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帝錢,永樂通寶為什麼被印到日本戰國時期軍閥軍旗之上?

2021-01-12 抱影無眠夜歸人

大五帝錢,指的是秦朝的半兩錢、漢代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這是中國歷史上五個重要的時期,涉及古代五位重要的帝王。秦始皇,雄才偉略,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統一貨幣、度量衡。廢除六國貨幣。 秦半兩尺寸,直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又進行了第四次幣制改革。這次改革僅是「廢三銖錢,改鑄五銖錢」。五銖錢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規定,錢文「五銖」從此啟用。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先後有10多個王朝和政權、20多個帝王鑄行過五銖錢。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大唐朝廷決定廢除隋五銖錢。取而代之的是唐流通貨幣開元通寶。開元通寶錢幣直徑八分,一改之前以銖的計量單位,改為以文計算,十文為一兩,一千文重量六斤四兩。錢幣上銘文為歐陽詢所書,讀法是先上後下,次左後右。唐朝開元通寶錢的發行,在我國的錢幣發展史上就有劃時代的意義,之後千年銅錢的形制都基本上依照開元通寶的樣式。

宋元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為宋開國錢。宋史·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貨下二錢幣:「太祖初鑄錢,文曰「宋通元寶」。」 錢文仿八分書,形制仿唐開元。有銅、鐵兩種,背有星、月紋等,鐵錢十當銅錢一。

永樂通寶是大明王朝於永樂年間鑄造的年號錢。 朱棣即位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舉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閉關政策,實行「懷柔遠人」的對外開放政策。出於外交和對外貿易的需要,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錢,永樂九年又差官於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布政司鑄永樂通寶錢,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精美的永樂通寶錢,曾被日本仿製,錢背面含有「治」、「木」等字樣的皆為日本仿製品。

永樂通寶在國際貿易中的廣泛使用,永樂通寶曾經一度成為日本的流通貨幣,日本戰國時代以及安土桃山時代的多名武將將其繪於自己的軍旗之上。如織田信長、黑田孝高、仙石久秀等。

