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雙贏思維,教會她分享玩具和零食,我是這樣做的

2020-12-16 享受快樂育兒

家裡有兩個孩子,媽媽可能會因為孩子爭玩具和零食,吵的雞毛蒜皮一地飛。

記得有的媽媽在評論區問我,兩個娃爭玩具打架怎麼辦?你是吵大的還是小的?我們家兩個孩子以前也經常這樣,朋友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鑑。

那就是,怎麼教會孩子交換中得到的雙贏思維能力。

交換玩具和零食,無形中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女兒叮噹漫長的寒假結束了,為了安全管理,大班不讓父母進幼兒園接孩子了,要求孩子自己背書包整理東西了。

最近發現她的書包不讓我看了,原來她自己每次去都會帶玩具,我也沒有拆穿她。一周下來,我發現我們家多了幾樣以前沒有的玩具,我就問,叮噹,你的玩具是哪裡來的。

她很自豪地給我說,這個指甲貼,都是我用我的公主貼畫跟妞妞換來的,這個艾莎公主,是我很貝貝用我汪汪隊裡面的天天換來的。

看到孩子還會用她不喜歡的玩具換來自己喜歡的玩具,我很開心,畢竟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嘛。

證明孩子的朋友很多,社交能力也很強。我笑著說,你混得不錯,比我的朋友還要多。

交換是商業社會的運行規則,不管是在商場裡還是在職場中,無論是上市公司之間,還是不同職工之間日常交往裡,交換無處不在。禮尚往來都建立在交換的基礎上。

付出和得到,雙方都會獲得價值,交換才有意義,如果只建立在單方的利益上,交換不會長久,誰都不是傻子。

姐姐就一定要讓著弟弟嗎?發生爭執的時候,總吵老大,又擔心傷她自尊,把小的寵壞,兩個都吵,三個人都不開心。

好的解決辦法看這裡,一次,我一個朋友來我家裡玩,給孩子帶了一個漂亮遙控小汽車,兩個孩子爭著要玩,誰也不讓誰,我正要發火,我朋友說我來解決,我說好吧,讓你提前體驗體驗,帶兩個娃是什麼狀態,她的方法讓我很佩服。

她把我們老大叫過來,給她一塊巧克力,說,你把這個給你弟弟,她最喜歡吃這個,你說我給你一塊巧克力,你讓我玩玩你的遙控車怎麼樣,雖然弟弟不捨得,但是,看到自己最愛吃的巧克力,還是同意了,他一邊吃巧克力一邊看姐姐玩車,自己也想玩。

我朋友說:叮咚,你去跟姐姐說,我分你一點巧克力,我們一塊玩遙控車怎麼樣。叮噹同意了,一個人玩沒意思,就這樣兩個孩子一塊吃著巧克力,一塊研究著新遙控車。

我問朋友,你們家就一個孩子,是怎麼教育好兩個娃的。

她說,做業務這麼多年,只要達到雙方雙贏,單子不就成了嗎?原來是雙贏思維模式。

如何從小陪養孩子的雙贏意識,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雙贏,讓孩子體會到雙贏獲得的成就感呢?

叮噹幼兒園親子春遊的時候,老師要求自己帶零食和水。到中午的時候,大家分成各個小組坐在一起野餐,叮噹看到櫻桃的小蛋糕,很想吃,說媽媽你給我也買點小蛋糕吧!

我說,不用買,你想想有沒有辦法馬上就能吃到,她想了想,搖搖頭,我說你去跟櫻桃說說,櫻桃我的密薯很好吃,你要不要嘗嘗,櫻桃馬上說,可以呀!我可以用密薯跟你換你的小蛋糕嗎?

可以的,沒想到小朋友的理解能力那麼強,我們大家把所有的食物放一起,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怎麼樣呀。原來大家都想吃別人的食物,分享變成共享了,不要輕易幹涉孩子的分享方法。

對於不願意分享的孩子,一定要引導和啟迪,瞎子點燈就是很好的小故事。

晚上散步,我跟兩個孩子出了個腦筋急轉彎。

我問如果我們的前面有個盲人,她提著燈籠走路,為什麼,叮噹說:看路唄,我說他是盲人,看不見的。

叮噹問,那是為什麼,媽媽,哪不是浪費嗎?我說你再認真想想,她想了很久說,這樣在黑暗的地方別人就碰不到她了,我說,對了,這就是照亮了別人,也保護了自己。

以後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子家裡,還是你上班了,都多做這樣的事情。她說我又不是瞎子。

我說,每年舅舅都會給我們很多櫻桃,可是櫻桃不容易放,我們又吃不完,媽媽是怎麼做的,她說,帶到幼兒園大家一起吃呀,我說,對了,放在家裡也是壞,拿去了讓小朋友幫你一塊吃,這樣不是更好嗎?

