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在中國歷史上,女主臨朝、垂簾聽政的太后們不少,但真正讓皇帝兒子靠邊站、自己走上前臺過把皇帝癮的,恐怕也就武則天一位。說來也巧,幾乎就在武則天當政的同時代,歐洲也誕生了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皇帝,而她的人生軌跡,跟武則天還真有很多「神似」之處。
公元803年8月9日,被自己兒子廢黜的東羅馬帝國女皇帝伊琳娜在愛琴海一座孤島上的修道院中寂寞地死去。此時,距離中國的女皇帝武則天落得相似的結局僅僅過了不到一個世紀。
在歐洲歷史上,東羅馬帝國很像中國的東晉或者南宋,羅馬帝國因為邊疆民族的入侵而支離破碎,被迫遷居新都君士坦丁堡(拜佔庭),保住了舊帝國的半壁江山,並用越發專治的帝王集權進行抵抗。而就在這種格局形成後沒多久,伊琳娜女皇出現了。
跟武則天很相似,伊琳娜女皇也出身於一個為帝國建立過軍功的貴族家庭。據說,她年輕時十分美麗動人,豔名傳遍整個希臘半島,16歲便通過類似「選秀」的方式入選進宮,被皇帝君士坦丁五世親定為太子利奧四世的妻子。
而跟武則天嫁的那位唐高宗李治極為相似,這位利奧四世在執政後不僅身體欠佳,而且耳根子特別軟,很喜歡聽枕邊風。當時,整個東羅馬帝國正在為「聖像破壞運動」這個宗教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利奧四世本人沒什麼主意,於是雷厲風行、行事果決的皇后伊琳娜就走上前臺「代夫執政」,並由此獲得了教會的支持。
伊琳娜女皇
有了教會的撐腰,她乾脆加冕為「共治皇帝」,這尊號在傳統上只能由男性獲得。這一掌權步驟,也算是跟武則天與李治「並尊二聖」有了呼應。
再後來,利奧四世死了,伊琳娜的兒子君士坦丁六世尚且年幼,伊琳娜以攝政太后的名義掌了好幾年權。但隨著小皇帝一天天長大,掌權上癮的伊琳娜女皇並不甘心把權柄交給兒子,不僅如此,她開始了與武則天極為相似的「坑兒」之路。
伊琳娜想出的「坑兒」招數是這樣的:她很早就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兒子沒啥軍事才能,但愣是以「建立軍功」為名讓兒子御駕親徵。於是這位皇帝兒子傻呵呵地聽老媽的話出去御駕親徵,果然大敗虧輸,皇帝還丟下戰場上的將士臨陣脫逃。此舉在帝國內部引發了極大的震動——羅馬帝國的皇帝可都是以軍功立國的,臨陣脫逃算咋回事?皇帝就這麼失去了軍人們的支持。
此後伊琳娜又再施詭計,居然破壞起兒子的婚姻。她指使自己手下的侍女去勾引皇帝,把皇帝迷得五迷三道之後,讓他把原配妻子給休了,此舉又讓皇帝得罪了保守的教會。
在把親兒子搞得眾叛親離後,伊琳娜終於覺得時機成熟了,她趁著兒子外出之際果斷髮動政變,把親兒子趕下了臺。
而在處置兒子這個政治對手時,伊琳娜的手段可比武則天狠辣的多:人家武則天再怎麼坑兒,好歹止於剝奪兒子的政治權力,充其量殺殺兒子的黨羽,嚇唬的讓他們自殺也就算了。而這個伊琳娜不禁剝奪了兒子的一切權力,還刺瞎了他的雙眼,把他流放到愛琴海孤島上去自生自滅。
武則天:論坑兒,還是妹妹您專業。
在幹完這些之後,伊琳娜終於登上了權力頂峰,公開篡奪了皇帝的頭銜,成為東羅馬帝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獨裁女皇帝。
面對「女強人」伊琳娜的這種做法,東羅馬帝國內部一時間居然沒人敢反對:誰敢說啊?人家狠起來連自己兒子都能折磨成那樣,別人反對還不得死無葬身之地?
倒是當時的羅馬教皇看不下去了,他公開拒絕承認伊琳娜的皇帝地位,還把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查理曼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這一舉動也標誌著早已名存實亡的羅馬帝國正式分裂,西歐自此就不再承認東羅馬帝國的法統了。
當上「羅馬皇帝」的查理曼大帝倒是挺幽默,他覺得自己是光棍,伊琳娜女皇是寡婦,於是提議說:乾脆咱倆結婚好了,羅馬帝國這樣不就又統一了嗎?
伊琳娜女皇與查理曼大帝。
據說,面對查理曼大帝的「求婚」,時年已近50歲的伊琳娜女皇還真有點動心。但還沒等她作出決定,東羅馬帝國的貴族們聯合起來又發動了一次宮廷政變,將女皇帝趕下了臺,把她流放去了愛琴海某孤島的修道院。在最後的歲月裡,女皇被迫以紡紗維持生計,不久就在貧病孤苦中死去了。
伊琳娜女皇開創了歐洲女主稱制的先例,後來歐洲雖然又出現了很多女王和女皇,但論爭奪權力時的果決和狠辣,真正能與伊琳娜勉強比肩的,恐怕也只有她東方的那位同行——武則天女皇。
果然,唯有至高無上的獨裁權力,才能催生出如此狠辣的女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