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通寶重輪錢

2020-12-22 中國社會科學網
宣和通寶重輪錢

2020年04月13日 19:49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張蔭曾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安徽滁州 張蔭曾

  北宋時期所鑄錢幣在泉家中有著「四最」之譽——版別最多、工藝最精、書法最美、出土量最大。尤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位時所鑄的十三種錢幣,達到中國鑄幣文化的高峰,也可以說是達到了最高水平,尤以崇寧、大觀、宣和錢為其傑出的代表。其版別以宣和通寶最為繁雜。華光普主編的《中國古錢大集》收集的宣和元寶有19種版別,而宣和通寶小平錢的版別就有66種之多,但事實上,這並沒有收集齊全。時至今日,新的版別仍層出不窮,大大豐富了宣和通寶錢這一「富礦」資料。

  我收藏的這枚宣和通寶小平錢(見圖),直徑2.51釐米,厚1.2毫米,重4.4克,寬緣重輪,隸書,大和,粗字,隔輪。其最為特異之處是重輪。在錢幣銘文四周明顯又有一道重輪,把錢緣顯得更寬,重輪更為突出。據了解,錢幣上出現重輪這一特徵,只有唐肅宗於758年所鑄的乾元重寶有之,且重輪均在後背,正面錢文則無。北宋期間數百種錢幣,更無一品在錢幣正面有重輪現象。

  其次是寬緣,實測緣寬為2.9毫米,可稱得上是宣和通寶小平錢之最。還有一點奇特的是錢背左側有一道月痕,長約4.2毫米。據此,筆者查閱了諸多錢幣資料,並對比了所見過的數百枚宣和通寶錢實物,均未發現有星月紋的。由此判斷,這應當是宣和通寶小平錢中的出譜品,頗具研究價值。至於錢文四周出現重輪紋是鑄錢時古人有意為之,還是鑄錢時偶然壓疊所致,眾說紛紜。今將其展示出來,以饗同好,也期待方家共同探索研究,解開其中疑團。

