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的常識性錯誤,如果在真實的戰場上,無法想像是什麼結局

2021-01-09 說話有態度

如今,我們隨便打開一個電視臺就會發現,80%以上的電視臺都在播放著所謂的抗日神劇,早些時候在網絡上有一個段子:「話說日本首相來中國訪問,在酒店休息的時候覺得無聊,就打開了電視觀看起來,然後電視屏幕上就接連出現了手撕鬼子、加特林機槍殺敵以及2個人就可以單挑一個日軍聯隊的抗日奇俠們,非常之兇猛,頓時把首相嚇的連尿都不敢尿,生怕衛生間裡被安裝有尿液觸發雷,趕緊打包回國了,並且發誓再也不來中國了。

據網絡不完全可信統計,光是在橫店影視基地裡,各抗日劇組一年打死的鬼子可以繞地球一圈還要多,和如今的日本總人口相當。

當然,這裡不得不說,大量以抗日為題材的電視劇依然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因為其具有非常「別致」的觀賞性,所以筆者在這裡不對其作過多的解讀,因為在網絡上已經有非常多的人對此進行過各種各樣的吐槽了。今天只從最基本的軍事常識和戰場現實的角度,來扒一扒抗日神劇中有哪些劇情和場景設計誤導了人們對戰爭的認知,如果在真實的戰爭中又是怎麼樣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要說的是抗日神劇中將火炮的威力極度弱化,要知道即使是一發普通的60毫米迫擊炮的有效殺傷範圍為5米,一發105毫米榴彈炮的有效殺傷範圍可以達到15米以上,甚至可以在土質不是非常硬化的情況下直接炸出一個散兵坑,航空炸彈的威力則更大,而抗日神劇中對於火炮的刻畫非常不真實,炮彈落在身邊一兩米的距離內時,除非是故意刻畫人物,否則不會受到一點損傷。而且在描繪戰鬥時,往往一兩門迫擊炮射擊的效果可以達到一個炮兵營的轟擊場面。

圖片來源於網絡

也許是導演覺得古代戰爭中的人海衝鋒比較有氣勢,因此不管是鬼子還是我軍,在戰鬥進行到白熱化時,往往都會扎堆進行衝鋒,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幅場景都曾經想到過,要是往人群裡面扔一顆手榴彈或者打過來一發炮彈會怎麼樣,進攻方會排著密集的隊形(好像抗日神劇中也沒有隊形一說)豪壯的衝向防禦方,而防禦方則排成一線進行射擊,重機槍和步槍處於一線位置,火炮就在一線戰壕的屁股後面,完全沒有一點陣地的戰術配置。要知道在實際的作戰中,進攻方在進攻中會將兵線拉得非常的開,還會利用各種隱蔽物掩護,即使是在我們所玩的遊戲絕地求生裡也知道在進攻時也不能一窩蜂衝上去,因為這樣不但會遮擋友方火力和行動,還容易被敵方手雷一鍋端。所以在現代戰爭中絕對不會出現一群人排成密集的隊形衝鋒。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幾乎在所有的影視劇中,日軍全部被描述成了不堪一擊甚至是弱智的形象, 還有更加誇張的是,兩個奇裝異服的抗日奇俠可以正面硬剛一個日軍聯隊,還能在殺敵無數後從容離去,這不得不讓人奇怪,這樣的日軍為什麼還能佔領大半個中國?