相關焦點

  • 明錢霸權:織田信長的旗幟上為什麼有中國的「永樂通寶」?
    本鬼在前文《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中提到:日本戰國霸主織田信長的軍旗上畫著中國的「永樂通寶」。那麼織田信長一個日本人為什麼要在軍旗上畫著中國明朝的銅錢呢?
  • 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
    在日本戰國相關題材的書籍資料、影視劇和遊戲中,經常能見到「家紋」、「軍旗」、「馬印」這幾個詞語。那麼本鬼就在今天的文章裡自不量力地介紹一下: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
  • 小五帝錢之乾隆通寶版別圖文賞析
    前文我們主要介紹了順治通寶,我們講大五帝錢因為歷史原因存世量少,因此收集的藏家也少,對比來說小五帝錢也就是清朝的五個帝王,在他們的統治下文化經濟都空前繁榮,所以錢幣的鑄造量、流通量都非常可觀,這就造就了這小五帝錢流通傳承非常的廣,再加上後世之人賦予它們的美好寓意,所以收藏小五帝錢一度風靡全國
  • 美國考古學家在肯亞曼達島發現「永樂通寶」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 美國《科學》雜誌報導說,美國考古學家在肯亞曼達島(Manda)進行的一項考古發掘發現了一枚中國永樂年間流通的銅錢。文章配發的圖片顯示,這枚銅錢上「永樂通寶」四個字依然清晰可辨。永樂通寶是明成祖朱棣鑄造的年號錢。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錢,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據說,鄭和下西洋時攜帶了大量的永樂通寶銅錢。《科學》雜誌的報導中說,來自伊利諾依大學的考古學教授Sloan R.
  • 「30秒懂幣」盤點明朝時期發行的洪武通寶永樂通寶等貨幣
    前一期,小編為大家梳理盤點了元朝貨幣,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明朝時期我國主要流通的貨幣。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 群雄割據,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有哪些 ?
    群雄割據,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有哪些 ?日本自應仁之亂,各地大名林立,為爭奪霸權攻伐不休百餘年。最終德川稱雄,日本進入江戶幕府時代。這期間無數名將顯現,下面就一起來了解幾位其中的代表吧!織田信長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幼名吉法師,出生於尾張國勝幡城,日本戰國時代名將,政治家,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在桶狹間擊破今川義元的大軍而名震日本,後通過擁護足利義昭上洛逐漸控制京都,將各個有力敵對大名逐個擊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武田信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日本戰國時期甲斐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 話說清五帝錢之康熙通寶和它們的康熙帝
    而這到了乾隆時期,乾隆乾脆就把康熙禁止中國人出國做生意但外國人仍然可以來中國做生意改為「禁止中外貿易」,這就相當於關閉了所有的通商口岸,大清的閉關鎖國也正式開始了。可以說在全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熱火朝天的時候,這時的清朝統治者卻逆大勢潮流,採取遷界禁海,為以鴉片戰爭為代表的列強入侵埋下了隱患。
  • 「30秒懂幣」盤點成吉思汗時期大朝金合和大朝通寶版別!
    但是很多朝代古錢由於鑄造文字資料的缺乏性以及部分幣商的炒作導致到目前為主版別眾多無明確的細分種類。想確定自己收藏的古錢是否是正品還是需要一些技術含量的。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大蒙古國時期成吉思汗鐵木真發行的古錢,先簡單介紹一下大蒙古國,大蒙古國由蒙古部落首領鐵木真於1206年稱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是如何僱傭家臣呢?你知道多少?
    戰國亂世,在日本史上也是有的。不過說到日本戰國時期,那簡直就是亂世之中的亂世,各種勢力交錯生存,錯綜複雜,軍閥割據,不論是上層公卿,還是下層的平民,可謂是民不聊生,戰門之處,往往是血流成河,不忍直視,而且日本戰國和中國古代戰國時的「秦國」一樣,幾乎都是採用軍功制。
  • 唐宋元明清的錢幣——通寶
    「通寶」名稱為後世沿用,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號(國號),如唐代的「建中通寶」,南唐的「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北宋的「太平通寶」,南宋的「大宋通寶」,明代的「永樂通寶」,清代的「康熙通寶」、「宣統通寶」等。 辛亥革命後,雲南、福建還曾試鑄「民國通寶」。「通寶」錢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在我國貨幣史上佔主導地位。
  • 宣德通寶版別不多,數量同樣不多,感興趣的朋友要開始研究了
    目前古泉市場中,明代銅錢的價格漲幅之大,相信許多朋友都注意到了,小平錢除洪武、永樂之外,其它哪樣不值個幾百塊錢?在諸多小平錢中,小編認為還有一些價值窪地,它就是宣德通寶。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枚錢,明代宣德是第五位皇帝,說是第五位,其實前四位中,在位時間比較長、影響力比較大的是洪武和永樂兩朝。
  • 開元通寶背後為什麼有一個月亮?這是唐太宗和楊貴妃的小情趣
    開元通寶是唐朝的貨幣,我們知道的錢幣大多是有「通寶」二字的,而唐朝就是「通寶」開始的年代。其實開元通寶也是效仿西漢的五銖錢的,它也是唐高祖為了整治經濟才鑄造起來的。 我們都知道錢幣是有錢文的,而這個錢文是也是由我國偉大的書法家歐陽修寫的。
  • 宣和通寶重輪錢
    宣和通寶重輪錢 2020年04月13日 19:49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張蔭曾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為什麼乾隆通寶銅錢,會有那麼多顏色?
    近幾年,乾隆通寶的受關注度節節攀升,不少朋友都注意到了乾隆通寶的顏色差異。有朋友問文瀚樂拍:康乾盛世是我國封建王朝最後的盛世,乾隆時期是清王朝的巔峰,按說乾隆鑄造的銅錢質量應該很好才對,為什麼乾隆通寶卻有很多種顏色呢?這些顏色又都是怎麼來的?
  • 儒行天弈精品推薦——開元通寶一組
    儒行天弈精品推薦 ---開元通寶一組 唐以前的貨幣差不多都以重量為名稱。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始鑄"開元通寶",標誌了銖兩貨幣體系的終結和寶文錢制的建立。"開元通寶"錢以"文"為單位,大小大體仿漢五銖,錢徑八分,重二銖四,每十文重一兩。這是中國衡法兩以下改為十進位的開始。"開元通寶"錢文傳由歐陽詢所書。
  • 日本戰國時期,其實就是村長打架?
    說起「亂世鬥爭」,大家第一反應肯定都是軍閥割據、三國爭霸、五代十國、春秋戰國,這些千軍萬馬來相見的歷史事件,動不動就幾萬、幾十萬人馬,烽火連天,在戰場上刀光劍影。再牛一點,像印度史詩自己描寫的俱盧之戰一樣,18天傷亡過億,想來戰爭規模更是龐大無比了。
  • 民國時期最讓日本人無奈的兩大軍閥,一個慘死,一個背負罵名
    人們總喜歡說春秋戰國充斥著烽火狼煙,但在我看來,民國時的烽火和硝煙同樣不遑多讓。都說時勢造英雄,動蕩不堪的年代註定會造就出一大批亂世梟雄。這些人雖割據一方,各自為政,但他們心中卻始終保留著一塊有關民族大義的淨土。
  • 開元通寶對五代十國鑄幣的影響
    開元通寶是我國古代幣制的一個裡程碑,對後世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鑄幣都有影響,這次簡單梳理一下唐朝後續的五代十國貨幣受開元通寶最直接的延續影響。五代五代時期其實就是唐朝的延續,其實也就是改朝換代,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基本沒有太大的動亂。
  • 五帝稱謂的演變過程,最簡單清晰的介紹(含生僻字拼音)
    歷史文獻,尤其是儒家著作中,每每談起"五帝"都是溢美之詞,描繪的都是聖人治國、萬民開化的理想社會。通過現代科學研究,我們知道"五帝"時代就是原始社會,"五帝"實為部落、部落聯盟首領。可以肯定的是,那個時代華夏大地存在著眾多部落,為什麼"五帝"會流傳至今,而其他首領則湮滅於歷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