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為何樸實的長矛是最強大的長柄冷兵器?

2020-12-17 騰訊網

軍事技術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冷兵器基本已經被淘汰了,但有些人頗為懷念古典時期的熱血與浪漫,仍然會將冷兵器當做一種興趣來研究,刀槍劍戟以及弓箭等都有很多人感興趣。

那麼,古典時期,最強、最實用的近戰冷兵器是什麼呢?這個其實基本上沒有爭議,是長矛!

不是什麼花裡胡哨的冷兵器嗎?不是,就是樸實的長矛,以長矛為代表的這種長柄刺殺用冷兵器被稱為「百兵之王」。

這裡先說說長矛和一般的槍、槊、鈹之類的區別,雖然有說法是這些武器的區別是有型制上的差異,例如矛與槍差異在頭端樣式,矛與鈹差異在接柄的方式,但是,長矛和它們最明顯的差異是在長度上。

長矛其實正式名稱稱為長柄槍比較好,一般的長柄槍長3至6米(不過根據市川定春的《武器事典》,中國的歷史上以矛來稱的長柄武器最長有到5.6米,以槍來稱的長柄武器最長有做到8米的長度,隋唐之後矛槍混稱不做區隔),這個長度可能超過的大家想像吧,你想想長達6米的冷兵器,這個可能在影視劇中都不常見。這種武器操作起來方便嗎?

這個想都不用想,不方便,用6米的長槍,你就別想什麼花裡胡哨的打發,比如舞個槍花什麼的了,這種武器的使用方式基本就是一招,向前戳刺。那這一招有用嗎?當然有用!

尖端武器戳刺能產生強大的殺傷力,你恐怕是原始人就能認識到的,也正是因此,人類發明了槍矛這種戳刺類的冷兵器。近戰冷兵器說實話,大體就分三個類型,一是刀劍這種以刃進行殺傷的;二是槍矛這種以尖頭戳刺為殺傷的;三則是以錘棒這種鈍兵器。

這些武器中,唯一能做的很長的,也就槍矛了,其它兩種要是做太長,那基本就沒什麼可操作性了。

長有用嗎?當然是有用的,古語就說了:一寸長一寸強,武器越長那攻擊的範圍就越大。長矛就是如此,長矛首先很長,所以攻擊範圍大;其次殺傷力也很強,別看只有戳刺的一招,但是這一招是殺傷力最強的招式,要是想打擊有鎧甲防禦的敵人士兵,戳刺是最有效的,刀劍這種以劈砍為攻擊方式的兵器,在破甲的時候遇到的阻力為特別大,對抗重甲敵人處於絕對的劣勢。

無論是在古代的東方還是西方,長矛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冷兵器,西方那些著名的方陣,冷兵器中的絕對主力都是槍矛,長矛兵在古代絕對是古代最有效的兵種。長柄兵器進入戰場,除了車兵與騎兵使用之外,在步兵使用中亦很廣泛,方陣中的長矛兵是接續在盾牌步兵後面,利用盾牌與盾牌之間的空隙進行突刺。

步兵對抗騎兵,除了使用火器和弓箭外,排成緊密的方針,用密集的長矛刺殺幾乎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註:白杆兵,明朝女將軍秦良玉成立的一支軍隊,因持白杆長矛(長槍)為主的軍士而得名,在渾河之戰中血戰八旗,打得努力哈赤大為震動。

註:瑞士長矛兵,歷史上最著名的僱傭軍團體,14世紀開始威震歐洲,瑞士軍團組成使用長槍來擊退騎士的進攻並席捲敵兵的方陣,用斧槍、長劍、匕首來進行近身戰鬥。

註:西班牙大方陣,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時期西班牙軍隊的一種軍事單位,講求長槍兵與火槍兵的互相配合

長矛的實用性是非常強的,中國南北朝時期,戟、戈等長兵器基本都被淘汰了,軍隊士兵大規模製式使用的長兵器漸漸就只剩下槍矛類的了。歐洲也一樣,自14世紀開始,步兵使用長矛和斧槍(一種瑞士人特有的冷兵器,槍和斧頭的合體,中國一般翻譯成「瑞士戟」),這導致封建騎士迅速衰落。

