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病人發熱會是哪些原因?如何區分?要用消炎藥嗎?

2020-12-17 劉永毅醫生

發熱,今年大家對這種情況有點害怕,是吧?但是,發熱是人生病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避不開!腫瘤病人常見的發熱原因有哪些?是不是都要用些消炎藥呢?

感染是發熱最主要的原因,病毒、細菌入侵機體後免疫系統應激反應導致發熱。比如感冒發熱,腫瘤壞死發熱,肺癌致肺不張、阻塞性肺炎發熱,體內留置導管引發感染髮熱……,等等。

一般性病毒性感染,比如普通感冒,白細胞大多不會明顯升高,一兩個周也就可能自愈了,對症治療就可以了。細菌性感染髮熱可能出現高熱、寒戰,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一般會明顯升高,需要給予消炎藥治療。

腫瘤治療的某些藥物也可能引起發熱,但是大多低溫,一過性、藥停自愈,比如幹擾素、白介素、唑來膦酸等等,可對症處理。

放療、化療也可能引起發熱,比如肺癌、食管癌放療後導致放射性肺炎引起發熱。化療引起發熱則可能危險些,為什麼?化療導致白細胞減少,減少到一定程度,體內菌群可能失衡,比如腸內菌群外移,隱性感染、發熱,需要抗炎、升白等緊急處理。

腫瘤性發熱,癌症病人發熱常見原因,尤其是中晚期病人,非感染性發熱,反覆發作、纏綿難愈!

若是化療、靶向治療等全身性治療後,腫瘤產生壞死物,機體吸收後導致的發熱,這可能是比較「好」的發熱,過一段時間也可能緩解。

腫瘤的代謝物質刺激機體應激反應是腫瘤性發熱最主要的原因

腫瘤性發熱可能有汗,但多不會寒戰,病人常常自己沒有感覺到,量體溫多在38℃左右,很少有寒戰高熱,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常沒有明顯升高,C反應蛋白也多正常範圍。

癌性發熱多不能完全控制,能控制腫瘤當然最好,也可以用些中藥控制,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物對癌性發熱相對有效,尤其「吲哚」效果比較好。

