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步兵用盾牌長矛就能完虐騎兵,為何宋明的步兵只能挨打?

2020-12-22 小馬嘮家常

電視為突出戲劇效果,跟實際情況有所不同,甚至天差地別。我們要看電視劇,猜測題主的圖片是電視劇中的。秦軍擺完陣型後,說句實話,哪怕在戰國時代的騎兵戰術不發達,也只有傻子才會讓騎兵直接衝上去硬剛。

步兵打騎兵,沒有其他條件,諸如地形、天氣、己方騎兵的配合,很難打出所謂」完勝「的戰績。主要因為兩條腿追不上四條腿,騎兵打不過可以跑啊。

所以,步兵打騎兵只能被動應戰,不能主動出擊,否則漢文、景二帝也不用費盡心思養馬了。漢武帝驅逐匈奴,他靠的是步兵?

題主提到弓箭,哪怕玩遊戲,弓箭也有一定的數量,放完了就沒有了。5000的騎兵,假如一箭一個也得需要5000隻箭,這不是個小數,更何況數箭、十數箭不一定射到人呢。

戰國時期七國面臨異族的時候,武器裝備佔據優勢,不過達不到題主說的「完虐」的地步。騎兵的優勢在速度,也就是說騎兵要發揮最大殺傷力就得跑起來。南北朝出現的重甲騎兵,確實風光一時,不過在唐後就再次被拋棄——跑不起來的騎兵沒用。

騎兵怎麼打步兵方陣?先是派出小顧騎兵騷擾、試探性攻擊,一是為擾亂步兵陣型,一是尋找步兵方陣的弱點。若步兵方陣真的無懈可擊,騎兵是不會盲目衝陣的。說句令人寒心的話,人死不要緊,戰馬沒了可夠心疼的了。南北朝時期,北朝士兵只要牽著戰馬投降,南朝必定重賞。騎兵面對步兵還有一個優勢:繞路。如果騎兵真的沒辦法,可以襲擊其他地方。騎兵可以在移動中作戰,可步兵一旦動起來(只快速運動),沒了陣型的保護,那就危險了。

