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恩愛的夫妻,一輩子裡都有至少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但是在謝娜和張杰的婚姻中,這好像成了例外。
雖然兩個人生活中難免有磕磕絆絆,但娜姐採訪時說道,無論兩個人是誰的錯,傑哥都會先道歉。
偶爾傑哥實在生氣極了,他們倆之間很早就約定了一個小暗號。
只要娜姐喊出「張慫蛋」三個字,就代表著她放低態度,主動求和。
每次張杰一聽到這句話,都會忍不住破涕而笑。
沒過多久兩個人又和好如初了,不得不說他們處理吵架的方法真的很聰明。
要知道,每個人對於婚姻的理解和追求都是不同的。
再加上男女之間的差異,男女雙方真的很難做到真正的溝通和理解。
那麼,究竟該怎樣做到有效的溝通,才能像娜姐和傑哥的婚姻一樣甜蜜呢?
學習用「肯定的語言」跟對方溝通
什麼是「肯定的語言」?
簡單來說就是鼓勵式的正面語言,比如說「這並不是你的錯,下次再努力就好了」。
或者是「雖然這次不是很完美,但你真的很棒了,下回有經驗就會變得更厲害了」。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新聞:妻子和丈夫周末開心地一起出去玩,丈夫沒開導航走錯了路。
妻子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你看吧,我讓你導航你不導,說自己知道路,結果現在呢?
丈夫本來走錯了路,已經很煩躁了,內心甚至還會很後悔當初沒聽老婆的。
可妻子這樣一直不停地抱怨,只會讓丈夫產生牴觸心理。
最後丈夫和妻子大吵了一架,兩個人不歡而散,妻子中途忍不住下了車,丈夫直接開車回家了。
好好的一場出遊因為一點小事泡湯了不說,還影響到了夫妻之間的感情,何必呢?
所以啊,做個婚姻裡的誇誇者,而不是成為彼此的差評師。
總是抓住對方的錯處不放,這樣會讓對方感覺「做多錯多」,慢慢地會帶著防禦的心態,越來越不願意與你交流。
弄清彼此之後「愛的語言」是什麼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查普曼博士在《愛的五種語言》一書中曾寫到:
「如果我們要有效地傳達彼此的愛,我們必須學習我們另一半的愛之語。」
當然這個就需要日常的積累了,比如說那些讓我們產生開心、感動等正面情緒時。
是對方做了什麼事情,說了什麼樣的話。
同時我們也要觀察對方產生積極的情緒,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
當你觀察一段時間,並不斷地在心裡歸納總結,那麼慢慢地你和對方之間「愛的語言」就順利地建立起來了。
試著用對方「愛的語言」表達愛
當你弄明白了彼此之間愛的語言,一定要真正站在對方需要的角度,用對方喜歡的「愛的語言」表達愛。
而不是打著對對方好的旗號,最後只剩下自我感動。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妻子喜歡吃魚頭,所以她把魚頭每次都留給了丈夫。
直到丈夫快去世的時候才坦誠地告訴她:「老伴啊,我吃了一輩子的魚頭,其實我最愛的是魚身」。
妻子聽到丈夫說的話淚流滿面。
妻子把她最愛的東西給了丈夫,而丈夫其實並不喜歡。
但因為愛妻子,所以把這個秘密堅守了一輩子。
婚姻生活中,有這樣的愛人是幸福的,但其實兩個人不必過得如此辛苦。
愛很重要,但表達方式更重要,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對他好,或許能獲得雙倍的快樂。
有情感困惑不知如何應對
評論、留言你的問題
我告訴你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