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服明朝需要多少士兵?西班牙:明朝很強大,起碼也得要10000人

2021-01-09 騰訊網

自新航路開闢以來,歐洲國家紛紛通過海上航線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同時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更是解放了歐洲人民自中世紀以來一直被壓抑著的思想,使他們迅速蛻變,最終通過蒸汽時代的來臨率先完成工業革命,走上強國的道路。

大家都知道如今佔據世界霸主地位的乃是大洋彼岸的美國,不過時間再往前一點,我們北方的蘇聯也是一座龐然大物;再之前,德意志帝國以一己之力攪動世界風雲,英國開創"日不落帝國"的宏圖,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但在這些世界霸主還要往前,新航路開闢時期,世界霸主依次為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蘭。

很多人估計聽過荷蘭那"海上馬車夫"的名氣,但葡萄牙跟西班牙是如何成為霸主的?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歐洲西南沿海,無論是距離美洲還是非洲都非常近,最先利用指南針進行遠航,同時葡萄牙人達伽馬還最先找到了通往東方的海上航線。

緊隨葡萄牙其後的就是隔壁的西班牙,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大家都知道吧,儘管哥倫布是義大利人,但贊助其進行探險活動的是西班牙女王。

西班牙出來跟葡萄牙爭奪霸主地位,自然不會放棄廣袤的東方,實際上自1299年來華遊歷的馬可波羅回去寫下一本《馬可·波羅遊記》後,神秘的東方"遍地黃金"的思想已經深深植入歐洲人的心中,他們對這片神奇的土地心生覬覦,而新航路開闢給他們提供了實現這一野心的機會。

由於西班牙人對自己的海上艦隊十分有信心,因此縱使明朝強盛的名號他們有聽說過,但依舊決定將此作為自己的海外殖民地。那麼他們決定派出多少士兵前來攻打明朝?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西班牙認為明朝很強,所以怎麼也得來個10000人。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10000人,在他們看來這10000人已經足夠徵服明朝。定下這麼個數字的人乃是阿隆索 桑切斯,這是一位西班牙籍貫的耶穌會士,他認為只有通過武力才能"勸化"中國。

之所以他們認為只需要一萬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源於當時西班牙本身的能力,作為世界霸主擁有當時最為頂尖的艦隊,他們對自身武力值很有信心;第二是因為明朝水師的確一般,雖然明初水師挺強,且對於東南沿海的倭寇有一定的震懾,但相比起已經鳥槍換大炮的歐洲來說,明朝水師的水平僅僅停留在歐洲中世紀。

第三是全球殖民給了西班牙信心。西班牙在非洲以及每周都擁有不小的殖民地,尤其是在美洲大陸,這讓他們錯估了明朝的武力值;最後一點是因為雖然西班牙打算只派出一萬多的遠徵軍,但他們已經跟日本以及菲律賓搭上關係,準備就近借兵,所以實際準備的人數是超過遠道而去的西班牙士兵人數的。

不過這場仗並沒有真的打起來,當時歐洲瞬息萬變,西班牙雖然佔據了時間以及地理優勢,但卻沒有相應的規劃來消化吸收這麼龐大的殖民地,以至於被法、荷、英三國後來居上,自身難保,自然也沒辦法繼續開拓海外殖民地了。

順便一說,雖然西班牙沒跟明朝打起來,但葡萄牙跟荷蘭均跟明朝水師有過爭鬥且均以明朝獲勝告終,並且明朝跟荷蘭之間爆發的料羅灣海戰正值明朝末期,大明王朝已經內憂外患搖搖欲墜,但儘管如此,還是將外來侵略者趕跑,可見其剛硬。

