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鑑賞解析

2020-12-22 富哥愛收藏

以上圖片為本人收藏的普品,歡迎鑑賞……

鑄幣時期: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

鑄幣材質:銅,鐵,鉛,金,銀……

鑄幣尺寸:22mm-26mm

鑄幣重量:1.7-5g(普幣一般都在4g左右)

鑄幣特徵:開元通寶是唐代第一種貨幣,讀法也可讀成「開通元寶」此錢文系承繼北周錢文義之延續和發展,算得上是後世通寶,元寶錢之起源。字文在篆,隸之間,有從中帶點楷意,結體精整嚴密,筆法凝重端莊,其意義對後代錢幣深有影響。初代唐開元字廓深峻,大型精美,「元」字左挑,素背(稍後出現月文,星文……)銅質多見青白亦或淡黃色。唐中期所鑄開元輪小一圈,鑄工及書文比初期開元要遜色的多,背多月文,或二月,三月;中間有星文或星月文,雲文,日文……。唐後期所鑄開元邊緣較闊,鑄工草率,多有移範者,大小輕重不一。(唐初期開元系屬範鑄,自唐中期以後,逐漸採用翻砂法鑄造錢幣)

開元通寶由於其投入流通時,做工精美,面值對等,通貨控制得當,深受百姓喜愛,此錢也是大五帝錢中之一,具有闢邪,旺財的寓意。

開元通寶的流通 ,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歷史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和通寶錢,開元意指「開國奠基」,通寶則指「流通寶貨」之意,充分的反映當時的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把錢幣當成寶貝,則意味著貨幣為財寶觀念的增強。

開元通寶是中國古錢幣代表之一,也是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警語:

理性收藏,切勿上頭……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誤差,歡迎下方評論或互相關注,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在此謝謝各位查閱】

