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15日上午前往宜蘭出席「高效能艦艇後續艦首艦命名、下水暨快速布雷艇首艇交艇典禮」。她揚言,臺灣的軍艦自造政策,從大型軍艦到小型艦艇,每一艘不僅性能優異,能很快建造完成。內部裝備和零組件,自造的比例也日益提升。她還吹噓,臺灣在未來,也可能成為西方民主國家相關裝備和零組件的供應來源,帶動防務產業升級。
蔡英文聲稱,防衛自主是「政府」非常重視的政策,經過堅定的決心、縝密的規劃、努力的執行,在過去四年內,已經有相當的成效。特別是在這一年裡,臺灣軍艦自造「有了令人振奮的成績」。不論是從潛艦自造的開始、海巡的四千噸級「嘉義艦」下水、上周的巡防艦艇交船,還是今天海軍的快速布雷艇交船,以及高效能艦艇後續艦下水命名,都一再地呈現出,臺灣軍艦自造「正在全力且全方位發展」。
蔡英文還叫囂,因應「敵情」的威脅、防務科技的進步,以及戰場環境等因素,在建構防衛武力的時候,要有不對稱作戰的概念及作為,發展高機動性、且具有精準打擊的武器裝備,用以嚇阻「敵人來犯」。
蔡英文稱,今天的兩艘艦艇,都是具有高速的機動性。其中,沱江級深獲國際認同,原型艦經過性能精進後,具有更強大的打擊火力。快速布雷艇,則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海域、港口等作戰地點布置水雷的任務。由臺灣「中科院」所研發的自動布雷系統,更是世界級最先進的高效能裝備。這兩等級艦艇的加入,將可配合戰場環境運用,讓戰術規劃更加的靈活,達成嚇阻、遲滯登島的作戰目的。對於戰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蔡英文揚言,臺灣軍艦自造政策,從大型軍艦到小型艦艇,每一艘不僅性能優異,能很快建造完成。內部裝備和零組件,自造的比例也日益提升。臺灣在未來,也可能成為西方民主國家相關裝備和零組件的供應來源,帶動防務產業升級,讓世界看到臺灣的防務研發能量。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