相關焦點

  • 西班牙不可小覷的野心:計劃用兩萬軍隊徵服明朝
    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受到西班牙雙王的資助,率領一百多人的船隊由西班牙加迪斯出發,於當年10月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並登上聖薩爾瓦多島,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哥倫布幾經探索,發現西印度群島,而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此後,西班牙對拉美進行徵服和佔領,將疆土擴展到亞洲菲律賓。
  • 西班牙168人徵服印加帝國,能打進明朝嗎?
    其實明朝海寇不斷,不知道多少海盜在中國沿海被消滅了,其中就有西方殖民者,明朝政府大部分時候都沒有動用正規軍,就是當地武裝而已。還有,他們未必是明朝沿海本土海盜勢力的對手,可能沒上岸就覆滅了。 皮薩羅徵服印加帝國只能證明西班牙強盜的無恥、兇殘、毫無人性,並不能證明他們武力強大。
  • 無敵艦隊覆滅,擊碎了西班牙的世界君主夢,卻延續了明朝的上國夢
    徵服明朝計劃 早在1565年,西班牙剛剛侵入菲律賓群島,並在當地建立殖民地不久,西班牙殖民軍統帥黎牙實比就將徵服明朝提上了殖民地的日程之中,他當時就向西班牙國王提出增派六艘軍艦和100名士兵對明朝沿海進行偵查的建議。
  • 西班牙人試圖侵略大明,腓力二世:不能小瞧了明朝,至少要4000人
    那時的中國,正處於明朝中後期,急於將各國變為自己的殖民地的歐洲人也將目標對準了富庶的明朝。 幾年之後,西班牙艦隊的一名船長迭戈直接給當時在位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進言,認為只需要100人的西班牙軍隊就能徵服明朝。
  • 明朝的衛所制度,為何前期是明朝強大的根基,後期卻成為累贅?
    3.衛所在王朝前期的進步意義明朝的軍隊,很快在北方也建立了大量針對蒙古的衛所,對於民族成分複雜的中國北部,衛所還有強大的治安的功效,關鍵地域五千名兇猛的士兵和他們的家眷組成的墾荒軍團,大大的加強了明朝早期對北方基層的控制力,客觀上維護了國家的穩定。
  • 倭寇與明朝和西班牙三國殺的結果證明,戚家軍戰力與西班牙相當
    但城內西班牙人依託工事和強大火力殊死抵抗。期間雖有80名海盜衝進城內,但在火槍集中打擊下全部戰死。這一仗,西班牙戰死十三人,而林鳳損失則達二百餘人,他的大將,那位倭寇莊公,亦在這一戰役中陣亡。面對慘重傷亡,林鳳無力再戰,只得撤退。西班牙打退中國海盜後,緊接著就要面對日本倭寇的襲擾。
  • 明朝為何不強大,因為同期的歐洲GDP已經翻番,但明朝才三分之一
    但這種巨大的優勢,在公元11世紀到公元15世紀的時候逐步發生轉變,歐洲開始緊追直上,特別是在明朝時期,歐洲完全逆轉了長期落後於中國的情況,在人口增長速度和人均GDP的增長方面,遠超明朝數倍,因此當時的明朝與歐洲相比著實算不上強大,那麼歐洲是如何在巨大差距的情況下,完成對明朝的反超的呢?
  • 明朝士兵這樣回應
    緊接著明朝建立,明朝對於火器的研發與使用是十分熱衷的,依照國內外學者的觀點,明朝對於火器的自我研發以及對火器的引進,使得明朝時代的中國在火器上一直與西方同步甚至存在超越西方的時候。火器的存在必然使得勞動者對於重甲產生懷疑,就像在板甲盛行的16世紀至17世紀,西方的重甲騎士們有多少人倒在了火槍的槍口下,並伴隨著火器的發展迎來騎士的沒落。再者,就是需求。
  • 貿易的力量,一艘帆船既養活了墮落的西班牙,又維持了腐朽的明朝
    而受地形和氣候影響,當地的農作物生產只能達到剛剛維持飽暖的程度,這就是說,無論西班牙殖民者如何在菲律賓群島橫徵暴斂,也不足以維持其在當地的殖民統治,說得通俗一點,西班牙費盡力氣建立的殖民地不過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 明朝丟失的土地比清朝還多,為什麼貶低清朝而推崇明朝呢?
    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從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塊大陸的國家到一戰後領土縮水了三分之二,你能否定他曾經的強大嗎?所以,單從一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不成立的,我們換個角度來看。 其實,不同於明朝,在清朝後期,世界的主流思想從封建王朝概念變成國家主權概念。
  • 明朝為什麼沒有參與大航海時代?
