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最愛的動畫片了

2020-12-03 餘歡說娛樂

《千與千尋》是我最最最愛的動畫片了。

小時候看過,上學時看過,工作以後還在看。很多人認為長大後還在看動畫片是很幼稚的,心理學上的「依戀理論」也將其視為尋求安全感的轉移性物件,但那又如何?

「長大」又沒有說明書作為參考,喜歡就是喜歡,何必躲躲藏藏?更何況,《千與千尋》本就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

小時候是看個熱鬧,我也曾幻想成為千尋,來一次大冒險,經歷一段魔幻的人生,想和奇奇怪怪的幽靈來個照面,想體驗御風飛翔時的刺激。

而成年以後,我看到了其中蘊含的詩意,還發現一絲宮崎駿的小心思。

(一)

所謂詩意,並非李白筆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磅礴大氣,也、不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憂國憂民,也不是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悲壯豪邁。

而是《詩經》那般的樸素而悠揚。

《詩經》是民間智慧的結晶,它用大量筆墨描繪自然風光,記敘平民百姓生活,是一種古典而含蓄的美。

《千與千尋》亦是如此。

影片裡反覆出現,「流水」、「天空」、「森林」等自然意象。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類是需要依賴自然而活。人類熱愛自然,尊重自然。

古代詩人從自然裡尋求靈感,現代人也需要從自然裡尋找慰藉。根據一項日本抑鬱症的研究,一個人每周和自然親密接觸兩個小時,就能在一定程度緩解抑鬱症。

在《千與千尋》的片頭,映入我們眼前的就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森林,緊接出現飄著朵朵白雲的蔚藍天空,然後是一片寬闊清澈的江流。這仿佛讓我們置身一片世外桃源,只有自然的平和,沒有城市的喧囂。

影片最美的當屬千尋和無臉男登上列車那一幕。整個屏幕都是舒服的藍色,無暇,透明,讓人沉醉其中。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二)

影片諷刺商業給人類帶來的欲望。

「不努力工作就會變成豬。」在農業社會,人們講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每一份回報,都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

但是在商業社會,出現了投機和套利這樣的行當。

湯婆婆掌管的浴池就展現了商業社會裡的千姿百態。無臉男揮灑著泥土變得假黃金出現時,所有生物都瘋狂了,他們紛紛拋下正在接待的客戶,一心一意服侍起無臉男。

當然最後他們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又折兵,看到黃金變成泥土,他們臉上露出的失望憤怒的表情,我不禁笑了起來。

這不就是當今社會的現狀嗎?不願努力,只靠運氣,是很難成功的。

(三)

此外,影片體現了對小人物的包容。

動畫片裡有三頭六臂,嘴硬心軟但在關鍵時刻總會出手相助的鍋爐爺爺,有刀子嘴豆腐心、會抱怨也會努力幹活的玲,有忘了初心後面又找回來的白龍,也有逐利也講義氣的洗澡工們,還有時而殘忍時而溫柔的湯婆婆。

宮崎駿筆下,他們有血有肉,仿佛真實存在,他用心刻畫這些角色,沒有做出狹隘的是非觀評判。

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有時也會像玲一樣抱怨工作,抱怨生活,但也會努力把事情做好;有時候我也會和洗澡工們一樣渴望「一夜暴富」;有時我也會像湯婆婆一樣不近人情;有時候我也會像白龍一樣忘了初心迷失自我……

從這麼溫柔的動畫片裡找到自己,再反省自己,其實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呢!

(四)

人類永遠能從詩裡感受溫情。

詩經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講述人類社會共同的情感,沒有用狹隘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限制人類。

宮崎駿是一個固執的老頭,他的作品大多是從孩子的視野看待這個世界。在他的筆下,孩童往往是打敗惡勢力成為英雄的主角,大人則是被利益蒙住眼睛的壞蛋。他不歌頌國家,他所有的動畫片裡,都是描述普世的情感。

