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徵兆,預示寶寶快要出生了。遇上這2種情況,就趕緊去醫院吧

2020-12-22 騰訊網

臨近預產期,寶寶就快要出生了。

準媽媽要懂得識別預示寶寶出生的徵兆,以及應對方法,才能在出現徵兆時沉著應對。

出現這些徵兆,預示寶寶快生了:

1、不規律宮縮

被稱為熱身宮縮,或者預分娩宮縮,是比之前的假性宮縮更強的假性宮縮

產生的原因:胎盤主要生成兩種促進胎寶寶生長的激素,其中孕酮的作用是讓子宮肌肉放鬆,防止子宮收縮得太厲害;而雌激素的作用則是強健子宮肌肉,為分娩做準備。當臨近分娩之時,孕酮的作用減弱雌激素的作用增強,逐漸加強對子宮平滑肌的刺激。

這種不規律的宮縮,有可能會讓準媽媽變得痛起來,感覺很不舒服,越臨近分娩,可能會變得越強,通常會時強時弱、時斷時續地維持一兩周的樣子。

特點

宮縮頻率不一致,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而且沒有規律。

宮縮無進展性,不會變得越來越強、越來越長、越來越頻繁、間歇越來越短;

如果變換姿勢、躺下、走路,或者洗個熱水澡,就會變得不那麼劇烈。

常常在夜間出現,在清晨消失。

不伴有宮頸管縮短、宮口擴張等。

2、胎兒下降感

胎寶寶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頭部通過準媽媽的骨盆入口,下降嵌入骨盆開口,宮底也隨之降低。

大多數初產婦會在分娩前兩周入盆,也有部分初產婦在分娩前四周才入盆;經產婦入盆時間相對較晚,可能會在分娩前一周,甚至分娩開始時才入盆,因為生二胎的媽媽的骨盆肌肉已經經歷過分娩,不需要再熱身了。

準媽媽的感受

會感覺到上腹部較以前更舒適,橫膈肌壓迫感降低或者不受壓迫,呼吸更順暢。

胃部不再受到擠壓,胃口也變好了。

但會對膀胱有一定程度的壓迫,引起不同程度的尿頻。

壓迫直腸,會出現便秘、脹氣的感覺,也可能會引起痔瘡。

壓迫盆骨以及下體,會導致陰道分泌物增加、恥骨疼痛、腰酸背痛、腿腳浮腫等,走路時也會感覺比較累。

3、見紅

有少量鮮紅色或棕色黏液從陰道排出,排出的量可能很大,也可能少得不足以引起注意,粘稠程度也不盡相同。

產生的原因: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從而引起少量出血,與宮頸管內的黏液混合呈淡血性黏液。胎頭下降進入盆腔,且宮頸變軟、變短,再加上分娩前宮縮會讓宮頸從厚壁的圓錐擴張成薄壁的杯子,宮頸內的黏液有了出口,就排了出來,稱為見紅。

見紅通常發生在分娩前24~48小時內,極少部分在見紅後一兩周內分娩,更有甚者,可能會在見紅六周後才分娩。

需要注意這幾點:

如果正常的見紅,則不必緊張,需要關注的是有沒有破水或者規律性宮縮出現,如果在下次產檢之前還沒有出現這兩種情況,需要把見紅的情況告知醫生。

如果見紅時,還伴有破水,或者伴有逐漸增強的規律性宮縮,就需要趕緊準備一下去醫院了。

若陰道流血的量達到或者超過月經的量,有可能是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等病理性的產前出血,就需要去醫院看醫生了。

臨產的重要標誌是「臨產真宮縮」:

準媽媽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宮縮的頻率、持續時間及強度是否達到真臨產標準。

真臨產的重要標誌為:有規律且逐漸增強的子宮收縮,持續時間達到30秒或更長,間歇5~6分鐘,稱為分娩宮縮或臨產真宮縮

如果不能確定是否為真臨產,可以請醫生幫忙做個檢查。因為這個時候,會伴有進行性宮頸管消失、宮口擴張和胎先露部下降。

臨產真宮縮的特點:

遵循一定的規律,兩次宮縮之間的間隔,以及每次宮縮持續的時間都有規律;