相關焦點

  • 博聞強識│不是「開元」年間的「開元通寶」
    到了唐代,三百多年的動蕩期終於結束,經濟大發展大繁榮,因而首創出了「通寶」錢,取代之前流通的諸多舊幣。而唐朝的「開元通寶」。就是現如今最早的「通寶」銅錢。所謂「通寶」可以理解為「通行寶貨」,「開元」,則可以理解為是「開天闢地」「開闢新紀元」之意。
  • 如何快速分辨開元通寶的鑄造年代?
    在我國三千多年的鑄幣史中,開元通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鑄造時間貫穿了整個唐朝將近300年的歷史,而且鑄造地點也非常廣泛,對於剛剛入局的泉友來說,仿佛所有的開元通寶都是一個樣子,那麼該如何判斷開元通寶的鑄造時間呢?文瀚樂拍覺得可以簡單的分為唐朝的前期中期與後期。
  • 開元通寶對五代十國鑄幣的影響
    還鑄有開元通寶、乾元重寶及開元通寶小鉛鐵錢。5.後蜀廣政年間(938-965年)鑄有廣政通寶、五金等銅鐵鉛錢,此外還鑄有開元通寶銅鐵鉛錢、乾元重寶鐵錢。6.南漢鑄有乾亨通寶、乾亨重寶銅錢、鉛錢,開元通寶鉛錢等。
  • 儒行天弈精品推薦——開元通寶一組
    儒行天弈精品推薦 ---開元通寶一組 唐以前的貨幣差不多都以重量為名稱。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始鑄"開元通寶",標誌了銖兩貨幣體系的終結和寶文錢制的建立。"開元通寶"錢以"文"為單位,大小大體仿漢五銖,錢徑八分,重二銖四,每十文重一兩。這是中國衡法兩以下改為十進位的開始。"開元通寶"錢文傳由歐陽詢所書。
  • 唐代開元通寶在中國錢幣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武德五年(622年)五月,朝廷在桂州(今廣西桂林市)設監鑄開元通寶錢局。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在梓州設監獄司(今四川三臺縣),二十年後即廢。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市)潤州(今江蘇鎮江市)設錢監。開通寶錢的鑄造非常成功,「大小輕重,最折中,遠近甚便之」。
  • 最便宜的國寶,談談開元通寶背後那些事兒
    「開元通寶」是唐王朝的第一枚錢,也是唐朝發行量最大,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如今只要幾塊錢就能買到的開元通寶,雖然價格不高,但在文瀚樂拍看來,這種穿越了將近1400年歷史的古錢幣,背後卻承載著濃鬱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
  • 開元通寶背後為什麼有一個月亮?這是唐太宗和楊貴妃的小情趣
    開元通寶是唐朝的貨幣,我們知道的錢幣大多是有「通寶」二字的,而唐朝就是「通寶」開始的年代。其實開元通寶也是效仿西漢的五銖錢的,它也是唐高祖為了整治經濟才鑄造起來的。 我們都知道錢幣是有錢文的,而這個錢文是也是由我國偉大的書法家歐陽修寫的。
  • 政和通寶.鑑賞解析
    鑄幣時期:北宋.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鑄行 鑄幣材質:銅質,銀質,鐵質 鑄幣尺寸:政和通寶篆書體小平錢直徑在
  • 明代萬曆通寶金幣孤品鑑賞
    故萬曆錢鑄時間長,鑄量也較大,形制以小平、折二居多亦有出號大錢,萬曆通寶乃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所鑄的錢幣,傳世多見小平錢,亦有少數折二錢,銅質赤、青、白均有,製作粗精互見,文字有肥瘦之分,錢體巨細輕重紛歧,版式紛繁重大,背有星月紋、龍紋或記地、記監、記重、記值等種種符號和文。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後梁錢幣
    「開平通寶」生坑有紅綠鏽,而「開平元寶」熟坑無鏽。「開平通寶」一般被認作為真品,而「開平元寶」之證偽尚待考證。開平通寶錢它的形體仿照開元錢,但鑄造製作上更粗糙,邊廓不整齊。其錢徑約3.4釐米,重量不能測定。鑄造的「開平通寶」四個字,以隸書書寫,從上往右旋讀。
  • 唐宋元明清的錢幣——通寶
    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右左有「開元通寶」四字。 「開元」意為開闢新紀元,「通寶」意為通行寶貨。有人按順時針方向迴環來讀作「開通元寶」,成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 「元寶」命名的由來。
  • 四川一河灘現古銅錢,有村民挖出開元通寶,官方:國家所有需上交
    村民們挖出的銅幣多以唐代的開元通寶和清朝乾隆通寶為主價值不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河道中挖出的古代銅幣屬於國家所有,拒不上交屬於違法行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目前,當地公安機關也已經介入調查,開展銅幣的追繳工作。
  • 清代嘉慶通寶十八局鑑賞
    嘉慶通寶阿克蘇局嘉慶通寶阿克蘇局,圖二大字版雙點通嘉慶通寶寶桂局大字版雙點通嘉慶通寶寶桂局,圖二嘉慶通寶寶晉局,生坑罐裝。嘉慶通寶寶晉局,圖二薄鏽嘉慶通寶寶昌局。薄鏽嘉慶通寶寶昌局。,幹坑大嘉嘉慶通寶寶福局大嘉嘉慶通寶寶福局,圖二角頭通寶直局嘉慶通寶角頭通寶直局嘉慶通寶,生坑紅銅寶昌局嘉慶通寶紅銅寶昌局嘉慶通寶,圖二嘉慶通寶寶黔局部頒式,罐裝嘉慶通寶寶黔局部頒式,罐裝,圖二水坑水裱金寶東局嘉慶通寶水坑水裱金寶東局嘉慶通寶,圖二
  • 宋徽宗之崇寧通寶(重寶)鑑賞
    崇寧通寶隔輪闊字,罐裝藍綠美鏽。崇寧通寶隔輪闊字,罐裝藍綠美鏽,背面圖。崇寧重寶美制大字,字口犀利,陰陽面美鏽。崇寧重寶美制大字,字口犀利,陰陽面美鏽,背面。崇寧通寶母錢,銅質精良,拔模斜度明顯,穿精修崇寧通寶母錢,銅質精良,拔模斜度明顯,穿精修,穿口圖。極美崇寧通寶鐵殼鏽,好版。
  • 新疆哈密發掘唐宋斜坡墓道墓發現口含波斯銀幣、手握開元通寶喪葬...
    考古發現墓地斜坡墓道墓多呈南北向,出土有仿東羅馬金幣、薩珊波斯銀幣、金戒指、銅耳環等器物,發現了口含薩珊波斯銀幣、手握開元通寶的喪葬習俗。這些都是東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例證,顯示新疆「東大門」哈密歷史上是絲綢之路重鎮,在商貿、文化等領域佔有重要地位。拉甫卻克墓地位於新疆哈密市伊州區五堡鎮博斯坦村,共有62座墓葬散布在白楊河中遊東岸臺地上。
  • 大五帝錢,永樂通寶為什麼被印到日本戰國時期軍閥軍旗之上?
    大五帝錢,指的是秦朝的半兩錢、漢代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這是中國歷史上五個重要的時期,涉及古代五位重要的帝王。秦始皇,雄才偉略,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統一貨幣、度量衡。廢除六國貨幣。 秦半兩尺寸,直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 興朝通寶的由來,價值,鑑賞學習
    興朝通寶是張獻忠義子孫可望稱王后鑄造的。而且興朝通寶與眾不同的一點,便是錢文出自工匠之手,這與其他朝代用文人字體做錢文大大不同,興朝通寶古拙樸素,而文人所做之文字,充滿藝術氣息,正因為如此,興朝通寶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錢幣,其影響十分深遠,這種風格直到清鹹豐,同治之時,還能從所鑄錢幣上看到其蹤影,這也是興朝通寶最大的成就上口興版的興朝通寶,字跡工整有力,
  • 利來,利往,通寶、重寶、元寶三者的區別何在?
    在中國過去的貨幣歷史中,其中古銅幣幣面的三種名稱一直為後世人所津津樂道:重寶、元寶、通寶。那麼,這三者究竟區別何在呢?一、面值不同:通寶一般為小面值錢幣,中等面值的是重寶,元寶為大面值錢。有些以寄重形式存在的。
  • 「每日文物鑑賞」講究對稱之美的對錢
    一般認為南唐嗣主李王景鑄造的「開元通寶」篆書、隸書對錢是最早出現的對錢。北宋是對錢鑄行的鼎盛時期。從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首鑄「天聖元寶」真篆書二品對錢開始,至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滅亡止,104年間北宋政府先後鑄造發行有「天聖元寶」、「明道元寶」、「皇宋通寶」、「至和元寶」、「治平元寶」等對錢25種。
  • 崇寧通寶為宋代御書體錢,最新交易價格147萬
    其中有三種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和崇寧元寶。崇寧通寶當十式,錢文為徽宗親書,故又為御書。此崇寧通寶整枚錢體厚重,青銅質,鏽色古舊,書法秀麗,骨瘦如柴,鐵劃銀鉤,俊逸勁挺,是一枚存世的徽宗趙佶瘦金體的真實顯現。正「寶,寧」二字冠點長且向左傾斜,長點「崇」,斜丁「寧」,高走「通」等,與大家公認的各譜所載大字「崇寧通寶」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