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期,小編為大家梳理盤點了元朝貨幣,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明朝時期我國主要流通的貨幣。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明朝大部分錢幣傳世和出土較多,所以價格相對較便宜,但是明朝發行錢幣較多,其中部分版別相對世存量較少價格也較高。明朝時期紙幣"大明寶鈔"和"白銀"也是流通的主要貨幣,今天主要為大家盤點一下明朝古錢幣。
明朝發行的古錢幣如下:
崇禎通寶、洪武通寶、萬曆通寶、嘉靖通寶、大中通寶、永樂通寶、宣德通寶、弘治通寶、隆慶通寶、萬曆銀錢、泰昌通寶、明-天啟通寶、大明通寶、弘光通寶、隆武通寶、永曆通寶、永昌通寶、大順通寶、西王賞功、興朝通寶、利用通寶、昭武通寶、洪化通寶、裕民通寶。
大中通寶。
元末鑄造"大中通寶",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種,大中通寶鑄造精美種類繁多,部分版別較少價格較高。
洪武通寶。
明太祖洪武年間(1368~1398年)鑄,洪武通寶"一組四枚分為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大部分版別較為常見。
永樂通寶。
明成祖朱棣永樂六年(1408年)始鑄。面值有小平和折三兩種,其中背三錢版別為孤品。大部分版別較為常見。
宣德通寶。
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鑄。大部分版別較為常見。
弘治通寶。
明孝宗朱祐樘鑄"弘治通寶"錢,一組八枚,大部分版別較為常見。
隆慶通寶。
明穆宗朱載垕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始鑄,一組兩枚。大部分版別較為常見。
萬曆通寶、銀錢。
明神宗萬曆年間(1576~1620年)鑄,版式繁多僅背字就有數種之多,價格在數十元到數萬不等。銀錢較為稀缺價格較高。
泰昌通寶。
明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鑄。
天啟通寶。
明熹宗天啟年間(1621~1627年)鑄。
崇禎通寶。
明毅宗朱由檢崇禎年間(1628~1644)鑄。背十二兩拓片,為明錢大珍。
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後到如今,很多流通時間較短鑄造量較少的稀缺的版別,比如"崇禎通寶背十二兩拓片、萬曆銀錢、永樂通寶背三錢"等是可以說更是少之又少。
現如今很多版別的北宋南宋時期貨幣也也成為了收藏圈比較熱門的古錢幣品種之一,版別眾多,很多稀缺版別幾千年後的今天出土的少之又少,保留完整品相好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版別都是有價無市,一幣難求。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們加入了古錢的收藏行列裡,收藏購買要注意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