冷熱兵器交替的時候,通常火槍兵和長矛兵配合使用,當時已經有了使用火繩槍的槍兵隊,而因為火槍為單發射擊之故,在射擊與射擊間容易受到敵方步兵與騎兵的突擊,在敵方突擊時僅有槍託做為防身鈍器的火槍兵太過於無力。因此當時的火槍兵身旁常有手持長槍的槍兵負責保護。

一直到刺刀發明(關於刺刀,中國方面最早的文獻記載為1606年,何汝賓《兵錄》的銃刀,而西方首次出現在17世紀法國巴約訥(Bayonne)的一場農民爭執中。當時的農民將小刀插入來福槍槍口內,用以襲擊敵人,到了十八世紀時,插座式(Socket)刺刀出現,是由火槍槍管的右橫方突出的類型,這是因為當時的火槍為前裝式,進行裝填彈藥時不會干擾),有了刺刀,火槍兵也有了強大的近戰能力,能單獨在近戰中對抗敵人的騎兵和步兵,於是開始有國家編制出全員皆為火槍兵的部隊,大幅提升戰力。

這個時候開始,長矛也漸漸被淘汰了,而到了今天,就連刺刀,很多國家都已經取消了。

圖文分享自網絡,作者:雲帆

相關焦點

  •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郭德綱說的十八樣上古兵器,他純手工復原!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6000多件、400多種古兵器威武列陣,他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今天,陝西臺記者周詩柔帶大家認識認識我們身邊的這位老鐵匠—王海泉。 連陰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記者驅車行駛80多公裡,來到了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呂家堡村村民王海泉的家裡。
  •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誰才是冷兵器之王?
    每一種冷兵器不但造型不同,殺傷力和使用環境也不同。那麼在冷兵器當中,究竟誰才能「稱王」? 要評判冷兵器之王,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上手難度這一點。畢竟一些造型獨特的冷兵器,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門檻。尤其是一些武術軟器械,比如三節棍、流星錘、繩鏢等等。若是教給完全沒有經驗的新手使用,不但發揮不出應有的威力,反而容易出現「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情況。
  •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矛……耍起來!
    附件來源:長春市體育局官網原標題:《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矛……耍起來!》閱讀原文
  • 歷史上最成功的六大冷兵器
    作者:匠人工坊冷兵器,不用火藥、炸藥、原子能等機械和熱能技術,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的武器。在很多人心目中,熱兵器代表恐怖,冷兵器則代表熱血和武力。這種花紋存在於鋼鐵的內部肌理,成為古代神兵利器最明顯的特徵。2、歐洲闊劍提起歐洲騎兵,很多人會想到中世紀手持十字長劍或者長矛的騎士,以及身穿整齊軍服手持穆斯林式軍刀的近代騎兵。而在歐洲兵器史上,闊劍才是真正的王者。
  • 中國古代殺傷力最大的冷兵器,可一刀斬斷馬首,卻為何神秘失傳?
    唐刀四制,分別是橫刀、儀刀、障刀、陌刀,其中要數陌刀最為神秘(唐朝法律規定陌刀不允許陪葬,至今無實物出土,形制無法參考),而陌刀的戰鬥力也是最強悍的,無論是官方史籍記載,還是民間傳聞,都印證了這一點。
  • 中國最厲害的兩種長柄兵器,為何突然從歷史中消失?
    唐朝陌刀,是一種長柄刀,乃唐朝四式軍刀之一,主要為唐朝重裝步軍所用,個別將領也將其作為兵器,如唐朝著名的陌刀將李嗣業。根據古籍記載陌刀是一種長兵器,長一丈,有兩刃,更像劍(《唐六典》也說「蓋古之斷馬劍」)重約十五斤,是一種重型武器。
  • 冷兵器時代來襲《仙諭》神煉系統曝光
    如果說槍械是現代男人的浪漫,那麼冷兵器就是古代男人的柔情。正如「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這句詩中所說,或許每個男人都曾想為自己打造一把冷兵器,橫刀立馬立於陣前。為了滿足各位玩家對冷兵器的熱愛,新遊《仙諭》打造出獨特神煉系統,讓每名玩家都能親手為自己打造一套「冷兵器」!話不多說,快跟著小編去遊戲裡看看吧!
  • 古代冷兵器發展到後期為何只剩下刀劍矛?
    中國古代冷兵器五花八門,在民間說法最多的就是十八般兵器。一般演義裡,要是說那個人武功高強,都會說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十八般兵器,民間比較常見的說法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子流星。這些兵器被編入相聲貫口,廣為流傳。