相關焦點

  • 廣州東朝尋寶:收藏佳品——宣和通寶
    宣和通寶,宋徽宗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鑄,錢文「宣和」源自皇上常居「宣和殿」。通寶分篆、隸二體,直讀。宣和錢是徽宗錢的重要組成部分,宣和元寶字形精美,被稱為徽宗錢裡面的貴族,而宣和通寶小品版別繁多,其中不少名譽版也深受大家喜愛。
  • 利來,利往,通寶、重寶、元寶三者的區別何在?
    在中國過去的貨幣歷史中,其中古銅幣幣面的三種名稱一直為後世人所津津樂道:重寶、元寶、通寶。那麼,這三者究竟區別何在呢?一、面值不同:通寶一般為小面值錢幣,中等面值的是重寶,元寶為大面值錢。有些以寄重形式存在的。
  • 唐宋元明清的錢幣——通寶
    以清朝鹹豐年間的鑄幣分類最為複雜,制錢稱通寶,當五至當五十稱重寶,當百至當千稱元寶。直至民國早期還有「民國通寶」和「福建通寶」等。 唐朝時期,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開元通寶,每十文重一兩,錢背有星、月及其他紋飾,版別複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形制與唐有別。唐代還鑄有少量「開元通寶」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
  • 大觀通寶是否有收藏價值
    宋元錢幣大觀通寶,是徽宗御題錢文。宋朝不同於以往朝代,每次開爐鑄新幣時都換年號,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的錢幣。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亦有大錢流通,錢幣外形,大小均有一定標準。所以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見,錢文除了真草、隸篆、隸書之外,還有北宋徽宗「玉劃銀鉤」瘦金體。
  • 財富溯源之貨幣 政和通寶
    「政和通寶」有小平,折二型銅錢及折三型鐵錢,對錢,有數十種之多,篆書、隸書二種書體, 隸書中雜有楷意,有時也稱作楷書。小平銅錢和鐵錢鑄造量極大,存世較多。另有珍罕的銀質「政和通寶」,古泉大珍。「政和重寶」為折二錢,楷書,錢文瘦金體,直讀光背,徑3釐米,傳世以折二重寶鐵母數種珍品。
  • 「每日文物鑑賞」講究對稱之美的對錢
    一般認為南唐嗣主李王景鑄造的「開元通寶」篆書、隸書對錢是最早出現的對錢。北宋是對錢鑄行的鼎盛時期。從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首鑄「天聖元寶」真篆書二品對錢開始,至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滅亡止,104年間北宋政府先後鑄造發行有「天聖元寶」、「明道元寶」、「皇宋通寶」、「至和元寶」、「治平元寶」等對錢25種。
  • 古錢幣嘉慶通寶賞析
    嘉慶通寶鑄於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錢徑2.2-2.6釐米,重2-4克。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為滿文鑄造錢局名,如泉、源、蘇、河、廣等。
  • 「30秒懂幣」盤點大觀通寶的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北宋宋徽宗趙佶大觀年間鑄造發行的"大觀通寶","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種版式。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
  • 小五帝錢之乾隆通寶版別圖文賞析
    前文我們主要介紹了順治通寶,我們講大五帝錢因為歷史原因存世量少,因此收集的藏家也少,對比來說小五帝錢也就是清朝的五個帝王,在他們的統治下文化經濟都空前繁榮,所以錢幣的鑄造量、流通量都非常可觀,這就造就了這小五帝錢流通傳承非常的廣,再加上後世之人賦予它們的美好寓意,所以收藏小五帝錢一度風靡全國
  • 康熙通寶及嘉慶通寶賞析
    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為清代錢幣,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康熙通寶錢徑2.5-2.8釐米,重3.8-5.5克,面文「康熙通寶」以真書直讀。
  • 乾隆通寶值多少錢2017乾隆通寶圖片及價格一覽
    乾隆通寶是很有收藏價值的藏品,隨著人們不斷地追求,乾隆通寶的數量也就會越來越少,那麼一枚乾隆通寶值多少錢這是廣大收藏家最關注的問題。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乾隆通寶值多少錢?值得收藏嗎?乾隆通寶鑄於清高宗乾隆年間,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後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
  • 宋徽宗之崇寧通寶(重寶)鑑賞
    崇寧通寶該錢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鉤,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深受廣大泉友的喜愛。這一對是短丁與短丁長寶。崇寧通寶短丁與短丁長寶,一對。背面圖。崇寧通寶遒勁版,爆綠美鏽。崇寧通寶遒勁版,爆綠美鏽,背面圖。
  • 理財-嘉慶通寶收藏價值如何嘉慶通寶價格是多少?
    嘉慶通寶是古代錢幣之一,鑄於清仁宗嘉慶年間。那麼,嘉慶通寶價格是多少?嘉慶通寶雕母及某些地方局的母錢均十分稀貴,製作工藝相當精緻,不亞於乾隆時代;嘉慶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有大小几式,特大型厚肉版的較稀罕。在詳細介紹嘉慶通寶價格是多少之前,先簡單分析下嘉慶通寶的收藏價值。
  • 大五帝錢,永樂通寶為什麼被印到日本戰國時期軍閥軍旗之上?
    大五帝錢,指的是秦朝的半兩錢、漢代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這是中國歷史上五個重要的時期,涉及古代五位重要的帝王。秦始皇,雄才偉略,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統一貨幣、度量衡。廢除六國貨幣。 秦半兩尺寸,直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 開元通寶.鑑賞解析
    以上圖片為本人收藏的普品,歡迎鑑賞……鑄幣時期: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鑄幣材質:銅,鐵,鉛,金,銀……鑄幣尺寸:22mm-26mm鑄幣重量:1.7-5g(普幣一般都在4g左右)鑄幣特徵:開元通寶是唐代第一種貨幣
  • 從李朝古錢幣「常平通寶」的千字文錢看漢文化圈的影響
    導語:前一篇文章提到了李氏朝鮮王朝的古錢幣「常平通寶」錢文使用的是漢文字,李朝初期世宗大王就發明了「訓民正音」為何常平通寶錢卻使用漢字 。不僅僅是使用漢字,其實常平通寶的鑄造局簡稱,錢文書法以及爐別排序都受到了漢文化的深層次的影響。
  • 清代同治通寶(含重寶)九大局鑑賞
    同治通寶是清代穆宗同治年間鑄造,有重寶和通寶兩種,通寶有八個常見的局,分別是:「寶泉」(戶部)、「寶源」(工部)、「寶蘇」、「寶浙」、「寶昌」、「寶川」、「寶桂」和「寶東」,寶雲等局。重寶只有寶泉局,寶源局,寶鞏局,寶雲局,還有新疆紅錢,其他局未見。
  • 「30秒懂幣」盤點嘉靖通寶和隆慶通寶的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嘉靖通寶和隆慶通寶的主要版別:具體如下:嘉靖通寶小平、小平母錢、二錢、三錢、五錢、十一兩大字、十一兩小字、開爐錢嘉靖通寶"是方孔圓錢,直徑一般為2.5cm左右,嘉靖通寶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嘉靖朝所鑄嘉靖通寶存在銅色偏白現象,即所謂"白銅錢"。嘉靖通寶楷書小平光背明世宗嘉靖七年鑄。仿洪武錢制,分為五等,小平徑2.5毫米,重3--4.5克,折二徑2.8毫米,折三徑3.3毫米,折五徑3.9毫米,當十徑4.5毫米,重24克以下。錢文楷書直讀,除光背者記重有:二錢,三錢,五錢。記值有:十一兩。存世平錢較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