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新冠疫苗接種要注意什麼?打了疫苗能摘口罩嗎?
近日
多地已啟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
疫苗需要打幾針?
適用於哪些人群?
打完後能不能摘口罩?
小編帶你一起了解
↓↓↓
除了這些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外
還有以下這些問題
大家可以詳細了解一下
▼
接種後一周內避免接觸個人既往已知過敏物及常見致敏原,儘量不飲酒、不進食辛辣刺激或海鮮類食物,建議清淡飲食、多喝水。
海鮮/雞蛋/青黴素不是新冠病毒疫苗任何一種成分,免疫程序中明確過敏個體並不是接種疫苗的特殊禁忌,因此可以考慮接種。
有某些病(哮喘/風溼/糖尿病/手術)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嗎?
目前用於緊急使用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說明書中指出,個人患慢性疾病者慎用,慢性疾病急性發作者禁忌接種。
鑑於慢性病患者是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需要對慢性病患者在非發作期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有數百家單位,主要集中在幾條技術路線上,包括滅活疫苗、基因重組疫苗、載體疫苗(包括腺病毒載體、減毒流感病毒載體)、核酸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
這5條技術路線,不能簡單說哪條技術路線更好,要評價一個疫苗,一定要綜合考慮到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這才是對一個疫苗的科學評價。
目前國內進行緊急接種的疫苗是新冠滅活疫苗,並無其他選擇,且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何種工藝疫苗更好。
考慮到現有防疫需要,只要是出於防病的目的,任何工藝的疫苗對於非禁忌症人群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目前尚未獲得不同免疫程序的臨床研究數據,因此尚未確定2劑新冠滅活疫苗間最大間隔。
如錯過接種時間,建議儘快補齊相應劑次。
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使用同一廠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完成全程免疫。
是否需要檢查產生抗體?如何檢查抗體,如果為陰性需要補種嗎?
不建議!由於檢測方法和相關試劑靈敏度不同,結果可能無法顯示真實信息,結合疫苗研發機構的實驗室檢測結果,可推測中和抗體陽轉率超過90%,因此除有特殊需求群體外無需專門進行抗體檢測,也暫不推薦對於自行檢測抗體結果陰性人群進行補種。
本次接種的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揭盲結果綜合顯示,疫苗接種後均產生高滴度免疫應答,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
在全球多個國家進行的Ⅲ期臨床試驗,疫苗有效性進一步得到驗證。
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少數人接種後未產生保護力,或者仍然發病,與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種者個人體質均有關。
目前新冠病毒發現的時間還不到一年,對於新冠滅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也仍在持續觀察中。
目前證據提示,疫苗保護期可以達到至少半年以上。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出入境檢查血清抗體呈陽性怎麼辦?
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滅活疫苗,新冠滅活疫苗緊急接種者在國內外醫學檢查中,如遇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核酸檢測等其他檢查結果為陰性,可聲明已接種疫苗並出示接種證,以便相關機構鑑別診斷。
臨床研究表明——
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第一劑後14~28天抗體陽性率約60%~90%;
接種第二劑28天後抗體陽性率均達90%以上,並形成持續保護。
病毒基因突變是永恆的,病毒在人體內複製及傳播過程中不斷出現變異,是生物進化的自然現象。
新冠病毒也不例外,會不斷出現大量的變異株,但往往只有極少數關鍵位置的突變會對傳播性、致病性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們所能發現的變異都是能成功存活和傳播的病毒,藥物及疫苗的壓力也可能對變異株進行篩選,就目前新冠病毒變異情況看,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後期是否會有大的突變,需要持續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