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2021-01-08 顯密壇城

維摩詰是佛教大乘經典。一稱《不可思議解脫經》,又稱《維摩詰經》《淨名經》。經中說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他的智慧可以與佛祖媲美。他提出:善好其身,兼憂天下就是菩薩。讓生命由自己做主,既不成為無常情緒的奴隸,也不會成為各種修道之法的奴隸,這就是菩薩。

他說:妻子是他的法喜,慈悲心是他的女兒,誠實是他的兒子。

作為生於娑婆世界的我們,如果選擇在家修行,就應該把婚姻看作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婚姻有好的因緣有壞的因緣,不是互相報恩的就是互相討債抱怨的,總之無論是何種因緣我們都要學會在環境中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思想行為,能夠在任何因緣中「忍辱」,慈悲,最終去除煩惱。

婚姻也是自渡渡人的絕佳道場,業力牽引一家人不可分割的聚集在一起,日日相處,照見自己的煩惱,以恆心毅力,與智慧的加持讓我們可以圓滿這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在家學佛的大菩薩們千萬不要有覺得婚姻如火宅想拼命逃離的想法。煩惱並不在外而在一心,當婚姻有問題總想換一個人就好了,其實一個人沒有這樣的問題有那樣的問題,所以不是換一個人或者逃離婚姻就可以解決的。根本的解決辦法是以慈悲心包容,放下我執打開心量,以智慧破除煩惱,讓修行改掉習氣,讓積累的福德化解逆緣。

各種因緣環境都是我們的修行之處,婚姻是一場因緣,只要你內心堅定,願力很強,好緣也好,壞緣也罷,學會把佛法運用到生活中,給人們帶去慈悲和快樂,隨緣消業,累積福德,終可以完成婚姻這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相關焦點