腫瘤病人發熱需要明確原因,尤其是感染性還是腫瘤性?感染需要用抗生素,而腫瘤性發熱用抗生素可能就適得其反,也可能是感染性發熱、腫瘤性發熱並存,最好搞清楚原因,對症下藥。我是劉永毅醫生,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晚期癌症病人多有發熱,腫瘤性發熱?發熱與分期有必然關係嗎?
    發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癌症病人發熱的原因比較複雜,與疾病早晚或許有一些關係,但沒有必然關係,晚期發熱的情況可能多一些,早期也不是沒有發熱的問題。那麼,腫瘤病人常見的發熱原因有哪些?疾病分期又是根據哪些因素呢?
  • 腫瘤病人沒胃口、不想吃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有哪些措施調節?
    癌性厭食致攝入食物不足,加上腫瘤一般需要消耗很多的營養物質,也就很容易引起病人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從而病人的治療機會減少、復發及併發症的情況增多,會嚴重影響到病人的生存時間、生活質量。抗腫瘤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也可能影響到病人的食慾,比如化療,胃腸道反應相對較為普遍,噁心嘔吐的情況下病人是沒有辦法吃飯的,胸部放療後口腔、食管等部位的炎性反應使病人咽東西很疼,等等。患者的不良情緒也是食欲不振的原因之一。
  • 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 消炎藥真的不能亂用
    可是對於「消炎」來說,很多人對抗生素和消炎藥傻傻分不清,甚至將兩者劃上等號。要知道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消炎藥也真的不能亂用,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什麼是炎症?簡單地說,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紅腫熱痛」,就可以說是發炎。炎症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由病原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支原體等)引起,叫做「感染」。
  • 腫瘤患者渾身沒勁、不想動,都有哪些原因在作怪?如何緩解?
    腫瘤治療,要看重生命的長度,也要看重生命的寬度!影響病人生活質量主要有3個原因,乏力、疼痛和睡眠,三者之間並不是獨立存在,大多相互影響、加重,尤其是乏力、疼痛發生的情況比較多。資料顯示大約有40%—80%的腫瘤病人在不同階段發生過乏力,持續時間長短也有不一樣。乏力表現為渾身沒勁、不想動,能睡下就不想坐,休息後還覺得疲乏,稱這種現象為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並不是病人懶,疾病導致生理上的變化,影響病人疲乏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 腫瘤也分良性與惡性,5個區分要點,幫你儘早辨識
    腫瘤在醫學上有良性和惡性之分,其中的惡性腫瘤,才是大眾朋友們所害怕的「癌症」,而良性腫瘤在確診後,如能從病因上加以幹預,往往可以從根本上控制病情進展,避免再次復發的風險。那麼,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具體如何區分呢?本期文章,我給大家總結5個區分要點,幫助大家辨別。
  • 疫情期間,腫瘤患者如何就醫?
    當前,各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此特殊時期,免疫力相對低下的腫瘤患者還能去醫院嗎?就診時應注意什麼? 02 有發熱症狀的腫瘤患者 72小時內有發熱的腫瘤患者建議前往當地綜合醫院發熱門診進行就診排查,確診為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後,應立即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腫瘤疾病相關問題可經腫瘤專科醫生會診後綜合診治。
  • 腫瘤病人怎麼吃?「發物」的道理你不懂!但是,忌口太多行不行?
    比如,有人說鵝是水中遊的動物,性寒,術後病人不宜食用,容易「發」,雞就可以,陸地上跑的麼,不性寒。想,仔細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想破了天,也沒有想明白,都是禽類哪裡就不一樣了?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也是許多腫瘤患者最為關心的事情之一!吃的不對惹「發」腫瘤就不好了麼。
  • 成人發熱39度怎麼辦?一定要吃退燒藥嗎?
    對症處理針對患者的發熱進行治療,患者體溫39℃可以考慮應用物理降溫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應用酒精擦拭患者額頭、腋窩或者頸部大血管等處,多飲水一般就能起不錯的效果。如果患者體溫不下降反而升高可以考慮用藥,常用的退燒藥都可以,比如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中成類藥物都可以考慮,一般將體溫控制在理想水平之內。
  • 識別發熱的「障眼法」——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
    在發熱門診值守6天,接診過300多名發熱病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馮高科博士通過3個典型病例,教您了解和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病情:患者男性26歲,3天前夜間受涼後間斷出現鼻塞、流涕(水樣鼻涕),今天出現發熱,在家測量體溫38.7℃,服用感冒靈衝劑,症狀未見好轉。
  • 發炎就吃消炎藥?錯了!亂用抗生素消炎會有副作用
    大多數人遇到咳嗽、喉嚨紅腫,或者腹痛、腹瀉等,幾乎都立刻判斷自己有了炎症,要吃「消炎藥」,趕緊把炎症消除。但這種做法真的可取嗎?醫生指出,大多數人的症狀其實不需要使用到抗生素,也就是所謂「消炎藥」,隨意濫用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 肺癌患者發熱解析,並非都因為感染
    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熱,發熱其實只是一種表象,說明有致熱源進入體內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升高。這是人體的一種防禦反應,是身體與疾病抗爭的外在症狀表現。要想控制發熱,必須找到引起發熱的原因,並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肺癌化療病人可能的發燒原因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 頭痛發熱就是感冒?不一定,但把這6種問題搞混,情況或很嚴重
    進入秋天之後天氣會逐漸轉涼,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頭痛、發熱、咳嗽以及乏力等臨床表現,看起來與感冒很像,其實有很多疾病在早期與感冒的症狀十分相像,以至於無法得到正確的治療導致病情加重,給身體造成嚴重的損傷,降低了正常的生活質量。所以必須要掌握這些常見的疾病,及早的進行治療。
  • 貓咪發熱,不一定是冠狀病毒引起,可能是這些原因
    發燒,醫學上稱為發熱,可以定義為貓的體溫高於正常,即體溫至少為39.7°C。幼貓的正常體溫在37.5到39.5℃之間,成年貓咪的體溫在38到39℃之間。發燒的原因並不總是很明顯,比如不明原因發熱,即在14天的時間內至少出現4次體溫升高,但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
  • 抗生素和消炎藥,你懂它們的區別和應用嗎?用錯後果難以承受
    劉阿姨最近膝蓋一直會疼,到骨科門診看病時,醫生說:「這是關節炎,給你開點消炎藥。」 劉阿姨連忙擺手:「消炎藥我家就有啊,頭孢、氟哌酸,吃哪種合適?」 醫生笑著說:「您說的這些都是抗生素,和消炎藥可是兩碼事。」
  • 腫瘤也分「善惡」,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
    腫瘤也分「善惡」,就是腫瘤也分良性和惡性的。大家在查出有腫瘤先不驚慌,進一步檢查一下腫瘤的性質,如果是良性的可以稍稍鬆口氣,如果是惡性的腫瘤就是癌症。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生長方式不同,良性腫瘤是膨脹式生長,惡性腫瘤是浸潤式生長。惡性腫瘤裡的細胞生長方式和形態比較亂,大小和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各長各的誰也不服誰。
  • 肛門周圍長了小肉球,到底是痔瘡還是腫瘤?如何區分?
    都是小疙瘩,我們該如何分辨是痔瘡還是腫瘤?或者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呢?下面跟大家具體說一下,學會正確的區分方法,找出源頭,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擺脫困擾。如果是痔瘡的話,小肉球的生長速度是比較緩慢的,即便很長一段時間痔瘡都沒有完全好,疙瘩也不會突然長大。
  • 新冠肺炎遇上流感季,該如何區分?
    當新冠肺炎遇上流感季,該如何區分新冠肺炎與流感、普通感冒呢?該如何正確認識新冠肺炎,並採取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近日,新華網推出專題《戰「疫」專家說》,第十五期邀請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況九龍教授,和我們一起分享新冠肺炎的相關話題。
  • 別再當成消炎藥亂用了,小心「藥」你命!
    頭孢、××沙星、××黴素……仿佛是人手必備的萬能藥,然而經常服用這些藥物真的好嗎?抗生素和消炎藥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感冒了能不能吃抗生素?抗生素使用過程中又存在哪些誤區?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抗生素的那些事,一起來看看吧。 抗生素就是消炎藥?
  • 出現發熱症狀就可能是新型病毒肺炎嗎?要隔離嗎?如何自我評估?
    另外,報導上不是說了有病患並沒有發熱症狀,或者發熱不明顯,那麼測體溫是不是就沒有什麼效果呢?會不會讓一些病患就這麼被排除了呢?這些問題,有不少專家都給出了解釋,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用發熱作為排除的依據呢?
  • 發燒咳嗽要到發熱門診做核酸檢測嗎?新冠肺炎是如何治療的
    問如果有發燒咳嗽症狀是否要到發熱門診做核酸檢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提醒大家,凡是發熱的,不管大人小孩,按現有的疫情防控要求,都必須到發熱門診。雖然叫發熱門診,但實際上是篩查門診,新冠肺炎致病以後最主要的症狀是發熱,在疫情期間,如果不篩查這種發熱的病人,就容易漏掉一些非常特殊的傳染源,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凡是發熱的病人都必須去發熱門診。那麼經過篩查以後,排除新冠或其他的傳染病,比如流感後就可以到普通的門診,再進一步的診斷或者治療。