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鑄匠心 執著求始終——記全國勞動模範、中國航發黎明工裝製造廠特級技師洪家光
來源:
遼寧日報作者:
編輯:
李瑩本報記者 劉 佳
2020年11月24日,是中國航發黎明工裝製造廠數控車工、特級技師洪家光生命中的高光時刻: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他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宣讀倡議書。
那一刻,他備受矚目,成為中國航發和遼寧產業工人的驕傲。然而,有幾人知道,輝煌的背後是怎樣的努力與付出。
1979年,洪家光出生在瀋陽市一個貧困農家。為減輕家庭負擔,他放棄高考進入黎明技術學校學習。在校3年,他潛心鑽研,孜孜不倦地學習,立志做一名知識型、創新型、技術全面的產業工人。1998年,他以第一名的畢業成績被分配到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工裝製造廠的一名技工。
工裝製造廠的主要工作是研製用於加工各種零件的工裝工具。2002年春節前,公司下達了一項緊急任務——加工某重點型號的修正工具。這道工序加工精度要求極高,所有尺寸公差都得控制在0.003毫米以內,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1/20。公司只有一位師傅掌握該技術,可當時恰巧生病住院。關鍵時刻,洪家光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請纓挑起重擔。
洪家光與團隊成員仔細研究葉片的結構特點,找資料、請專家、做實驗,每天連續工作14小時,餓了就吃兩塊餅乾。就這樣整整奮戰了10個晝夜,終於圓滿完成了任務。
此後,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洪家光與團隊又攻克了航空發動機葉片磨削專用高精度金剛石滾輪製造技術,使航空發動機葉片加工質量、合格率得到提升。憑藉這一成果,洪家光榮獲了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多年來,洪家光先後完成了彎管工具等20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了340多個難題,並編寫了《航空發動機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技能操作書。他還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第七屆「振興杯」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最美職工、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華技能大獎等榮譽。
北國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布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伺服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