  • 馬未都亮出一件特殊的冷兵器,看著就恐怖,更別說挨一下了!
    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有一件特殊的冷兵器,看起來比較恐怖,很像鬼片裡的東西。這是一件抓,在十八般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裡,抓排名靠後,排在後面一定有它的道理。抓在兵器裡面過去正規軍是不用的,抓有三種,馬未都的這一把短柄的抓只是其中一種,並不多見。
  • 擁有5萬年歷史的長矛,矛杆竟是用此物製成?一般利器很難砍斷!
    古代長矛縱觀我國古代冷兵器的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石兵器、青銅兵器和鐵兵器3個階段。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古代「長矛」,便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古代長杆冷兵器之一。不過,嚴格來講「長矛」仍舊是此類長柄冷兵器的現代標準稱謂。畢竟,槍這個字很容易會讓人聯想到槍炮一類的火器,而槊字又的確太過文雅晦澀。所以,「長矛」這一稱謂便一直沿用流傳至今。
  • 刀槍劍戟都被現代戰爭淘汰,為何匕首卻長盛不衰反而成了士兵標配
    歷史總是優勝劣汰,在高科技的發展下,叱吒戰場近兩千年的刀槍劍戟等冷兵器都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被威力更強大的槍炮飛彈所替代,不過有一樣冷兵器卻保留了下來,那就是匕首。
  • 冷兵器時代,出盡風頭的「長矛」為何一夜之間被軍隊拋棄?
    在冷兵器時代,武器的殺傷能力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不過,這並不表明,那時的武器種類很匱乏,相反,冷兵器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根據不同的用途需要,我們的前輩們發明了適合近戰、遠戰以及適合偷襲的暗器等各種武器。今天我們講的是在古代出盡了風頭的一種兵器——長矛。
  • 歐洲中世紀的「嗜血」冷兵器:凜冽劍光,十步一殺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兵家百態,兵器萬化,各位看官應該對我國古代的兵器會有認識,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那麼這十八般武藝是十八種拳腳功夫嗎?不是這樣的,十八般武藝其實是十八種兵器,有弓、弩、棍、矛、盾、殳、鞭、鐧、錘、鈀、戈這十一種加上我前面所說的刀槍劍戟,斧鉞叉共十八種兵器。那麼西方的兵器也有這麼多種類嗎?
  • 以筆為鋒以傘為劍,盤點遊戲世界中的經典冷兵器造型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冷兵器也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演變出了無數的形態與變化。但論起誇張的造型、經典的設計,還要屬遊戲世界裡的武器造型,畢竟在二次元世界裡,冷兵器才能跳脫出物理概念,變幻出更加炫目的外觀。
  • 紅纓槍這麼強,為何金庸古龍筆下的武俠人物,鮮有使用長槍的大俠?
    百兵之王 姑且不說紅纓的具體用處,先了解長槍在古代冷兵器中的地位。 在以冷兵器為主的古代,武器大致分為近程武器和遠程武器兩種,遠程武器則只有弓、弩,而近程武器,則五花八門,有十八般武器之稱,分別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而長槍,則是這些武器裡最長的,又稱為百兵之王。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 冷兵器時代的刀客,為什麼要在刀上掛環?原來竟有這種功效!
    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在我國歷史上可謂是源遠流長,尤其是在槍炮子彈等熱武器還未問世的冷兵器時代,中華武術的門類和派別更是不勝枚舉。簡單來說,單從我國歷史上冷兵器的種類來看,光是人盡皆知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撾,棍棒槊鏜,拐子和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就已經有如此多的類別。
  • 騎兵橫行的冷兵器時代,步兵怎麼對付騎兵?
    在遙遠的冷兵器時代,騎兵一直是一支決定性的力量。從戰國時代的魏鐵騎,到《亮劍》中的騎兵連,騎兵的高機動性,在冷兵器時代幾乎是一把最鋒利的劍。面對騎兵,行動緩慢的步兵一般是如何抵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