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脈脈的宮崎駿,很治癒的動畫片,《千與千尋》很溫暖貼心

2021-01-20 得心電影

很多人都說宮崎駿的動畫片被看爛了,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儘管,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生活、生存、勇敢等令人深刻的訊息,充分融合其中。傳遞給我們源源不斷的正確價值觀我想大概這就是宮崎駿的動畫片為什麼能夠和迪士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第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的原因吧!最近在大陸上映的《千與千尋》很治癒,讓人有種很溫暖貼心的感覺。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我覺得這部電影激發了很多人對日本動畫的興趣,宮崎駿沒有迪斯尼那麼花哨,甚至有些落伍,直到現在,他還堅持用手工繪畫而不是電腦繪圖來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一部影片,應該用什麼去打動別人,所以,宮崎駿筆下的形象是一個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沒有知覺的卡通形象。

千與千尋是我最喜歡的動漫電影,我看到了人心的貪婪,第一次看宮崎駿的電影年齡說起來有點慚愧,家裡人對我管的比較緊,高考畢業後才把他的作品都看了一遍,但是千與千尋絕對是我很小的時候就接觸過,不過那時候了解的不夠深刻,只記得裡面很多畫面讓人很不可思議,比如人變豬類似這樣,宮崎駿的電影都讓人有種很溫暖貼心的感覺,真的很好看!

宮崎駿的作品裡另一個世界是多麼不可思議,當你逐漸忘記過去的一切,你會選擇留下嗎?長大後再看一次,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宮崎駿就是說人性醜惡的時候總也能讓人覺得人生還有希望,溫情脈脈。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最近一直在重溫宮崎駿的作品,我的千尋跟白龍會再次重逢的吧,大愛無臉男。

宮崎駿總是在自己的動畫裡加入環保這些概念,還有湯婆婆對孩子的溺愛,又折射了現實裡父母溺愛孩子,孩子啃老的一些看法,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不愧是動畫佳作,讓我印象很深的一段是千尋湯婆婆一群人齊心協力幫河神清除汙垢的那一段。直到千尋回憶起琥珀川落水的童年記憶之後,才發現導演想借這個故事承載的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多,包括河神老白龍的外表被誤認為是超大型的腐爛之神。

說人類貪婪,不工作就會變成肥豬,湯婆婆和小妖怪們到了無臉男面前,也沒有什麼不一樣,世上無論人神妖都有兩面,都沒有什麼不一樣,除了白龍和千尋這樣的少男少女。宮崎駿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把深奧的故事放到簡單的情境放到簡單的情境裡,看著老少鹹宜,卻又能讓有心人久久地玩味。徵服了世界動漫的不僅僅是宮崎駿老爺子高超的創作兼執導力,吉卜力精湛的製作以及回歸純真的主題內核,那些寓意深長的日本民間神話和傳說更讓整部電影充滿了魔力。

我一直覺得動畫、動漫就應該是這幅樣子,每一幀都值得截圖,作為宮崎駿最經典的動漫電影之一。有些大人get不到的點,孩子們卻容易注意,比如:吃太多了,都被懲罰變成豬了!或許孩子們不懂得貪婪這個詞,但卻知道克制自己再不會暴飲暴食了吧。本片將質樸與迷失濃縮在一個荒誕充滿隱喻的華麗世界,讓人們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不被察覺的自己,指引著淨化心靈的路,只要你抱著純真的希望,堅實努力著,就會像千尋一樣找回來時的路。

在這個被秩序控制但仍雜亂不堪的環境裡,電影沒有一個鏡頭是冗餘的,勇猛和活力永遠是日本動漫的魂。這次看,曾經最動容的段落繼續動容:白龍給千尋三隻飯糰,千尋已經知道爸媽變成了那樣,但還是要流著眼淚好好吃飯。影院看完,想回家立刻開電腦再刷一次,只為讓那個童話世界的燈光再亮起來。