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詩比歷史更真實。」

歷史是對客觀事件的記錄,也是統治者掌權的手段,是具有政治傾向的;詩記敘人類情感,這些有笑有淚,有苦有甜的感情是真實存在過的,而且,跨越千年,仍有共鳴。

《千與千尋》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我想,再過十年,二十年,我還是會喜歡的。

相關焦點

  • 當《千與千尋》來的時候,卻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動畫片了
    《千與千尋》已確認推出中國,並發布了中文海報,毫無疑問,這部動畫片在日本動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即使是前兩三年最受歡迎的《你的名字》也沒有超過創造作為《千與千尋》的票房紀錄,你知道,兩者之間有的差距。創造和《千與千尋》的導演對宮崎駿非常熟悉,但筆者要講的不是《千與千尋》也不是宮崎駿,而是日本為什麼不能再製作《千與千尋》動畫了?很多人會把日本帶入少子化時代,動漫的觀眾會減少,這會導致新的動漫電影超越《千與千尋》和不可能,但這只是影響的一小部分。最主要仍然是日本動畫,整個市場的變化以及中國對日本動畫的影響。
  • 《千與千尋》一部特別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看的動畫片
    兒子剛上幼兒園,老師開家長會建議我們可以給孩子看看宮崎駿的動畫片《千與千尋》。疫情期間閒來無事帶兒子一起看了這部動畫片,發現這部動畫片真的是很適合小孩子觀看哦!千尋和好朋友「金子」並不能實現所有心願,學會愛與付出才是收穫溫暖的開始!
  • 日本動漫《千與千尋》,為何能在豆瓣動畫片榜首持續霸屏?
    在家憋了大幾個月的小夥伴,是不是很久沒有看到新的動漫上映,與其焦急的等待,不如在家翻翻那些經典封神的動漫電影,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家所熟悉的日本動漫《千與千尋》。作為一部19年前在日本上映的動漫,一上映就受到無數粉絲的追捧,甚至去年在國內也上映了國語版《千與千尋》,剛一上映不到2天票房過億,並且一直保持豆瓣動畫片榜首,TOP250排到了第7。那麼,為何《千與千尋》能在豆瓣動畫片榜首持續霸屏?
  • 《千與千尋》真看懂了嗎?這其實是宮崎駿拍給大人看的動畫片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高中,晚自習的時候拿著手機戴耳機坐在窗邊偷偷看。那時候不知道《千與千尋》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千尋的爸媽為什麼會變成豬,不知道千尋這個名字對主角意味著什麼。 這次《千與千尋》的重映可以說是滿足了我的心願,千尋走上大銀幕,讓我為情懷買單。
  • 溫情脈脈的宮崎駿,很治癒的動畫片,《千與千尋》很溫暖貼心
    很多人都說宮崎駿的動畫片被看爛了,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儘管,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生活、生存、勇敢等令人深刻的訊息,充分融合其中。傳遞給我們源源不斷的正確價值觀我想大概這就是宮崎駿的動畫片為什麼能夠和迪士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第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的原因吧!
  • 影史上最佳動畫片之一《千與千尋》中,「名字」的意義是什麼?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影史上最佳動畫片《千與千尋》,可以說,這是21世紀最棒的動畫,同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千與千尋》不只口碑極佳,當年在日本締造的票房紀錄至今還沒被打破,故事的女主角是一位叫千尋的10歲少女,在搬去新家的路上無意間和父母闖入了一個神秘的空間,也遇見了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
  • 時光的盛夏——《千與千尋》影評
    序:就不說《千與千尋》電影作品的厚度、深度、深刻的哲思了哈,也不說它超高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被英國BBC曾在2015年將其評選為「21世紀百大佳片」前幾名,更不說他在豆瓣等的打分,被無數人奉為經典、捧上神壇。今天我要講的是這個夏天,我看《千與千尋》的故事。
  • 終於能在電影院看《千與千尋》了!
    「值得所有等待」的《千與千尋》終於在電影院上映了!當初定檔消息一出,就毫無懸念地再次把#千與千尋定檔#的話題頂上了熱搜。網友們瞬間炸了,「終於等到了!」的確,作為經典中的經典,《千與千尋》真的是有生之年系列,試問誰不是看到官宣定檔一個激動哭出來呢如今再到電影院裡觀看,依舊感慨萬千。
  • 《玩具總動員》輸給《千與千尋》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 文 竹迪士尼旗下皮克斯工作室的動畫大片《玩具總動員4》(如圖)上周末登陸中國院線,恰逢日本經典動畫《千與千尋》時隔18年後在中國上映。美日兩國最頂尖動畫作品在中國市場的這場正面對決,從目前形勢來看,宮崎駿的傑作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力壓好萊塢一籌。
  • 《千與千尋》:愛你,就要給你最好的