小朋友們不但更加喜歡你了,我們的櫻桃也不會壞了,對不對,這次她好像明白了雙贏的概念了。

從小培養孩子理解雙贏,通過交換和分享獲得雙贏。缺乏交換智慧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

最後,就是不要幹涉孩子的交換方式,儘管孩子拿了貴的玩具換來了便宜的貼畫紙,家長也不要幹預。保留孩子用金錢衡量交換意義的純真,只要雙方都高興,就是最好效果。

我是叮噹和叮咚的媽媽,我的工作就是負責陪伴他們成長,每天堅持分享真實的育兒經歷,從餵養,到婆媳關係,孩子怎麼選擇輔導班等等有關孩子的一切,喜歡的媽媽可以關注,一起共同討論。

一起期待明天的分享吧。

相關焦點

  • 玩具還能培養孩子專注力?前提是要這樣玩!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經常聽到老師說寶寶不聽話,上課不認真,坐也坐不住,隨便一點小的動靜就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在家寫作業也是磨磨蹭蹭地,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其實這是寶寶缺乏專注力的表現。做事不專注,沒有穩定能力。其實是因為寶寶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太強了。
  • 別再逼孩子分享玩具和零食了,樂於分享的孩子,父母做對了3件事
    兩個孩子一起玩,孩子A想玩孩子B的玩具,伸手就要拿,而孩子B並不想和孩子A分享自己的玩具,結果兩個人發生爭執,引得家長出面解決。這時候,家長多半會為了面子,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最終兩個孩子不歡而散。
  • 「團隊合作精神」,從小培養,讓孩子快速輕鬆融入集體
    孩子在幼兒園不參加集體活動,也不喜歡跟別人玩兒。經常被大家孤立;還有的孩子,東西不願意與小朋友分享。表現的很自私。媽媽跟她也講道理,可就是不見效;還有的孩子團隊精神薄弱,老師經常反映說沒有團隊合作精神,凡事需要大家一起做的事情,她就能躲則躲,有時候還會裝病說肚子疼,如果是小組活動,只要他不合他的意,就會故意在裡邊兒搗亂,搞得大家不願意跟他在一個小組。
  • 孩子遇到問題就哭,家長試試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真的很心疼小女孩,先是和小朋友發生爭執,沒人安慰她,奶奶又對她一頓責罵。其實生活中太多這樣的例子了。孩子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總是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引導和教會孩子處理這些問題呢?最近在看一本幫助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技巧的書,是美國兒童心理發展學家默娜·B·舒爾博士著作的《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 孩子要玩具要個不停?善用「燈式思維」,讓孩子認識到問題所在
    相信不只是表姐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會面對孩子對於新奇玩具的渴望,孩子會不斷地讓家長給他們購買新的玩具,家長有的時候不買就會怕孩子覺得自卑,更害怕孩子去搶別人的玩具,而如果每次都給孩子買的話,不僅是家庭條件不允許,還會給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訓練孩子主動收拾玩具
    我有一個鄰居家的小姑娘,就是每次想玩別的小朋友手裡的玩具,而其他小朋友不給時,就會把手裡的玩具怒氣衝衝的摔到地上。這時候無論大人給她什麼玩具,她都會不聽哄勸的扔,直到大人們妥協的把另一個小朋友手裡的玩具拿給她為止。
  •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是自私還是另有原因?很多家長都錯怪孩子了
    學齡前的寶寶會因為喜歡的玩具,或者是愛吃的零食,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爭議。大部分寶媽都希望看到孩子主動和他人分享,充分享受友誼的快樂,因此會極力避免孩子獨佔玩具,假若孩子仍舊不肯分享,便會被扣上「自私」的帽子。
  • 「他搶我的玩具!」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
    小美委屈地說道:「我想要玩哥哥那個玩具,可是哥哥不願意給我。」小剛媽媽聽了後就地對兒子說:「小剛,你是大哥哥你把你的玩具分享一下給妹妹嘛,媽媽不是教過你要懂得分享嗎?」小剛聞言把手中的玩具攥得更緊了,一邊大聲說道:「我不,這是我的玩具,我也想玩這個玩具。」
  • 孩子總是獨佔物品,無法融入集體,讓孩子懂得分享父母要這樣做
    後來表姐和墨墨談心事,聊到了這個話題。墨墨表示和同學玩玩具的時候,他很討厭別人玩他的玩具,所以經常和同學發生爭執,於是現在有的同學都不想和他玩了,並說他自私小氣,但是墨墨表示就是不想讓別人碰自己的玩具。
  • 孩子總拿新玩具交換舊玩具,是傻嗎?其實是人際關係敏感期的表現
    最近,有個朋友特別憂心忡忡,因為她發現自己剛上中班的兒子,每天上學前都會拿一個玩具放到書包裡,等到晚上放學回家,玩具就變成了其他的玩具,問他自己的玩具去哪了?他振振有詞表示自己和朋友交換了。我們一起聊天時,她說起這件事,聽完我又問了她幾個孩子的表現後,終於確定她兒子這一表現並不是所謂的缺心眼,不過是到了人際關係敏感期。其實當孩子到了四五歲,我們經常會發現:早上帶到幼兒園的新娃娃,晚上回家就變成了一個小破車。
