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回歸的《千與千尋》

2020-12-17 旖旎塵光

《千與千尋》能不能算是宮崎駿大師最經典的動畫電影作品?該片於2001年取得了304億日元的票房,於2003年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宮崎駿大師雖然部部都是佳作,我卻獨愛極了這《千與千尋》。

小姑娘千尋跟爸媽搬家,結果誤入神界,爸爸媽媽因為貪吃了神靈的食物變成了豬,千尋在失去了爸爸媽媽,隻身闖進完全未知的各路神靈的極度驚嚇之下,得到了白先生的保護和幫助。

白先生可以一口叫出千尋的名字,他教千尋跟湯婆婆打交道,送千尋去鍋爐爺爺那裡要工作,又在千尋跟湯婆婆籤了工作合約並收走千尋舊名賦予她新名小千的時候,幫她偷偷珍藏起舊名字千尋。因為「記住自己的名字,就永遠可以回到那個世界。」奇怪的是,白先生卻記不起自己的名字,所以白先生也許永遠都回不去那個人類的世界,也許永遠要受制於湯婆婆。

小千跟小玲被委派去最髒最累的大浴室幹活,卻陰差陽錯解了河川神的重度汙染,得到河川神的一丸仙丹,她本打算用這個仙丹來救她的父母,卻無意中發現化身小白龍的白先生因偷了錢婆婆的印章而被打成重受傷,千尋果斷把仙丹餵給了小白龍,結果小白龍不但吐出了有符咒的印章,還吐出了湯婆婆用來控制小白龍的蟲子。

千尋為了救還在昏迷小白龍,又堅決踏上找尋錢婆婆之旅,錢婆婆原諒了小白龍,康復的小白龍因為答應湯婆婆找回寶寶換回小千一家來接小千。載著小千和寶寶回湯婆婆處的天空中,千尋突然想起來,她小的時候,掉進那條不復存在的叫琥珀川的河裡被救起,原來,當年救起千尋的就是小白龍,而小白龍怎麼也想不起的本名就是琥珀川。最後,小千從湯婆婆那裡救回了自己的父母,小白龍也必將在不久的將來重返人間。

反觀滿篇,幾乎沒有一個愛與真善美的字眼可是處處都在宣揚愛與真善美,滿篇沒有一句初心,可是處處都在提醒回歸。

相互救贖

小白龍當年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把名字給了湯婆婆,他再記不起自己原有的名字,所以他似乎永遠都回不去人類世界。所以當他在看到千尋誤入神界,整個人都要崩潰的時候,果斷向千尋伸出援手,保護她指引她,還用心的幫千尋保留下她千尋的名字,以便千尋可以回去人類世界。因為這份莫名的喜愛和保護,化名小千的千尋後來也在小白龍差點死於非命的時候,用仙丹救了小白龍並破了控制小白龍的符咒,並最終幫助小白龍想起了他原本的名字——賑早見琥珀川。救贖源自喜愛,喜愛又創造了救贖。小白龍既救贖了千尋,也在救贖千尋的過程中拯救了自己。

「那條河的名字叫琥珀川,所以你真正的名字就叫琥珀川。」

「千尋謝謝你,我想起來了,我的名字叫賑早見 琥珀川。」

「好棒的名字,象神明一樣。」

考驗人性

神界似乎無時不在考驗著人性的貪婪和弱點,千尋的父母肆無忌憚的吃,結果變成了豬,湯館(神靈洗浴中心)的服務人員因為貪戀金子而被無臉男吃掉,無臉男也是因為小千放他進舒適的湯館而變得貪婪和狡詐,湯婆婆會想方設法引誘別人說不想工作,一旦說不想工作就會被變成動物,一切都挑戰著人性的貪婪底線,因為貪婪,所以墮落。

有因有果

小千可憐下雨天還站在外面的無臉男,就放他進了湯館,結果,在湯館發藥師百般刁難小千不給浴藥包的時候,無臉男幫小千偷了一堆浴藥包。於是小千無意中用這些浴藥包拯救了又髒又臭被眾神當成腐爛神的河川神,河川神於是給了小千一丸神奇的仙丹,這個仙丹最終救了小白龍,救了無臉男,救了小千和她的父母。看似無關的小善良舉,卻成為救贖的主要力量。

善良之光

鍋爐爺爺看似粗魯乖張,卻默許初來乍到不知所措的千尋為他工作,又幫千尋打掩護,把千尋介紹給小玲,好去湯婆婆那裡得到一份工作。粗魯如他還會用心的保留一張也許曾經以愛的名義的車票送給小千使用。碳灰小精靈,看到千尋最開始得不到鍋爐爺爺的幫助就一個接一個假裝抱不動煤塊,好讓千尋搬煤以便被留下來,更會用心的幫千尋保存鞋子和襪子。小玲心直口快,卻處處鼓勵安慰千尋,送千尋去車站,還衝千尋真誠的大聲喊:「其實你不是笨手笨腳的。」