但是事實卻是是,一直到1943年末,日軍在中國戰場上一直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而且日軍中聯隊級部隊的標準編制有三個步兵大隊和輔助部隊,約兩千人多人左右,如果兩個抗日奇俠能夠擊潰一個日軍聯隊,那就應該是我們打到日本了。在中條山戰役中,出現過一個日軍800人的大隊從正面擊潰了一個的1萬多人的滿編師,而且日軍的單兵戰術素養極高,在戰鬥中和中國士兵的交換比最高能達到1比5,在個別戰鬥中甚至達達1比9、1比10的程度。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再怎麼說抗日神劇也只是電視劇而已,我們並不是要真的火炮轟炸效果和非常專業的戰術演出,但是這種為了追求觀賞性效果,而誤導人們對戰爭的殘酷性的錯誤認知怎麼不讓人吐槽呢,如果那天戰爭真的來臨,而我們整天被這些影視劇灌輸著錯誤的認知,實在不敢想像那個場景。

最後看一下網友對某抗日神劇的爆笑吐槽。

我剛接手新一團的時候,全團不到十瓶髮膠,洗髮露更是一瓶沒有,戰士們平時都是拿清水洗頭,就這樣還兩個人都分不到一瓶啫喱水,我去找旅長要,你猜旅長怎麼說,要髮膠沒有,要秀髮一頭,你李雲龍看我的秀髮值幾瓶髮膠,你就把我的秀髮剃了拿去換髮膠,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新一團什麼都有了,髮膠、髮油、洗髮露、啫喱水還有耳釘耳鏈全都有了,要沒有這點家底我敢跟坂田面對面比髮型,做夢吧