相關焦點

  • 騎兵橫行的冷兵器時代,步兵怎麼對付騎兵?
    在遙遠的冷兵器時代,騎兵一直是一支決定性的力量。從戰國時代的魏鐵騎,到《亮劍》中的騎兵連,騎兵的高機動性,在冷兵器時代幾乎是一把最鋒利的劍。面對騎兵,行動緩慢的步兵一般是如何抵禦的呢?
  • 中國古代一直是北方騎兵克制步兵,朱棣為何能用步兵戰勝蒙古騎兵
    步兵,是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常見的兵種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對軍隊進行了改造和完善,當時的步兵就已經有了「輕裝」和「重裝」之分,兵器更是多種多樣,如戈、矛、鉞、殳、鈹等。騎兵,則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勁的戰鬥力。
  • 輕步兵和重步兵的區別是有無披甲?希臘:盾牌和弓箭才是區分重點
    這也符合希臘人對盾牌的重視,如果有人要是拋棄盾牌就會被罰500德拉克馬,並且有學者認為「重裝步兵(HopIite)來源與他們使用的盾牌(Hoplon)」(《希臘重裝步兵方陣探究》)所以通過以上的考證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古希臘輕裝步兵是否以遠距離打擊和盾牌重量來衡量的。在定義完輕裝步兵的定義之後,我們來敘述希臘輕裝步兵的歷史。
  • 古希臘的民主精神孕育了重裝步兵,他們甚至輕視騎兵
    希臘重裝步兵(希臘語:πλ?ταα,Hoplitai)是古希臘城邦的公民士兵,主要使用長槍,以密集方陣作戰。希臘重裝步兵的盔甲需要大約75磅的木材和青銅,包括:脛骨、頭盔、盾牌(20磅)、胸甲(30—40磅)、雙刃長矛和劍。
  • 世界四大方陣長矛:中國一種長矛位列其中,而且比馬其頓長矛強大
    這種陣型最為簡單,最為緊密,適於步兵野戰。方陣中使用的兵器一般為長矛、盾牌、戟、劍、鉞等,以長矛最為普遍。方陣中的長矛一般放在最前列,是攻防主戰兵器,可對敵人構成極大威脅。下面就說說世界四大方陣長矛,中國一種長矛位列其中,而且比馬其頓長矛強大。古希臘長矛。
  • 步兵與騎士之爭:步兵改革為何能夠終結騎士時代?
    與騎士制度相對應的是步兵改革,也正是因為步兵改革,最終騎士被步兵擊敗,曾經的榮耀也不復存在,那麼步兵改革為何能夠終結騎士時代,結束騎士的榮耀而且成為貴族階級衰落的開始呢?大家可以想像這麼一個畫面,一個騎兵騎著一頭馬奔馳而來,步兵如果不閃躲的話,必然會被馬撞飛,或者被騎兵手中的長矛擊殺,同樣如果步兵想要殺死騎兵的話,那麼步兵勢必會選擇先把騎兵弄下馬,如果雙方都想要逃走的話,你可以猜一猜究竟是馬跑得快還是人跑得快,騎士逃跑,步兵追不上,同樣步兵逃跑的可能性極小。
  • 古代打仗,步兵戰勝騎兵有多難?「卻月陣」是怎麼大敗騎兵的?
    因為這些限制,南宋只能大力發展步兵,南宋中後期步兵的實力還是不錯的,不過南宋面臨的不止一個敵人,周圍勢力虎視眈眈,好不容易等到金國滅亡了,還沒有喘口氣就迎來了另一個實力更強的對手——蒙古,蒙古人來自草原,惡劣的生存環境鍛鍊了他們的體魄,實力不容小覷,而南宋在多年戰爭的刺激下,軍隊戰鬥力也有了長足進步。
  • 5千明朝步兵對4萬蒙古騎兵,徐州保衛戰,如何大獲全勝?
    在南方地區,陸續出現了朱元璋集團、陳友諒集團、方國珍集團、陳友定集團、張士誠集團和明玉珍集團等等。其中,朱元璋集團主要控制了江蘇東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等地區,西邊有盤踞湖廣的陳友諒,東邊則是盤踞蘇松富庶地區的張士誠。陳友諒為了統一整個南方,對朱元璋發動了主動進攻,當時,張士誠選擇了坐山觀虎鬥。在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的精銳力量幾乎損失殆盡,朱元璋進而控制了湖南、湖北等地。
  • 馬鐙傳入歐洲,重裝騎兵取代步兵,手拿長矛的哥特人擊潰羅馬軍團
    依靠勢不可擋的騎兵,阿提拉的匈奴帝國曾經囊括了歐洲的絕大部分,直到大西洋沿岸,比後來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徵服的土地還要廣闊。馬鐙通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穩定性,同時在馬鞍的協助下將人和馬結為一個整體,使騎兵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衝擊成為可能。羅馬人對這些匈奴人攜帶的新裝備驚異不已——歐洲人從未見過的馬鐙。當時歐洲人幾乎連馬鞍都沒有。
  • 馬其頓方陣的終極進化版:可攻可守的瑞士步兵方陣