進展性的,宮縮會變得越來越強,疼痛越來越強烈、越來越頻繁,延續時間越來越長,兩次宮縮之間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

躺下或變換姿勢,也不能減輕症狀,甚至無法自如地行動和交談,需要停下來專心應付宮縮。

一旦確定為臨產真宮縮,就需要注意了

做好準備,注意休息少量多次進食,保證充沛的體力,迎接分娩。。

如果宮縮不強,並且未破水,準媽媽可以在室內適量活動,站立活動有助於縮短第一產程。

破水後,要墊高臀部躺好。如果破水後超過12小時未分娩,需要抗生素預防感染。

準媽媽應每隔2~4小時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響宮縮及抬頭下降。

放鬆心情,不讓負面情緒影響宮縮和產程進展,積極的心態更利於又快又順利地分娩。

不得不說的「破水」:

嚴格地說,破水並不算真正的臨產徵兆。但是,破水會導致前列腺素釋放,這種激素能促進子宮收縮

大多數準媽媽會在分娩進展良好時才破水,這種情況下,分娩的過程通常會比較和緩順利。但是,約有10%的準媽媽會在分娩開始之前先破水,而且多數準媽媽會在破水後24小時內分娩。

一旦破水,就趕緊去醫院吧:

如果羊水流出速度很慢、量很小,並且準媽媽還可以站起來走動,就可以自行去醫院,但要帶上靠墊等物品墊高臀部,上車後立即躺著

如果羊水流出的速度很快、量也很大,甚至還伴有劇烈疼痛,準媽媽要趕緊躺下、墊高臀部、打120,因為在未來的幾分鐘或幾個小時內,分娩很可能會開始地更激烈,可能會出現急產。

破水後,要關注有沒有出現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羊水渾濁感染等情況。

如果破水後一段時間內還沒有出現規律性宮縮,為避免胎兒出現窘迫或感染等情況,必要情況下可以考慮剖宮產

星星之家育兒記:如果出現較強的不規律宮縮、胎兒下降感、見紅等情況,預示寶寶快要出生了;規律性的臨產真宮縮才是正式進入第一產程的標誌;破水雖不是真正的臨產徵兆,但卻需要重點關注。