宮崎駿每部動漫都能有個溫暖的角色來治癒人心,《千與千尋》更是不例外,踏上宮崎駿之路的開端,細膩的畫風,走心的劇情,深刻的思想,淺顯的表達,一部就足夠愛上並且以後幾乎都沒有失望過,動漫不僅屬於小孩子也從這裡開始。不喜歡日語發音,但是不影響它的好。迷失的人,連名字都可以忘掉,何況其他?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真看懂了嗎?這其實是宮崎駿拍給大人看的動畫片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高中,晚自習的時候拿著手機戴耳機坐在窗邊偷偷看。那時候不知道《千與千尋》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千尋的爸媽為什麼會變成豬,不知道千尋這個名字對主角意味著什麼。 這次《千與千尋》的重映可以說是滿足了我的心願,千尋走上大銀幕,讓我為情懷買單。
  • 80歲的宮崎駿:一面溫暖治癒,一面先鋒暗黑
    在大家的常規印象裡,宮崎駿一直都是個溫暖治癒的老爺爺。畢竟,《千與千尋》《天空之城》《龍貓》這些片子,總能我們在眼淚中重新尋回失去的童真。 但是……,如果你看過他做的這首音樂MV,肯定會無比驚訝:原來宮崎駿還有這樣暗黑的一面?!
  • 《千與千尋》一部特別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看的動畫片
    兒子剛上幼兒園,老師開家長會建議我們可以給孩子看看宮崎駿的動畫片《千與千尋》。疫情期間閒來無事帶兒子一起看了這部動畫片,發現這部動畫片真的是很適合小孩子觀看哦!千尋和好朋友「金子」並不能實現所有心願,學會愛與付出才是收穫溫暖的開始!
  • 當《千與千尋》來的時候,卻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動畫片了
    《千與千尋》已確認推出中國,並發布了中文海報,毫無疑問,這部動畫片在日本動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即使是前兩三年最受歡迎的《你的名字》也沒有超過創造作為《千與千尋》的票房紀錄,你知道,兩者之間有的差距。創造和《千與千尋》的導演對宮崎駿非常熟悉,但筆者要講的不是《千與千尋》也不是宮崎駿,而是日本為什麼不能再製作《千與千尋》動畫了?很多人會把日本帶入少子化時代,動漫的觀眾會減少,這會導致新的動漫電影超越《千與千尋》和不可能,但這只是影響的一小部分。最主要仍然是日本動畫,整個市場的變化以及中國對日本動畫的影響。
  • 《千與千尋》:宮崎駿筆下最經典的治癒番
    宮崎駿的動漫中最經典,當屬於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正式上映的《千與千尋》了,雖然電影是2019年上映的,但其實很早之間就已經在大陸播放了。這是日本一部較經典的治癒番,小編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看一遍。千尋與白龍其中有許許多多情節都牽動人心,白龍和千尋之間的感情是我所羨慕的,互相幫助逃離湯婆婆的掌控,其中千尋被湯婆婆拿走名字,白龍來找千尋告訴她,記得你的名字叫千尋是後說了有一句「不過很不可思議 我偏偏記得起千尋」。
  • 東方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向日本動畫片及宮崎駿致敬
    日本動畫片一直以來,都在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而宮崎駿老先生,更可以稱得上是當下動畫片、漫畫界的靈魂人物, 2001 年便在日本上映的該電影,時隔 18 年之後的現在,在中國上映,應該中國日益增強的電影消費人群,是最大的魅力所在。
  • 以《千與千尋》和《龍貓》為例,看宮崎駿對現實的另一種詮釋
    本文結合《千與千尋》和《龍貓》的共通之處,探究其背後隱藏著的關於宮崎駿對現實生活的寫實。這是宮崎駿把自己的痛苦經歷消化掉之後留下的最珍貴的心理,動蕩的童年經歷讓宮崎駿對恬靜幸福的生活充滿了渴望,而他把這份渴望都融進了自己的作品中,用來慰藉自己丟掉的美好童年,也用以溫暖那些不幸的人。
  • 《千與千尋》:最愛的動畫片了
    《千與千尋》是我最最最愛的動畫片了。小時候看過,上學時看過,工作以後還在看。很多人認為長大後還在看動畫片是很幼稚的,心理學上的「依戀理論」也將其視為尋求安全感的轉移性物件,但那又如何?更何況,《千與千尋》本就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小時候是看個熱鬧,我也曾幻想成為千尋,來一次大冒險,經歷一段魔幻的人生,想和奇奇怪怪的幽靈來個照面,想體驗御風飛翔時的刺激。而成年以後,我看到了其中蘊含的詩意,還發現一絲宮崎駿的小心思。
  • 《千與千尋》治癒同人,白龍和無臉男互相爭寵