    >強悍的瑞士步兵方陣由於瑞士多是山地地形,瑞士軍隊多以步兵為主,騎兵的數量非常少,無法組建獨立作戰的騎兵大單位,只能用於偵察和警戒等次要作戰任務,因此瑞士軍隊的作戰主力就放在了步兵身上。在戰鬥中,瑞士步兵方陣可以向前實施機動,遭到敵軍迂迴反擊時則就地轉入防禦,方陣中的長矛兵將長矛平放指向各自的方向,建立起全方位的防禦。除了由長矛兵和戟兵構成的重步兵方陣,瑞士軍隊還在方陣的前方和後方配屬了裝備雙手劍、弩、火槍等武器的前衛和後衛部隊,負責警戒和遲滯作戰任務,以防止敵軍小股輕裝部隊對步兵方陣實施襲擾。
  • 被誤解的「扎馬步」:不是步兵的必要武藝,反而是騎兵的基本功
    但是攻擊目標是與自己相同的步兵,絕非是去「抵抗騎兵」。 這是因為,當騎兵發起衝擊時,如果步兵採用「馬步」姿勢側身站立(正面站立絕不可能),手中長槍只能懸空橫刺,遭馬匹撞擊後會被巨大的衝擊力撞到。所以,步兵結陣用長槍抵禦騎兵,大多採用「弓步」姿勢正面站立或側立,長槍一端支撐於地面,這樣才能藉助地面反作用力,「以靜制動」用槍頭殺傷衝過來的騎兵。
  • 勝負方戰損5比14,希臘裝步兵咋做的?除了甲冑隊形也才是關鍵
    編者按:在《騎兵沒馬鐙,就不能正面硬槓重裝步兵?古希臘時代已是「騎士」為王》和《輕步兵和重步兵的區別是有無披甲?希臘人表示:盾牌和弓箭才是區分的重點》兩篇文章中已經介紹了希臘的騎兵和重裝步兵,那麼這裡就來說一下古希臘最重要的兵種之一的希臘重裝步兵。
  • 《帝國時代3決定版》西班牙長矛騎兵怎麼樣 西班牙長矛騎兵強度評測
    導 讀 《帝國時代3:決定版》中的西班牙的兵種是比較多的,很多玩家都不要太清楚西班牙的長矛騎兵兵種到底怎麼樣
  • 《騎馬與砍殺2》巴丹尼亞步兵厲害嗎 巴丹尼亞步兵強度介紹
    巴矛是個很不錯的步兵,本身有著平民步兵中的最好的單手劍和第二好的頭盔。 雖然身甲很差,但因為極高的頭防實戰生存能力反而比野人要高20%。 反騎能力:A。平民步兵種最好的單手矛,如果膽敢正面衝擊其陣地,任何騎兵都將承受巨大的戰損。 但單手矛和長度問題,面對側翼衝擊或背衝的騎兵就無法很好的反制。
  • 古希臘重裝步兵的裝備,富的士兵是鋼鐵俠,窮的士兵只能扔石頭
    但事實上全副武裝的古希臘步兵是被金屬或皮革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戰力強悍。 古希臘士兵的裝備是由士兵自己提供,所以士兵的財富能力決定了自己的裝備水平。一等公民全副武裝,有胸甲,有頭盔,有武器,有盾牌。而最窮的士兵只能被裝備為投石兵。
  • 冷兵器時代步兵如何虐騎兵?你不是跑得快嗎,把後路斷了往哪兒跑
    我們首先要定義何為騎兵何為步兵?簡單下個定義,騎兵指的是在馬背上作戰的兵種,步兵是步行作戰的兵種,所以在到達戰場或者實際戰鬥之前騎馬的,而實際作戰不騎馬的兵種,應該定義成步兵。那麼一支純步兵如何能擊退純騎兵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保證步兵一方,擁有又足夠戰鬥力的近戰步兵和遠程步兵,就足以擊退騎兵。
  • 12世紀亞洲步兵強國——大宋重裝兵團,最強鎧甲——步人甲
    大宋,在中國歷史中相對比較文弱的朝代,但是在大宋一朝卻擁有一種被譽為中國古代最重型的步兵鎧甲,這就是「步人甲」。「步人甲」這一宋朝特有的重步兵鎧甲在《武經總要》中有所提及: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步人甲開始普及於軍隊之中,這種鎧甲以唐步人甲為基礎發展而來,全身覆蓋鱗甲,由1800多枚甲片穿連組成,其總重量可達30公斤。也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能力,但重量也會有所提升。皇帝下令,不可將鎧甲再行私加重量,並規定步兵鎧甲以29.8公斤為限,不允許重量再有所增加。
  •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為何樸實的長矛是最強大的長柄冷兵器?
    這個其實基本上沒有爭議,是長矛! 不是什麼花裡胡哨的冷兵器嗎?不是,就是樸實的長矛,以長矛為代表的這種長柄刺殺用冷兵器被稱為「百兵之王」。 這裡先說說長矛和一般的槍、槊、鈹之類的區別,雖然有說法是這些武器的區別是有型制上的差異,例如矛與槍差異在頭端樣式,矛與鈹差異在接柄的方式,但是,長矛和它們最明顯的差異是在長度上。
  • 當古羅馬軍團的重裝步兵,遭遇大漢王朝的輕騎兵,究竟誰能勝出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兵種: 重裝步兵,即佩戴重型鎧甲及武器的步兵,是重步兵兵種的一種。重裝步兵一般機動力性差,防護較好,適合於警衛守陣等非機動任務。主要裝備包括長矛、盾牌、頭盔、胸甲和護脛,重裝步兵理論上只有唯一的有效作戰方式——方陣作戰。
  • 羅馬軍團和馬其頓步兵方陣誰更強?
    在羅馬軍團和希臘步兵方陣相遇之前,羅馬的輕裝步兵本來會拋出他們的輕型標槍,而青年兵會把他們的標槍扔向馬其頓方陣。這些標槍的大多數會擊中盾牌或45°角朝上的長矛,以讓他們偏轉而更多的標槍會留下印記,將希臘步兵方陣士兵的手臂釘在他們的盾牌上,剩下的一些則徹底殺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