  • 佛法開示:從慈悲喜舍開始,我們一起共濟天下悲苦
    佛在這裡說行慈心是指的「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四梵住。就是慈悲能生菩提心,依於善道,我們的心能入於祥和安寧。又因為祥和安寧則諸煩惱不侵,終至見道。「諸結漸漸薄「,即是指眾生的十種塵勞。分別是貪慾結、嗔恨結、我慢結、邪見結、戒禁取結、有愛結、嫉結、慳結、無明結。在長養善心的時候,諸結縛漸漸淡薄,從世間塵勞中走出來。
  • 中道禪舞體會活出慈悲喜舍
    在舞蹈中不斷的堅持練習放鬆與專注我們本有的純淨的心就會得以顯現,我們的洞察力就會增強,思維清晰,我們就會做出明智的取捨判斷,同時活出真我,活出慈悲喜舍的愛與光明。中道禪舞曉晴:2020.3.12
  • 首愚法師:苦集滅道四聖諦,慈悲喜舍五比丘
    佛陀悟道以後,展現出的那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個圓滿相,散發出慈悲喜舍。原本這五位比丘眼睛互相對看一眼,講好了不要理會他,等於說有點輕視、輕慢釋迦牟尼佛,哪曉得,佛陀靠近他們身邊的時候,這五個人不約而同都站起來,跪下來頂禮膜拜。各位,釋迦牟尼佛那種威德,那種慈悲喜舍,這樣淳樸的大聖人,已經不需要語言文字了,就已經感動了五比丘。佛陀就為他們開講,於鹿野苑初轉四聖諦法輪度五比丘。
  • 佛緣專欄:如何培育「正念」,實踐四無量心– 「慈悲喜舍」!
    佛陀教導我們要實踐四無量心 – 「慈悲喜舍」。倘若我們缺乏「慈」愛,通常只會看到他人的缺點,之後自己又感到不快樂。當我們有「悲」心,就能包容別人的不足之處。而「喜」就是隨喜並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有的快樂。此外,對於他人的讚賞或嘲諷,自己都能保持冷靜、轉念,然後放下之,則是屬於「舍」的崇高品德。擁有以上這四種素質的人,肯定能夠與他人相處和諧,融洽生活。
  • 修行第五步,修持十善業
    我們找到自我做好自我,發了慈悲喜舍心,入「無我境」做好「自我」,用慈愍心對待傷害我們的人,那麼接下來我們修行十善業道,怎樣修十善業道了?即從行為上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從語言上遠離妄語(說謊)、兩舌(挑唆)、惡口(語言粗俗)、綺語(花言巧語);從思想上遠離貪慾、瞋恚、愚痴。離此十種惡業,就是修行十種善業。十善業是最基礎修行。
  • 十修行
    十 修 行一修行舍爹娘大孝不賢,忘不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二修行舍丈夫不能相逢,忘不了夫妻的一場恩情三修行舍兒女比比真情,忘不了小嬌兒抱在懷中四修行舍姐妹好修真人,忘不了姐妹是一母所生五修行出遠門明光大道,有仙人來指路直往前行六修行出遠路離開家門,一路上受苦難誰人知情七修行受盡了千辛萬苦
  • 解讀佛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探索佛像微笑背後的秘密!
    這便與佛菩薩修行的境界有關。慈、悲、喜、舍是菩薩所具有的四種廣大利它心。《大般涅槃經典》卷十五佛解釋說: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 婚姻是一場修行,成就內心豐盈的自己
    12月1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關於婚姻家庭關係主題的小組活動在龍華區觀湖街道潤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順利開展,參與本次小組的有20名社區居民,其中有3對夫妻,有走過了歲月風風雨雨的叔叔阿姨,也有在婚姻中小試牛刀的年輕夫婦,他們都懷著對更和諧、更高質量的婚姻關係的期望,走進了我們的課堂。
  • 愛,也是一場修行
    我們的前半生,大多是在等待中度過,等待幸福,等待快樂,等待婚姻。 而我們的後半生,大多在經營,經營家庭,經營婚姻,經營生活。 歲月告訴我們,緣分來之不易,真愛更是難得,我們需要彼此珍惜。
  • 婚姻是場修行,有人得道,有人成魔
    婚姻其實是場修行,有人悟透了真正的婚姻,渡人渡己得道成仙,小日子過得快哉樂哉,有人卻走不出那圍城,在欲望和緣分的糾葛下成魔。杭州市公安局7月25日的案情通報,據犯罪嫌疑人許某某初步交代,其因家庭生活矛盾對妻子來某利產生不滿,於7月5日凌晨趁來某利熟睡時將其殺死,分屍後分散拋棄。
  • 婚姻就是了斷一場因緣,再忙也要看看!
    婚姻就是了斷一場因緣,再忙也要看看,婚姻債和感情債的因果輪迴。 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有出家的因緣,大都是居家修行,大可不必為結婚之事煩惱。 有的怕結婚了會被生活所累從而耽誤了自己的修行,怕影響自己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結婚生育後代也是正常的事情,也是一定的因緣。 結婚我們也可好好修行,就看如何用心了。
  •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循聲救苦三十三慈悲喜舍為淡然
    下圖這個作品,咋一看幾乎相同,仔細看,玉雕人物的靈魂不同,這個讓我感受到淡然,慈悲循聲救苦三十三,慈悲喜舍為淡然。我覺得形容得很貼切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女相為慈,男相為悲。不同的雕刻師雕刻同一個題材,確實靈魂不同。
  • 相愛是一場美麗的際遇,相守卻是一生煉獄般的修行
    愛情是一鍋粥,在婚姻的流年裡熬,有的熬得醇厚,更多的人熬到乾涸。是的,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童話故事的結束正是我們真實生活的開始。一場真正的煉獄在等待著我們。日復一日,或許你才發現,你愛上了一個不回家的人,又或者是一個酒鬼,或是一個賭徒,或者是一個家暴者,或者根本你們就是兩個互相折磨的好人——一個眼神,一句話,一件芝麻小事都會引發一場戰爭,每一個日子裡都感受到傷害,痛苦,最後發現兩兩相對,不如兩兩相忘。漫漫長路,唯有孤獨永恆。
  • 紫竹林中觀自在 慈悲喜舍即觀音
    當我們惡語傷人的時候,各類魔障就會乘機而入,破壞我們的修行,導致我們為魔所持,走入邪路。如果我們此時還能持咒、念佛,魔障根本就不敢靠近我們,會驚慌失措地逃之夭夭。俗話說:「蚊蟲遭扇打,只為嘴傷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只圖自己嘴巴一時痛快,往往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麼多矛盾?
  • 佛說:婚姻是了斷一場因緣
    佛說:大千世界皆是因緣而生,一個緣字包含的太多太多了,今生能有緣相聚相守餘生就是莫大的緣分,婚姻是前世的延續,今生的了結!夫妻是緣無緣不聚,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前世相欠今生才會相聚,前世不欠今生難以相遇!
  • 婚姻的本質是陪伴,意義是生命中的自我修行
    對婚姻的理解,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看法。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於婚姻的理解也不同。有人渴望婚姻,因為婚姻是愛情的歸宿,結了婚以後,內心從此不再孤單,有了一個停靠的港灣。也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結了婚以後,過不了夫妻之間的磨合期,這種婚姻就如同枷鎖一樣鎖在彼此的身上。
  • 藥師法門的修行方法(一)—持名、供養、誦經與持咒!
    七天七夜受持八關齋戒,不論衣服、飲食都要清淨,「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唱念藥師贊偈,右繞佛像。對於《藥師經》,則要生起恭敬、尊重之心,以種種香、花鬘、瓔珞、幡蓋、伎樂來供養;以五色彩緞所作成的經囊來放置《藥師經》,敷設清淨的高座來安放經典。
  • 《三十而已》:父母子女一場,是債也是修行!
    這部劇聚焦了三位女性的不同際遇,圍繞著親情、友情和愛情展開的故事中,被廣泛熱議的多是她們的婚姻和職場。而令我淚崩的卻是三位女主與父母之間發生的故事與對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呢?一起來掰扯掰扯!02父母子女一場,是債也是修行為了孩子,可否低入塵埃裡?
  • 慈悲喜舍,清淨無染,救護一切眾生
    相傳釋尊曾於菩提樹下修行,正好有一隻飢餓的老鷹在追捕一隻可憐的鴿子,鴿子四處飛逃,沒有注意,就撞到釋尊的懷裡去了。老鷹要釋尊交出鴿子。釋尊慈悲心起,把鴿子伸手握住,藏在懷裡,然後對老鷹說:「請你放過它吧。你捕食有千萬種選擇,而鴿子的命卻只有一條啊。」老鷹說:「您說得很有道理,但我餓壞了,不吃他的話,我現在就要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