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圖片為本人收藏的普品,歡迎鑑賞……
鑄幣時期: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
鑄幣材質:銅,鐵,鉛,金,銀……
鑄幣尺寸:22mm-26mm
鑄幣重量:1.7-5g(普幣一般都在4g左右)
鑄幣特徵:開元通寶是唐代第一種貨幣,讀法也可讀成「開通元寶」此錢文系承繼北周錢文義之延續和發展,算得上是後世通寶,元寶錢之起源。字文在篆,隸之間,有從中帶點楷意,結體精整嚴密,筆法凝重端莊,其意義對後代錢幣深有影響。初代唐開元字廓深峻,大型精美,「元」字左挑,素背(稍後出現月文,星文……)銅質多見青白亦或淡黃色。唐中期所鑄開元輪小一圈,鑄工及書文比初期開元要遜色的多,背多月文,或二月,三月;中間有星文或星月文,雲文,日文……。唐後期所鑄開元邊緣較闊,鑄工草率,多有移範者,大小輕重不一。(唐初期開元系屬範鑄,自唐中期以後,逐漸採用翻砂法鑄造錢幣)
開元通寶由於其投入流通時,做工精美,面值對等,通貨控制得當,深受百姓喜愛,此錢也是大五帝錢中之一,具有闢邪,旺財的寓意。
開元通寶的流通 ,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歷史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和通寶錢,開元意指「開國奠基」,通寶則指「流通寶貨」之意,充分的反映當時的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把錢幣當成寶貝,則意味著貨幣為財寶觀念的增強。
開元通寶是中國古錢幣代表之一,也是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警語:
理性收藏,切勿上頭……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誤差,歡迎下方評論或互相關注,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在此謝謝各位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