相關閱讀推薦一:夏天坐月子,既想要涼爽,又不想留月子病,做到這4點,就可兼得

相關閱讀推薦二:惡露排出的時間段、量、顏色、氣味,任意一點異常,都警示身體健康出現異常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專家解答,臨產前有這幾種產前徵兆,再不去醫院就把孩生在路上了
    經常看到一些新聞,某某孕婦逛街的時候生了孩子,哪裡哪裡的孕婦在去醫院的路上將孩子生到了的士上……大家說起這類新聞的時候,不禁會啞然一笑,這些人生個孩子怎麼就這麼簡單了?但是娛樂一笑背後卻不禁讓一些準媽媽們擔心起來,萬一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可怎麼辦?
  • 有這3種情況的孕媽注意了,寶寶多半是個急性子,可能會提前出生
    比如有下面的這三種情況的孕婦就應該注意,寶寶多半都是急性子,很有可能就會提前出生,孕媽們最好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符合這3種情況的孕媽,胎兒可能會提前出生:1、堅持運動的孕婦有一些孕婦即便是懷孕期間也同樣一直都在堅持運動,如此就能夠保持體重,促進生產,在整個生產的過程中也會比較順利。
  • 準媽媽身體出現這幾個徵兆,寶寶要出生了
    分娩發動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往往需要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的開始往往會有產兆。下面我和大家具體分享懷孕快生了有什麼徵兆?一、分娩前2~3周的身體變化和感受記得懷大寶的時候,在分娩前的前2~3周,我的身體就出現了這樣的變化和感受,你是否也是一樣?
  • 女子在醫院門口站著生娃,孕晚期臨產前有哪些徵兆要去醫院?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佛羅裡達州一名產婦還沒來得及進醫院,就站在門口生下了寶寶。所幸助產士及時趕到,一把接住了孩子。視頻顯示,女子當時站在停車立場裡,一名助產士在她身旁提供幫助。女子疼得大叫,附近兩名警察也聞聲趕來,並詢問是否需要幫忙。
  • 孩子3歲還不會走路,媽媽帶去醫院檢查,大夫偷偷說:趕緊報警吧
    寶寶自從沒出生的時候就是承載著一家人的希望的小天使,在出生以後更是會吸引全家的目光和寵愛,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想要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堅持將最好的東西全都給自己的小天使。但是現在社會逐漸的發展,導致現在很多家長是沒有比較充足的時間來自己照顧寶寶的,因此選擇請人來照顧就是十分平常的。孩子3歲還不會走路,媽媽帶去醫院檢查,大夫偷偷說:趕緊報警吧!
  • 順產分娩,先見紅還是先破水,暗示了寶寶的健康情況哦
    小芝臨產時就是特別緊張,每天在家裡憂心忡忡,有天早上醒來不久,就突然發現自己羊水破了,連忙推醒老公,老公急得鞋都來不及穿好就趕緊帶小芝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表示還不能生,羊水破了,是得趕緊準備手術,可也不是說羊水一破就立刻能生的,還需要檢查身體、觀察一下。
  • 孕晚期,準媽媽見紅預示著分娩?答案可能讓你「大跌眼鏡」!
    我的朋友小夏是個初產婦,對生產完全沒有經驗,現在她懷孕36周了,最近已經往醫院跑了2次了,原因都是以為要生了,可全是「炸胡」!第一次:小夏半夜兩點上廁所,發現有「紅色分泌物」,她嚇了一跳,趕緊喊婆婆過來看了看,婆婆說見紅了,馬上要生了,於是連夜趕去醫院。
  • 寶寶愛搖頭不是可愛,這三種情況要引起重視,立即去醫院!
    為此,小編特意查詢了一些醫學資料,今天就來看看寶寶搖頭這個問題吧一、寶寶搖頭不是病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寶寶搖頭」是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病症就像寶寶有時候會揪揪自己的小耳朵,把小手放進嘴裡一樣,是一種在嬰兒身上發生的常見現象爸爸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二、大部分情況不必擔心寶寶愛搖頭,大都是有以下幾種情況引起的
  • 孕媽都在哪一瞬間感覺寶寶要出生了?有什麼比較明顯的症狀嗎?
    逗媽在懷我家大寶的時候,在離預產期大概還有一周多點的時候,有天晚上我飯後和老公出去散步,那天晚上走路時感覺特別的不同於以往,恥骨處特別的酸脹,並且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寶寶下墜了很多。 當時的我腦子裡浮現出個念頭,就是寶寶可能很快要出來了,果然在第二天的凌晨,我的羊水破了,寶寶發動了。
  • 出現這八個信號,預示即將分娩
    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也是分娩的徵兆,二胎媽媽一定要注意。四、胎動減少在懷孕的前期,很多二胎媽媽都會感覺到明顯的胎動,覺得自家的小寶寶很調皮淘氣。但是到了孕後期快要分娩的時候,胎動次數就會慢慢變少。孕媽在這個時候就特別擔心,寶寶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
  • 懷孕可是大事,有了這些徵兆,就預示著你要當媽了!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聊天說,最近這一個月她的經期已經推遲快兩周了,人也更嗜睡了,是不是得病了?結果和她一起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她這是懷孕了。第一次懷孕,朋友確實沒經驗,不過關於懷孕前期徵兆,醫生也明確指出:有這5個徵兆的,就做好當媽媽的準備吧~月經停止有些備孕期的媽媽可能平時就有月經不準時的情況,所以對停經一周或半月並不是特別重視。
