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俄羅斯戰爭電影《獵殺T-34》正式在內地上映了。
憑藉著優秀的視覺效果、激昂的敘事節奏,再加上愛國主義的情懷,《獵殺T-34》在俄羅斯本土上映後,創下21億盧布(約1.88億人民幣)的票房佳績,成為了俄羅斯影史戰爭片票房冠軍。
在這部電影中,俄羅斯電影展現了自己強大的視覺特效水平和獨特的想像力。
三場激燃的坦克大戰從頭到尾貫穿全片,「炮彈時間」將鏡頭語言和視效水平完美結合,帶給觀眾一場暢快的觀影體驗。
內地公映後,觀眾們紛紛用「太爽了」、「爆燃」、「過癮」等詞來表達自己的觀影感受。
當然,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獵殺T-34》也有自己的「小私心」。
為了讚頌傳奇坦克T34在二戰時期取得的輝煌戰績,《獵殺T-34》以一輛T34坦克為主角,講述了從1941年莫斯科保衛戰阻擊德軍坦克連後被俘,從德國集中營趁機逃脫,再到最後殺出重圍的故事。
一輛T-34坦克單槍匹馬從德軍嚴密的包圍中逃脫,還能重創一眾德國坦克,顯然誇得有些過了。
所以說《獵殺T-34》是一部抗德神片,是貼切的、合理的。
在提到「抗X神片」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虛假誇張、充斥著各種不合常理的主觀臆想。也正因如此,「抗X神片」往往與「爛片」相掛鈎。
但我卻發現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有網友評價《獵殺T-34》時說到:
我們的主旋律多學習學習吧。
同樣是「抗戰神片」,國產的抗日神劇比「抗德神劇」《獵殺T-34》相比,最明顯的差距就在於塑造的反派形象上。
比起塑造出手撕鬼子、自行車飛火車頂、槍林彈雨中毫髮無損等充滿想像力的抗日英雄形象,國產抗日神劇幾乎將「日本軍人」塑造成了窮兇極惡、智商低下的刻板形象。
在《永不消逝的電波》、《地道英雄》中出演日本兵的冢越博隆,在表演初期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形象,愚蠢、猥瑣、殘暴不仁。
對此冢越卻越來越困惑,在他看來,所飾演的許多角色別想說像日本人,連人都不像。
冢越曾拍攝一場在大冬天裡騎馬行軍的戲,導演要求他在戶外的村口看到女人後立刻跳下來侵犯她。他對此嚮導演溝通:
「導演,這不太可能吧,這麼冷的天,不會有人想幹這種事吧。」
導演對此十分激動,並堅持自己的想法:「當時的日本人就是這樣,見誰就是在那幹這個」。
隆冬時節,他的褲子還沒脫下來,屁股就被凍僵了。
固然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不少這樣慘無人道的事件,但在場景中設計一些不合常理的動作,用以偏概全的觀念塑造一個不真實的人物形象,讓劇情衝突變得詭異且不合理。
諸如《抗日奇俠》、《向著炮火前進》、《孤島飛鷹》中,為了凸顯主角的無敵屬性,更是刻意將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日本兵塑造成了無腦、無戰鬥力的弱雞。
這些國產抗日神劇就像網文小說一樣,看著主角手撕鬼子很爽,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歷史的歪曲,也是對曾經用獻血捍衛國家的先烈們的不尊重。
反觀同樣是自帶「抗戰神劇」屬性的《獵殺T-34》,之所以讓觀眾感到好看不尷尬,是因為它神化的是坦克而不是人。
在本片中,身處在不同陣營的「伊烏什金」和「耶格爾」在實力上始終是勢均力敵的。
開頭「長坂坡」一役伊烏什金被俘,耶格爾勝。
德國軍營一戰,耶格爾失算讓伊烏什金逃走,後者扳回一局。最後一場在大橋上的生死決戰,兩人用充滿古典氣息的單挑一決高下。
整部電影中,你看不到「伊烏什金」頂著主角光環一路開掛、殺敵無數,他也會寡不敵眾、被敵軍俘獲。
你也沒看到德國軍官「耶格爾」一直都是冷血無情、殘暴無仁,他對被俘的「伊烏什金」也有友好的一面。
歸根結底,這其實是創作理念的不同。
國產抗日神劇在創作時,往往帶著一股強烈的戲謔心態,在影視作品中製造各種慘烈的死亡手法,來臆想出報復的快感。
《獵殺T-34》則塑造一個有實力、尊重戰場的對手來反襯出自身的強大,甚至在最後讓對手有尊嚴的死去,這種做法充滿了氣度。
國產抗日神劇與《獵殺T-34》的真正差距在於,正視歷史的心態。
國產抗日神劇通過誇張的情節製造噱頭,塑造角色的刻板形象,來達到極端的自我滿足,但偏離史實的故事只會讓人沉浸在虛無的臆想中。
而《獵殺T-34》則毫不包庇的道出了一切歷史的真相,哪怕遭遇低谷,都有勇氣和自信走出困境。這種正視歷史、敢於發憤圖強的心態,才是國產主旋律應該學習的心態。
不僅如此,《獵殺T-34》無論是在製作水準、演員表演還是劇本邏輯上,都是許多國產神劇無法企及的。
投入真坦克進行實拍、優秀的特效,讓這部電影在真實感的營造上首先勝人一籌。
其次主演們之間的表演都十分出色,無論是戰友情誼還是兩位高手之間惺惺相惜的對決,細膩豐滿的情感讓觀眾看得十分過癮。
更重要的是,哪怕人家是一部「抗德神片」,仍舊是建立在T-34坦克先進的機械性能上,而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
而那些令人反感的國產抗日神劇,且不說粗製濫造的五毛特效和道具。還加入各種不符史實的奇怪想像,從而製造博人眼球的噱頭。
循環往復,這些國產抗日神劇破壞了整個抗戰題材影視劇的市場氛圍,也一點點消磨了觀眾的耐心和信心。
但我們仍舊應該看到,諸如像《亮劍》、《偽裝者》、《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等優秀的抗戰電視劇。它們以正確的價值觀和優秀的製作投入,致敬先輩英雄的光輝事跡。
在國產抗日神劇不停止製造的環境下,我們更需要《獵殺T-34》這樣的作品來洗洗眼。
青石電影 | 冷子墨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