相關焦點

  • 神劇滿天飛!現在的抗日劇中有哪些常識性錯誤?
    其實仔細算一算,抗戰距離今天才過去了75年,歷史並不算很久遠,但是現代抗日劇的常識性錯誤卻非常非常多。別的不說,舉幾個例子,先說第一個。今天抗日劇中對國民黨軍隊長官的稱呼動不動就是「某座」,像是委座、軍座、師座等等,就連旅長和團長也叫旅座和團座,甚至還有營座和連座,就差排座和班座了。(抗日劇中到處充滿著各種座)「座」有廣大的意思,在過去經常用於稱呼長官,屬於敬詞。
  • 日本也拍「抗日劇」,裡面的八路軍是什麼形象?和神劇有很大不同
    導語:抗戰題材現在已成為影視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總有許多人以抗日劇的名義,拍出各種烏煙瘴氣的神劇。這一神劇不僅曲解了真實的抗日歷史,甚至把英烈們的故事寫成了卿卿我我的愛情偶像劇。這樣做對下一代的愛國教育極為不利,原本我國抗日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取得勝利,無數中國人拋頭顱灑熱血,獻身祖國,而日本人則在神劇中傻乎乎的的,會讓未成年人誤以為抗日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不可否認,我國的抗日劇也有許多經典代表作品,如我們熟悉的《亮劍》、《我的團長》等。事實上,除了我們國家喜歡拍攝抗日劇外。日本也曾有拍過類似的「抗日劇」。
  • 千萬別被抗日劇給騙了,真實的抗日戰場上,可沒那麼多德式頭盔
    如果你看過一些抗日劇的話,你就會發現一件事情,就是在這些抗日劇裡面,不管是什麼軍隊,只要是國軍,德式頭盔的出場次數是非常多的,有些電視劇裡面,德式頭盔更是快「爛大街」的存在,可謂是把德式頭盔人手一個了,可你知道嗎?在真實的抗日戰場上,可沒有那麼多這種頭盔。
  •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別再被抗日神劇給騙了!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別再被抗日神劇給欺騙了!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不少在以抗日為題材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中也有比較經典的,比如大家都很喜歡的「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
  • 抗日戰爭研究︱抗日神劇無法推動抗戰敘事,誤導受眾歷史觀
    「抗日神劇」的衍生邏輯自2010年前後,我國電視熒幕上陸續出現了一批嚴重違反歷史真實與常識的抗戰影視劇。其中影響較大者包括《抗日奇俠》(2010)、《一個鬼子都不留》(2011)、《一起打鬼子》(2015)等。
  • 抗日神劇被我們抵制,廣電也嚴查抗日神劇,手撕鬼子的他何去何從?
    相信我一談到手撕鬼子,不少人瞬間都會想到抗日奇俠這部電視劇了,在裡面他就是那個滿臉絡腮鬍的手撕哥。這部抗日神劇也成功地把他送上了流量的頂峰,各種鬼畜流量表情包層出不窮,只要他走出去明眼人一眼能認出他。當初這部電視劇剛出的時候倒是不溫不火,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抗日神劇也被咱們開始抵制,而抗日神劇中的代表就要數這部抗日奇俠了,比如手撕鬼子啊,比如凌空飛度再360度旋轉加拐彎啊,比如化骨綿掌一掌打死一大片,比如跟安裝了紅外導航的飛鏢啊等等,裡面的個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而裡面的鬼子也是花了八年才逃出中國的。
  • 同樣是抗戰神劇,國產抗日神劇與獵殺《T-34》差在哪?
    同樣是「抗戰神片」,國產的抗日神劇比「抗德神劇」《獵殺T-34》相比,最明顯的差距就在於塑造的反派形象上。比起塑造出手撕鬼子、自行車飛火車頂、槍林彈雨中毫髮無損等充滿想像力的抗日英雄形象,國產抗日神劇幾乎將「日本軍人」塑造成了窮兇極惡、智商低下的刻板形象。
  • 高級軍官在戰場上使用什麼武器作戰?用小手槍的都可列入抗日神劇
    而抗日大劇《太行山上》也有一個橋段,當八路軍總部遭遇敵野戰部隊合圍時,朱總司令命令:「全體人員配發步槍和刺刀」!總司令本人也手持一支步槍,隱蔽在山崖之下,而上面就是正在搜索的日軍騎兵。所以問題是有點缺乏軍事常識的,當指揮員親臨一線作戰時,手槍已經淪為了擺設,步槍和衝鋒鎗才是趁手的傢伙什。
  • 盤點十部好看的抗日劇,第一名地位至今無法撼動!
    不明白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的抗日神劇,一個個都是武功高手,飛簷走壁,輕鬆取敵人首級,戰爭就是戰爭,應該是真實的還原歷史,不能過度地強化自己、弱化敵人。那神劇看得小編實在是尿急,今天給大家來盤點下不錯的10部抗日劇。
  • 新抗日神劇《雷霆戰將》來了!槽點眾多,讓人看不下去
    從《抗日奇俠》的手撕鬼子,到《怒江之戰》女主進入野人山摸爬滾打,卻不染一絲泥土,抗日神劇層出不窮,讓人無力吐槽。近日,湖南衛視播出的青春熱血抗日劇《雷霆戰將》播出,雖然只播出了三集,但是「抗日神劇」的氣息撲面而來,槽點隨處可見,讓人看不下去。
  • 《雷霆戰將》下架,層出不窮的抗日神劇該被整頓了