  • 孕期睡覺這幾種情況,其實是寶寶的「警告」
    莉莉就跟家裡人說了這件事情,丈夫表示是莉莉太緊張了,沒有休息好。不過婆婆卻說,莉莉這個夢是個好夢,預示寶寶是個男寶寶。這可讓莉莉很是疑惑,一個胎夢就能夠預示寶寶的性別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胎兒的性別早在精子跟卵子相結合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
  • 闢謠:寶寶搖頭晃腦很正常,是缺鈣?還有3種情況,可能是疾病
    這些天,球球媽媽發現,8個月的球球總出現搖頭的動作,一開始媽媽還覺得孩子很可愛,可是每當寶寶睡覺時,也出現了搖頭的現象,這個時候媽媽才有些擔心起來。聽別人說,寶寶搖頭可能是缺鈣,還有人說是生病了,搞得球球媽媽這下是更加擔心了。
  • 這幾個徵兆預示要長個子,家長別錯過,孩子身高能往上躥一躥
    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身體是有長高的徵兆的。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下幾個徵兆,家長如果把握住了,他的身高就能往上竄一竄,千萬別錯過哦。1、孩子腿疼。明明上初中的時候,有段時間老是喊腿疼。後來家裡人帶他去醫院拍片,沒發現什麼問題,醫生告訴父母這是生長痛造成的。原來孩子在長個子的過程中,骨骼要比肌肉神經發育更快一些,所以會牽扯出疼痛感。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是孩子長個的一種重要徵兆。 當孩子出現腿疼的時候,預示要長個子了。家長如果能讓孩子多喝牛奶,注意補鈣,幫助骨骼生長,這能有效促進孩子長高。
  • 「呱唧」一下就生了並非好事,急產的3大徵兆,孕媽一定要了解
    結果沒等剛才寶媽回她,另一個經歷過急產的寶媽就發話了,「可拉倒吧,急產是很危險的!對孕婦和胎兒來說都不安全。」一般來說,孕媽從出現規律宮縮到分娩結束,基本需要13-16個小時。一旦產程少於3個小時,就算是非常危險的急產了。至於新聞裡看到的那種「呱唧」一下生娃,就更危險了。
  • 公司出現這3種徵兆,勸你早點走人,否則容易吃大虧!
    公司出現這3種徵兆,勸你早點走人,否則容易吃大虧!一個公司想要有好的發展,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那麼勢必是需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下很大的功夫的。但是當你在一家公司發現了以下這3種可怕的情況,那麼就不要再拼命傻幹了,趕緊趁早離職吧!別覺得這些事情都離自己很遠,生活就是瞬息萬變的,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所以,做好萬全的準備,方可在社會上運籌帷幄。
  • 孕婦須知:最晚第幾周就應該去醫院,檢查寶寶的胎位情況了?
    今天一個網友私信我說:懷孕晚期了,不過因為疫情的影響,現在很想知道最晚應該第幾周去醫院檢查寶寶的胎位情況?一般在懷孕30周左右準媽媽就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寶寶的胎位情況了。一,孕晚期最晚第幾周去醫院看胎位懷孕晚期通常是指孕29~40周(胎兒出生)這個階段,進入懷孕晚期以後,準媽媽除了要格外關心胎動、胎心,還要注意寶寶的胎位是否正常,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準媽媽以後是否能夠順產的問題。
  • 寶寶出生6個月後還緊握拳頭,可能是腦癱的預兆,2歲前幹預還有救
    造成這一悲劇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嘟嘟媽的疏忽大意,新生兒抓握反射一般到4個月左右就會完全消失,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就有可能是腦癱預警,需及時去醫院治療。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患有腦癱的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其中兒童和青少年用戶約佔800萬人左右,且每年會增加4~6萬人。
  • 這3種情況趕緊去醫院!
    比如,短時間內,眼前的小黑影體積變大、數量變多,或者出現雲霧流動、閃光、有黑幕遮擋等,這些異常症狀可能是視網膜脫離、裂孔、出血等視網膜、玻璃體病變的徵兆。如果您或身邊的家人、朋友有「飛蚊症」,且出現上述三種情況之一,建議應及時到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進行檢查,科學診斷治療,趕走惱人的「飛蚊」,讓視野回歸清澈,讓眼睛重返健康!
  • 寶寶吐奶很常見,可出現這4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抓緊帶娃上醫院
    如果妊娠期是對媽媽的考驗,那寶寶出生之後就是對一個家庭的考驗,沒有一對父母是準備好的,育兒的過程中總是「麻煩」不斷, 孩子的「吃喝拉撒」變成了生活的重中之重。說到「吃」那不得不說說吐奶了。小李夫婦著急帶寶寶去醫院,可卻被奶奶攔下了,真是應了那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孩子奶奶憑藉著「多年經驗」認為孩子都吐奶,過段時間就好了而且孩子太小不能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