    、非洲、亞洲的殖民徵服,為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完成了第一次原始積累,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恩格斯就曾經寫道:「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黃金、絲綢和香料等資源,正是歐洲國家參與航海大時代的強勁動力。15世紀初——16世紀初的古代中國,正處於明朝最鼎盛的階段。
  • 得九邊者得天下:「九邊」易主與明朝的滅亡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學界乃至民間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源於萬曆、天啟皇帝惰政、不視朝;有人認為源於明末時的氣候小冰期及農民起義;還有人認為明朝亡於東林黨的空談誤國,種種看法十分多元。清朝統治者也多次強調,明朝不是清朝滅亡的,而是李自成滅亡的。
  • 他是明朝最牛的海盜,靠一支殘軍打敗西班牙海軍,在海外建國稱帝
    西班牙史學家在《中華大帝國史》中稱林鳳:「他自己成為兩千多人的頭目,強大到使他所在的省份都恐懼。」 1574年,林鳳帶著戰艦62艘,5500餘人,揚帆起航到達呂宋邊界,便立即攻佔密雁,打得西班牙人無力招架,西班牙守將撒示洛見落敗便逃了,林鳳乘勝追擊,將在明朝那裡受到的氣通通發洩在了西班牙殖民者身上
  • 婺源有一人,力挽狂瀾拯救明朝,打敗了「徵服半個世界的霸主」
    認為明朝是「最黑暗、最專制、最殘暴」的王朝,連續用了三個「最」,足見對明朝評價之低,學者高曉松認為明朝是「三無王朝」,所謂無明君、無名仕、無名將等等,對明朝諸如此類的惡評,可謂多如牛毛。然而值得深思的是,一個如此「差勁」的王朝,在對外戰爭中卻屢戰屢勝,尤其是在面對「徵服半個世界的霸主」時,卻依然敢戰、能戰,最後還贏得了戰爭!對比文人墨客對明朝的如潮惡評,不得不讓人感慨文人的節操。
  •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明朝時期只要打仗,出動的軍隊少說也得幾十萬起步,而到了清朝,每次打仗最多也不過幾萬軍隊出動。這麼說來的話,是不是清朝要比明朝弱,所以能出動的士兵數量也比明朝少很多呢?其實不是,清朝可以打敗明朝,這就足以說明,清朝的實力不比明朝差到哪去。
  • 如果他跑到中國,能徵服明朝嗎?
    首先,亞洲不需要被發現,歐洲與亞洲緊密相連根本不需要發現,歐洲人需要發現的是怎樣沿海路到達東亞。西班牙國派哥倫布出海遠航的目的就是為了到印度獲取香料,只是當時哥倫布的航海技術太差,誤打誤撞到了橫穿大西洋,到了北美洲。
  • 能擊敗西班牙軍團,荷蘭莫裡斯方陣牛在哪?未必是明朝白杆兵對手
    編者按:前些天和朋友們討論歐洲軍事,一友人指出莫裡斯親王的莫裡斯方陣訓練只有明朝民兵水平。筆者大笑之餘,也不得不承認該友人說得有一定道理。然而,民兵不見得就弱,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明末川軍,只有中世紀民兵水準?白杆兵:看不起我還是看不起八旗》已有論述。作為佛蘭德斯民兵演變而來的莫裡斯方陣,自然要與白杆兵這種撞上八旗並不虛的東方頂級民兵比較。
  • 為什麼明朝的戲那麼少
    既不需要考證歷史,也需要思想性、藝術性,只要收視率高行了。何樂而不為呢?一部《大明王朝1566》,又有多少人能看懂這部戲呢?又有多少觀眾願意去慢慢咀嚼和消化這樣的精彩大劇呢?這部戲的導演,完全沒有「市場意識」,完全沒有迎合「觀眾」的審美,被冷落是必然的。
  • 萬曆年間韓戰,明朝軍隊有「黑人」士兵參軍,他們是哪裡來的
    文章引文:明朝萬曆年間,大約在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企圖入侵大明附屬國朝鮮的消息,傳到了大明朝廷,引起了巨大轟動。萬曆皇帝給予的足夠的重視。然而讓人驚奇的是,竟燃有黑人出現的明朝的軍隊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 明朝當年有多強大,有9項排名世界第一,最後一項至今沒被超越?
    明朝當年有多強大,有9項排名世界第一,最後一項至今沒被超越? 1368年草根皇帝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此後明朝在朱元璋的後代子孫的統治下,歷經16帝。大明朝在朱家子孫的治理之下更是進入繁榮昌盛時代,當時有9項更是直接位居世界首位,最後一項更是到今天也沒有被超越。那麼到底是哪九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