仍處於內測階段,並未對所有創作者開放,但與支付寶連接的打賞收入已經可以直接提現。在LOFTER收取5%的手續費之後,就能在1-7個工作日到達作者的指定帳戶。當然,也有一些制約條件:單次提現金額必須大於100元RMB;每月(每月1號0:00-次月1號0:00)有3次提現機會。
作者主頁的打賞總榜
植根在產品DNA中的文藝範,讓LOFTER的打賞比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硬交易,更傾向於給了「用愛發電」以人民幣為單位的衡量指標。連打賞金額都取自有含義的數字:2.33、6.66、13.14、88.88、520。
而從文藝輕博客發展到有時還頗重口的耽美社區,LOFTER的創辦者、運營者不知又作何感想呢。或許就像早時B站CEO陳睿對硬糖君說的,社區有自己生長的邏輯,運營者只需跟上用戶的節奏就好。
從文青興趣社區到耽美第一產糧地
2011年,國外在Tumblr的帶領下興起了一陣輕博客風。國內也出現了推他、新浪輕博客、點點網等幾家效仿的輕博客產品,LOFTER就是網易在這種背景下推出的產品。
於2011年8月問世,跟那個時代的所有輕博客一樣,LOFTER有一個十分文藝的開始。
它的口號是「專注興趣,分享創作」,定位受眾是愛好攝影、插畫、手作、美妝、穿搭、健身、美食等的文藝青年。當然,這些興趣分類現在依然存在,但LOFTER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它,而是轉變成了耽美同人創作社區。
今天的LOFTER上,腐女無處不在。她們奔走在各段「拉郎配」的CP關係之中,無論是小瀋陽和金秀賢,還是李誕和池子。只有路人想不到的CP,沒有腐女磕不動的糖。
2016年,LOFTER官方推出了同人熱門榜,上榜的沒有一對BG向CP。LOFTER同人創作者大部分是腐女,這個判斷算是正式坐實,並延續至今,奠定了其「耽美第一產糧地」的江湖地位。
按地域,榜單分為全部、國產、歐美、日本;按主體,榜單分為人氣角色榜、熱門作品榜和同人創作榜。如果說路人還能認得出李澤言和《王者榮耀》,那「雷安」、「all葉」、「瑞金」這些CP名,恐怕就真的是一頭霧水了。
入榜標籤的熱度,由訂閱用戶數、文章發布數、瀏覽量、互動量(推薦、喜歡、評論、轉載的總和)四個指標綜合計算而成。國產的《琅琊榜》、《全職高手》、《陰陽師》;歐美的漫威系列;日本的《冰上的尤裡》、《刀劍亂舞》等,是LOFTER經久不衰的同人圈。
「作者太太」們時刻暗中觀察著圈外的熱點,將娛樂圈、影視圈、體育圈、遊戲圈、動漫圈、歷史圈等素材,全部吸收成為耽美圈內產糧的肥料。
對路人來說「門檻」比較低的,有胡霍(胡歌×霍建華)、TFBOYS、蔥芯(王思聰×林更新)等;需要一點專業知識的,有胖球圈的獒龍(張繼科×馬龍)、遊泳圈的跨國CP孫樸(孫楊×樸泰桓);還有你想也想不到的「狗柯CP」,上演了一出alpha go與柯潔的「人機情未了」。
腐女們腦洞大開的結果:直播梗《震驚!葉修竟當著國家隊的面與前隊友做這種事》、論壇體《樹洞|全世界都以為我和竹馬有一腿怎麼辦》、知乎體《你想和你男朋友分手的瞬間》……一入腐圈深似海,從此常識是路人。
LOFTER非官方中文名——擼否
現在國內輕博客市場,僅剩LOFTER一枝獨秀。當初網易微博臨死前,將用戶交託給了LOFTER,雖然接盤俠註定成不了大眾流行的微博,卻靠耽美同人活了下來。再次印證了那個判斷:在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完成的今天,機會在小眾圈層。
對部分重口味腐女來說,LOFTER已是不可或缺的開車福地。雖然脆皮鴨文學還是會被屏蔽,但走百度雲連結是自由的,這已經領先圈外很多了。於是,她們親切地稱LOFTER為「擼否」,也不管人家有個正經中文名「樂乎」。