    《千與千尋》:愛你,就要給你最好的文|莫陌一《千與千尋》18年後再次上映,一如既往地受到熱捧。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六年前。彼時,我是一名初中段的語文老師。一天,我利用晚輔導課,偷偷地給孩子們觀看《千與千尋》。
  • 寶寶最愛的動畫片《萌雞小隊》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動畫片,我們家寶寶也是,兩歲前吃飯都是靠動畫片撐起的,邊看邊吃,要不然完全坐不牢,不過很奇怪的是忽然有一天就吃飯不看動畫片了,到現在快四歲了吃飯也不看動畫片的,整個過程我也覺得很奇怪可能真的懂事了哈哈。
  • 最適合孩子觀看的5部動畫片,部部都是經典!
    很多孩子愛看動畫片,動畫裡面的人物顏色鮮豔,語言滑稽通俗易懂,簡單搞笑,很多孩子經常能盯著屏幕看一兩個小時的動畫,孩不停的笑,但是卻不能做到在書桌前安靜的看十分鐘書。給孩子選動畫片,除了內容無不良意識,無暴力、色情,色彩鮮豔這些熟知的標準之外,還要注意動畫片的信息是否正向,是否有出現可能導致孩子思維混亂的社會問題、倫理問題。孩子在成長過程都有一個愛看動畫片的時期,選動畫片都是很講究的,除了可以看。不可以看的也在其中,當然,有些情況避免不了孩子看,但是還要適當,畢竟對孩子的教育是尤為重要的。
  • 值得看很多遍的動畫片《千與千尋》,你看懂了嗎?
    說實在的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我真的沒有看懂,但是後來慢慢的經常想起來電影中的某些情節,難道就是所謂的長大了?不禁又看了好幾遍,總算明白點什麼。這部劇目前在豆瓣評分高達9.4分,評論也非常高,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
  • 世界上十大最好看的動畫片排行榜揭曉!千與千尋排名首位!
    動畫片是寄託人們童年記憶的一種東西,不僅僅小朋友愛看,而且是世界上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愛看。
  • 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之一《千與千尋》,是要告訴我們這些
    近日,BBC評選出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千與千尋》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影片寓意位列第四,同時也是入選其中動畫影片裡的佼佼者。說起千與千尋,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由宮崎駿執導的非常有名的著作,宮崎駿的電影都非常的有人性,雖然是動畫片,但告訴我們的道理卻讓人值得揣摩,千尋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儘管生活在充滿物質與誘惑的世界裡,卻依然依靠自己一顆純真友愛的心挽救了很多利慾薰心的人。
  • 《千與千尋》19周年,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
    今天是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上映19周年。 有人說,宮崎駿的電影,一輩子都看不厭。小時候看的是童話,長大後看的是回憶。 而在這些電影裡,有一個亙古不變的元素——愛情。 如果你覺得,動畫片裡的小孩子的愛情都是過家家,那就大錯特錯了。
  • 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油屋原型在廣州?竟然還是屠城之人所建?
    就在拱北樓的左側,修建有一座氣宇軒昂的大佛寺,被人稱為《千與千尋》油屋再現。這位皇帝比較信《周易》,做什麼事都愛算卦,連自己的名字都是更據算卦改了幾回的結果。大佛寺也是劉龑按照《周易》卦相根據二十八星宿修建的產物。他在廣州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建了七座寺廟,大佛寺是北七寺的其中一座,原稱新藏寺。
  • 獨家專訪井柏然:《千與千尋》裡的白龍是所有男生的榜樣
    井柏然:白龍是所有男生的榜樣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千與千尋》,這也是宮崎駿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沒想過有一天可以在中國內地的大銀幕上看到它,更沒想過自己能參與配音,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所以當時接到這個工作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嘗試一下。
  • 重溫《千與千尋》:我們都是在這世界獨立前行不能回頭的孩子
    2016年,在出品方吉卜力工作室官方的一次票選活動中,《千與千尋》獲得了觀眾最想重看一次作品的排行榜首位。因此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受重創的日本影院的自救計劃中,《千與千尋》當仁不讓地成為救市先鋒,從6月26日起在日本影院進行重映。這幾天我又重刷了一遍《千與千尋》,每刷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 愛與回歸的《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能不能算是宮崎駿大師最經典的動畫電影作品?該片於2001年取得了304億日元的票房,於2003年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宮崎駿大師雖然部部都是佳作,我卻獨愛極了這《千與千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