愛護環境

小白龍當初把名字給了湯婆婆跟她學魔法,也許就是因為琥珀川那條河被建築物掩沒了,河川神因為重度的人類垃圾建築垃圾的汙染,而變得又臭又髒,腐味綿延三裡不絕,這一切也許正是城市擴張,環境汙染所造成的,也許也只有像千尋一樣沒有偏見的去愛護保護,盡職盡責的去洗滌,才能讓山川恢復應有的舊模樣,並得到拯救人類的神奇藥丸。

不忘初心

老子說,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美食,香氣,懶惰,舒適,當我們面臨太多的誘惑,我們的心靈可能就會蒙塵,而忘記我們來時的路,忘記了我們的初衷,所以,劇中一再強調,記得住自己的名字,就永遠可以回的去那個世界。千尋沒有忘記家的使命,沒有忘記救父母的使命,沒有忘記自己的名字,所以她可以忍受工作之苦,可以忍受擔驚受怕之苦,寂寞牽掛之苦,最終可以救回她的父母重返人間,這就是真正的不忘初心吧?

贅敘繁多,也許有對,也許有不對,但是

最終化為一句話,也許,

記得自己的名字,你就永遠回得去曾經

記得自己的初心,你就永遠似少年

2020.06.01祝友

童心常在,童顏永駐。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回歸,中國版海報刷屏了!
    走過18個春秋的《千與千尋》,好似度過了一個成年禮。年少時看這部動漫時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只覺得裡面的道具服裝場景都很夢幻,如今才明白,那是一部叫我們成長的勵志片。 我猜,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看過《千與千尋》。 萬一,你是少數沒有看過的特別人。
  • 《千與千尋》:愛你,就要給你最好的
    《千與千尋》:愛你,就要給你最好的文|莫陌一《千與千尋》18年後再次上映,一如既往地受到熱捧。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六年前。彼時,我是一名初中段的語文老師。一天,我利用晚輔導課,偷偷地給孩子們觀看《千與千尋》。
  • 《千與千尋》:最愛的動畫片了
    《千與千尋》是我最最最愛的動畫片了。小時候看過,上學時看過,工作以後還在看。很多人認為長大後還在看動畫片是很幼稚的,心理學上的「依戀理論」也將其視為尋求安全感的轉移性物件,但那又如何?更何況,《千與千尋》本就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小時候是看個熱鬧,我也曾幻想成為千尋,來一次大冒險,經歷一段魔幻的人生,想和奇奇怪怪的幽靈來個照面,想體驗御風飛翔時的刺激。而成年以後,我看到了其中蘊含的詩意,還發現一絲宮崎駿的小心思。
  • 宮崎駿的動漫《千與千尋》
    回國休息已經一個月了,昨晚抱著打發時間的念頭看了宮崎駿的動漫《千與千尋白龍對愛的奉獻付出與執著是愛的最好體現在他忘了自己的名字卻依然記得千尋的名字時他已經再說愛了,這裡的愛是用心感受用靈魂去觸摸的。為了生活為了合群學著不是自己的表情、說著自己不愛說的話,最後依然沒人喜歡而自己變得也不像自己了。最後回歸自己是最好結果。
  • 《千與千尋》:多重主題的復調敘事 此岸彼岸的守望追尋
    匆忙的人生旅程裡,天下蒼生來來往往,全部的人生都是淚如雨下的逆行苦旅,所有人都在人生的此岸尋找,在未知的彼岸奔逃,因為愛與成長。 ——題記 據說,最好的影評都不談劇情。 《千與千尋》是吉卜力工作室2001年出品的扛鼎之作。作為日本歷史票房冠軍,宮崎駿執導的《千與千尋》是唯一同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與柏林金熊獎的動畫長片。
  • 《千與千尋》:誰最愛千尋?不是她的父母
    繼《龍貓》之後,宮崎駿又一力作《千與千尋》在中國上映了。這部2001年上映最終拿下奧斯卡的影片,時隔多年,又掀起了一股狂熱。女孩千尋與父母誤入神隱之地,因父母的貪婪,千尋被迫背負了沉重的責任。她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小女孩,在白龍等人的幫助之下,完成了成長與洗鍊。
  • 跨文化傳播視域下的《千與千尋》
    不過只是宮崎駿對衰老的一種妥協,他通過動畫向世界所傳播的愛和激勵會一直延續下去。 二、《千與千尋》文本分析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最榮耀的作品,也是筆者最喜歡的作品。千尋用自己的純真和平凡找到了回歸的路,影片中的大部分人物都在經歷了淨化和反覆之後,得到重生,回歸了本然,並且這一切都只來源於平凡千尋的堅持和善良。從一個神秘的隧道開始,並以走出這個隧道為結束的千尋,她經歷的是一個神話,可是她的成長卻是真實的。 筆者在這個故事裡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娛樂」泛濫的社會,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追求不斷的娛樂,以填補心靈的空虛。
  • 《千與千尋》:長大後,與童話再相逢
    千尋的身上有很多這個時代的特點,而相比宮崎駿其他的作品中的活力少女,千尋也十分平凡,不會魔法又瘦弱膽小,正如錢婆婆所說,她「看起來很嬌氣,愛撒嬌,只會哭」。而正是這樣一個女孩在廢墟深處偶然闖入神的樂園,被迫扛起了拯救父母的責任。千尋還具有某種「鈍感」。
  • 長大後再看《千與千尋》 有人流淚,有人感受到愛
    長大以後,我才看懂《千與千尋》  6月21日,《千與千尋》在中國內地影院正式公映。  它是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與柏林金熊獎的動畫電影,在中國,107萬人打出豆瓣9.3分,是宮崎駿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