  • 孩子到了「兩歲叛逆期」,家長這樣做,幫孩子度過,比打罵管用
    我家寶寶現在三歲半,曾經我也陪伴孩子度過了一個可怕的兩歲,那段時間簡直就是噩夢般的生活。我家的寶寶,那段時間總是撒潑打滾兒,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怎麼哄都哄不好。她說要去幹什麼就立馬得去做,如果拒絕她的要求和想法,她就會變得暴躁,我怎麼去勸說,都不見成效。氣急的時候就會去吼孩子,但是會發現,她反而愈演愈烈。
  • 孩子亂扔玩具,提醒也沒用?4個妙招培養整理習慣,父母告別催促
    3、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記得女兒在幼兒園的時候,經常幫助老師收拾整理玩具,老師也會表揚她,這在無形中優化了孩子在集體中的形象,提高了女兒的自信,每次得到老師的表揚,女兒回來都會跟我說,而且在家裡,她也會像在幼兒園一樣整理自己的玩具,這樣有利於孩子形成積極、良好的自我意識。
  • 「媽媽,我不願意」,嗯哼拒絕分享玩具,霍思燕的做法值得學習
    在生活中很多大人遇到了小孩子手裡拿著玩具或者糖果的時候,都會故意逗孩子兩句。比如說:「把你手裡的玩具給我玩好不好?」「把你的糖讓我吃一顆行嗎?」如果孩子不願意,大人就會說孩子太小氣。其實這種不願意分享的行為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必經階段,父母此時的態度和引導非常重要。
  • 精英孩子是從培養批判性思維開始(好文)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面對新的信息和應對複雜問題的時候,都能夠輕鬆吸收和迎刃而解,這時候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了解批判性思維的朋友都覺得現行教育非常缺乏這種思維模式,如何培養和鼓勵孩子從小就開始批判性的思考呢?首先我們來說明什麼叫做批判性思維?
  • 如何與孩子談錢?有財商的父母這樣做
    不過也有些家長似乎只知道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甚至是逆商,卻不知道該如何培養和樹立孩子正確的財商觀,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去看待個體的物質欲望。今天,她姐來跟更多讀者朋友分享一下在小她社區中,財蜜們是如何與孩子談錢的。
  • 資深寶媽的玩具剁手心得:玩具這樣選!才能激發孩子智力發育!
    今天給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經驗,讓大家做一個參考,少走彎路1、2歲到2歲半:積木、音樂啟蒙玩具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四肢運動逐漸敏捷、協調,手部的精細動作也逐漸有了發展對音樂感知能力增強,會唱兒歌和背一些簡單的童謠。色彩認知力有所提升,可以準確地認識紅色、黃色兩種顏色,有的孩子還可以準確認出綠色和藍色。所以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適合這個階段特點的玩具,比如說顏色亮麗的積木,或者是音樂類啟蒙玩具。Hape一直是我給孩子買玩具的首選,德國工藝,嚴謹而且品質高。無論整體的設計還是細節的打磨上面,都非常用心。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是分享還是爭取?你的態度決定孩子一生
    3、暴力維護,給孩子留下最大的陰影第三種,相對來說,比較少父母會這樣做,也是最不可取的一種!這類父母就是自己很暴力地直接插入孩子的爭奪戰,暴力地幫還自己從搶玩具的孩子那裡去幫寶寶把玩具搶奪回來。但是這樣直接地暴力,不僅傷害了別的小朋友,那麼很快地又會引發大人之間的戰爭。那麼自家的孩子會看到因為一個小玩具,事態不斷擴大,變得越來越嚴重。面目扭曲的父母,讓孩子感到陌生;暴力相向的畫面,讓孩子無比害怕;同時孩子也會內疚和自責,認為是自己導致了這樣的局面。
  • 孩子想買玩具零食,父母應該怎麼辦?在孩子哭鬧撒潑時講道理沒用
    顯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買新奇的玩具和好吃的零食,這本身並沒有錯。雖然年齡小,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需求,有自己想要擁有的東西。就好像成年人永遠在追逐名利一樣,在孩子的眼裡,玩具和零食永遠是最具魅力的。
  • 如何培養和鍛鍊少兒英語思維呢
    學習英語是一件事,事還沒結束,思維就結束了,是在課堂上,沒有參與互動啊,注意力分散,所以有頭無尾。事已經結束了,思維還沒結束,是實踐不到位,思考處於疑惑之中,落實不到語境中。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英語,比較慢呢。其實呢,我倒是不提倡太快的進度。如果太快,基礎不牢固。學得慢,是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在深入,就是竹子的根本,扎得很深,一直在積累實踐經驗,完善語境,讓自己的學習更有質量。
  • 搶零食、爭玩具……孩子不懂分享怎麼辦?兩個妙計改掉他的自私心
    的確如此,婷婷的行為確實有錯,但卻並不是她一個人的錯誤。面對女兒的無理要求,婷婷媽媽選擇了一種看似可以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卻會帶來更大的弊端。首先,她並沒有指出婷婷的錯誤,所以婷婷也不認為自己是錯的,以後還會繼續這樣做。其次,媽媽和表弟說,男孩子就要讓著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