    近期,素有《亮劍》第三部之稱的抗日神劇《亮劍之雷霆戰將》賺足了話題,本想去圍觀下這部神劇有何過人之處,可惜在官方點名後,《亮劍之雷霆戰將》悄悄下架。魔性改編,未播先涼《亮劍》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了,而《雷霆戰將》未播之前一直打著《亮劍3》的旗號大肆宣傳,觀眾的期待值也非常高。
  • 回憶那些年的抗日神劇
    在這裡面我們還可以看到我們熟悉的《亮劍》,那作為反面教材的抗日神劇實在是太多了,手撕鬼子,子彈拐彎各種奇葩劇情層出不窮,想當年抗日神劇最火的時候,橫店工作人員表示,「去橫店一看,四五十個劇組都在 打鬼子 。」橫店影視城使用群眾演員共計30萬,其中60%演過日軍;全年48個劇組在「抗日」。那你們還記得哪些抗日神劇的奇葩畫面呢?
  • 抗日時期,真實的「子彈袋」長啥樣?別再被神劇給騙了
    導語:真實的「子彈袋」長啥樣?看完老照片後,別再被抗戰神劇給騙了隨著近些年抗日神劇的大量湧現,很多影視作品不尊重歷史的現象也是越來越嚴重,就拿很簡單的子彈袋來說吧,這些抗日神劇中所展現出的情況就與真實的歷史大相逕庭,這樣越來越多的節目也非常容易誤導青少年,讓他們真的以為曾經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戰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進行的。
  • 《亮劍3》被下架反思:抗日神劇具備哪些特徵?道具和劇情要加強
    抗日神劇的劇情特徵抗日神劇特別愛將主角塑造成神一樣的人物,單槍匹馬乾掉幾十個鬼子這樣的雷人劇情,要麼就是給抗日神劇的主角設定特異功能,力大無窮,徒手將鬼子撕成兩半,一跳三米高,飛簷走壁,感覺就和看仙俠劇一樣。某部神劇的女主角使用的弓箭射程比現代的狙擊槍還遠還準,過度神話主角。
  • 抗日神劇《雷霆戰將》沒有最雷,只有更雷
    抗日神劇《雷霆戰將》沒有最雷,只有更雷對於最近幾年充斥螢屏的「抗日神劇」可以說沒有最「雷」,只有更「雷」。以前,咱們看到八路軍像手撕牛排般地輕輕鬆鬆的手撕鬼子,包子裡藏炸彈,劉翔的前期葛天在某抗日劇裡「褲襠裡藏雷」.....等等一些弱智的挑戰觀眾智商的橋段時罵不絕口群嘲不已....
  • 戰場上,一挺機槍1000發子彈能打多久?網友:抗日神劇真敗家!
    諸多的「抗日神劇」中關於武器,特別是機關槍的描寫就是一例。 在冷兵器戰爭中,弓箭原本是長武器之最。英國長弓是世界上射得最遠的弓箭,據估計可以射到160米到220米,有效射程是150米左右。直到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火藥被應用於軍事後,槍枝很快取代了弓箭在射程方面的統治地位。早在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中國就製造了一種突火槍,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
  • 別讓抗日神劇騙了,神劇必備的狙擊手,大多都在發明歷史
    特別是在《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火了之後,狙擊手這一兵種話題熱度一直都很火熱,雖然《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中的軍事錯誤很多,主角順溜使用的詹森1941半自動步槍明顯不符合歷史背景,但是這部劇也能勉強說得過去,畢竟影視作品會有藝術加工和演義的成分,不能用太苛刻的要求去評價國產抗日劇,只要不會過於離譜,觀眾普遍不會過度苛責。
  • 日本明明是入侵者,他們竟也拍抗日劇,裡面八路軍是什麼形象?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日本明明是入侵者,他們竟也拍抗日劇,裡面八路軍到底是什麼形象? 在不少的抗日神劇中,八路軍好像一個個都身懷絕技,將日軍打的找不著北。日本人也都是一副猥瑣奸詐的形象,這種劇很明顯就是在胡編亂造。在當年的二戰中,日本的罪行罄竹難書,但是有人發現他們居然也拍了抗日劇。那麼在劇中的中日兩國軍隊表現的怎麼樣?說出來估計要讓不少神劇的導演汗顏。
  • 小學生作文6個常識性錯誤,是硬傷!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往往被語文老師和學生忽視忽略,那就是在作文裡出現了一些常識性錯誤。什麼是常識性錯誤呢?我們可以理解為小學生應該掌握的而實際上沒有掌握的錯誤,比如用長度單位釐米來衡量一桶水的體積,比如一輪明月當空照,天上無數明亮的星星圍繞在月亮旁邊。
  • 現實中中彈是什麼感覺?老兵:不要再被電視上的神劇忽悠了
    近年來,由於國家有意整治,那些抗日神劇已經很少在我們的電視上出現了。這些抗日神劇不僅侮辱了我們這些觀眾的智商,還是對革命先烈不尊重。在這些抗日神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主角中了好幾槍之後,還能憑藉自己的毅力殺死自己的敵人。這樣的情況,在真實的戰鬥中能夠出現嗎?有位老兵就說出了實話,他勸我們不要再被電視上的這些神劇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