說起國內耽美文化的陣地,現在第一想到的是晉江。但不管是晉江還是微博,還是其他曾經有志於耽美的大型社區,都有一些共同的問題,一不夠垂直,二監管太多。兜兜轉轉,還是LOFTER這塊「孤島」最清淨。
前幾天微博放話封禁耽美內容時,就讓不少微博、LOFTER兩頭跑的作者退守自留地。她們刪光了微博上的文章,並號召粉絲到LOFTER去。
LOFTER本來就小眾、自由,又在腐女的不斷聚集中變得越來越垂直。它產品邏輯定位是「輕博客」,即介於博客與微博之間。博客傾向於表達,微博易於社交和傳播,而耽美圈需要的正是「充分的表達」和「適當的交流」,LOFTER同時有兩方面優勢。
LOFTER的個性化推薦和標籤互動兩大功能,尤其方便圈地自萌。「LOFTER的tag看文方便啊,點進去就能看到最新的產出!」腐女們盛讚LOFTER的標籤功能。
「銀河英雄傳說」標籤下的內容
在這裡,熱門和冷門都有自己的圈子。而標籤直觀展示出的熱度,又讓LOFTER與匿名傾訴的樹洞區別開。比起雙擊愛心,寫手們更希望讀者留下評論互動,她們對於互動有很高的積極性,不厭其煩地「謝謝喜歡」,甚至在一串催更的評論下面一個個地回復過去:「更啦~」
當用戶一來一去形成交流,在社區中沉澱下來後,離開就不容易了。在一個圈子裡面玩到High,才是小眾抱團的真諦。現在的LOFTER,啥劇和電影火就產什麼糧,緊跟時代,推陳出新,從當年的《琅琊榜》、《偽裝者》,到《人民的名義》,再到現在迅速爬升到榜單上方的《紅海行動》順懂CP。
本來同人受眾很多都有所謂「CP潔癖」,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排他性。再加上LOFTER官方的「偏心」,平臺越來越向耽美一家靠攏。雖然同人不等於耽美,但必須自發產糧的腐女,具有超越一般同人作者的積極性,在與讀者互動的過程中獲得極大滿足,能夠迅速形成巨大聲量。不僅在LOFTER社區中同人約等於耽美,在整個同人文化中,「耽美化」也越來越明顯。
永遠「冷門」,永遠抱團取暖
耽美用戶的活躍度高,LOFTER官方自然也投桃報李:頻繁針對耽美同人領域進行推廣,舉辦同人CP徵集大賽,現在又推出了打賞功能。官方口號是:「花樣CP,百無禁忌」,還用多說嗎?
不過,當LOFTER漸漸玩出特色的時候。2016年底,產品研發團隊卻被傳解散。當時粉絲甚至喊出了一句:「丁磊,我要給LOFTER充錢!」雖然最後得到了「只是人員構架調整」的保證,但前路未可知。
現在有了充錢的手段,卻又並沒有那麼簡單就能皆大歡喜。LOFTER開不開打賞功能一直在被討論,糾結的問題永遠是那麼幾個:自留地會不會變味,以及無版權二次創作在商業上的灰色地帶。
從官方的態度看,目前LOFTER應該並沒有擔任嚴格監管者的打算,它說:「LOFTER的打賞功能屬於一種個人的贈與行為,是打賞者對於被打賞者的鼓勵支持,LOFTER的設計之初並沒有讓它承擔道德、法律以及其它的制約責任。」
LOFTER的打賞功能終究還是小範圍的,要開通還得官方給邀請,小作者根本不會去費這個事,開通了的大作者,收到的打賞也並非大數目。
也許網易真的已經對其放任自流了吧。丁磊一方面標榜文藝,一方面又非常容易讓其他產品團隊「原地解散給遊戲畫圖去」。他的LOFTER帳號,這幾年都在分享網易嚴選和考拉的商品,上一次發文還是在2017年12月,似乎現在連廣告都懶得打了。
「不火」的LOFTER,無意間給耽美同人亞文化以夾縫生存的場所。而除了內部的熱火朝天,她們也深知這不是個能高調的圈子。感情為重,圈地自萌,早已是耽美圈的共識。一個不被大眾關注的LOFTER,才是好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