    除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兒童系列動畫片,小時候的我們,對於動漫的最初印象,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是從宮崎駿老師的作品中了解的吧。宮崎駿老師,一位站在動漫領域最頂層的人物,他進入動漫行業數十年來,包攬的獎項之多,是所有動漫從業者最嚮往的目標。
  • 《千與千尋》治癒同人,白龍和無臉男互相爭寵
    除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兒童系列動畫片,小時候的我們,對於動漫的最初印象,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是從宮崎駿老師的作品中了解的吧。宮崎駿老師,一位站在動漫領域最頂層的人物,他進入動漫行業數十年來,包攬的獎項之多,是所有動漫從業者最嚮往的目標。
  • 宮崎駿《千與千尋》中白龍的百般叮囑 千尋不回頭是因為它
    很多人將動畫片和動漫混為一談,甚至在別人看動漫的時候,還出言諷刺,「幼不幼稚,都多大了,還看動畫片。」其實,我們都是從童年走過來的,敢問誰沒看過動畫片呢?何況,我們看的是動漫,而動漫和動畫片本質是不一樣的。
  • 淺談一下宮崎駿的這部動畫作品千與千尋,精心收藏~
    感謝宮崎駿老爺子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美好的作品,精心收藏~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是在小學升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很懵懂,看完之後只是有一種淺顯的認識,當時的我不喜歡無臉男,覺得他很壞很骯髒。當時乾淨的畫風、勇敢的千尋和治癒的故事滿足了我。
  • 宮崎駿50年原畫手稿賞析,每張都充滿治癒人心的力量!
    宮崎駿的動漫幾十年溫暖了無數的人治癒過許多孤獨的心靈而那一部部經典的動漫都來源於這一張張帶有靈魂溫度的手稿!——宮崎駿一舉一動,都是承諾,會被另一個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宮崎駿位於東京三鷹市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成立至今,宮崎駿一人可以一個星期畫出300張手稿效率,為高效高質地完成工作,他幾乎工作不回家。
  • 宮崎駿50年原畫手稿賞析,每張都充滿治癒人心的力量
    宮崎駿的動漫幾十年溫暖了無數的人治癒過許多孤獨的心靈而那一部部經典的動漫——宮崎駿 一舉一動位於東京三鷹市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成立至今,宮崎駿一人可以一個星期畫出300張手稿效率,為高效高質地完成工作,他幾乎工作不回家。
  • 當宮崎駿的動漫遇到久石讓的音樂:治癒了歲月,也治癒了我們
    久石讓曾說認識宮崎駿是他一輩子最高興的事,而宮崎駿也說過「實在沒有比認識久石讓更幸運的事了」。如果說宮崎駿的動漫沒了久石讓的音樂,就像是夜空沒有了星星的點綴一般不完整,這一對簡直就是妥妥的鐘子期與俞伯牙呀。
  • 做個童心未泯的大人,重溫宮崎駿治癒系電影,不料越看越餓
    宮崎駿的動漫曾經溫暖過很多人的內心,在《千與千尋》和龍貓能在國內影院上映時,大家都感慨欠了宮老的電影票可以補上了,治癒的電影情節重溫了許多遍,而還有小夥伴多年後發現,原來這個系列還是美食博主,不僅是動畫大師,每一幀美食的畫面,看起來都令人很有胃口。
  • 超治癒! 『久石讓·宮崎駿經典音樂會』亮相魔都,揭秘動畫中的音樂...
    久石讓與宮崎駿大師的作品,  對於我們來說總是如此的熟悉和溫暖。  >平凡生活中的勇敢  《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千與千尋》,每一部的耳熟能詳的作品背後,都是宮崎駿與久石讓兩位大師的心血與用心。
  • 宮崎駿動畫裡的治癒美食,被國外博主100%還原!
    宮崎駿的動畫,不僅為我們展現了極其震撼的奇幻世界,而且劇情中還穿插了許多治癒美食,這些簡單的日常食物卻讓人倍感溫暖。 熱愛美食的人 也一定熱愛生活
  • 《千與千尋》:宮崎駿把成長編織成童話,卻感動了一群成年人
    宮崎駿的動畫片中的主角基本上都是女孩子,而這些女孩子都很相似,她們都很普通,是我們自己不知是誰說過,《千與千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靈魂的。在可能無疾而終的人生裡,能有一段這樣精彩的成長,是千尋的幸福,也是觀影人的幸福,回不去的隧道,在記憶裡回憶小白,湯婆婆、鍋爐爺爺,《千與千尋》是在任何時候看都會有新感悟的電影。
  • 宮崎駿非常溫暖治癒的語錄,心累了就靜下來看看
    為動畫奉獻一生的大師宮崎駿說過:「與其無所事事等待死亡,不如在工作中死去」。分享下大師動漫中非常溫暖治癒的語錄《哈兒的移動城堡》《千與千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