  • 好片熱映中|ᐕ)⁾⁾《千與千尋》: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觀看的電影~
    宮崎駿經典動畫片《千與千尋
  • 日本最佳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講述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幾種愛
    在去年的6月份,萬眾矚目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時隔十幾年的時間,終於在中國內地的電影院正式上映,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在當年想必也是給很多的觀眾們帶來了深刻美好的回憶,即便它沒有真正的在中國內地上映,但是我們卻能夠通過各種的渠道了解到,並且看到這一部電影。
  • 《千與千尋的神隱》的思考
    昨晚與小女及EMILY 一起觀看了經典動畫片《千與千尋》。感觸良多:《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歲的日木女孩千尋的故事。她與父母開車去新家的路上發現了神秘的隧道入口,來到了一座荒廢的日式小鎮。小鎮裡全是食肆,卻一個人也沒有。
  • 《千與千尋》中關於愛、勇氣和成長——惠之本鋪帶你一起探索
    最近,很多人都在熱議一部來自日本的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傳奇之作《千與千尋》,這部電影距離第一次上映已經過去了18年。18年前,我們未能從大屏幕上看到宮崎駿的電影,只能通過媒體了解到他天馬行空的創造力。18年後,《千與千尋》終於登上了中國的大屏幕,上映兩天票房就突破了1.5億!
  • 從《千與千尋》到「九份芋圓」 ,到底經歷了神馬
    當《千與千尋》中小白龍對千尋說這話的時候,你是否也有類似經歷,當重新遇見時,那種熟悉感就重新回歸。就像喜歡芋圓的人遇到「九份芋圓」。除了芋圓,讓大家記住九份的還有《千與千尋》,據說當年宮崎駿老爺子就是在這裡激發了創作這部動畫電影的靈感,尤其是電影裡的建築更是能在九份找到原型。因為九份產金礦,吸引了大批淘金客。各地的淘金客們為了生存,依據山勢地形,搭蓋起了各種千奇百怪的建築。
  • 《龍貓》風評遠不及《千與千尋》,背後大有差距
    在宮崎駿的電影裡面,《千與千尋》,《天空之城》,《龍貓》等都是世人難以超越的。今天我們來談談《龍貓》與《千與千尋》。他們皆為宮崎駿的心血,劇情與音樂總是如此的渾然天成。但是在影迷心中,《龍貓》與《千與千尋》是有一定差距的豆瓣的評分裡面,《千與千尋》僅比《龍貓》高0.1分,但是影評卻差的不是那麼一點。截止目前為止,《龍貓》在豆瓣上收穫的評論有871940條;而《千與千尋》的評論則有1509966條。風評為何相差如此大?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有著兩個最明顯的標籤:迷失和成長。千尋從最初的迷失到最後的成長,過程中千尋的蛻變所帶來的共情。這些是無關年齡,都是人們普遍能感到共鳴的感情。《千與千尋》對於一個尚需在父母庇佑下成長的小孩。她們會覺得所得到的,所擁有的是理所當然。影片開頭,千尋在車上埋怨新學校,埋怨玫瑰花。
  • 再看《千與千尋》:3個隱喻角度詮釋宮崎駿的創作意圖
    今天我們研究的對象《千與千尋》就完美的秉承了宮崎駿影片的理念,為觀眾構建了一個「迷失和回歸」的隱喻主題。動畫《千與千尋》這部電影是以現代日本社會為背景,講述了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郊區誤入另一空間的神域,為了拯救變成豬的雙親,在靈異世界經歷一系列關於愛與成長、「自救」與「救他」的冒險之旅,最終重返人類世界的故事。
  •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看懂《千與千尋》裡,無臉男所象徵的意義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的時候總覺得無臉男特別可怕,而且無臉男吃人的場景也給我留下了童年的陰影,所以也不太懂這個角色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最近重新看了一遍《千與千尋》後好像又對這個角色有了新的理解,在面對千尋的時候無臉男這樣說到:「我很寂寞,我真的很寂寞。」
  • 《千與千尋》:無臉男這個角色最想表達的是什麼?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無臉男陪千尋坐車的那個橋段,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卻讓人覺得無比的安心。無臉男這個角色看著不起眼,卻是作者最觸及人心深處的表達。01《千與千尋》文/咩醬說動漫《千與千尋》是一部講述了千尋隨著父母搬家途中意外闖入神隱世界
  • 宮崎駿經典之作《千與千尋》反映的現實意義,知道了會很牛逼!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導演,豆瓣評分9.2,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千與千尋的故事就像是那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童話,愛麗絲沒有想到,那個兔子洞後,是另外一個世界,她睜大眼睛,裡面映出了那個世界,而世界也映照出了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